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哪些
分版本: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
第一单元《认识除乘法》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一)》
第六单元《厘米和米》
第七单元《位置和方向》
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第九单元《时、分、秒》
第十单元《观察物体》
第十一单元《统计和可能性》
第十二单元《期末复习》
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很快就要期末了,同学们复习得怎么样了啊?今天我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整理,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把尺的刻度0对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
4、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来表示。
5、1米=100厘米 ;1m=100cm;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
6、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
7、掌握画线的 方法 。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列竖式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笔算(列竖式计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3、列竖式计算时,进位符(小1)和退位符(小圆点)不可省略。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
2、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判断: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直角。(×)
4、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5、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和角的张口大小有关。
判断: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角变大了。(×)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2、7个2
加法算式:2+2+2+2+2+2+2=14
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
或:7×2=14读作7乘2等于14。
3、乘数×乘数=积
(1)2个4相加 :2×4=8
(2)2个4相乘:4×4=16
(3)2和4相乘:2×4=8
4、1-6的乘法口诀
(1)能够默写乘法口诀;
(2)能够写出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用图形表示出来。
(3)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4)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或长方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1、7-9的乘法口诀
(1)能够默写乘法口诀;
(2)能够写出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用图形表示出来。
(3)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3、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一刻=15分,半小时=30分
4、整时和半时
整时: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半时:分钟指着6,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5、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加法计算:
求几时几分过几分是几时几分,要用加法计算。
计算时,时加时,分加分,满60要向前一位进1.
时间的减法计算
求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之间的时间有长,要用减法,用终止的时间减去起始的时间。
计算时,时减时,分减分,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60.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1、根据问题情境,有条理地列出所有可能性,做到不重不漏。
2、有些问题要考虑排列顺序的问题。
题1:用1、2、6三张卡片可以组成(8)个两位数。
12、16、21、26、61、62、91、92
题2:用1、2、6三个数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
12、16、21、26、61、62
题3:把两件衣服放到三个不同的箱子有(9)种方法。
分一件衣服放一个箱子和两件衣服放一个箱子。
题4:有1角、5角和1元3枚硬币可以组成(7)种币值。
分1枚、2枚、3枚进行组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相关 文章 :
1.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2.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3.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重点难点整理
4.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归纳总结
5.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及重难知识点总结
6.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7. 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复习与学习方法
8. 小学数学法则知识归纳整理分类
9.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方法与期末复习攻略
⑶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相同加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有关1和0的乘法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三、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关0的乘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四、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变花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二、教学新课。
红点部分是引导学生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绿点部分是进行巩固。小电脑部分是让学生感受用加法解决问题的繁琐性。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几个几个地数,也可能用连加的方法算一算。交流连加的方法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连加,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出连加算式并进行计算。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解决根据住处提出的其他的一些问题。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可以用几个几连加解决的问题,并独立解决。
教学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时,让学生尝试写一写,然后交流用连加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感受,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情感基础。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2题提供的是一种活动形式。练习时,可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还能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第4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
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后小记:
通过对求相同加数的和的教学,使学生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情感基础。
信息窗2――变葫芦
信息窗解读:这幅情景图是第一个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呈现的是魔术师变葫芦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8串葫芦,每串5个;3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有4只小鸟;4盏聚光灯,每盏灯有6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乘法意义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承接上一个情景,由“变葫芦”的话题引入,然后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提出数学问题。
二 教学新课
“你问我说”中红点部分是学习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绿点部分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当学生列出8个5连加的算式时,可先让学生交流用加法计算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创造使算式简化的符号,然后适时引入小博士的话“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乘法算式时,应引导学生知道,一个连加算式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如8个5相加可以写成8×5也可以写成5×8,学生只要能写出其中一个算式即可。
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算式中4和3分别表示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用乘法列式比较简便。让学生经历“个性化表示乘法”的过程,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符号感。对于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三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是一道根据文字表述写、读乘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自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6和4相乘写成6×4或4×6都是正确的。
第4题是一道连线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题中有多余信息。
第5题提供了一种活动形式。练习时,可以让小组同学使用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
第6题是深化乘法意义的练习。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再根据算式画图,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第7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教后小记:
通过对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信息窗3――变鸽子
信息窗解读:这幅情景图是前面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魔术师变鸽子的情景。原来桌子上有三顶帽子,每顶帽子里面有1只鸽子,经过魔术师一变,帽子里一只鸽子也没有了。借此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1和0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变鸽子”的话题引入,然后让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二 教学新课
“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关于1的乘法。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关于0的乘法。
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情景图独立地列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然后进行交流,知道3个1连加,可以写成1×3,也可以写成3×1。
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知道几个0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学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时,可补充关于1和0的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分别观察关于1和0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学生只要用自己的话说对意思即可,不做统一要求。
三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是看图列加法和乘法算式的题目。图中提供了水果树的棵数和水果个数的信息,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
第4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学生既可以提出有关1的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其他的乘法问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也可以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解答。
教学小记:
在教学有关1和0的乘法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找出了“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
第二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教学内容:
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本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3、4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转着2块红方巾。通过师生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从表演杂技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接着教师提供的儿歌说下去,展开师生合作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
二 教学新课
“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5的乘法口诀。第二个红点部分是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第三个红点部分是2的乘法口诀。第一个绿点部分是2的乘法口诀的应用。第二个绿点部分是2和5的乘法口诀的记忆规律。小博士补充的是1的乘法口诀。
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接着教师的儿歌说下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要刻意追求语言的准确,重点应是让学生关注儿歌中蕴涵的数学内容。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没有填数字的儿歌,然后让学生补充。在补充儿歌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填写,学生可能用学具代替车轮和人摆一摆,也可能借助连加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儿歌的完成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为乘法口诀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儿歌之后,可教师引出对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充分利用儿歌中“1辆小车5个人……”,写出乘法算式,编出5的乘法口诀。儿歌变口诀的过程并不难,可由学生独立完成。5的乘法口诀规律性很强,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记忆。
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根据口诀写出得数,最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进一步巩固5的乘法口诀。
教学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儿歌中,用关于车轮个数的信息直接切入到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第二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2和5的口诀规律的探索。教学1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板书1×1,启发学生推想1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交流。
三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提供的是看口诀说算式的练习形式。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做几组,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乘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巩固口诀的应用。
第4题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除了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第7题是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第8题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练习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鼓励用多种方法独立完成,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促进发展。
教后小记: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学会利用5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
信息窗解读:呈现的是教师和学生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景。图中提供了灯笼、晃板、顶碗三组信息。通过师生有兴趣的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3和4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承接信息窗1的兴趣,引出继续看杂技的话题,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情景图中的信息,接着图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编制口诀的活动。
二 教学新课
“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编3的乘法口诀;第二个绿点部分是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第二个红点部分是编3的乘法口诀。第二个绿点是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第三个绿点部分是整理1~5的乘法口诀。
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中的对话,接着说下去,或者给学生提供没有填数字的儿歌,让学生补充。在补充儿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在完成儿歌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写出乘法算式,再独立编出3的乘法口诀,并相互交流启发。
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然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儿歌中小碗的个数问题直接切入到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教学第二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参考第一个绿点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教学第三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通过“口诀越学越多,怎样记呢?”这问题,引发学生对1至5的乘法口诀的整理。
三 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至9题。
“综合练习”的题目。
教后小记:
通过对1—5乘法口决的教学,使学生会用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二
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
师讲解什么是角。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
活动三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在哪里见过直角?
活动四 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后小记:
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信息窗2 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一 导入
师提出问题:看情境图,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发表看法。
……
二 教学新课
师:你能不能证明你的猜想呢?请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小组交流、探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发言。
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
(小组活动)
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 全课总结。
教后小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徐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http://www.xj5u.com/xiazai/pukj_xiazai.asp?id=45870
⑷ 二年级上册怎样抓好“用数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比如铅笔、橡皮、课本、课桌。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黑板、教室、楼房、大树。
常考题目例如:
黑板长2(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一棵树高3(米)
教室长12(米) 门高2(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讲台高90(厘米) 筷子长20(厘米)
茵苗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图钉长1(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物品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3、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常考题目例如:
(1)1米10厘米=(110)厘米 200厘米=(2)米
(2)弟弟再长高10厘米,就有1米,弟弟有多高?
1米=100厘米 100-10=90(厘米)
4、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的。
测量方法:
将线段的左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线段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常考题目:
(1)判断线段
给出几张图片,让孩子根据线段的概念判断是否为线段,观察的时候重点观察线是否是直的,是否有两个端点。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当然这是最简单的题目。
(2)多边形有多少条线段。
三角形有3条边,3条线段;正方形和长方形有4条边,有4条线段。
(3)数线段
根据两个端点只有一条线段,
一条线段上有几个端点,端点数和线段数的关系如下:
在一条线段上有3个端点,就有2+1=3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4个端点,就有3+2+1=6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5个端点,就有4+3+2+1=10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6个端点,就有5+4+3+2+1=15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n个端点,就有(n-1)+(n-2)+……+1条线段。
⑵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一、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二、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注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3、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4、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
1、步骤:
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写单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A和B一共是多少(单位)?
②A比B多多少/几(单位)?
③B比A少多少/几(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主要学习角的特点和画法。
1、角的特点(有1个顶点,2条边),是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标准。
2、角的大小的比较,通过叠合法的方法进行验证。
角的大小和张口的大小有关,和两边的边长无关。
3、角的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画角的时候,要先点一个点。
4、计算一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如下图)
其实这种题目有如下的规律:
第一个几何图形有两条线段,那么,角的个数就从比二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就是一个角;
第二个几何图形有三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三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2+1=3个角;
第三个几何图形有四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四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3+2+1=6个角;
第四个几何图形有五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五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4+3+2+1=10个角;
第五个几何图形有六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六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5+4+3+2+1=15个角。
依次类推,结果也呈现以上相同变化趋势。这样只要知道所给几何图形有几条线段组成,就可以依据比线段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的规律算出角的个数了。
5、角的分类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三角尺上有一个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重点知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3 × 2 = 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读作:3乘2等于6。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数×乘数=积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 几×几.
如:2和4相乘 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用 几×几。
如:2个8相乘 用8×8=64
10、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
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11、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
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圆柱从不同方向看可能会看到圆或者长方形。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长,时针短。
2、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3、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所以 1时 = 60分。
4、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
1、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
3×2=6(种)
分别是12、13、21、23、31、32。
2、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
分别是40、47、70、74。
3、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
3×2×1=6(种)
(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
4、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
2+1=3(种)
4个人就要握6次手。可以用连线法。
3+2+1=6(种)
5、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
2+1=3(种)
分别是5+7=12、5+9=14、7+9=16。
6、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
⑸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
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
一棵大树高10()
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一本书宽15()
4、三角板中有三个角,有()个直角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数学学习方法 技巧
1、课前预习。预习是让孩子运用先前学到的知识去理解新的内容,他们会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孩子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2、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通过复习能让孩子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减缓遗忘速度。如果孩子学会课后复习,那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同时提升记忆能力。
3、认真书写。卷面是学生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它能直接影响老师对学生 学习态度 和个人素质的评价。一个认真书写的学生,往往会认真对待学习和其他事情。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书写的习惯,及早提出书写要求,帮助孩子提高书写质量,从而培养其仔细认真的习惯。
4、整理笔记。科目数量是会随着年级升高而变多,因此学生需要通过记笔记来抓住各科的重点。但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少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做出有条理的笔记,因此要让孩子在课后整理笔记。整理的过程是再学习的过程,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分析归纳的能力。
5、鼓励阅读。阅读是孩子获取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家长可以购买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或报刊杂志,提高孩子阅读兴趣,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此外,家长还要让孩子写 读后感 之类的 文章 ,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6、自己解决。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往往会向父母请求帮助。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能敷衍了事,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自己解决,家长也不要代劳,而是要耐心启发孩子思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信心。
数学学习技巧
我们都知道, 教育 的目的并不只是停留在分数上,更多的还是在于培养学习方法与习惯、思维与兴趣上。作为一个文科生,要想获得高考高分,必须好好掌握学习的方法,必须在平时做到举一反三。我深知数学对于我而言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在平时一定要意识到数学的重要,这是一个良好态度的开始,正确地看待数学,不过分焦虑,也不轻视大意,以一种更为谨慎而又达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的考试,那么就已经离开成功不远了。
良好的心态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认真对待每一次平时的小考试,在适度的紧张所带来的兴奋中,手感会越来越好,而这也正是高考取得胜利的前提之一。
好心态能够给人信心与勇气,但这只是基石,在数学的学习中,最为要紧的,恐怕还是一级级的踏板——实践。对于高中生而言,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是已经不需要再刻意强调的重点。反复的操练并不等同于盲目的题海战术,举一反三并不只是能力,而是学习习惯、学习要求。我并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生,我经常会碰到许多不会做甚至根本没见识过的新题目。但是,碰到难题新题就立刻躲避,不仅无益于成绩的提高,更会让你丧失信心,反倒不如,按着题干,一点点去琢磨。有时猛然发现,原来解题方法与思想都是我们熟悉的,熟练的,只是题目换了一张新面孔而已。因此,对于考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应该总是烂熟于胸的。而老师也会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只要按着老师的节奏跟上,消化知识点,归纳解题方法,总能在三年中,熟练地掌握它们,并将它们分类分层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离成功更进一步了。
该拿的分一分都别丢
考前认真的复习,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临阵磨枪,但是我认为比平时看得更有效率,尽管有人不是很认同。事实上我在这段时间里针对考纲,精简内容,回归课本,重视基础,再次温习一遍老师上课的笔记,经典的例题,重要的概念。毕竟,考试考的70%都是基础,所以,要想拿高分,还是老生常谈的话,该拿的分是不能丢的,这样我又比别人多得几分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 二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⑹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我整理了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 这 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 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升粗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晌唯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法估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4、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 步骤: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吵谨镇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 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如右图。 顶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① ② ③ 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①﹤②﹤③
7、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 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与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 或 3 × 4 = 12
︰ : : : : :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和 相同加数的个数 相同加数 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11、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一、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镜面对称
如湖面的倒影、照镜子都是镜面对称现象。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补充对称图形。
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以先在格子中找到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对称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在对称轴上的点,其对称点还是这个点。对称轴是竖直方向的,图形左右对称;对称轴是水平方向的,图形上下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