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地理小知识全集第一课
扩展阅读

地理小知识全集第一课

发布时间: 2022-12-11 14:14:48

⑴ 八上地理第一课疆域知识点,好一点的会采纳,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纬度位置: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有高山地区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4、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表现: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热量丰富,南北相差近50个纬度,致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使东部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业生产,还有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由于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与各国交往。西靠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的大陆),陆上交通便利,现已开辟了横贯东西的亚欧大陆桥,可直接与各国直接往来。
二、国土辽阔
1、国土面积: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2、四至点: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两地存在着晨昏差异;最南端: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存在着季节差异。
3、陆上疆界和邻国[来源:Z|xx|k.Com]
陆上疆界:2.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P4的图1.4)
4、海上疆界和邻国
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
临海: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有台湾岛(最大岛)、海南岛、舟山群岛(最大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1、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自治州、市)和乡(民族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区在地图上的位置、名称、简称、行政中心(P7的图1.7和P8表)

⑵ 求解初一地理第一课的各种知识点,说的好我增悬赏

我有一些word版的总结,是我以前给高三学生总结的,如果你需要,请留下邮箱,我给你发过去。希望能够帮到你。

⑶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中地理第一课地理是什么玩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⑷ 七年级地理第一课是什么

大概是这个、、如果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⑸ 初一地理第一课知识要点

为考大学做准备..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地理的学习主要强调“三基”、突出“主干”。三基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突出等值线的判读;突出循环经济联系;突出地球运动规律;突出气候特征解读;突出区域特征描述。
对于考试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把握:对全球各区域地理特征的准确把握;对主要地理原理、观念和规律的透彻理解,把握主干知识;从时空性、区域性和有用性等多角度培养地理的学科思维能力;加强对地理牲准确描述的能力。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 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切记!
成功永远来自于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祝你成功.

⑹ 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

昨天我们高一地理组任老师线上教学,内容是《开学第一课》。课堂中间,任老师播放了这两张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有同学说:石头、一排树;也有同学回答:沉积岩、树干刷了白漆。

这个回答引起了我的深思:地理是一门有用、有趣又重要的学科。重要,自不必说。如何让学生发现它的用处和趣味呢?联系实际最好。

当学生看到这幅图,回答的内容与我们预设的不同时,是因为学生观察到表达仅仅是感性认识,不能结合地理知识去思考。这就是知识未能走进现实的典型代表。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眼”来仔细观察世界?如何塑造一颗“地理脑”去思考世界?

因此,我设计了图释高一地理开学第一课。

第1组图:办公室里的一块“石头”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一位前辈赠送的这块“石头”,清晰的树叶纹路、那是植物化石;密集的小洞,那是动物栖息地的遗存。

他说“这块石头,感觉你能用的上,搬回去吧!”那句话里有暖暖的期待,他的笑容至今清晰,我们总能在某些时候遇见一份温暖,珍惜它、记住它,带着它坚定前行吧。

新安县的地层分布图,在西北角有一部分是前震旦系,新安县志里说这块地方属于火成岩。然而它与青要山所在位置是有一些差距的,就山脉分布图和地层图来说,青要山山脉出露震旦、寒武、奥陶、及石炭、二叠系地层。据此证明,该地主要为石英砂岩分布,所以:蜂窝崖是如何形成的?

崖壁上发育的密集的小坑,状似蜂窝于是被称为“蜂窝崖”。成因:紫红色石英砂岩中含有抗风化能力弱的泥质成份,岩石暴露地表,泥质成份率先被风化剥蚀掉,在这种差异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小坑。

地球经历了怎么样的演化历程?地层和化石会“说话”。地球具有什么结构?她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太阳对她有什么影响?这就咱们下节课要学的内容。

第2组图 大气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气候,我们都能感知。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大自然,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第四组图  水

水循环

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第五组图  地貌

北冶漏明崖,北方喀斯特地貌。形成、发展、影响。

第6组  人类活动

交通线、农业、民居

第7组:自然灾害

第8组:土壤与植被

地理思维的培养:

照片解读、地理中国纪录片、研学实践活动。

地理很美,需要一双地理眼去看,一颗地理脑去想,需要地理思维。我们的知识走进现实,才有意义。

地理学科学习方法:

最主要的是:培养一双地理眼,不断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维。高考题,都在真实情境里。

设计目的和意图:我们都能学会,我们都会爱上地理课。

地理课要求:

1.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

读书、做题、反馈、旅行、实践。

2.思

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发展?

联系、融汇、辩证、发展

3.实

踏实、扎实、真实

物质满足的时代,我们的追求也可以更提高一些。不愿意只局限于眼前的苟且,那么久认真用心的往前冲,去打开自己飞翔的天空。

学习无止境,地理无极限。只要愿意,总有惊喜陪着你。

⑺ 初一《地理》第一课,怎样知道某地在哪个半球

主要有以下的方法:
一、海陆分布不同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且在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在中高纬度,陆地显着收缩,尤其在南纬56°~65°之间。除一些零星岛屿外,几乎全部为海洋。此外,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二、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发生偏向,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偏右,而在南半球偏左。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不同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南北半球不同而不同。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北、南两侧降低。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每年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同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其中6月22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自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其中12月22日这一天,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反之。

五、气温的水平分布及变化不同

一年之中,就北半球来说,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海陆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分别与北半球相反。北半球同纬度上气温变化比南半球大。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且稀疏。

六、气压带分布特征不同

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对照世界大洋和大洲的分布图,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陆地面积显着增大的缘故。

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不同

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气旋的气流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反气旋的气流为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而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八、行星风系的风向不同

由于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偏转方向不同,所以南北半球行星风系的风向也不相同。在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在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在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九、季节不同

在北半球,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而南半球的季节恰好与北半球相反。

十、洋流的分布不同

从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洋流的分布南北半球截然不同: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的外围则形成西风漂流。

还有可以看水的旋涡旋转的方向: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在北半球如果物体向北走,即从线速度大的地方到线速度小的地方,由于惯性物体会保持其原来很大的线速度比地面转的还快即向右偏转。当物体是从北向南走时,同样由于惯性其要保持较小的线速度,这样它转的就比地面还慢即向右偏。这是两个极端情况,其它方向的运动其实也一样,只是程度不同。既然北半球物体向一处聚集时总是向右偏也就是所说的受到了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北半球的旋涡自然是逆时针的。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在赤道上的话,南北半球偏向不同,形成不了旋涡。在两极附近由于线速度已经很小,线速度随纬度的变化不大,地转偏向力(其实这只是个惯性力,只是人为定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力)太小无法形成旋涡。

⑻ 求解初一地理第一课的各种知识点,说的好我增悬赏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