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高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
扩展阅读
csol新经典有哪些武器 2024-09-20 17:53:59
五菱宏光经典现在多少钱 2024-09-20 17:50:45

高一数学第一章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02-28 09:11:50

1. 高一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高一数学知识点有:

一、圆锥曲线的方程

1、椭圆:+=1(a>b>0)或+=1(a>b>0)(其中,a2=b2+c2)。

2、双曲线:-=1(a>0,b>0)或-=1(a>0,b>0)(其中,c2=a2+b2)。

3、抛物线:y2=±2px(p>0),x2=±2py(p>0)。

二、函数奇偶性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三、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1、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出发,推出y=f(x)的取值范围,适合于简单的复合函数。

2、换元法: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适合根式内外皆为一次式。

四、二次函数的零点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五、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2. 高一数学第一章所以的知识概念

【概要:】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

3.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http://wenku..com/view/5555392b3169a4517723a30f.html
数列基础知识点(必修5)-重难点-高一数学
空间几何
本人也是高一学生

4. 高一数学第一章 集合和命题 知识点归纳拜托了各位 谢谢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将要被新提的问题从问题列表中挤出,问题无人回答过期后会被扣分并且悬赏分也将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您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下去提问或者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多认识一些知识丰富的网友,和曾经为你解答过问题的网友经常保持联系,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些好友询问,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 三,该自己做的事还是必须由自己来做的,有的事还是须由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的,别人不可能代劳!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别人只能给你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靠自己。 您可以不采纳我的答案,但请你一定采纳我的建议哦! 虽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问问哦~~~

5.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的相关知识梳理

1. 函数概念

函数概念是微积分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理解函数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对应法则(规律)和定义域是函数定义中的两个要素。

因此,两个函数仅当它们的对应规律和定义域都相同时,才是两个相同的函数。

(2)关于由解析表达式给出的函数的定义域,分两种情况:在不考虑函数的实际意义时,约定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有意义的一切实数所构成的数集;在实际问题中,还需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来确定。

(3)记号f 和f(x) ,有着本质的区别。
参考资料:http://www.ahtvu.ah.cn/jxc1/zhykch/3103/kfkchhome.files/fx1.htm

6.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定 义 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 A,且x 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 A,或x 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即
CSA=








质 A A=A
A Φ=Φ
A B=B A
A B A
A B B
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
(CuA) (CuB)
= Cu (A B)
(CuA) (CuB)
= Cu(A B)
A (CuA)=U
A (CuA)= Φ.

例题: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着名的艺术家 C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b,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3.若集合M={y|y=x2-2x+1,x R},N={x|x≥0},则M与N的关系是 .
4.设集合A= ,B= ,若A B,则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
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6. 用描述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 .
7.已知集合A={x| x2+2x-8=0}, B={x| x2-5x+6=0}, C={x| x2-mx+m2-19=0}, 若B∩C≠Φ,A∩C=Φ,求m的值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2) 画法
A、 描点法:
B、 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 平移变换
2) 伸缩变换
3) 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B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 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减区间.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2) 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1 任取x1,x2∈D,且x1<x2;
○2 作差f(x1)-f(x2);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 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5 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8.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2)由 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1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2 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3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小值f(b);
例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 ⑵
2.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为_ _
3.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是
4.函数 ,若 ,则 =

6.已知函数 ,求函数 , 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数 满足 ,则 = 。
8.设 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 时, ,则当 时 =
在R上的解析式为
9.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
10.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11.设函数 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 .

7.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高中数学让很多孩子头疼,很多的家长还有孩子都开始着急,他们都在上一些辅导班,都在采取一对一的辅导,对于一对一的教师都是可以抓住孩子的一些弱点,然后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还会帮助学生制定一些计划,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高中数学,一定掌握学习的方法,才可以提高成绩.高中数学都要学习什么知识?

高中数学知识

对于高中数学的一些知识,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只要你抓住学习的方法,从中找到乐趣,让自己喜欢上数学,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至于一对一辅导,其实还是有用的,好的老师会给你讲述好的学习方法,然后让你考一个好成绩,拿到满意的答卷.

8. 高中数学必修一每一章的知识点与公式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 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 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①列举法:{a,b,c……}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1,2,3,4,5},{x2,3x+2,5y3-x,x2+y2},…
②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③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数学式子描述法: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
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④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3.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但一定不是它本身的真子集

4..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⑴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 个非空真子集
⑵设A B C 三个集合中元素个数分别为 m x n (m x n都是真正数且m<n)
B  C  A 则C的个数为 个
B C  A 或A C  B则C的个数为 -1个

B C A则C的个数为 -2个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
、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定 义 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 A,且x 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 A,或x 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即
CSA=








质 A A=A
A Φ=Φ
A B=B A
A B A
A B B
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
(CuA) (CuB)
= Cu (A B)
(CuA) (CuB)
= Cu(A B)
A (CuA)=U
A (CuA)= Φ.
第二章 函数
指数与对数运算
一.分数指数幂与根式:
如果 ,则称 是 的 次方根, 的 次方根为0,若 ,则当 为奇数时, 的 次方根有1个,记做 ;当 为偶数时,负数没有 次方根,正数 的 次方根有2个,其中正的 次方根记做 .负的 次方根记做 .
1.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2.两个关系式: ;
3、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
4、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其中 、 均为有理数, , 均为正整数
二.对数及其运算
1.定义:若 ,且 , ,则 .
2.两个对数:
⑴ 常用对数: , ;
⑵ 自然对数: , .
3.三条性质:
⑴ 1的对数是0,即 ;
⑵ 底数的对数是1,即 ;
⑶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4.四条运算法则:
⑴ ; ⑵ ;
⑶ ; ⑷ .
5.其他运算性质:
⑴ 对数恒等式: ;
⑵ 换底公式: ;
⑶ ; ;
⑷ .
函数的概念
一.映射:设A、B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中对应法则 ,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这样的对应就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二.函数:在某种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 、 ,对于 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称 是 的函数,记做 ,其中 称为自变量, 变化的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和 对应的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 的变化范围叫做函数的值域.
三.函数 是由非空数集 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
四.函数的三要素:解析式;定义域;值域.
函数的解析式
一.根据对应法则的意义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 ,求函数 的解析式.
二.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形式,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 是一次函数,且 ,函数 的解析式.
三.由函数 的图像受制约的条件,进而求 的解析式.
函数的定义域
一.根据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求定义域:
⑴ 整式:
⑵ 分式:分母不等于0
⑶ 偶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
⑷ 含0次幂、负指数幂:底数不等于0
⑸ 对数: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真数大于0
二.根据对应法则的意义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如:已知 定义域为 ,求 定义域;
已知 定义域为 ,求 定义域;
三.实际问题中,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决定的定义域.
函数的值域
一.基本函数的值域问题:
名称 解析式 值域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时,
时,

反比例函数
,且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二.求函数值域(最值)的常用方法:函数的值域决定于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因此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往往取决于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常用解法有:观察法、配方法、换元法(代数换元与三角换元)、常数分离法、单调性法、不等式法、*反函数法、*判别式法、*几何构造法和*导数法等.
反函数
一.反函数:设函数 的值域是 ,根据这个函数中 , 的关系,用 把 表示出,得到 .若对于 中的每一 值,通过 ,都有唯一的一个 与之对应,那么, 就表示 是自变量, 是自变量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 叫做函数 的反函数,记作 ,习惯上改写成 .
二.函数 存在反函数的条件是: 、 一一对应.
三.求函数 的反函数的方法:
⑴ 求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
⑵ 反解,用 表示 ,得
⑶ 交换 、 ,得
⑷ 结论,表明定义域
四.函数 与其反函数 的关系:
⑴ 函数 与 的定义域与值域互换.
⑵ 若 图像上存在点 ,则 的图像上必有点 ,即若 ,则 .
⑶ 函数 与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
函数的奇偶性:
一.定义:对于函数 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 ,如果满足 ,则称函数 为奇函数;如果满足 ,则称函数 为偶函数.
二.判断函数 奇偶性的步骤:
1.判断函数 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称可进一步验证,如果不对称;
2.验证 与 的关系,若满足 ,则为奇函数,若满足 ,则为偶函数,否则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二.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三.已知 、 分别是定义在区间 、 上的奇(偶)函数,分别根据条件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奇 奇 奇 奇 奇 偶
奇 偶 奇
偶 奇 偶 奇
偶 偶 偶 偶 偶

五.若奇函数 的定义域包含 ,则 .
六.一次函数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二次函数 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函数的周期性:
一.定义:对于函数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 ,使得当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则 为周期函数, 为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
2.如果函数 所有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 的最小正周期.如果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则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
函数的单调性
一.定义:一般的,对于给定区间上的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此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 ,当 时满足:
⑴ ,则称函数 在该区间上是增函数;
⑵ ,则称函数 在该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
⑴ 取值; ⑵ 作差、变形; ⑶ 判断: ⑷ 定论:
*2.导数法:
⑴ 求函数f(x)的导数 ;
⑵ 解不等式 ,所得x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⑶ 解不等式 ,所得x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对于复合函数 ,设 ,则 ,可根据它们的单调性确定复合函数 ,具体判断如下表:

增 增 减 减

增 减 增 减

增 减 减 增
4.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
函数的图像
一.基本函数的图像.

二.图像变换:

将 图像上每一点向上 或向下 平移 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

将 图像上每一点向左 或向右 平移 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

将 图像上的每一点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拉伸 或压缩 为原来的 倍,可得 的图像

将 图像上的每一点纵横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压缩 或拉伸 为原来的 ,可得 的图像

关于 轴对称

关于 轴对称

将 位于 轴左侧的图像去掉,再将 轴右侧的图像沿 轴对称到左侧,可得 的图像

将 位于 轴下方的部分沿 轴对称到上方,可得 的图像

三.函数图像自身的对称

关系 图像特征

关于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 轴对称

关于直线 对称

关于直线 轴对称

关于直线 对称

周期函数,周期为

四.两个函数图像的对称

关系 图像特征

关于 轴对称


关于 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直线 对称


关于直线 对称


关于 轴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