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呢
近年的调查资料显示:一部分学生在升入高一以后,数学成绩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滑坡,其中也不乏初中的数学尖子。部分学生认为:我在数学上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高中数学实在太难了,导致对学好高中数学失去了信心。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部分学生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导致初高中的衔接不好,产生了以上的问题。
1、知识内容上的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既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它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尤其是在高一,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集合、函数等概念,使一些初中数学基础很好的学生也难以适应。
2、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初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形象和合情,而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抽象和理性,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在创新能力、应用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来讲,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必须认识到,高中数学的难度有所增加,又由于一开始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集合、函数等概念,所以一方面,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思想,觉得经过了一个苦难的初三,现在可以松口气了;另一方面,即使努力了,而考试的分数却比初中有所下降,这也是正常的,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失去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中考考得还不错的同学,更要有此思想准备,不要因此自暴自弃。 同时要树立信心,只要我们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就一定可以克服以上的困难。
2、做好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1) 注意新旧知识的转化,形成新的系统。
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未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发展、更新旧知识,形成新知识,构建新系统。因此,初中知识是基础,应在此基础上去学习高中的知识,并不断的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体系。
(2)注意在知识的学习中提炼、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做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与高中数学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类: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数学方法大体上有: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等等。
⑵ 浅谈初高中的数学衔接
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做好衔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初高中的数学衔接问题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数学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数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做好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1、高一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中的作用
2、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 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 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 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近年来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以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别
现行高中数学课本(必修本),与初中数学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至严谨;从定量到定性。初中数学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因此,学生对初中数学并不感到太难。 高中数学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再加之教材从数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最难的部分“函数”放在高一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1.教材的变化:内容多并且抽象、逻辑性强
首先,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直接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上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在知识的呈现、过程和联系上注重逻辑性,在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了突变,高一教材开始就是集合、映射、函数定义及相关证明、逻辑关系等,概念多而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严格、论证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其次,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且有中考试卷的难度作保障;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2.升学考试要求不同下的教法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强记解题方法和步骤,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如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内容容量大,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
从升学考看,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取得中考好成绩。而高考要求则不同,有的高中教师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类型和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造成了轻过程、轻概念理解重题量的情形,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学习方法的变化
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由于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他们上课注意听讲,缺乏积极思维,遇到新的问题不是自主分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而课后,也不看书,接按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方法套着解题,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虽然不少高一教师介绍并强调了高中数学的学法调整,但由于原有学习方法已成习惯,有的同学特别是女生不敢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高一阶段课目多负担重,突出的就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不会灵活运用,高一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不会做题,或者说能做作业但考试不会,在数学上花了最多的时间去做练习,但收效不大。
4、学生学习能力的脱节。
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看,初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限于平几证明,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几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低。从数学思想方法看,初中数学对其要求不高,如高中所重点要求的四大数学思想要求很低,象每年中考和期末考暴露出数学形结合意识较差。
三、主要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这些能力、思想方法也正是高考命题的要求。
1、教师明确要求:高一数学教师应在开学初,要通过听介绍、摸底测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摸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认知结构;同时要立足于高中大纲和教材,特别要分析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高一第一学期内容的特点,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函数等,从内容、结构、过程、方法、思想等角度考虑学生的困难。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同时应该明确高考对高一内容的相应要求,着重应该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基本方法思想等,而不是单纯的题型甚至数量。
(1)找准衔接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运用联系的观点提示新知,使学生不仅能顺利接受新知,而且能够认识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高一数学知识大多是在初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提出新问题,可以研究得到新知识,比如函数的定义的讲解,可从初中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加以回顾,再运用映射的观念给这些函数以新的解释,在些基础上对函数重新定义,使新定义的出现水到渠成,易于理解,同时比较新、旧定义,发现原有定义的局限性,又使学生认识得以深化,新知得以掌握和巩固。
(2)做好“衔接点”教材的处理工作。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时,应先详细复习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然后疳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联系起来进行解决,而一元二次不等式又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在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中几乎处处可见,另外,二次函数不但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龙头”函数,弄清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对以后的学习指、对函数及三角函数图象的研究到“半两拨千斤”的功效。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衔接点),无须作为新知识。重点处理,以便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对于在提法上予以突出。例如函数的概念,在初中组给出了用“变量”描述的经验型的定义,而在高中则从“映射”的高度给出一个理论型的定义。但后者并不摈弃前者,而是把前者作为何供对比,有待深入认识的对象。
⑶ 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二 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抓好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知识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
消除中考后
的松懈情绪,使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此,首先要给学生讲清;其次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
此外结合实例给学生分析初高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二)、衔接好教材内容: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 (三)衔接好教学方法: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有较好的衔接。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五)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自学能力: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
是思维的
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证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
⑷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归纳有哪些
很多新高一的同学,暑假里都忙着“衔接”,步入高中,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知识难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想趁着暑假来全方位提升自己,让这一级台阶迈得更稳。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高中数学衔接知识归纳
1. 立方和与差的公式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删去不讲,但进入高中后,它的运算公式却还在用。比如说:
2. 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在初中已经不作要求了,同时三次或三次以上多项式因式分解也不作要求了,但是到了高中,教材中却多处要用到。
3. 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
这也是初中不作要求的内容,但是分子、分母有理化却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特别是分子有理化。
4.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
5.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在初中,我们一般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到了高中却不再学习,但是高考中又会出现这一类型的考题,因此建议: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能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运用它求含有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代数式这里指“对称式”)的值,能构造以实数p,q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6. 图象的对称、平移变换
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象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对称轴、给定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
初中教材中同样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在高中,这部分内容被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圆幂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多常常要涉及。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 =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 =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 -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如:高一有八门课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八节课,自习时间四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高中数学教师将不能向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不能向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后再进行新课。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使就是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势,对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反对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要不就错、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猜你喜欢:
1. 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2. 高二数学整体知识总结
3. 高二上学期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4. 高中数学知识点记忆口诀
5. 高考必备数学公式知识点
⑸ 初高中数学到底“衔接”什么新生需掌握的八个知识点
怎么学初中数学是很多的学生都在烦恼的问题,一般到了初中之后学习的方式就需要有一些改变了,那么,怎样学初中数学?我们来看看学习数学的四多!
知识点
1、多看
这是指认真的阅读书籍,很多的学生都不会认真的看书,还有一些孩子们不知道应该怎样看,这是他们分数低的原因之一,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①预习
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课文的适合需要准备纸、笔,将书籍当中重要的内容以及难点和需要思索的问题几下,对于书籍当中的公式、定理等等可以自行了解一些,这样有助于理解,还可以使我们在上课的适合更加认真听课.
②阅读
预习会使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虽然可能会存在一些疑问,但是我们在预习当中所标记的内容通过老师的讲述、阅读,我们可以完全的了解数学当中的难点.
③复习
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解决使我们更清晰的记忆老师所讲的内容,加深理解,以便于可以灵活的运用,当然在下课做复习题之前需要再次深读书本的内容之后在写作业,当学完一个单元的适合需要进行总结,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多想
这主要是说要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自己思考问题是必须要有的能力,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所有的难点解决,并且有利于提升自己.
三、多做
这点是指练习题,要想数学有一定的提升,就需要多做练习,做题就是为了完全消化学到的知识,以便于能够完全的应用,然后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思考,可以使各种公式等等更加灵活的使用出来.
知识点
四、多问
这是指在预习或者做题的时候遇到难点的话要提出疑问,这是学生进步必须要有的,一般疑问多的学生才可以学得更加好,在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如果难点还是没有解决,可以像同学、老师进行询问,这样才可以攻克这些难点.
以上这四点就是怎样学初中数学的重点,如果完全熟悉这四点,相信你的分数会有一定的提升.
以上就是怎样学初中数学的内容,如果你在学习数学当中也有同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上的方式来改善,这样可以使自身养成更好的习惯.
四、多问
这是指在预习或者做题的时候遇到难点的话要提出疑问,这是学生进步必须要有的,一般疑问多的学生才可以学得更加好,在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如果难点还是没有解决,可以像同学、老师进行询问,这样才可以攻克这些难点.
以上这四点就是怎样学初中数学的重点,如果完全熟悉这四点,相信你的分数会有一定的提升.
以上就是怎样学初中数学的内容,如果你在学习数学当中也有同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上的方式来改善,这样可以使自身养成更好的习惯.
⑹ 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由于初、高中数学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进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 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根据我经过高中几轮大循环教学并结合高一学生实际情况,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一些浅见。
一、 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变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教材、同学、教师……都有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经过暑假的放松,入学后无紧迫感。也可能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为此就产生惧怕心理。的确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数字,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要注重分析。其次,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 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搞好入学教育。
这是做好衔接的首要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也能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2.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内容删减了,有的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降低了要求。如二次函数在初中降低了要求,十字相乘法等已基本不提,使得高一学生只要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把繁琐的求根公式搬出来,这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麻烦。为此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立足于高中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处理和知识铺垫,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4.高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的全,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老师转,无需深入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高一学生往往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调整的时间。这些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高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衔接好学习方法:
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勤作笔记、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整洁、独立思考以及全面细致的思考问题等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能力 的培养。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所谓捕捉问题,就是老师在课堂提出的设问或自己在预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都应积极去思考。
5.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困难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⑺ 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一
1.高一数学教师应做好内容上的过渡
充分掌握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对初中知识的真实把握情况。把初中数学教材删掉而高中数学必要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向学生的开放。比如:“十字相乘法、三角形重心性质、根与系数的关系”等。在高一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进度,使学生平稳的渡过这一艰难时期。但是按照课标要求,高一上学期要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而我们大多数都是完成必修1、必修2。这两个模块对于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认为高一可以适当的调整所上内容。比如第一模块我们可以考虑学习必修3。这一模块主要是统计案例、算法初步。尤其统计学生在小学、初中都有所涉及,容易过渡。
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反思总结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思维比较明显等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其是对教学的基本方法的指导,适当的进行非常规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时,就要求学生开展自我归纳、自我反思活动;在解一道数学题后,就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步骤,并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深入的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的开展专题教学,帮助学生攻克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系统的总结某一类知识,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学中很多概念、公式、定理等,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与无味,时间长了学生容易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尽快的识记并学会如何正确的运用.
3.遵循认知规律,防止急躁冒进
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是需要过程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不能贪大求多,有些教师在刚进入函数教学时就拿高考题给学生做练习,让学生求函数的值域,这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让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做显然难度太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分步走”,而不是“一步到位”。高中数学教学也应该注意情境的创设,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二
1.明确初中、高中教材内容的断层
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提早让学生了解初中、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不同,重视数学叙述完整性和论证严密性,在教课时掺加一些高中数学内容。初中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数学语言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较强,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而高中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习题多较多,解题需要灵活的技巧。为了弥补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断层,初三教师应当注意问题的创设情境,要详细叙述数学问题的引入、提出和拓展。引导学生尝试和思考。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偏差。教师要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学习有着持久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讲述重要的数学定理时,尽量创设情境,达到师生互动。
2.加大师生的互动交流
数学教学是师生彼此交流的双边活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相互的。升入高中之后,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初、高中数学过渡衔接的关键。教师可将作业讲评、知识讲解和试卷分析融入教学活动内,便于学生接受。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在数学难点上,教师可降低要求,做到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勤学好问、及时复习、独立做作业。上课专心听讲并不代表学生懂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数学知识的“听”、“思”、“记”之间的关系。学生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安排好时间。听课过程中,要了解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选择记笔记。解题后要总结和反思。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学生会自行拟定提纲,并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总结。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三
1.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教师应在开学之初就有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会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良好的超前学习是学习成功的一半。预习时学生不必把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吃透,只要知道这节课将要学哪些内容,学哪个知识点,以及本节课在整个课堂任务中处于哪个环节、有何重要性即可,带着本节课的定位和疑问去学习知识,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样就能使课前准备与课堂吸收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与教更有效地渗透,这样便可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2.认真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十分关键,思想不要开小差。在讲课过程中,老师为了引入一个数学概念或解释数学定理,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教学内容或自己讲解,或者提问学生。学生则不能简单地看热闹,而要和老师的思维融为一体,仔细观察、思考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我从中发现什么?得到什么结论等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学生只有更快,更好地了解老师,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的学好数学。然而有的同学听课时,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老师往往只是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
3.有效复习和练习。高中复习在于平时,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可这样进行: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彻,掌握得越牢靠,学习效率也就越高。整理笔记;看参考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复习,这种循环复习利于增强记忆,巩固知识体系。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分析解题过程、归纳学习方法,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灵活变通的解题方法技巧的培养,加强练习,学会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典型、针对性强;每做一道题,都要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目的特点,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用到了哪些方法与技巧。要善于发现不同题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四
1.合理铺垫:教新课的过程中对初中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主要是因式分解、绝对值与根式、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注重引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讲函数问题时,值域(或最值)、单调性等,以学生认识较清楚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入手,使学生不觉得是个又新又难的问题。
3.数形结合:华罗庚先生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对数学问题从数形联系上着眼,用数形结合解题,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把呆板的数学式子赋予生动的几何意义,如把方程的解集转化为曲线的交点,解决连续数集的问题用数轴,解决离散数集问题用文氏图,概念的讲解用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图形语言相互转化等。在讲反函数之后我又加了一节,主要讲图像,让学生了解:y=f(x)与y=(x+k)、y=f(x)与y=f(x)+h、y=f(x)与y=(-x)、y=f(x)与y=-f(x)间的关系。对后面的求函数值域、单调区间及学习指数函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必须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想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理解数学问题而且数学的思维在生活中常常用到,这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如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联想转化的能力,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⑻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初高数学衔接势在必行
据我了解,很多名校很早就提出并着手解决初高数学衔接的问题,并且还开发了具体的校本教材。为什么初高数学衔接如此受到重视,显而易见,高一现在已真正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期”,数学两极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同学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丧失对数学的信心!第一次有自己是“数学差生”的感觉,并且我们还不能想当然的把“学好高中数学”仅仅定义为班上尖子生的特权,解决好初高数学衔接问题势在必行!
二、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1)客观的说,初高中数学知识之间存在断层,正是由于这种断层造成很多同学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材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有所降低,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有的被删除,有的淡化了要求,从而加重了高中数学的负担。就出现了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老师讲得太快,每节课的容量太大,要求太高,有些初中根本就没有学的知识和方法,在高中直接进行应用,让学生很茫然。
例如: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
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系数为“1”的二次多项式,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则应用广泛,如利用因式分解解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应用因式分解进行合理变形等。(到高中后,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大部分同学用的还是求根公式,不仅解题效率低,并且思维层次不高,不利用对某些含参数的方程进行根的分析)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
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学生很陌生)、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
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就拿图像的左右平移来说,学生只是在讲二次函数顶点式的时候通过定点坐标的变化来感受左右平移的规律,并未真正理解函数平移的本质,就拿一次函数的左右平移来说,学生大部分都不会,并且初中老师也不会去讲!这不属于考试内容,直接导致到高中后学生对f(x)和f(x+a)的关系弄不清,更谈不上数形结合了。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
(2)高中数学的呈现方式以及思维方法和初中数学相比急剧突变
1、就呈现方式来说,初中数学教材新知识的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情况。
2.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甚至已经产生了依赖心理。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当然了,假如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高中数学思维方式的突变是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高中生心智基本已经成熟,也需要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关键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平稳过渡。
(3)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从而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甚至某些学生产生了破罐破摔的想法,再加上老师的心理辅导不够及时,自我的调节能力又太弱,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发生,从此一蹶不振。
三、初高数学衔接实施的一些具体建议
1、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编好 “衔接教材”,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实施过程中要把它当作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来讲,不能够轻描淡写!当然了,可以根据需要逐步渗透!
2、在高一刚开始授课时,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子,缓坡度,稳步子;夯实基础,降低难度,
3、严格控制难度,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高一毕竟不同于高三,要循序渐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考试的难度可以控制在0.65左右。
3、适时进行高中数学的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模式。
4、教师要摆正心态,不能急躁,讲授概念和方法要耐心、细致!并且还要适时的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就像我刚开始提到到的,一部分学困生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受到这样的打击,第一次有自己是“数学差生”的感觉,老师如果鼓励及时就很有可能会挽救很多这样曾经很辉煌但是现在很落魄的学生!
附录:需要补充或强化的内容
1.数与式的运算:补充立方和(差)公式、两数和(差)立方公式(它是二项定理的最佳接洽点,也即是二项定理的最进发展区。)、三个数的和的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正用和逆用);强化根式、分式的运算与化简。(二次根式:适当补充相当的运算。如整体运算等)
2.因式分解:补充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和添项、拆项法;强化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要求是非常熟练。尤其是十字相乘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快的方法,当然它也就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最快的方法。)
3.强化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应用;补充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4.补充不等式的解法:包括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5.强化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定点和对称轴,强化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补充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这是整个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问题,可以说,很多综合题的求解,最终都可转化为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6.补充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区间根)。
7.补充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删除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二次方程组。当然也就删除了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和降次。而这些思想方法在高中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的要求是学生能列就能解。)
8.补充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的解法(初中教材删除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同时也就删除了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的思想;删除了分式转整式、无理转有理的重要思想方法)。
9.补充三角形的“四心”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10.补充平面几何有关的定理与性质:包括等比定理、合分比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外角平分线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梯形中位线性质。
11. 补充与圆有关的定理:包括圆内接四边形及其性质定理、垂径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12.补充圆内接(外切)正多边形的边长、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的关系;尤其是圆内接(外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的边长、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的关系。
(二)需要补充或强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方法主要有:(1)配方法(在高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初中虽也涉及,但还需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配方法的基本过程)。
(2)换元法(也是最基本的数学方法之一,在数学解题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初中对该方法的训练已大大弱化,高中数学却经常使用)。
(3)待定系数法(作为基本的数学方法初中要求明显降低,高中教学可进行系统的讲授与训练)。(4)反证法。
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其中衔接教学的重点内容是: 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和添项、拆项法分解因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三角形“四心”的定义及几何性质。难点是:添项、拆项法分解因式;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定理;与圆有关的定理及应用。
⑼ 初、高中数学教育该如何衔接
我们要搞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迈好高中第一步,就需要尝试着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准备工作
做好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让同学们清楚真正的高中学习生活是什么样的,看清楚摆在面前的挑战和机遇,快速的融入角色。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想教育,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能。请高年级甚至刚刚毕业的优秀同学,通过报告、座谈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少走弯路。
(二)找好衔接切入点
找到未与高中教材衔接,初中教材内容已经删除,到高中以后学习还要用到的知识点;找到初中只是简单的介绍、了解,到了高中后要重点应用的知识点,例如韦达定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等,把这些内容加以整合,集中课时,在开学之初的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三)优化教学环节
高一有很多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例如集合和映射等,在教学处理上我们可以降低起点,从简单入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坡不至于刚开始就爬得那么陡,尽可能的增加同学们学习数学的获得感,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和自信。
(四)利用好反馈和评价
通过课堂随考和周、月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疑惑,及时矫正错误,调整教学,努力做到思路活,章节会,单元清。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让我们把握好高中这个学生心智发展的全新时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为学生日后的高中生活铺平道路。
本文作者:彭涛(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