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数学五年级上册归纳总结知识树
扩展阅读
儿童电视坏了怎么办 2024-11-07 18:05:39

数学五年级上册归纳总结知识树

发布时间: 2022-12-08 19:04:36

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233网校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卜卜42讲)(高清视频)网络网盘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0 5 4 0 0 1 前3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 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 18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③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数学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 数的认识
第一节 数的认识
本节知识点总结:
1.自然数:像0,1,2,3,4,5,6······这样的数叫自然数。
2.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
3.倍数和因数:4x5=20中,4和5是20的因数,20是4和5的倍数;45x2=90中,45和2是90的因数,90是45和2的倍数。
第二节 2和5的倍数特征
本节知识点总结: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是既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第三节 3的倍数的特征
本节知识点:
3的倍数: 它各个位数上数字相加之和一定是3,6,9,12,15等等,是3的倍数
第四节 奇数和偶数
本节知识点:
1.奇数:不是2的倍数叫奇数
2.偶数:是2的倍数叫偶数
偶数 + 偶数 =(偶数); 奇数 + 偶数 =(奇数); 奇数 + 奇数 =(偶数)
第五节 质数和合数
本节知识点:
1.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
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2.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方法 :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它的因数数的个数,不必把所有的约数找出来
4.注意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质数是2

④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总结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总结第五单元 图形的面积(二)

1,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 分割法:将图形进行合理分割,形成基本图形,基本图形面积的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和法)

(2) 添补法:将图形所缺部分进行添补,组成几个基本图形,基本图形面积-添补图形面积=组合图形面积。

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1)数格子的方法。

(2)把不规则图形看成近似的基本图形,估算出面积。

鸡兔同笼:

1, 列表法。

2, 假设法

3, 列方程

点阵中的规律:略

⑤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些内容。

一、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树,内容包括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小数混合运算、乘法运算定理。

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

⑦ 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归纳有哪些

学习难点:

1、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2、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4、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5、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6、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7、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学习难点:

1、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2、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4、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5、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6、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7、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⑧ 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收获,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

3.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能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会画给定图形的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总复习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这两个单元涉及的知识点有:底和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组合图形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本课的主要任务是:把散落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从而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在具体设计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本学期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哪些内容有趣?那些内容最有用?哪些还感到困难?”等问题,只有把学生的这些问题设计为复习课的重点时,那么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把学生平时储存在“问题银行”里的问题作为复习的内容进行梳理,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河南省的省会,是一所名校,多年来教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学生能自觉对知识进行整理与分析,学生们称这种形式为“数学知识树”。所以,不少学生已经对这两个内容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在这种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我的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课堂勇于发言,敢于质疑,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

四、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回顾所学的内容

课前布置学生回忆本学期学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要求学生尽量详细的概括所学知识。鼓励用文字、画图、表格等形式表示

(设计说明:虽然我的学生在前面学完后都有整理与分析,但这个整理很重要,综合性更强。一方面是让学生又熟悉了知识;另一方面是方便上课时的交流。)

1.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2~3人的汇报即可)

知识内容主要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组合图形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等。

(设计说明:这时汇报的知识是散装的,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看学生思维的触角到了何种地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整理。

①尽量纪录的详细(包括文字、举例等),避免漏掉内容。

②有意识的按照类别进行板书。

(设计说明:教师这时根据学生罗列的知识进行板书,不仅仅是把知识写出来,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展示学生比较好的整理方法。

①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整理知识的。

②学生作出最初的评价。

③教师有意识的介绍几种比较普遍的整理方式。

(设计说明:学生的思路总是新奇而独特的,这个时候的展示不仅满足了学生“我做了”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要重新进行整理”。)

(二)活动二:开展知识的整理

1.小组内交流课前的整理情况。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次比较全面地整理。

①注意选择比较好的整理方式。如,文字、表格或画图等方法。

②重新仔细地阅读教材,防止有遗漏。

③简单地交流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④尝试让学生整理一下学习的方法。

(设计说明:这个整理过程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对学生思维的含量要求比较高,学生要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与重、难点,以及学习的方法进行描述。)

3.分小组向全班汇报。

①汇报整理的过程和方式。

学生整理的方式主要是:文字;表格;图示(知识树)。

②根据交流的体会,清楚地表达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说明:这个交流不仅仅是展示不同的表达方式,重要的是发现学生思维中的盲区,哪一部分学生遗漏了,教师注意及时补充。)

4.评价小组的整理情况。

①你认为他们整理的优点在哪里?说说你的想法。

②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该怎么进行整理,说说你的看法。

(设计说明: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度,不仅仅是评价谁的形式好,谁表达的清楚,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的描述。)

(三)活动三: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1.请你结合整理的网络图,给每个知识点举个例子。

① 学生尝试自己举例子说明问题。

② 让学生完成总复习中“空间与图形”部分的题目(18——21题)。

a.理解题意,明白题目中蕴含的知识点。

b.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自己做题的思路和想法。

(设计说明:举例子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思路,当学生对规律或这是方法描述不清楚时,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里的举例子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整理的各个领域的知识要点进行数学内容的举例,沟通知识点与数学内容的联系,并及时完成总复习的练习题,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③结合例子,尝试总结一些数学方法。

生1: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通过割补成学过的图形进行解决。第20题计算一面墙的面积时,就是把这面墙分割成三角形和长方形进行计算的。

生2:在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还可以看成近似图形解决。

生3:在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时候,需要知道高和相对应的底,这样就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解决了。

(设计说明:让学生结合例子尝试描述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再上一个台阶。)

2.结合网络图反思。

①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进行解决?

生1: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先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学生稍有沉默,教师静静等待)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

生3:因为在学习一种新知识的时候,都在转化成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所以先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②对于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写在“问题银行”里面。

(设计说明:问题的交流很重要,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从这里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学生思维的光芒。)

(四)活动四:展示与交流

将整理的网络图贴在板报上,教室内展示,在复习时可以随时根据网络图进行系统的复习。

(设计说明:学生整理出的知识网络图,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命脉”。这里的展示和交流,不仅仅是一种展览,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不断的学习。)

五、教学反思

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如何上好总复习课?

每当我看到学生懒洋洋的做总复习的题目时,我总是感到很惶恐。对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都已经学过了,没有多大的兴趣。总复习承担的任务是什么?仅仅完成一些题目吗?心里的不安让我尝试以学生为主体来上复习课,把课堂交给学生。

我按照总复习中的类别,以“空间与图形”部分为例,让学生经历回顾、梳理、应用、拓展知识的过程,上了一节总复习课。学生热情高涨,我也很兴奋,现在回忆起来还意犹未尽,津津有味!学生思维的线在他们自己大脑的操纵下越来越清晰,最后是亢奋!真是太奇妙了。

在学生课前整理知识时,知识是凌乱的;师生一起回顾的时候,凌乱的知识是散装的;经过小组的梳理与全班的交流,知识基本上连成了线,学生已经基本上清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经过应用与拓展,这些连成线的知识穿起了珠子,这些闪亮的小珍珠,足以显示学生思维的魅力!

更妙的是,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还能整合知识,总结学习方法,不仅如此,总复习上的题目在学生梳理知识后的应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完成了,我想数学对于学生的魅力莫过于不知不觉中的恍然大悟,满头雾水时的豁然开朗!

这只是我上总复习课的一点做法和体会,在和大家分享的时候,还是有点诚惶诚恐,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六、案例点评

如何上好复习课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老师们普遍感到复习课难上,我也回顾了一下我们的教学研究,真正的在教学领域里面专门研究复习课的内容也比较少,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也成为教师的教学的“盲点”。位惠女老师在这方面作了一个有意义的尝试,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首先是复习课的目标定位问题?就是复习目标定位在什么地方。我想主要是进一步的理解、记忆,总结,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网络体系,这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位老师的课让学生经历了回顾、梳理、应用和拓展。不仅引导学生回顾学了些什么,同时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再现,这样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印象。

第二个环节梳理。梳理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网络,复习不是简单的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整理、学会归纳,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的话,这节课就成了练习课。位老师让学生在前面回顾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把知识用情景的形式或者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系统化的整理归纳,本部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入心入脑。

第三个环节应用。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位老师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在综合运用中体会数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自学能力或者学习的能力就会有得到提高。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复习应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收获,这个新的收获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提出或者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位老师在和风细雨中让学生察看自己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怎样做到查漏补缺,有新的发现。不仅如此,位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一点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最后,提点小建议:回顾、梳理、应用、拓展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形成系列,做好计划,不能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题目或情景的设计要注意连成线、形成串,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

2

一、复习目的

通过对本册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倍数与因数、分数、分数加减、数学与生活、

2、空间与图形

图形面积、组合图形

3、概率与统计

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

旅游费用和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和铺地砖

要求:

1、熟练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相关概念,会解决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进一步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识真、假、带分数,正确互化,熟练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利用分数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准确进行分数加减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会比较图形的大小,会画基本图形的高,并能正确测量相关线段和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根据呈现情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回设计方案。

4、培养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观察前后规律,分析推理的出后续的图形中的点的数量,并会用算式表示。

重点:

倍数与因数的相关概念,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基本性质,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数学与生活。

难点:

熟练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利用分数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准确进行分数加减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回设计方案。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策略

三、班级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两个班,学生总人数是105人。大部分学生爱学习,愿意动脑,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风气较好,尖子生比较少,全年级整体水平一般。有部分学生成绩较差,原因较多,如基础差,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在知识转型时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等等,造成学生学习进步步伐不快,甚至倒退。

四、复习措施

1、分类复习,突出重点,并注意在分类复习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练习。

2、针对不同知识特点,采用相应的练习形式,以便突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3、口算练习常抓不懈,坚持每节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4、本册内容共分四个版块,每个版块以点带面进行复习,突出重点,讲练结合。

5、利用四天的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强化各部分知识的练习。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利用各种机会有针对性地辅导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