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中医哲学基础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深圳公明有哪些成人教育 2024-11-08 14:52:30
泰安有哪些动漫公司排名 2024-11-08 14:34:31

中医哲学基础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2-12-11 02:42:29

① 中医基础的基础理论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概况
气概念的革命
气=信息,能量,物质流,三元-多元论
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1996年)
是信息,能量,物质混合流统一体.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
分形经络解剖结构,粗糙,非管,不平滑,细胞充填的自身调节-体液-神经调节的细胞群(细胞社会学)经络.
分形细胞群-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经络。细胞社会学经络。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 1998年
阴阳的现代定义;阴阳分形集,阴阳分形维数,阴阳五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现代化科学化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数维数
藏象分形五系统,1999
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中医哲学观的新发现
第三中医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观).
(第二中医哲学观--辩证观
第一哲学观---整体观)
中医分形集,1999
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维数

②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③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5种基本属性。(中医哲学基础)正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整,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发病)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到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脉象: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藏(脏)像:藏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事物相同应的事物与现象。(藏像)除脉象来自网络外所有答案来自《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脉象不属于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诊断学里,楼主在确认一下吧。好不容易打完了,希望你能满意。

④ 中医基础知识

五体,含义有二:

一是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体与五脏相合。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

二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质,如《灵枢·根结篇》说:“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是说五种形体不同的人,即骨节有大有小,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浊,气的运行有滑有涩,经脉有长有短,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经络的数目各异等等。本题所谈五体,是指前者而言。

心与脉管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皮肤的颜色上。肺与皮肤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毫毛上。肝与筋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甲上。脾与肉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口唇上。肾与骨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头发上。

心合脉,肺合皮,肝合筋,脾合肉,肾合骨。其道理是;因心主血液,血循脉中,而血管与心相联;肺主宗气,散精以滋养皮肤;肝主藏血,血养筋;脾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肌肉;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九窍,头部七窍(目、鼻、口、舌、耳)及前阴、后阴为九窍。九窍分别由五脏所主。“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等。另外,中医还有“五官”之称,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个器官,也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又称为五脏之“苗窍”。《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又说“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五华,即面、毛、发、爪、唇;《素问·六节脏象论》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胧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舌体红润有神,若心气不足,心血不充则脉弱而细,面色苍白无华,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体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见面红,舌尖红或舌体糜烂等。

肺气宣发,皮毛得以温煦滋养而润泽,若肺气壅实闭郁,或肺气虚而不能宣发卫气、津液于皮毛,不仅卫外功能减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泽。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于肌表,肺气不宣,则气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内热邪壅盛,则肺气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动。

脾主运化,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有源,肌肉丰满壮实,口唇红润。若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废,唇色浅淡甚至萎黄无华;若脾不健运,水湿不化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脾开窍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肝藏血,'淫气于筋”,筋骨运动正常,若肝血虚,血不养筋,筋失所养则愈疮肢麻,手足震颤,屈伸不利;若高热劫伤津血,则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证。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充盈,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若肝血虚,筋弱无力,爪甲多软而薄,或枯脆色不泽,甚至变形。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若肝血虚,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目赤红肿痒痛,肝风内动多见目斜上吊等。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临床多以肾虚证表现子耳与二阴的功能失常。关于“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肝主藏血为血海,但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发由血滋养,但其生机则根源于肾气,所以“发为肾之外候”。若肾精气充盈,则毛发丰茂而光泽,若肾精气虚衰,则发枯不荣甚至变白或脱落。

五液,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

①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素问·寒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泪、髓等五种。见《灵枢·五癃津液别》。

五志,喜、怒、思、忧、恐五种主要情志活动的合称。

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是刘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热而提出的,他认为“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志活动过度,躁扰阳气,化生火热,而致中风偏枯、惊惑、悲笑、谚妄、癫狂等。反之,火热亢极,又可扰乱神明,出现神志异常。但刘氏又认为五志化火生热的关键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风偏枯、谚语、狂、癫、悲痛苦恼,其因是由肾水虚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肾水。

五志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等五脏,五脏又分别主筋、脉、肉、皮毛和骨等五体,五志与五体均为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的五志对五脏功能无不良影响,但五志太过均可伤及五脏相关功能,使各脏的气血运行出现异常,进而影响五脏主五体功能,表现于五体之上则出现筋脉失养、面色无华、肌肉枯萎、齿摇发脱等虚损之象,影响人的容貌。

五声,“五声”是我国古汉语语音学(传统称为“音韵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五类声母类型。古代音韵学上对声母按发音部位进行的分类,五声(或作“五音”)指“唇、舌、齿、牙、喉”(七音再加上“半舌、半齿”)。这就是音韵学中的“五音”,由于此五音指声母的物种类型,所以又称“五声”。

宫、商、角、徵、羽。

五声,又叫“五音”。古代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比近似现代音乐简谱少的1、2、3、5、6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7”,变微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4”。我国传统的音乐中没有和“4”相当音。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叫做“七音”或“七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

大的分类方向为三:清乐调式,雅乐调式,燕乐调式。

五声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指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与五脏相关。如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什么是五行五色五声养生呢?

付科学说:“我们在调理中采用五行配五声的养生法。五行来自于《黄帝内经》,它是讲世间万物都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状态,有相生和相克。而五声就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律,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灵枢·邪客篇》里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通过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对人的心情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那到底什么是五声呢?

角调为春音,角音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对于脾胃不好者、郁郁寡欢者,常听角调乐曲,可疏肝理气,消除忧郁,倾泻肝火,保肝降脂。此时如揉按太冲穴、期门穴效果更佳。

徵调为夏音,徵音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对于心慌、胸闷、失眠、多梦等人群,常听徵调乐曲,可以心情愉悦、精力充沛、益气安神、提高睡眠质量。此时如揉按心俞穴、内关穴效果更佳。

宫调为长夏音,宫音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对于肥胖、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常听宫调可健脾和胃、消食散积、消除思虑,轻身降脂。此时如揉按天枢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商调为秋音,商音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对于面色黄白、咳嗽气喘、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常听商调可养阴保肺、润肺化痰、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此时如揉按曲池穴、合谷穴、迎香穴效果更佳。

羽调为冬音,羽音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对于腰酸腿软、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人群,常听羽调可以补肾强身、滋阴壮阳、提高活力、增强记忆力。此时如揉按命门穴、肾俞穴、关元穴效果更佳。

付科学说:“比如'羽’就非常悲壮凄婉,你会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仿佛冬天的寒冷,一听身体的燥热就降下来了。我们知道怒伤肝,如果患者发怒,我们会让他听一些悲伤的歌,让他的怒随之发泄。不同的声音可以活跃不同的经络。再比如徵调是夏,偏热的,如'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我们有不同的欣赏音乐,有催眠音乐,有疏肝理气的音乐,也有抑郁的音乐。音乐能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在国外,奶牛听音乐可以多产奶,鸡听音乐可以多产蛋,人听音乐身体就容易放松、血液循环就会更好。”

“中药分主热、主寒;音乐也一样,我们给音乐不同的节奏,使用不同的乐器,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中药需要配伍,音乐也需要配伍。音乐与歌曲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同样的歌曲和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通过不同声波频率振动,以此打通受阻经络,调节气血,平和心情,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当问到五行五声如何运用到中医调理中时,付科学说,古代记载的“生于气而止于音”,就是通过不同的声音达到愉悦和放松的效果。古代皇帝经常歌舞升平,我们认为是奢华,其实他们也是通过音乐来放松养生。毛主席在晚年做白内障手术时就让人给他放《满江红》音乐,只用了六分钟,手术非常成功。后来有人问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主席说他感受着《满江红》的壮烈,完全感觉不到疼痛。

道家有吐纳法,气入丹田。比如发出一个“啊——”字,平时可以多练练,让自己的气先通,血才通;因为气是推着血走的,气不通血液循环也不会通畅。比如丹田的气我们可以找一下,发一个“啊——”音,让它滚动起来流畅起来。这个方法很简单,白领坐在办公室自己就可以练,让这个声音从丹田起,从印堂打出来。肺主皮毛,气通畅的人肺就比较好,呼吸和声音也会好,皮肤会发亮。音在丹田最低,在印堂最高,这样由低到高,循环一圈,就可以把你身体里的浊气、秽气和废气都赶出来。

付科学说到这里做了演示。只见他先气入丹田,然后“啊——”音伴着一股气仿佛火箭喷发一般,瞬间就由低音蹿入高音,然后带着十足的中气在高音上空盘旋了四五秒钟,又徐徐旋落,声音袅袅的,仿佛气又回到了身体,韵味十足。

付科学笑着说,如果多练习,越练时间会越长,让气连上。过去老人常说找对象要找声音洪亮的、气足的;气足说明他血液循环好;血液通畅,经络就通畅,思维也会活跃,做事就比较有方法,容易成功。比如肺和大肠相表里,一个肠道蠕动不好的人,宿便堆积比较多,他的呼吸道也不会好。所以一个长期便秘的人,容易口臭。肺主皮毛,皮肤缺少光泽,气色不佳,让人感觉运势也不佳!所以我们给患者调理的时候,要先让他发出声音,然后用音乐入他不同的经,在他不同的经络上去扣拔。

付科学说中医里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现出五脏六腑不同的问题——

“肝音为呼”。发“嘘”音。如果肝血亏虚,人容易发脾气,会发出喊叫声。有的人生气后会发出叹气、叹息声,像吹气的嘘嘘声,这是肝气被郁的表象。其实,发出类似声音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可以卸除或舒缓肝经的压力。

“心音为笑”。呵呵、哈哈声的震动可以让心血循环起来。但这种笑声又分为正常和非正常两种:如果一个人心气足,他的笑声就代表他的心气运行没有阻碍;但如果平时总是无意识地坐在那呵呵乐或梦里笑醒,《黄帝内经》讲“心气动泄也为笑”,那是一种心气将散的症状,比如心慌、气短、胸闷,甚至出现心肌缺血。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都对健康无益,有句成语叫“乐极生悲”!

“脾胃为歌”。“呼”即像唱歌一样。正常的脾胃之象应该是歌声广大嘹亮,可以传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输布之象一样无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会有表现。

“肺音为哭”。发“嘶”音,可令肺气足。小孩子如果肺气足哭的声音就特别响亮。孩子的哭声通常升中有降,哀而不伤,并不动情,只是告诉家长我需要你了。《黄帝内经》曾经专门探讨过哭的问题,认为从一个人的哭声里面,能听出很多东西。比如一个人要是流眼泪了,就说明他动了肝气,因为肝主木;如果哭得满头大汗,说明他动了心气,因为汗为心液;如果哭的时候流鼻涕,说明这个人动了肺气等等。

“肾音为呻”。发“吹”音可以补肾,我们都知道元气藏于肾,如果一个人发出呻吟之声,那就说明动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伤、兴奋、过度虚弱的时候有可能发出这种呻吟的声音。所以如果平时配合不同的声音来调整自己,我们的身心灵将会得到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统一!

“在治疗时,我们一般让患者试唱,让他练发不同的声音;之后根据他的身体状况给他选不同色彩的房间;对应他不同的经络,配合刮痧和推拿、罐疗。这样在不同色彩的房间播放适合他身体状况的对应不同经络的音乐,加上罐诊治疗效果就是加倍的,而且还能修身养性,静心安神。患者在调理中不仅身体能得到改善,身心灵也会获得和谐和宁静,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未来我们还将着重用五行五色五声调理人的身心,根据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如春、夏、长夏、秋、冬,以及身体的不同症状:风、寒、暑、热、躁、湿、邪,来选择和定期调换五行养生静心环境,让人身心平衡与和谐。”

五色

五色跟五行还有五脏是相对应的,具体如下:

金——肺——白

木——肝——青(苍)

水——肾——黑

火——心——红(赤)

土——脾——黄

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据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公乘阳庆﹞更悉以禁方予之(仓公),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张守节正义引《八十一难》:“五藏有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也。”《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察色》“欲识小儿百病原,先从面部色详观,五部五色应五脏,诚中形外理昭然。”注:“五色者:青为肝色,赤为心色,黄为脾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也。”

五行学说术语。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实际,与病史和脉证合参,不能机械地硬套。参见五色主病条。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其实甜就是甘。

中医认为,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早起,若感觉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别表示肝胆脾肺肾有病起。

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如:

多甘味能补虚缓急;

多酸味能敛肺涩肠;

多苦味能降泄燥湿;

多咸味能软坚散结;

多辛味能发表行散;

(一)、辛

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

(二)甘

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三)酸

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

(四)苦

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

(五)咸

治疗作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则脉凝冷而变色”能伤脾胃。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欲合五脏之气也。

五宜,青色宜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黄色宜甘,黑色宜咸。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色:白、黑、绿、红、黄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五行配五味”,谓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物。

五行,五脏,五谷对应表

五谷 黍 麦 粟 稻 豆

六腑(小肠三焦) 胆 胃 大肠膀胱

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其他 血 筋 肌肉 皮毛 骨

五官 舌 目 口 鼻 耳

五液 汗 泪 涎 涕 唾

五志 喜 怒 思 悲 恐

五声 笑 呼 歌 泣 呻

五色 赤 青 黄 白 黑

五方 南 东 中 西 北

五季 夏 春 长夏 秋 冬

五气 暑 风 湿 燥 寒

五化 长 生 化 收 藏

五味 苦 酸 甘 辛 咸

五音 徵 角 宫 商 羽

五行 火 木 土 金 水

五色 红 青 黄 白 黑

五菜 红菜 青菜 黄菜 白菜 黑菜

五果 红果 青果 黄果 白果 黑果

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悲伤肺 恐伤肾

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

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肝下焦肾

⑤ 中医学基础知识有那些

中医基础知识之我见:中医不仅是一门单纯的医学,其已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追随古哲学思维,渗透着天人一统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中医总括有四点: 第一点是医道,医德。此各人见解不同,余则紧记一对联"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解除民间疾苦,不讲事不讲非只讲修身行善积德"。前人曾说医者父母心,因为病者的疾苦及性命都交给了医者。的确,医学乃是一门做人的学问,没有一颗善心,又怎样去救人活命呢?, 第二点是"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所以,天地之一切皆会影响及人,而人亦可反映出其所在环境的一切。记得曾治一妇人,年62岁,现住沙湾荷景三区。诉说己咳嗽两年,多处治疗未果。开药三服,几天后复诊说,药后稍愈,隔天又咳。详细询问后,提出是否家居风水问题,最后决定同往一看。发觉病妇房间居于室之东北方,此乃全室至阴之方,风水上称之为"鬼门"。妇人本属阴,年老阳更不足。又居阴地而至阴太重,则病缠绵而难愈,劝其换房居住。。后经其子证实,于换房后7天,病不药而愈,此天地之气造化于人。天地一切皆会影响及人,但人也会改变环境,此风水之道,在这不详谈。第三点是"形与神俱,不可分离"。认为人分形体与精神,决一不可。谓"形不劳,神不散,可活百气。"按现在讲法,形即驱体,神即灵魂。我在这不是讲迷信,但灵魂确实存在,如你不信,中医就难懂了。因中医多处讲到这问题,如形神,营卫,气血等。确定人魂之后,这些问题便易理解了。就按现代科学来说,要制造一个与人体外形一样,内在所含的化学成份物质也一样的物体,不是难事。但怎样做这物体也不能自我生长并生存。为什么?因当今科学不信灵魂,故造出之物形象而无神存。中国古传之术也多有应用灵魂之法,中医"祝由"科也是其一。可惜己被当今政府严制了。而西方研究之傕眠术,也正是应用人体灵魂之术。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这正是老子所说的"道非道,非恒道。名非名,非恒名。"之理。第四点是"疾病可知,又可防治。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中医认为病由邪生,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得之于饮食居住,阴阳喜怒。而万物既有阴,即有阳,一物二分。所以既有病,即必有解此病之法,此阴阳互生互制也。中医的辨证观也正是如此。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着,整个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世界内部的阴阳的矛盾统一。中医的治疗亦根据此理定立标本缓急(所谓本,就是与疾病相对的一面。标即病所表现出的症状)。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但急则先治其标。确定治疗先后,就采取正治或反治的手断。。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本质,应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这正是自发地运用了矛盾的对立间既斗争又统一的辨证观,总的治疗原则是针锋相对,针对证候所反映的阴阳失调的状态,釆用纠正这种阴阳失调的冶疗方法。临证时,又同一疾病,由于时令,气候,地区方域,以及病人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职业等不同而治疗方法也不同。其蕴含着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的辨证思想。而有时候,虽不同的疾病,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这说明中医学是从运动的观点而不是从静止的观点,从相互联系的观点而不是从孤立的观点来看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注重其统一性,即整体观念。既重视人体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除阴阳外,应用于中医缺不了的还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其特性为"木曰曲直作酸,水曰润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作辛,土爰稼穑作甘。"通过其特征引伸天下万物。五行学说是以"五"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的生克制化原则,阐释人体和五行的相互关系,阐释五脏疾病好发季节和病机转变,阐释临床现象的机理,指导确定治疗方法。并认为人的生命既自身在不断运动也与外界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具体地阐明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阴阳五行皆本于气,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古人通过阴阳五行之确立,应用于四时,定出了"五运六气"之法,现称"运气"学"。通过其应用,我们便可预测出某时期,某地区,某年龄阶断的人,多会患某类型疾病,对区域性或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对于人体脏腑机能的描述称为藏象,其学说是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指导临床实践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除脏腑外,人体还有奇恒之腑,气,血,津液等组织。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的联系。而经络则是其相联系的系统之一,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经筋,皮部,络脉四部份组成。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其主干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类。经脉之气所"结,聚,散,络"的为终筋,而皮部即是经脉及所属络脉在体表分支的部位。经络的主要生理机能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过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作传导。调节机能平衡。所以,通过对经络的调理,剌激,也可达到治病养生的作用。那什么是生病?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体生病呢?病因泛指能影响和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协调状态,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其总括有以下几点:一,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二,疠气,即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三,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过则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四,饮食,劳逸所伤。五,外伤,包括金疮,跌打,烧伤,冻伤,虫兽伤。六.痰饮,瘀气。而各种病因又会导致人体出现虚实现象,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经络偏逆,脏腑失调等病理现状。对于疾病,而原则上是以预防为主。治疗时须紧记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脏腑功能,及气血关系等。并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运用。以救人活

⑥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是很复杂的,最最基础的是把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总结出了五大类属性,并且分为了五行。还有就是根据世界上事物的对立统一概念,总结出了阴阳论(和西方哲学里的矛盾类似,但是我觉得阴阳更有总结性)
对于人体的认识,中医也是把人体分为了五大功能系统,并且与五行相对应,成为五脏,这里的五脏和西医讲的五个器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五个器官的概念比五脏要小很多。并认为在人体中运行的有气血等物质,通道为血管和经络。

⑦ 中医基础是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上就是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是所有中医学院校学生必学科目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其目录如下: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
(一)中和思维
(二)类比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心包络
二、 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三、 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为奇恒之腑
二、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五)肺与脾
(六)肺与肝
(七)肺与肾
(八)肝与脾
(九)肝与肾
(十)脾与肾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与女子胞
(二)五脏与脑
(三)五脏与脉
(四)五脏与骨、髓
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脏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二)气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三、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附:研究进展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二)络脉
(三)连属部分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头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躯干部的分布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二)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二、别络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三、经筋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附:研究进展
第五章 体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标志
(四)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因素
(三)性别差异
(四)饮食因素
(五)劳逸所伤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一)阴阳平和质
(二)偏阳质
(三)偏阴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处理
六、指导养生
附:研究进展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
(二)寒邪
(三)湿邪
(四)燥邪
(五)火(热)邪
(六)暑邪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重笃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二)影响脏腑气机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
(二)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一)寒热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
(一)劳力过度
(二)劳神过度
(三)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一)痰饮的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三、结石
(一)结石的形成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一)外力损伤
(二)烧烫伤
(三)冻伤
(四)虫兽所伤
二、诸虫
(一)蛔虫
(二)蛲虫
(三)绦虫
(四)钩虫
(五)血吸虫
三、药邪
(一)药邪的形成
(二)药邪的致病特点
四、医过
(一)医过的形成
(二)医过的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
(一)胎弱
(二)胎毒
附:研究进展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
(三)复发的诱因
附:研究进展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二)阴阳偏衰
(三)阴阳互损
(四)阴阳格拒
(五)阴阳亡失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二)气的失常
(三)血的失常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
(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四)生活因素
附:研究进展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
(二)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
(二)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
(二)补其不足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附:研究进展
附1 关键名词术语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⑧ 中医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什么

中医是以哲学中的玄学(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哲学)为理论基础,继承的是上古巫的思想。
而医学应该是以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等为理论基础。所以中医(包括世界上所有传统医学)是文化医学,不是能诊病、治病的医学。

⑨ 中医基础的哲学基础

现代中医有三个哲学观(相似分形观)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不仅盛行于天文、地理、政治、兵法、农业、历法等多个领域,而且也渗透到医学领域,对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用以阐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及疾病的原因、机理、诊断、防治等,成为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中医学对人体的形态和生命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又是古代哲学思想与方法萌发的土壤。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主要是在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体悟之积累的基础上,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推理而获得的认识相结合,再进一步抽象、纯化而形成。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古代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其较高层次;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演绎等较具体的方法,是其较低层次。较低层次的思维方法一般都由较高层次者所涵括,因而本章将重点介绍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并从中概括出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而将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融入其中来阐述。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同化。由于先秦至两汉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故此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必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正确认识精与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内涵,暂将其分开叙述。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因而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淮南子》又把精(或气)分为精气与烦气两类,如《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 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周易·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结合而生成万物,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
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内经》亦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一元论”。
中医望诊,主要是对病人从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观察,诊断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望神
中医认为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神兼备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过目光神态、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气息、反应能力等表现出来。望神要分清得神与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调均、肌肉润泽、大小便控制自如。说明病人脏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会预后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迟钝、无光彩、瞳仁呆滞、面色晦暗、呼吸异常、肌肉消损、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说明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病情重,预后不良。
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颧红、两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滞不灵活,食欲增加。这是垂危病人将要死亡的表现。
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红润光泽,表现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于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肤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病色”,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小儿惊风和肝病。表明经脉瘀阻、气血不通。
2.红赤:主热证。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表现。当人体热盛时,血液运行加快,面红赤。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慢性病中出现两颧嫩红,常有低热、自己感觉发热则属虚热证。久病病人,面色苍白时红时消,属真寒假热危重证。
3.黄色:主湿证、虚证。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面色黄如桔皮,眼白发黄为湿证。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
4.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虚寒证面色白而浮肿。血虚证面白而消瘦。这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养荣机体的表现。面色突然苍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点常见于肠道寄生虫的病人。
5.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瘀血证、水饮证。寒证、痛证、瘀血证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行不畅,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围发黑为痰饮证。

⑩ 中医基础知识有哪些

一,五脏,六腑的理解;
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
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
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
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
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二,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相生
a、木生火:木可燃烧造火,肝功能毫克促使心功能正常,肝的疏泄正常,气机调理通畅,则心
情开朗,肝滋养生。
b、火生土:火使木燃烧后化为土,心功能好,可促使胃功能正常,心盛则脾健也。
c、土生金:金属从土中提炼,脾脏功能好,可促使肺功能正常,脾运化水谷以养肺,培土生金。
d、金生水:有石头的山可长树,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石头比喻“金”,只有黄土没有石头,没有水,不长草的山不能长树,石头内含金属元素,古人称“金生水”肺功能好,可促使肾功能正常运行。
e、水生木:花草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功能好,可促使肝功能正常。
2、相克
a、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肝功能不好会影响脾胃功能正常。
b、土克水:土能挡水,脾脏功能不好,会影响肾功能的正常。
c、水克火:用水能灭火,肾功能不好,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产生肾性心脏病。
d、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脏功能不好,可影响肺脏的功能,如心肺衰竭。
e、金克木:用斧头可劈木来比喻,肺功能不好,可影响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