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扩展阅读
欧蕾的歌词有哪些 2024-10-31 20:19:29
爱好摄影的小知识 2024-10-31 19:55:03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发布时间: 2022-03-01 19:48:10

❶ 初二上学期数学所有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知识
第一章 一次函数
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
2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包括他们的表达式、增减性、图像
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
第二章 数据的描述
1 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复合条形图、直方图,了解各种图表的特点
条形图特点:
(1)能够显示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
扇形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与总数的大小
折线图的特点;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2 会用各种统计图表示出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三章 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四章 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五章 整式
1 整式定义、同类项及其合并
2 整式的加减
3 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4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5 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6 因式分解
(1)提共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初二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 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 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 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 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❷ 初二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如流水般淌过,转眼间考试也已结束,试卷也发下来了.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为什么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于是,我开始自我检查.
我平时不上课不认真,地理竟然还没及格,为此,我想出了几个办法.1)在做题前,时刻要记得还有个"";2)解答题时,不要急于下笔,要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这道题的主要步骤,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做下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尽量把每一道题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时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这样就会对大多数题型熟悉,拿到试卷心中就有把握;4)适当做一些计算方面的练习,让自己不在计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这几眯,我一定能把考试中的失误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会尽力做到以上几点的.
但我想仅靠以上几点还是不够的,我还就该拥有几点科学应试技巧.于是,我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了几点.第一点:拿到考卷后,应把考卷整体审视一遍,看一看哪些题比较容易,哪些题比较难.第二点:先从简单的题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数全部拿过来.第三点:如果有选择题不会,乱蒙也要写上一个.因为如果你写了你就有的机会,总比没有机会好.第四点:遇到难题,实在写不出来的话,就过.不要死死地盯着那道题,而忽略了别的题.第五点:考完后,认真地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把题目看错或抄错.
在下一次考试中,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一样重要,有时还意义非凡。考好了,心里甜滋滋的 ,随之而来的是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的羡慕和父母的喜悦;考得不好,老师会失望,父母会生气,还可能会面对同学轻视得眼光和讥讽的话语。以我微薄之见,考好则已,考不好也别灰心,如果上要考虑长辈的夸奖,下要考虑同学的冷嘲热讽,则必败无疑。考好不骄,考不好不气馁,以平平和和的心态应考,反而能考好。但是,说到容易,做到却难。
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吧。我是抱着考双百分的信心来应考的。从早到晚,考试以后,都十分疲惫和担心,时间仿佛静止了,度日如年,考好和考不好这两个词在心里打架,晚上一觉酣睡才觉得好些。
我紧张得就像心里有几只小兔子,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的节奏。
1.考试的启示
又一场考试结束了。每次考试都会得到一个教训或一些经验,本次考试我得到的启示是:疏忽总是存在的。
考完数学,感觉挺不错,卷子很简单,题题顺利,接着又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确定全对之后,心中一直有一个希望:数学考满分。
离开考场之后,考满分的希望离我越来越近。我大胆地和同学对答案,题题正确。看到一些同学因为对答案发现错题而垂头丧气、懊恼不已,我心中暗暗的想:全部做对的感觉就是好,真庆幸我考试时认真做完题目之后,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那天那时,我是前所未有的高兴。
但过了不久,这特殊的高兴,却转变成了我前所未有的悲哀与失望。
“那张图我画的很大。”我略带高兴的说。
“不,还好,不大。
我吓了一跳,难道是我画错了?不可能,这张图我画了两遍呢,应该是对方弄错了,或者是个人感觉的差异吧,我这么慰?自己.但是心中依然很忐忑。
我已不敢再去自信地对答案了,但是在无意中却又听到了另一群人异口同声地报了那个使我不安的答案。我傻眼了,真的是我错了,果然是我错了!我竟然会把图与文字看叉了!我竟然没有检查出来!千算万算,还是疏忽了一处!满分的希望像一个个泡沫顿时在心中破灭了.3分就这么悄悄地从我的试卷上溜走了.3分,对于这么容易的试卷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就这样,我后悔了一个下午。
这就是疏忽,怎么躲也躲不过。但是由于排名按四门课的总分计算,其他科目的成绩总算没有辜负我的努力。于是启示之二由此可得:学习需要全面发展。也许因为其他方面的优秀而提高了总成绩。当然,倘若将疏忽减少到最小,同时又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优秀程度,那总成绩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全面发展很重要。
一般来说,疏忽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力减少,而全面发展又是能弥补疏忽的一条捷径

改改就行了

❸ 求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整理)北师大版的。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
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应用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和性质
平方差,标准差,平均数的应用
函数图像

基本这些是重点

❹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全部的概念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殖
:http://..com/question/168742084.html

❺ 初二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重点: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因为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是本章的基础知识,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四边形的概念及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在前面讲解三角形的概念时,因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个顶点总是共面的,也就是说,三角形肯定是平面图形,而四边形就不是这样,它的四个顶点有不共面的情况,又限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平面图形,所以在四边形的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这几个字的意思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是难点。
1.使学生掌握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站的实例,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3.通过推导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学生渗透化归转化的数学思想;
4.讲解四边形的有关概念时,联系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向学生渗透类比思想.
教学重点: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教学难点:
四边形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些图形的概念.找学生说出四种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师作评价.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利用这些图形的定义,你能在下图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吗?教师说完就打开多媒体课件.(先看画面一)
问题:你能类比三角形的概念,说出四边形的概念吗?
(三)理解概念
1.四边形: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在定义中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或为学生稍微说明一下.其次,要给学生讲清楚“首尾”和“顺次”的含义.
2.类比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的概念,找学生答出四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外交的概念.
3.四边形的记法:对照图形向学生讲明四边形的记法与三角形不同,表示四边形必须按顶点的顺序书写,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
练习:课本124页1、2题.
4.四边形的分类:凸四边形、凹四边形(不必向学生讲它的概念),只要学生会辨认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凸四边形就可以了.
5.四边形的对角线:
(四)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注意:在研究四边形时,常常通过作它的对角线,把关于四边形的问题化成关于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五)应用、反思
例1 已知:如图,直线 ,垂足为B, 直线 , 垂足为C.
求证:(1) ;(2)
证明:(1)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2)
.
练习:
1.课本124页3题.
2.如果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三个角之比是1:3:6,那么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小结:
知识: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定理.
能力:向学生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作业: 课本130页 2、3、4题.

❻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很多的学生到了初中之后,发现自己的分数会有一定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上初中之后数学科目的难度加大,所以分数会有一定的降低,那么初中数学应该怎样学?应该使用什么方式哪?

知识点

当老师在讲完内容之后会讲一些课外的内容,一般是定理、概念等等,会让你对这些知识更加的了解,所以如果对这类题目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题目,当然想要提升分数是离不开练习题的,想要多好就需要多做一些习题,但是不可以过多,需要边做边思考才可以,这样所学的知识就会运用出来.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应该怎样学习的内容,如果在这个阶段对自己分数不满意的同学可以借鉴一下以上的内容,或许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将自身的分数提升.

❼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要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
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
2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
2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
2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
2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2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2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
2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3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3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
3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
3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
3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
3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
3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
3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3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
3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4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
4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
4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
4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4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
4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4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5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5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5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5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5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5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
5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
5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5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
6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6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
6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
6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
6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
6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
6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
6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
7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
三边 ¬
7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
的一半 ¬
7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
一半 L=(a+b)÷2 S=L×h ¬
7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
如果ad=bc,那么a:b=c:d ¬
7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
7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
(a+c+…+m)/(b+d+…+n)=a/b ¬
7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
线段成比例 ¬
7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
7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
7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
8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
8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
8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
8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
8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

❽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
(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
(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
(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人教版新目标初二下英语同步辅导(一)
初中二年级下un...初中二年级下Un...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
轴上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
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
有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2

×
180°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学好初二数学的方法

一、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以为理解了就行

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一定要记熟,有些最好能背诵
,朗朗上口。比如大
家熟悉的

整式乘法三个公式

,我看在座的有的背得出,有的就背不出。在这里,我向背不
出的同学敲一敲警钟,
如果背不出这三个公式,
将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麻烦,
因为今
后的学习将会大量地用到这三个公式,
特别是初二即
将学的因式分解

其中相当重要的三个
因式分解公式就是由这三个乘法公式推出来的,二者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对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记住,暂时不理解的也要记住,在
记忆的基础上、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再加深理解
。打一个比方,数学的定义、法则、公
式、
定理就像木匠手中的斧头、
锯子、
墨斗、
刨子等,
没有这些工具,
木匠是打不出家具的;
有了这些工具,
再加上娴熟的手艺和智慧,就可以打出各式各样精美的家具。同样,记不住
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就很难解数学题。而记住了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
敏捷的思维,就能在解数学题,甚至是解数学难题中得心应手。

二、几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1


方程

的思想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初中最重要的数量关系是等量关系,其次
是不等量关系。最常见的等量关系就是

方程

。比如等速运动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
间就有一种等量关系,可以建立一个相关等式:速度
*
时间
=
路程,在这样的等式中,一般会
有已知量,也有未知量,像这样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

方程

,而通过方程里的已知量求出
未知量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我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简易方程,
而初一则比较系统地学习解
一元一次方程,
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
如果学会并掌握了这五个步骤,
任何
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能顺利地解出来。
初二、
初三我们还将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二次
方程组、简单的三角方程;到了高中我们还将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线性方程组、、参
数方程、
极坐标方程等。
解这些方程的思维几乎一致,
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它们转化成一
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
然后用大家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或者解一
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以解决。
物理中的能量守恒,
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式,
现实中的大量
实际应用,
都需要建立方程,通过解方程来求出结果。因此,
同学们一定要将解一元一次方
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学好,进而学好其它形式的方程。

所谓的

方程

思想就是对于数学问题,
特别是现实当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错综复
杂的关系,善于用

方程

的观点去构建有关的方程,进而用解方程的方法去解决它。

2


数形结合

的思想

大千世界,







无处不在。任何事物,剥去它的质的方面,只剩下形状和大小这
两个属性,就交给数学去研究了。初中数学的两个分支枣
-
代数和几何,代数是研究



的,
几何是研究



的。但是,研究代数要借助



,研究几何要借助





数形结合

是一种趋
势,越学下去,







越密不可分,到了高中,就出现了专门用代数方法去研究几何问
题的一门课,叫做

解析几何

。在初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的问题就离不开
图象了。往往借助图象能使问题明朗化,
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在
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要重视

数形结合

的思维训练,任何一道题,只要与



沾得上一点边,
就应该根据题意画出草图来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容易找出
切入点,对解题大有益处。尝到甜头的人慢慢会养成一种

数形结合

的好习惯。

3


对应

的思想


对应

的思想由来已久,
比如我们将一支铅笔、
一本书、
一栋房子对应一个抽象的数
“1”

将两只眼睛、一对耳环、双胞胎对应一个抽象的数
“2”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将

对应

扩展到对应一种形式,
对应一种关系,
等等。
比如我们在计算或化简中,
将对应公式的左边
,
对应

a , y
对应
b
,再利用公式的右边直接得出原式的结果

即。这就是运用

对应

的思想
和方法来解题。
初二、
初三我们还将看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
直角坐标平面
上的点与一对有序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函数与其图象之间的对应。
“对应”的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深化学习的必由之路
在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老师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水到渠
成,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因此说,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
是数学家华罗庚。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
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他说:我是教物理的,学生物理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
己悟出来的。当然,校长是谦虚的,但他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而应主动
地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
自学能力越强,悟性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依赖性应不断减弱,而自学能力则应不断增强。因此,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讲新课前,能不能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已掌握的旧知识去预习新课,结合新课中的新规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学习内容。由于数学知识的无矛盾性,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确的,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只是加深拓广而已。因此,以前的数学学得扎实,就为以后的进取奠定了基础,就不难自学新课。同时,在预习新课时,碰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新课,收获之
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学为什么听老师讲新课时总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者是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力求把知识变为自己的。
学来学去,
知识还是别人的。
检验数学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会不
会解题。听懂并记忆有关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只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能独立解
题、解对题才是学好数学的标志。

四、自信才能自强
在考试中,总是看见有些同学的试卷出现许多空白,即有好几题根本没有动手去做。
当然,俗话说,艺高胆大,艺不高就胆不大。但是,做不出是一回事,没有去做则是另一回
事。稍为难一点的数学题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解法和结果的。
要去分析、探索、比比画
画、写写算算,
经过迂回曲折的推理或演算,
才显露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某种联系,整个思
路才会明朗清晰起来。
你都没有动手去做,
又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做呢?即使是老师,
拿到一
道难题,也不能立即答复你。也同样要先分析、研究,找到正确的思路后才向你讲授。不敢
去做稍为复杂一点的题(不一定是难题,
有些题只不过是叙述多一点)
,是缺乏自信心的表
现。在数学解题中,自信心是相当重要的。要相信自己,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知识范畴,不管
哪道题,总是能够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把它解出来。要敢于去做题,要善于去做题。这就叫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具体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紧紧抓住题目的所有条件不放,不要忽略了任何一个
条件。
一道题和一类题之间有一定的共性,
可以想想这一类题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
但更
重要的是抓住这一道题的特殊性,
抓住这一道题与这一类题不同的地方。
数学的题目几乎没

有相同的,
总有一个或几个条件不尽相同,
因此思路和解题过程也不尽相同。
有些同学老师
讲过的题会做,
其它的题就不会做,
只会依样画瓢,
题目有些小的变化就干瞪眼,
无从下手。
当然,
做题先从哪儿下手是一件棘手的事,不一定找得准。但是,
做题一定要抓住其特殊性
则绝对没错。
选择一个或几个条件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看由这个条件能得出什么,
得出的越
多越好,
然后从中选择与其它条件有关的、
或与结论有关的、
或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关的,
进行推理或演算。一般难题都有多种解法,条条大路通北京。
要相信利用这道题的条件,加
上自己学过的那些知识,一定能推出正确的结论。
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我们只要学好了有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就能顺利地对付那无限的题目。题目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题海无边,总也做不完。关键是你有没有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有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当然,题目做得多也有若干好处:一是“熟能生巧”加快速度,节省时间,这一点在考试时间有限时显得很重要;一是利用做题来巩固、记忆所学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形成良性循环。
解题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自信心。没有自信就会畏难,就会放弃;只有自信,才
能勇往直前,才不会轻言放弃,才会加倍努力地学习,才有希望攻克难关,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