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初二数学概率初步的知识点
扩展阅读
学美发基础不扎实怎么办 2024-11-18 10:45:08

初二数学概率初步的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12-23 23:30:24

A. 初中数学都讲哪些知识

班级里边总是有很多的聪明人,但是他们的数学却是他们的黑洞,而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我也没见的他们比谁聪明多少了,那为什么会有学习好和差呢?为什么别人总是学习好的呢?那是因为他们用对了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了,所以提高分数会很快.那么怎么样学初中数学就能超过那些比自己学习好的人了呢?

辅导数学作业

第四点:数学所学习的公式都是必须要记住的,因为会在题目中用到,而且很关键,所以每天都要背一遍,在睡前在背一遍,第二天早上醒来在背一遍,以此类推,永久就不会忘记了.

最后,要仔细的对待数学这门科目,这可是能决定你以后上哪所大学的关键呢!怎么样学初中数学的方式方法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可以按照上边的方法做一遍,是会收获到很打的惊喜哦!

B. 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

1、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被开方数是一个非负数。

2、二次根式的实质:是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因此√a≥0。

3、两个公式:(√a)2=a(a≥0);√a2=∣a∣.

4、二次根式的乘除:√a×√b=√ab(a≥0,b≥0);√a÷√b=√a/b(a≥0,b>0).

5、最简二次根式:⑴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⑵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6、二次根式的加减: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7、利用公式:(a+b)(a-b)=a2-b2;(a±b)2=a2±2ab+b2.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①是整式方程,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③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④二次项系数不为零。

2、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按降幂排列,二次项系数通常为正,右端为零。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代入使方程成立。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①配方法: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一→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配方→开方→写出方程的解。

②公式法:x=(-b±√b2-4ac)/2a,

③因式分解法:右端为零,左端分解为两个因式的乘积。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注意: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0.

6、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

注意: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0,△≥0.

7、列方程解应用题:审题设元→列代数式、列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解方程→检验作答。

第二十三章旋转

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性质: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关键:找好对应线段、对应角。

3、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5、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6、对称点的坐标规律:①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③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第二十四章圆

1、确定圆的条件:圆心→位置,半径→大小。

2、和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弧—半圆、优弧、劣弧,圆心角,圆周角,弦心距。

3、圆的对称性: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弦的弦心距相等。

引申:在这四组量中,只要有一组量对应相等,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6、圆周角定理:①圆周角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③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7、内心和外心:①内心是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②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8、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交→d

9、切线的判定:“有点连圆心”→证垂直。“无点做垂线”→证d=r。

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0、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1、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12、圆外切四边形的性质:圆外切四边形的对边之和相等。

1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外离→d>R+r.外切→d=R+r.相交→R-r

14、正多边形和圆:半径→外接圆的半径,中心角→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边心距→中心到一边的距离。

15、弧长和扇形面积:L=n∏R/180.S扇形=n∏R2/360.

16、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圆锥的.母线长=扇形的半径,圆锥底面圆周长=扇形弧长,圆锥的侧面积=扇形面积,圆锥的全面积=扇形面积+底面圆面积。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1、三种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

2、概率:P(A)=p.0≤P(A)≤1.

3、古典概率的求法:①列举法(把所有可能结果都表示出来),②列表法,③树形图。

4、用频率估计概率:根据一个随机发生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定义:形如y=ax2+bx+c(a≠0,a、b、c是常数)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分类:①y=ax2:顶点坐标:原点;对称轴:y轴;

②y=ax2+c:顶点坐标:(0、c);对称轴:y轴;

③y=a(x-h)2:顶点坐标:(h、0);对称轴:直线x=h;

④y=a(x-h)2+k:顶点坐标:(h、k);对称轴:直线x=h;

⑤y=ax2+bx+c:顶点坐标:(-b/2a,4ac-b2/4a);对称轴:直线x=-b/2a

3、a、b、c符号的判定:a:开口方向向上→a>0;开口方向向下→a<0。

b:与a左同右异,对称轴在y轴左侧,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

C:交与y轴正半轴,c>0;交与y轴负半轴,c<0

b2-4ac:与x轴交点的个数,△>0→两个交点,△<0→无交点,△=0→一个交点。

3、平移规律:“正左负右”“正上负下”。

前提:配方成y=a(x-h)2+k的形式。

4、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①顶点在原点选y=ax2;

②顶点在y轴选y=ax2+c;

③通过坐标原点选y=ax2+bx;

④知道顶点在x轴上选y=a(x-h)2;

⑤知道顶点坐标选y=a(x-h)2+k;

⑥知道三点的坐标选y=ax2+bx+c。

5、其他应用:求与x轴的交点→解一元二次方程;与y轴交点为(0、c)。

6、对称规律:

①两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a、b、c都变为其相反数。

②两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a、c不变,b变为其相反数。

7、实际问题:利润=销售额-总进价-其他费用,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其他费用。

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2

一、 锐角三角函数

1.正弦: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a/c;

2.余弦: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b/c;

3.正切: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的对边/∠a的邻边=a/b。

①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②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不表示“tan”乘以“a”;

④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越大;∠a越大,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

4、余切: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即cota=∠a的邻边/∠a的对边=b/a;

5、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分别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余切、正切。(通常我们称正弦、余弦互为余函数。同样,也称正切、余切互为余函数,可以概括为: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函数)用等式表达:

若∠a为锐角,则①sina=cos(90°∠a)等等。

6、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0°,30°,45°,60°,90°。

7、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0≤sinα≤1,0≤cosα≤1。

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tanα·cotα=1,

tanα=sinα/cosα,

cotα=cosα/sinα,sin2α+cos2α=1

二、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

2.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用到的关系:(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

(2)两锐角的关系:∠a+∠b=90°;

(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sina=a/c;

cosa=b/c;

tana=a/b。

sina=cosb

cosa=sinb

sina=cos(90°-a)

sin2α+cos2α=1

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3

一、投影

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 投影线 ,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 投影面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光源特别远)

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物体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5.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当物体的某个面顶斜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变小。当物体的某个面垂直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直线。

二、三视图

1.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正面、水平面、侧面)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2.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

3.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

4.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

5.三个视图的位置关系:

①主视图在上、俯视图在下、左视图在右;

②主视、俯视表示物体的长,主视、左视表示物体的高,左视、俯视表示物体的宽。

③主视、俯视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俯视宽相等。

6.画法: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它部分遮档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C. 初中数学学习哪些知识简要概括,便于记忆

以下内容纯手打,望采纳,谢谢

初中数学分为两部分:几何、代数

一、几何
线、角、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圆、全等、相似

二、代数实数

  1. 数与式: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

    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A/B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

    二次根式:一般地,形如√a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

  2. 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例如x和y),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

  3. 函数:

    一次函数: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数,k≠0)

    二次函数: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一般式:y=ax2+bx+c(a≠0,a、b、c为常数),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一般的,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k为常数,k≠0,x≠0)

望采纳,谢谢

D. 概率初步都有哪些知识点

如果是初中九年级的“概率初步”,则有以下四个知识点: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辨别;
(2)概率(古典概率)的定义认知;
(3)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求概率;
(4)用试验中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E. 八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分式方程

一、理解定义

1、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1)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带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4)写出原方程的根。

“一化二解三检验四 总结 ”

3、增根:分式方程的增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增根是最简公分母为0;(2)增根是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

4、分式方程的解法: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4)验根;

注: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分式方程检验 方法 :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5、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

步骤: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时要注意从方程本身和实际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检验。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八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概率初步】

23.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在一定条件下必定出现的现象叫做必然事件

2.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不出现的现象叫做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4.那些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叫做随机时间,也称为不确定事件23.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3.3时间的概率

1.用来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的概率

2.规定用0作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用1作为必然时间的概率

3.事件A的概率我们记作P(A);对于随机事件A,可知0

4.如果一项可以反复进行的试验具有以下特点:

(1)试验的结果是有限个,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任何两个结果不可能同时出现

那么这样的试验叫做等可能试验

5.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共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k个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包含的可能结果数/所有的可能结果总数=k/n

6.列举法、树状图、列表

23.4概率计算举例


八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 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 初二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二数学知识点整理

F. 初中数学学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点

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
一元一次方程
图形初步认识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角形
二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全等三角形
轴对称
实数
一次函数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分式
反比例函数
勾股弦定理
四边形
数据的分析
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
旋转

概率初步
二次函数
相似
锐角三角函数
投影与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