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
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1
南极洲 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
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
(2)海陆位置:四周濒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3)交通位置: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战略地位重要。
2.面积: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
(二)地形: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被称为“冰雪高原”
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
东南极洲面积较大;西南极洲面积较小,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
(三)气候:“寒极”、“风极”“白色沙漠”
酷寒: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高气温
更低;周围海洋的西风带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的传递。
干燥: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 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蒸发量少,
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
烈风: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
力小形成狂风。
1.原因:
①纬度高—— 接受太阳光热少,造成严寒
②地势高—— 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西风环流——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造成酷寒
④冰雪反射——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巨厚冰盖、大陆冰
川,反射阳光,加剧酷寒
⑤气压高——酷寒形成极地冷高压,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强大的极地东风
2.暖季:11月~次年3月(南极科考时间),出现极昼
(四)资源
1.淡水资源:
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周围海洋上多冰山。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被称为“固体水库”
2.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此外还有石油、锰等
3.生物资源:动物种类极少,但数量较多。如磷虾、鲸、海豹、企鹅
(五)考察
1.原因: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
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未经人类开发,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2.最佳考察时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极昼期。
3.建站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
中国建有五个科考站,按成立时间先后,分别是
长城站(1985年)、中山站(1989年)和昆仑站(2009年)泰山站(2014年)罗斯海站(在建)。
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的乔治王岛上,(62°W,59°S)
中山站:在南极圈以内东南极洲的拉斯曼丘陵上,(69°E,76°S)
昆仑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
高点冰穹A地区,(77°E,80°S)
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这是中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东经76°58′,南纬73°51′,海拔高度2621米。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年平均温度-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
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已有美、新、意、俄等6个国家在此区域建设了7个考察站,国际上在罗斯海区域选划设立了南极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2
北极
(一)位置与范围:几乎全部位于北极圈内,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二)北极地区的特征——浮冰世界
洋面:常年不化的冰盖(占2/3)
海面:从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夏季最多),巴伦支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
岛屿:冰川和冰盖遍布。
沿岸:永久冻土带(达数百米)。
(三)北极地区的气候
特点:寒风、多风,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寒冷。
原因:①纬度高,接受阳光少;②西风漂流阻止了热量交换;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四)资源
生物资源:代表性动物北极熊、北极狐等,植被有苔藓、地衣等(比南极种类多,生长好)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铁、有色金属等
(五)考察
1.时间:4至10月,极昼时间,比南极的要长
2.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78°55′N,11°56′E)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3.科考准备:破冰船
高中 地理 学习 方法
一、文理交融 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 逻辑思维 。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 总结 ,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 反思 。
二、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 记忆方法 。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识联系 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着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的高考大综合考试意义尤其重大。
4.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两极地区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2020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最新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归纳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大全
★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
★ 最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贰’ 世界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要详细点的,类似于笔记的!有谁有的话分享一下!谢谢!!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大盘点
一、 总论
1、 大洲分界线(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围)
A、南美洲、北美洲自然分界线;北美洲、拉丁美洲政治分界线。
B、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大、地势最高的洲;欧洲是地势最低的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
2、 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围);及大洋中着名的岛屿。
A、分别被哪些大洲包围
B、岛屿: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大西洋------格陵兰岛、冰岛
印度洋------科伦坡岛、马达加斯加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大的大洋。
3、 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A、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26万吨;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为5—10万吨。
B、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非洲南端好望角、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
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150多个,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国家。
二、亚洲
1、季风气候显着:(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大陆性季风、海洋性季风)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分析季风气候显着的原因。
2、日本:
(1)自然环境特点:
先熟悉地名:四大岛、濑户内海、日本海、太平洋、关东平原、东京湾、富士山、北海道渔场。
A、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如横滨(最大港口)、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B、3/4为山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森林覆盖率世界第一(68%);水力丰富。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富士山3776米活火山,1995年阪神地震)
D、矿产贫乏------工业所需的燃料、原料需大量进口。
利用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进口铁矿石、石油、煤炭:
铁矿石------由澳大利亚、巴西、印度进口
石 油------中东、东南亚
煤 炭------中国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A、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多港湾、多人力资源优势、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利条件:矿产贫乏、市场狭小。
C、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大力开拓国家市场。冶金、石化、汽车、造船、电子等工业是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D、日本工业遵循“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布局原则,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四大工业区:京滨区、阪神区、名古屋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3、东南亚:
(1)熟悉东南亚各国的位置
(2)熟悉东南亚的物产: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锡(马兰西亚)、石油。------“单一经济”
A、分析东南亚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湿热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B、分析东南亚单一经济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因而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新加坡似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A、扼马六甲海峡咽喉位置,且地处东南亚中心,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B、针对资源匮乏,面积小、市场狭小的缺陷,充分利用本国人口多,技术先进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型贸易)。
C、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世界花园”城市)
新加坡成为“世界花园“城市的原因?
A、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
B、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
C、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4、印度的位置
(1)熟悉南亚的位置: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恒河三角洲、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新德里
主要物产:煤、铁、锰、棉花、小麦、水稻、黄麻
(2)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分三季:
4—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气温很高,降水稀少。)
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常出现洪涝灾害。)
10—次年3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温暖干燥。)
由于热季和凉季同属干季,因此,一年也可分为干季(10—5月)和雨季(6—9月)两季。
(3)印度耕地面积1.73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寒较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5、中亚
(1)中亚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是亚欧大陆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
中亚深居大陆中心地区,远离海洋。
着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从中亚南部穿过。“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和渭水流域,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上游,直到地中海东岸。“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在现代,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已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从而形成从我国江苏连运港向西横穿中亚,直到西欧的铁路线------亚欧第二大陆桥。
(2)中亚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棉花)
中亚主要的出口物资:小麦、棉花、畜产品(细毛羊、羔羊皮)
6、分析西亚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 (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只有资源)
(1)熟悉西亚地图,掌握主要产油国、海湾、霍尔木兹海峡等。
(2)西亚成为战略要地的原因:
A、处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B、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1/3,出口量占世界60%。西亚石油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3)西亚发展农业离不开灌溉。(灌溉农业)
三、非洲
1. 熟悉一组地名:四大河流、沙漠、几内亚湾、埃及、南非、尼日尔爾利亚、开普顿等。
2.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成因:属于地堑构造,由板块张裂作用造成。(或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大断裂)
3. 非洲的气候特色:
A、“热带大陆”------3/4以上面积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0C以上。
B、“干燥大陆”------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C、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并大致对称于赤道
*分析气候类型南北对称的原因
先看图,熟悉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自然带。
(1)赤道横贯中部
(2)地形起伏不大,海岸线较平直。
但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因地势高,而出现了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
4. 非洲尤其是东非、中非、西非粮食匮乏的原因
(1)人口增长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欧洲5‰,中国11.2‰)
1978—1988年十年中,非洲人口增长了34%,粮食只增长了24%。人口增长超过了粮食增长。
(2)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很低。
因为:长期的殖民统治
长期地发展单一经济。
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使自然环境恶化。
(3)国家政局不安定,影响生产发展。
5、“富饶的大陆”----黄金和金刚石产量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
尤其是南部非洲区是世界罕见得矿产富集区,主要有金、铀、金刚石河多种稀有金属。
6、埃及:(属于北非,属于白非洲)
(1)熟悉地名:开罗、尼罗河(世界最长6600KM)、阿斯旺大坝、苏伊士运河
(2)盛产长绒棉。
条件适宜:A、肥沃的沙性土壤
B、便利的灌溉条件
C、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埃及最大的港口亚历山大港是着名的棉花市场。
(3)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附近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7. 南非:
(1)开普顿港口:属于地中海气候。
(2)黄金之国,其他主要矿产有铀矿、煤炭等。
四、欧洲
1、海岸线最曲折 多半岛、岛屿、海湾。(地名:四大半岛、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
冰岛、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巴伦支海、挪威海、英吉利海峡。)
使欧洲大陆深受海洋的影响,与同纬亚洲地区相比,冬季比较温和,夏季较为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挪威峡湾------冰川侵蚀形成。
2、面积第六(1000万平方公里);地势最低(平原地形为主)。
3、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A. 欧洲大部分地处盛行的西风带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的知识)
B. 西部沿岸海域有势力强盛的北大西洋暖流,直达北冰洋巴伦支海西部。西风吹过暖流上空,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带入欧洲大陆内部,使之温和多雨。
C. 欧洲海岸曲折,山脉多呈东西向延伸,有利于西风和海洋影响的深入。
(2)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有雨,秋冬较多,雨日多,日照少。
由于日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3)分析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分布在南欧地中海一带)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 盛产油橄榄、柠檬、无花果、柑橘等
4、熟悉欧洲各分区主要国家
看图时,注意河流与流经的国家,河流与流经的城市,河流与流经的工业区之间的关系。(着名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泰唔士河。)
5、简介欧洲联盟
原称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是欧洲国际性经济组织,成立于1957年,成员国有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英国等12国。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签订了欧洲联盟条
约。该条约1993年11月生效,原欧共体改称欧洲联盟。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上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6、德国
1. 熟悉德国的位置;德国1990年10月统一,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柏林。
2. 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贸易额与美国不相上下。
鲁尔区是欧洲和世界着名的工业区。
有利条件:
A、煤炭资源丰富(褐煤产量世界第一)
B、地处东欧和西欧、南欧和北欧铁路交通枢纽,莱茵河流贯全区,水源充
足,航运便利。
C、雄厚的科技力量。
工业部门中以煤炭、钢铁、化工有名。
德国的新兴工业正在向南部发展。如慕尼黑------宇航、飞机和电子工业。
7、英国与法国:
1. 英国与法国的相对地理位置:英吉利海峡
2. 比较英国、法国的主要自然特征
英国 法国
首都(流经的河流) 伦敦(泰晤士河) 巴黎(塞纳河)
最大海港 伦敦 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英格兰中部区、苏格兰地区(电子)、伦敦(新老工业中心)、伯明翰(钢铁)、曼彻斯特(纺织)、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敦刻尔克、福斯(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 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量仅次于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出口小麦)
主要特产 葡萄酒(香槟、白兰地
8、俄罗斯
(1)了解其邻国;掌握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冬季不冻港,受暖流影响)的位置。
邻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
(2)重要的地理特色:
A、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B、拥有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C、摩尔曼斯克濒临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北,终年不冻。
D、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E、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不发达。农业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F、主要工业区:莫斯科综合工业区、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
G、目前工业、人口正向乌拉山脉以东迁移。
例题:1999年上海地理高考题:将俄罗斯西北工业区和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部门以及工业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异同点填入表中。
工业区(工业基地) 俄罗斯西北工业区 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濒临的海域 波罗的海 南海
主要工业中心 莫斯科、圣彼得堡 广州、珠海、深圳
主要工业部门 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 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两地工业发展特点及条件的共同点 ( AC )
A、属于加工型工业区 B、靠近国内有色金属重要矿产区
C、主要工业中心是全国重要海港与外贸中心 D、附近的燃料与原材料价格低
E、着重发展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主要为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工业)
9、巴尔干半岛上各国的相对位置。
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火药桶”。
参见附录资料:
材料一: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南部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首府普里什蒂纳,人口约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塞族和黑山族人不足10%。科索沃多山,矿产资源丰富。
科索沃曾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中心,是塞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那里有众多塞族人的教堂和修道院。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近500余年,其间大批塞族人被迫外迁,阿族人乘机迁入。1912年科索沃地区并人塞尔维亚版图,后来成为第-南斯拉夫公国的-部分。二战结束后,科索沃随塞尔维亚进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60年代成为南享有较多自治权利的两个自治省之-,其自治地位被写进了1974年的宪法。但是,科索沃省阿族人闹独立、试图建立“大阿尔巴尼亚”的暴力活动始终未停止过。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科索沃的局势一直动荡不安。1989年,塞尔维亚当局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科索沃自治省地位,使科索沃的阿族人大为不满,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1992年,在前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阿族人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但除阿尔巴尼亚外,“新国家”至今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一些阿族分裂分子还组建了“科索沃解放军”,试图通过暴力活动达到独立的目的。
材料二:巴尔干半岛诸国地图。
材料三:科索沃战争严重恶化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俄罗斯的关系。巴尔干是俄罗斯南进战略的主要基地,俄南两国是历史盟友。北约打击南意味着打断俄在巴尔干的战略支点。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俄已决定修改军事理论,并且准备重新审议裁军计划。其次,科索沃战争使欧洲警醒。法国前国防部长米永4月9日就发表文章说:“北约1999年春对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发动的战争可能会成为欧洲觉醒的一个起点,它使欧洲意识到如果想要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自己所在的大陆上维护自己的政治存在的话,那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防务。”科索沃战争之后,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对美国在北约事务中“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霸权作风表示不满。虽然美国一直担心欧洲防务特性的发展可能动摇其对欧洲安全的主导权,甚至还发出警告:欧洲防务特性真正形成之日,就是北约名存实亡之时。但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欧盟还是加快了建设共同防务的步伐。第三,科索沃战争也从反面教育了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印尼、阿尔及利亚等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认识到:当今世界还是一个强权的世界,为了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民族必须团结,国家必须强大。
五、北美洲(自然地理意义)
1、熟悉四组地名:
(1)海洋、海湾、半岛、岛屿(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湾、拉布拉多半岛、阿拉斯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纽芬兰岛。)
(2)主要地形区(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3)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河、五大湖(美洲大陆地中海)冰蚀形成、尼亚加拉瀑布)
(4)着名城市(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温哥华)
2、北美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1)分析三大地形区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北美洲大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使太平洋和西风带的影响难以深入内陆。(使北美洲的降水来源主要来自大西洋。)
使山系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南北延伸分布。
B、中部广阔的大平原:(西部称大草原)
冬季,北方寒潮可不受阻碍地南下。夏季,南部暖湿气候可长驱北上。
大面积地区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特征显着。
C、东部低矮的山地高原:
由于地势低矮 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一直影响到东海岸。
夏秋季节,飓风常常袭击东南部。
3、美国:
(1)美国是世界石油产量最大,进口最多的国家。
A. 工农业高度发达,生产消费量大。
美国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属“石油农业”,能源消费量大。
B. 人口多,高消费,高浪费。
(2)美国三大工业区:
*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A. 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B. 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C.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
D. 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E. 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F. 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G. 东北部地区是美国数量技工和科技人员集聚的地方。
东北部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美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港口和金融中心。
芝加哥------美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机械制造有名。也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
底特律------四大汽车城之一。
匹兹堡------着名的“钢都”。
波士顿和费城------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小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
a.历史基础;b.矿产资源;c.交通运输;d.农业基础;e.消费市场;f.科技力量;g.劳动力。(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分析美国西部、南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原因?
西部、南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区。
A. 东北部工业区已达饱和状态,且出现环境问题。
B. 西部、南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如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西部加利福尼亚洲。
C. 西部、南部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属于“阳光地带”。
D. 建立了新兴的石油、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休斯敦------石油化工、宇航工业。是最大的石化中心和最大空间研究、发展中心。
旧金山------附近有世界着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洛杉矶------西部最大的城市、工业中心和海港。其西北郊有电影业中心好莱坞。
西雅图------飞机制造工业
*分析美国“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至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国内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硅谷”现在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靠海岸山脉,面金山湾。)
B、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发达。(有斯坦福大学等)
D.便捷的交通,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E.稳定的军事订货量。(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 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
(3)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A、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
B、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 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以养牛、猪、鸡为主。)
C、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进口热带农产品)
D、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是: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主要的专业化农业区和农业带有:(参考地图)
棉花带:位于北纬350以南的美国东南部。得克萨斯州是美国棉田面积最大、棉花产量最
多的州。
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广大低平原地区。这里也是美国的大豆产区和重要的肉牛与猪的
饲养区。
乳畜带:位于五大湖以南的东北部地区。(此处热量不足,土壤不肥沃,不宜发展种植业。)
小麦区:位于大平原中部(冬小麦区)和北部地区(春小麦区)。
混合农业区:
亚热带作物带:以种植柑橘、甘蔗和水稻为主。
畜牧灌溉农业区:
4、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了解中美七国的国名;
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为古巴岛(甘蔗)
六、南美洲
1.熟悉地名:
(1)海洋、海峡、岛屿: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2)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
(3)主要地形区:呈“K”字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
*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着名的伊瓜苏瀑布。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2.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
3.巴西
(1)掌握巴西的轮廓,和阿根廷的相对位置。
(2)主要物产:
矿产:铁、锰的储量占世界前列
农产: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产量居首位。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
(3)首都:巴西利亚(政治职能)、圣保罗(南美最大)、里约热内卢(原巴西首都)。
七、大洋洲
1. 熟悉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关岛、火奴鲁鲁港的位置。
*注意赤道、180度经线的位置。
2. 太平洋中众多的岛屿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1)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间海上、空中航线和海底电缆的必经之地。
(2)是远洋船舶的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
3. 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人均资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如人均水资源、人均粮食等。
4. 澳大利亚
(1)显着特征:面积------76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
人口------1600万
地广人稀(2人/平方千米)。
(2)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形区。
西部高原(450~600米)
中部平原(200米以下)------有大自流盆地
东部山地(800~1000米)------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岭 东北沿海有大堡礁
*大自流盆地的成因:
*自流井水盐度很高,不适合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可作为牲畜的饮水。
(3)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植物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外围的北、东、南三面森林带,向内陆过渡到草原带,到大陆中央和西部沿海为半荒漠和荒漠带。
分析原因:
东部山地东侧面迎东南信风,降水丰富。且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的影响。南部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丰富。北部沿海夏季(1月份)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也较多。
广大的中部和内地,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且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又起了降湿的作用。
(4)是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小麦出口占重要地位。养羊区和小麦产区基本一致,属于混合农业。
未完待续
‘叁’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地理。它的重点在一个特定的土地或景观的不同的 文化 和自然地质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其对应的系统地理学,致力于在全球层面的具体地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 总结 1
1中国主要地形单元的特点
(1)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世界最高、我国最大;
②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③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周山环绕,内部平坦;
②准葛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
③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多沼泽、盐湖,是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是最发达的盆地,号称天府之国,多低山丘陵,仅成都平原较平,多紫色土,又称紫色盆地。
(3)三大平原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地多沼泽;
②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由黄淮海冲击而成,地势平坦;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东西狭长,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鱼米之乡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总结2
北方地扒神含区
★复习要点:黑土地和黄土地(东北高原、黄土高原);稠密的铁路网;重要的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北方人民的生活;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大部分位于35°N-50°N和105°E-135°E之间;其相对位置为渤海、黄海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2.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等。
★地质灾害:多火山,如长白山地区、太行山地区等。
2.土壤:黄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和黑土(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三)气候和植被瞎斗
1.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但黑龙江沿岸和长白山地地区为湿润地区。常伴有寒潮、低温、洪涝、春旱等自然灾害。
■(思考:气候类型成因?)
2.植被:华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东北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永定河等。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少、水位季节变化南大北小、汛期北长南短、含沙量南多北少、结冰期北长南短。(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水文特征?)
(提示:水量大小和水位季节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汛期取决于降水量多少、雨季出现时间和长短(外流河)或气温的高低(内流河);含沙量多少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状况和地势状况;结冰期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纬度的高低。)
★(提示:思考黄河和松花江流域凌汛现象出现的河段和成因分析。)
2.湖泊:兴凯湖、长白山天池、镜泊湖、松花湖、洪泽湖等。(提示:天池的成因?)
(五)资源
1.矿产资源: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同煤矿、朔州煤矿、抚春笑顺煤矿等;本溪铁矿、鞍山铁矿;招远金矿。
2.化学资源:长芦盐场(思考:长芦盐场晒盐的时间和有利条件?)
3.其他资源:东北地区土地和森林资源丰富(提示:思考其成因?)。
二、人文地理概况
(一)农业
1.主要农产品及分布
(1)粮食作物:冬小麦(华北)春小麦(东北)水稻(长白山地灌溉地区和黑龙江沿岸)。
(2)油料作物:花生(华北);
(3)糖料作物:甜菜(东北)。
(4)经济作物:棉花(华北)谷子(黄土高原)大豆(东北、华北)高粱(东北、黄土高原)等
(5)纤维作物:亚麻(东北)。
(6)水果:苹果、葡萄和梨(华北和辽宁)桃、杏和柿(东北)等;
(7)畜牧业:山地放牧业和家禽圈养
(8)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2.耕作方式和熟制:旱地农业为主;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一年一熟)。
3.在全国农业的地位: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是全国最大水果带。
4.农业生产条件(提示: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和北方地区概况,理解分析)。
A.有利条件: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B.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影响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
☆思考:试评价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有哪些?
(二)工业
1.工业带(区):环渤海工业带,其包括: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陇海-兰新线工业带。
2.工业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
3.工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 措施
(1)存在问题:①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②生产技术落后;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产品类型单一;⑤淡水资源不足。
(2)解决措施: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②加强技术改造;③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④增加产品类型;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工业发展条件:①农业基础好;②铁路网最稠密,交通便利;③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三)风俗习惯、民居和民族
1.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2.传统民居特点:东北地区注意防寒保温;黄土高原特色民居窑洞;
3.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等。
(四)交通:铁路、公路网稠密(注意:查地图册,熟记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主要铁路线)。
(五)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等
(六)生态环境
1.东北地区:黑土流失和沼泽地(湿地)破坏。(提示:要总结其成因及解决措施。)
2.华北平原:易受旱涝、盐碱、风沙威胁。(注意:分析其出现季节、成因及解决措施。)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注意:分析其成因及其解决措施;特别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总结3
南方地区
★复习要点: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林木和水果;水运发达;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发展;治水与治土;南方人民的生活。
一、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主体部分位于20°N-32°N和100°E-120°E之间;其相对位置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东至东海;南海以北,北至秦岭、淮河一线。
2.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包括省级
行政区琼、港、澳、台、粤、桂、云(滇)湘、鄂、赣、浙、沪、闽的全部和川、皖、苏、豫、陕、甘的部分。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特征: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江南丘陵(我国最大的丘陵)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和横断山脉。
▲(思考:横断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的成因?)
3.土壤:以红壤为主(酸性较强、贫瘠),平原地区还有水稻土和紫色土。
☆(提示:注意红壤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三)气候和植被
1.气候: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湿润)。常出现台风、风暴潮、伏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提示:一定要总结归纳出该地气候类型的成因?该地上述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昆明准静止锋和江淮准静止锋的成因及影响?“巴山夜雨”的成因?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四川盆地夏季高温及冬季温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部沿海地区有小部分季雨林。(思考:该植被成因?)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长江、赣江、湘江、岷江、淮河、京杭运河、珠江、钱塘江等
◆(切记:勿忘归纳该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淮河洪水泛滥的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2.湖泊: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日月潭等
(五)资源
1.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如:攀枝花铁矿(煤矿)个旧锡矿、平果铝土矿、大余钨矿、铜仁汞矿、大冶铁矿、德兴铜矿等(建议:查地图册,落实到地图上)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淡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较多,如: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安康等;珠江水系上游也有较多水电站。(建议:查地图册,落实到地图上)
3.化学资源:莺歌海盐场(海南)布袋盐场(台湾、东南盐仓)。(提示:查找位置,并掌握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二、人文地理
(一)农业
1.主要农产品及分布
(1)粮食作物:水稻(why?);
(2)油料作物:油菜(长江流域地区);
(3)糖料作物:甘蔗(台、闽、粤、桂、云、川);
(4)经济林:竹、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蚕桑等;
(5)水果:热带水果作物,如: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等;
(6)畜牧业:山地放牧业和家禽业
(7)水产业:淡水养殖、近海养殖和海洋捕捞;(思考: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2.耕作方式和熟制:水田农业为主;一年两熟或三熟;
3.在全国农业的地位:重要的商品粮(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糖料作物(台、闽、粤、桂、云、川)油料作物(长江沿岸地区)棉花(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黄麻、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出口农产品(太湖平原、闽南三角、珠江三角洲)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查地图册,落实其位置)。
4.农业生产条件(提示: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和北方地区概况,理解分析)。
A.有利条件:①气候: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②地形、土壤和水源: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既灌溉便利,也有利于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农业基础: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B.不利条件:①气候:旱涝灾害频繁,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土壤: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黏重,不利于 种植 业的发展。③地形地貌: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思考:试评价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条件有哪些?
(二)工业
1.工业带(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如:沪宁杭工业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闽南三角工业区)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2.工业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3.工业发展条件:①农业基础好;②铁路、公路、内河航运和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交通便利;③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
★(提示:归纳总结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工业生产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分别是什么?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和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工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补充:(1)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
A.优势:水能、矿产、农林牧资源丰富;
B.表现:该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煤炭、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C.主要工业中心:重庆、成都、攀枝花、贵阳等。(提示:通过查找地图册,归纳各工业中心主要工业部门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补充:(2)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②海洋运输便利;③资源丰富;④劳力廉价且丰富;⑤巨大的互补空间。
◆补充:(3)南宁发展的区位优势:
A.地理位置优越,南宁地处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其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直接进出东南亚各国的“水陆门户”、“桥头堡”。
B.交通条件优越,海洋运输和铁路交通便利;
C.资源条件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E.与周围国家和地区互补空间大,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为南宁提供了良
好的政策条件。
(三)风俗习惯、民居和民族
1.人民主食:大米
2.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
(四)交通
传统-船舶;现代-船舶、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注意:查找地图册,进行落实)
(五)主要城市: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杭州、福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
1.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注意:归纳该灾害成因、危害、整治措施)
2.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注意:归纳该灾害成因、危害、整治措施)
3.红壤:
(1)特点: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壤黏重。
(2)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茶树、杉木、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流失等。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总结4
1、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3、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6、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7、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8、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9、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0、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1、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2、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3、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4、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15、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6、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7、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18、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19、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0、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1、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22、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23、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24、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2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26、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7、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8、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2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0、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31、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32、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
★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
★ 高中区域地理东亚的知识点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与学习方法
★ 20个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