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喜欢摄影的,而且摄影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的,摄影也是有许多的知识和技巧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相关资料。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1
一、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什么是快门:快门,简单的表述就是“控制开启时间”装置,就像上面光圈知识点举的例子,水闸开启了,但要开多再关呢?这个就要由快门来决定了,快门用秒来表示,比如1/60 1/125 1/500 1/1600等等…利用好快门,可以拍摄到高速转动运动的物体,能及其清晰的定格住这个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借助快门时间,拍摄如丝般的水流效果,如梦幻般的星空等…这都是快门的功劳。
什么是ISO:ISO是相机的感光度,简单来说,这个东西能帮助你提高照片亮度,不至于欠曝,但代价是照片随着你ISO数值的提高,噪点也会随之增多。ISO用数字表示,比如ISO100 ISO200 ISO500 ISO1600等等…数字越大,ISO越高,照片也就越亮。一般我们将ISO分为三档,分别是“低感光度,中感光度,高感光度”。 低感光度一般在800以内,这样的.数值,拍出来的照片在平时商用是可以接受的,画质比较顺滑细腻。 中感光度在800-6400之间,这时的照片会有比较明显的噪点,这时你就需要考虑你照片是用来干嘛的,要放大多少,再考虑用还是不用这样高的ISO值。 高感光度在6400以上,用这样的感光度拍照片,已经不求摄影艺术上的美感,而是拍到就好,这类照片往往内容胜过照片的艺术性观赏性,使用场合比如在昏暗的地方拍摄能起证据的画面等方面…
什么是焦距:焦距就是镜头上的标的焦段,用数字来表示,焦距越短,拍摄的视角就越大,焦距越长,拍摄的视角就越小。拍摄什么题材,就需要用什么焦段的镜头,比如拍风景,一般都是用24mm以下的广角甚至超广角镜头来拍摄,能很好的表现出大场景效果,是拍摄风景理想的选择。拍人像一般选择50mm 85mm焦段的镜头。
什么是对焦:对焦是指使用照相机时调整好焦点距离,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
对焦也叫对光、聚焦。通过照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下面教给大家几个对焦小技巧
1、拍摄时保持相机的稳定,可以借助三脚架,或者倚靠在固定物上,避免相机的抖动,达到快速对焦,否则一抖动,焦点又跑了。
2、光线弱的情况下,相机自动对焦无法合焦时(无法合焦时,相机快门是按不下去的,当你发现按不下快门,说明相机无法对焦),这时你可以把镜头上的自动对焦开关拨到FM手动对焦端。
什么是景深:
这里我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景深, 景深就是当镜头聚焦在被摄物上显示出清晰的影像,在这个被摄物一前一后两个方向一定范围内的物体都是可以被较为清晰的记录的,这个前后清晰距离的这个范围就是景深。景深的作用主要用来表达作者拍摄意图,能让观者视线引导到作者要表达的景物上去。
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要想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除了熟练掌握各种摄影技巧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审美,虽然是一个主观的词汇,主观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也是有方法去提高的,如果你与生俱来就有出色的艺术细胞,对美善于欣赏和把握,那恭喜你,你狠合适搞艺术类工作,但如果你缺少审美的一根,那么我们用后续学习来补上,摄影上提高审美的方法就是看人家的优秀作品,现在网络如此发达,随便网上一搜,大把作品映入眼帘,比如你准备出去拍秋色,你可以网上看人家如何拍摄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然后观察他们是用什么角度,什么手法,怎么构图搭配,以及这个照片用什么镜头才能拍出…之后你就可以出去依样画葫芦,必定会有惊喜的收货,不过要真正为你所用,为你所掌握,一定要多拍,多拍多练是硬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摄影技术技巧学习班”原创文章,转载须附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
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用高速快门定格精彩瞬间
拍摄运动主体时,为了保证在照片上“凝固”快速运动的被摄物体,常常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在体育、舞蹈、动物生态摄影中,经常会设定比较高的快门速度并启用连拍功能,将精彩的瞬间定格。
▲快门优先、F7.1、1//1000秒、ISO 200、焦距100mm。把快门速度调整为1/1000秒,清晰捕捉到赛马飞奔的画面。
专家提示!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区别
虽然使用光圈优先配合大光圈或者使用快门优先直接设定较高的快门速度,都可以捕捉高度的运动物体。不过,它们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光圈优先模式更注重通过精确的光圈设定控制画面的景深,在这种情况下,被摄物体移动到不同的区域,随着光线的变化,快门速度也会发生变化;而快门优先,更注重精确地控制快门速度,光圈值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景深也会随之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快门优先模式下使用很高的快门速度拍摄时,一旦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值超过镜头的最大光圈时,会出现曝光不足的问题,画面变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提升ISO值加以改善。
用适当的快门速度表现虚实相生的画面
使用适当的快门速度(高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低于运动的物体)拍摄时,由于相对静止的物体运动速度慢,运动的物件速度快,利用它们之间的速度差,就能够记录下运动物体的轨迹。同时,保持静止物体的清晰度。使用快门优先能够精确地控制快门速度,表现出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美感。这种拍摄方式常用于体育、舞台演出、都市街头以及一些人文题材中。
▲快门优先,F22,5秒,ISO 200,焦距27mm。将相机置于三脚架上采用5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在高大清晰的建筑下,有些人驻足欣赏,有些人匆忙而过。摄影师通过控制快门速度,自然而生动地展现了大教堂内部的景致。
专家提示!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拍摄动感的区别
我们已经知道,在光圈优先模式下,采用小光圈也可以降低快门速度,记录下物体运动的轨迹。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如拍摄溪流瀑布、拍摄夜景中的车流,采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都可以表现同样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拍摄动静结合的画面。让该动的动起来、该静的静下去,照片上既有清晰的主体形象,又具有流动感,就需要精确地控制快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快门优先更有优势。
用追随拍摄强化动感氛围
追随拍摄也常常使用快门优先强化动感氛围。设定低于主体移动速度的快门速度,跟随运动物体保持相同的速度向同一个方向移动,进入理想的拍摄点时,轻轻按动快门。
同时保持相机继续移动。这样,照片上就会呈现出流动的线条,快门速度越慢,流动线条越明显。
▲快门优先,F5.6,1/80秒,ISO 100,焦距300mm。摄影师用追随拍摄的手法以特写表现摩托车穿越水面的瞬间,摩托车喷射的烟雾、飞溅的雨水、追随拍摄的模糊背景交织在一起,紧张激烈之中充满动感。
变焦拍摄和旋转相机
变焦拍摄和旋转相机是为拍摄过程增加些乐趣的有效手段。在按下快门的瞬间急速变焦,可以使画面产生强烈的放射状线条。而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以中心为定点旋转整部相机,则可以拍摄出中心清楚,四周呈现出旋转模糊的效果。采用快门优先可以更好地控制快门速度,尝试不同效果带来的乐趣。
▲快门优先,F8,15秒,ISO 400,焦距200mm。天色完全黑暗后,夜景也逐渐失去了魅力。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大玩变焦拍摄,增加照片的趣味性。
⑵ 10个不可不知的对焦方式
导语:对焦,有时也被称为聚焦,是指通过相机和镜头的功能来改变物距和相距的相对位置,使被拍物从模糊到清晰过程,这是刚接触到摄影的爱好者们最容易学会的一门基本技巧,对焦的准确与否决定着画面的清晰度与锐度,可以说是检验一个摄影新手是否会用相机的初级标准。但是!接触摄影这么久,你确定你真的掌握了对焦的技术吗?下面的这些对焦知识不会听起来很陌生吧?10个不可不知的对焦方式
一、手动对焦
尽管现在的数码相机都具备自动对焦功能,但依然可以使用手动对焦。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自动对焦要比手动对焦更准,其实并不是这样,自动对焦的优点在于迅速快捷,更加准确的反而是手动对焦。
这一点在微距和弱光摄影上最为明显,由于相机自动对焦的物理原理(测距对焦、对比度法、相位对焦),它在弱光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偏差,微距摄影则对焦点要求更加精细,相机自身很难把控。
很多人习惯用自动对焦了,换成手动对焦很不习惯,认为对焦又慢、又难看准焦点,没关系,现在的数码相机大多数都有实时取景功能,它对于手动对焦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单次自动对焦
这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对焦方式,相机的`单次自动对焦是指在半按快门时,相机开始对焦工作,一旦相机的处理器确认焦点已经对准,发出合焦提示,再完全按下快门就可以完成拍摄,对焦过程也就结束。如果想要改变焦点,那就要先松开快门按钮,然后再次半按快门重新开始对焦。
当相机已经提示对焦已经准确,但在你完全按下快门前,拍摄对象发生了移动,之后再完全按下快门,就会得到一张失焦的模糊照片,所以这种对焦方式只适用于拍摄相对静止的物体。
三、连续自动对焦(伺服对焦)
自动对焦主要分为两种情况,除了单次自动对焦外,另一种就是连续自动对焦。连续自动对焦也称为伺服对焦,就是半按快门对焦之后,相机会锁定目标物或锁定对焦区域,一旦目标与相机之间的对焦距离改变了,相机会自动跟焦。
在你使用连续伺服对焦时,要在开始时选取对焦点,换而言之就是告诉相机一个明确的目标,它才能进行跟踪。根据伺服对焦的特性,这种方法最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目标,例如运动、赛车等等。
四、完全自动对焦
如果你选择的是自动对焦而不作任何调整,当你的手指半按快门时,相机就开始自动帮你选取对焦点了。这是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尤其是当你需要抓拍,或是没有时间主动选取对焦点时。
但是相机自动选取焦点也有弊端,比如说你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焦点,相机自动选取的焦点往往是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但有很多时候我们选取的焦点在画面中的其它的位置(例如黄金比例点),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手动选取对焦点了。
五、手动选取对焦点
手动选择合适的对焦点,综合了自动对焦以及手动对焦的优点,能够帮助你最大限度的掌控画面,尤其是拍摄风光、静物和肖像摄影这种有充分时间准备的题材。你在取景框内可以看到对焦点的指示,然后通过按钮选取你想要的对焦点,接着半按快门开始对焦,虽然花了一点时间,但是更容易帮助你拍出你想要的画面。
六、人脸识别
目前最新的相机基本上都配备了这样的技术(需要开启实时取景),它通过软件算法识别画面中的人脸部分,然后把它当做对焦点进行跟踪和检测。这个方法最适合拍摄爱动的小朋友,只要开启这项功能,相机的对焦点就会一直锁定在小朋友的脸上,不用再担心每次拍照都不配合的熊孩子啦!
七、先对焦,后构图
尽管现在的相机技术越来越成熟,越高级的相机会有越多的自动对焦点供你选择,但是不能保证你所需要的对焦位置每次都有自动对焦点,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对焦后重构图。
这个方法非常方便,虽然有时为了重构图的需要,你的相机位置会产生轻微的偏移,但这种程度上的偏移并不会使焦平面发生变化而产生脱焦的问题。
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弱光环境的拍摄,即在目标处使用中心点对焦(通常来说,中心点对焦效果最好),然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
八、后键对焦
平时我们半按快门,相机就会自动对焦,全按的话就会拍照。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设定,将这对焦和拍照两个功能分开,让快门只保留拍摄功能,将自动对焦功能放在机背的AF-ON这个按键上面,即在半按快门的时候不会对焦。
AF-ON这个功能适用于主体位置会随时变化的情况,例如生态摄影、运动摄影或新闻摄影,就常常会使用到它。使用方法,就是把对焦点设定成中央单点对焦,在拍摄时,按住AF-ON,以中央对焦点不断追踪着主体,直至对焦准确及构图完成才按下快门。
使用AF-ON的另一个优点是减少了重新构图的麻烦。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连拍一些照片,如果每次拍照前都要半按快门对焦,反复重新构图再拍摄,这会为我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操作。而使用AF-ON就可以一直追踪你想要拍摄的目标,适时按下快门即可。
九、超焦距对焦
超焦距的概念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它是指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景深前界(离镜头最近清晰点)到镜头的距离,换句话说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从超焦距点到无穷远的画面全部都清晰。
最快的对焦就是不对焦,这句话深谙超焦距对焦的原理。手动将镜头的焦距调整到最大,只要保证被摄对象处于最近清晰点之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了。很多街头抓拍就是使用这个技巧。PS:如果是广角镜头采取这种方法,会使画面的景深达到最深。
十、景深合成
这是北美的风光摄影非常喜欢使用的一个办法,对于层次感明显的画面,你可以拍摄不同对焦平面的照片,然后用这个技术把它们合成,让画面的每一处都变得清晰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拍摄静物,一定要严格保持相机的参数和被摄者的距离,最好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同一个焦段,然后改变不同的焦平面多拍几张,最后合成,从而得到一张前后完全清晰锐利的照片。
⑶ 摄影基础知识,如何掌握对焦的诀窍
善用相机自动对焦功能
拍摄静态主体时,为精准对焦得到清晰的影像,可采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半按快门后,只会锁定一次对焦距离。
手动对焦应用
特定状况下,相机自动对焦系统无法准确对焦,例如对焦点位置的画面反差太低、太暗等。此时便可以改用手动对焦。
区域对焦:
在手动对焦模式下,目测拍摄距离,然后调整对焦环上所标示的对焦距离,使其与主体距离相近,这样一来就可以不用对着取景器进行对焦,也能拍出清楚的照片。例如:许多采访现场都可以看到记者将相机高高举起来拍摄,就是用区域对焦。
泛焦效果:
泛焦的技巧是将对焦距离设在无穷远处,然后手动调整对焦环将对焦位置稍微往回调整,让近处的景物也能清晰呈现。运用此对焦技巧,可得到最深的景深范围,使整个画面的景物都清楚。
⑷ 摄影师必学!如何精准的手动对焦
对一些老摄影师来说,在他们刚刚接触胶片摄影的时候,自动对焦就好像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毕竟九十年代自动对焦技术才开始成熟起来,在那以前的老相机,基本上都是要手动对焦的。
虽然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着强大的对焦功能,但是这并不表示手动对焦就不需要了,自动对焦的优点在于迅速快捷,但是往往却并不是最准确的,在某些环境下还会容易出现偏差,相对的,手动对焦会更加精准。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手动对焦呢?
使用胶片相机。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部分的胶片相机都是需要手动对焦的。
用数码相机玩老镜头的时候。
同胶片相机一样,老镜头都是需要手动对焦。
弱光环境下或是被摄物体反差度较小的时候。
数码相机的 AF 系统是依赖光线和反差来工作的,当弱光环境下或者被摄物体反差很小(例如光滑的墙面)的时候,AF 系统的效率就会很低或者根本无法工作,这时候,需要锁定对焦点重新构图或者干脆使用手动对焦。
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
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时,相机会尝试随着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对焦。如果使用自动对焦,有时候对焦速度会赶不上物体移动的速度,这时候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拍摄微距照片的时候。
拍摄微距对于自动对焦来说是个很艰难的工作。在景深很浅的情况下相机也无法判断该在哪里对焦,想要掌握对焦的控制权,必须使用手动对焦。
当你想透过玻璃拍摄的时候。
玻璃或者玻璃上的倒影会干扰 AF 系统,这时候还是使用手动对焦吧。拍摄水面上的倒影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拍摄人像。
拍摄人像,精准的对焦点尤其重要,人像摄影师往往会将对焦点放在眼睛上,加上很多人像摄影喜欢使用大光圈浅景深的效果,AF 系统往往很难判断。
构图。
有时候构图的时候往往在中心对焦点上并没有对焦参照物,虽然这时候你可以在边上锁定对焦点再移动相机来拍摄,但是这些都没有直接手动对焦来的方便快捷。
制作 HDR 照片。
制作一张完美的 HDR 照片必须要保证每一张照片都要有相同的对焦点。如果这时候使用自动对焦,每一张的焦点难免会有细微的变化。
在学习手动对焦之前,我们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光圈,因为光圈直接影响到你的快门速度和景深范围。
光圈,是照相机上用来控制镜头孔径大小的部件,以控制景深、镜头成像质素、以及和快门协同控制进光量。有时也表示光圈值的概念。
表达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不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光圈 f 值 = 镜头的焦距 / 光圈口径。
光圈对照片的影响: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小,f 值越小。
当光圈值开大(靠左)时,镜头的通光孔径放大,进入的光线变多,景深变小;当光圈值收小(靠右)时,镜头的通光孔径缩小,进入的光线少,景深变大。
当光线允许使用小光圈的时候,及时对焦并不是完全准确,但是由于大景深的缘故也会是影像保持锐利,因为很大范围内的景物都在合焦范围内。
但是使用小光圈的时候,你需要注意保证进光量的充分,以确保安全的快门速度。
上面的解释我们简单归纳为两句话(敲黑板!!!要背!!!):
大光圈,数值小,进光多,景深浅,虚化大;
小光圈,数值大,进光少,景深深,虚化小。
所谓的对焦,简单点说其实就是调整镜片与焦平面之间的位置,使拍摄的物象精准的落在焦平面上,而这个调整镜片位置的过程就是对焦。
那么,怎么样快速的使用手动对焦呢?这里面有什么窍门?
当然有了!
这就是“泛焦”的技巧,在手动相机的时代被广泛利用的技巧,通常也称为超焦距摄影。
正如我们上面介绍光圈时候所说的:
相同的焦距之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想要能够更加精细的控制相片的散景范围以及做出想要的特殊相片效果,更重要的是,想要更精准的清楚合焦范围,那么了解景深尺的概念就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部分老镜头上都刻上了根据焦距和光圈值换算景深的景深尺。
景深尺中使用英尺和米两种单位;当某个距离值对准白色标线时,这一距离的物体就恰好在焦平面上成像。景深表下方白色标线两侧有标示光圈值的数值,当镜头的光圈值设定为某一数值时,景深就为该光圈值标线对齐的距离标尺上的两个数值范围。
以胶片君手上这支 Summitar f = 5cm 1:2 镜头为例(请主动忽略胶片君落满灰尘的相机)。
当光圈选择在 f/4 ,你的拍摄主体在 6呎 远处的时候,这时候,在 5.5呎 到 6.4呎(约)的距离内,都是在清晰景深范围内。
当光圈选择在 f/8 ,你的拍摄主体在 7呎 远处的时候,这时候,在 5.8呎(约) 到 9呎(约)的距离内,都是在清晰景深范围内。
单反镜头也是一样,以胶片君手上这是 S-M-C Takumar 135mm f/2.5 为例(也请自动忽略战斗机成色)。
当光圈选择在 f/16 ,你的拍摄主体在 5m 远处的时候,这时候,在 4.5m(约) 到 6m(约)的距离内,都是在清晰景深范围内。
这样一描述,大家都对景深尺有了很直观的概念了吧。
不同厂牌的景深尺长相大都大同小异,一般都是上下两层,显示对焦行程的一层和景深范围的一层。熟练掌握景深尺是快速手动对焦的根本,大概就好像如下图所示。
知道了这个概念不仅清楚了解了散景虚化区域的范围,同样可了解了在景深范围内不管对象怎么移动都可以不用重新再对焦。
对于使用手动对焦的朋友是不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超焦距
当我们把景深尺一头拉倒无穷远标志的时候,会发现景深尺一边已经没有了数字,而另一边相对应的光圈和距离,就是在这个距离范围以外无论跑多远都不用再对焦只要是无穷远行程就一定能合焦,这就是超焦距。
当光圈选择为 f/8 时,在25呎到无穷远处均在景深范围内。
当光圈选择为 f/16,那么在30m左右到无穷远处均在合焦范围。
当光圈选择在 f/11,则在8.5m处到无穷远距离均可合焦。
怎么样,很简单吧。
熟练掌握景深尺的运用以及使用超焦距,不仅可以让我们在街拍的时候省略对焦的动作,从而快速捕捉瞬间一刻,在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运用超焦距概念,也可以拍出从最远到最近都清晰的作品。
不过还是那句话,再多的专业知识都比不上亲自动手去练习,想要更快更精准的手动对焦,还是要不断的去练习,去熟悉去了解你的相机。
当然了,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别忘了各个画幅等效焦距的转换。
这世上有三种人:生于自动对焦时代;知道手动对焦但是完全不管景深尺;完全了解景深尺并熟练运用。
你是哪种人?
⑸ 对焦的4项知识
导语 :学摄影一段时间,能了解一般 单眼相机 上会有哪几种自动对焦模式,大概掌握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转换使用,或许也懂得手动选择对焦点来达到更准的对焦效果。除了这类操作基础外,关于对焦还需要知道什么呢?来看看这4点小知识,了解后想必对相机的对焦系统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自动对焦力可透过韧体更新升级
相机的对焦能力,难道不是在它出厂的时候就决定好了吗?一般来说,的确是这样,相机在出厂时搭载了什么样的AF模组,决定了相机将能拥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功能。不过有时也会出现某些相机尽管搭载了最新开发的自动对焦模组,厂商可能会因为某些商业上的考量,一开始先选择“封印”其一部分的能力,等到适当的时机,再以韧体更新的方式“释放”它。像今年上半年,Canon透过付费韧体更新,将EOS 70D颇受好评的双画素自动对焦系统在录影机C100和C300上释放。
韧体是什么?怎么这么神奇?韧体其实是一种小型软体程式,由微晶片处理器控制,主要掌控产品功能和作业,目前大多数相机产品设计,都采取可更新韧体的形式,以便在产品的使用期内,若遇到与其他周边产品的相容性或功能问题时,可用更新韧体的方式进行调整,或是像前文提到的释放产品新功能。
之前Canon EOS 5D Mark III的中央对焦点,可作用的最大光圈在f/5.6以上的镜头,但如果使用增距镜的话,像400mm f/5.6这类镜头的最大光圈就有可能降到f/8,然而此时中央对焦点就可能失灵。对此,Canon便是采取轫体更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入手一台相机之后,也可多留意官方网站上是否有对应机种的韧体更新,可预先排除一些可能遇到的功能问题。
有一种问题叫做“移焦”
或许在这里的不少玩家都出现过移焦的问题,拍摄前明明就合焦了,为什么拍出来还是糊的呢?当排除像手震之类的自身技术因素后,就有可能是出现移焦的状况了。之前在谈到“什么是移焦”的文章中提到,移焦有分成两种,一种是由于相机内结构设计有所偏差而产生,在一些高阶机种中会自带“自动对焦微调”的功能,让使用者可针对不同的镜头进行焦距微调,并将对应数据记忆在相机机身内,也可结合镜头校正器来解决问题。
如果相机机身本身没问题,那也有可能是镜头本身镜片结构的问题,尤其是大光圈镜头中最容易产生这样的状况。因为大光圈镜头自动对焦时总是在开放光圈的情况下运行的',因为光圈口镜大,球面镜边缘容易存在像差的问题,使所判断的对焦点与而后实际缩小光圈拍摄时的对焦点有所误差,导致焦点偏移的状况。遇到这样的状况,建议还是以缩小光圈的方式拍摄,让景深够深,以包容焦点偏移的状况。
自动对焦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比较灵敏准确
现在大多数数位单眼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基本上都搭载有一字型的自动对焦感应器,并在其基础上发展成十字或双十字型的自动对焦感应器。看一些单眼相机的自动对焦点分布图,会发现其中的一字型对焦感应器,大多是以纵向的方式排列,所以应该是在竖直方向上比较灵敏?这样的想法是错的,这些感测器尽管是纵向排列,但其实是对横向线条的反应较灵敏。这样的情况,在追焦的时候表现比较明显,如果拍摄物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追焦成功率较高。但如果上下或前后,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出现迟缓或抓不到焦等状况。
巧用泛焦拍出锐利清晰的影像
泛焦手法,比较常用在风景摄影中,为了要保证拍摄画面中整体清晰,会选择一定距离外或无限远的景物进行对焦,以预先把拍摄画面中的景物预先纳入景深之内,节省对焦时间,又称为“超焦距摄影”。其实泛焦不一定要对在无限远处,亦可透过景深表尺、数学公式、线上工具,甚至是专门APP来测算景深范围,以参考对焦。但如果手上没有对应的测量工具,最偷懒的方法即是缩小光圈,并以手动选择对焦点落在无限远的地方来拍摄。
以往一些老手动镜头上会印有景深表尺,供使用者对焦参考,不过现在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上已比较少见,在此先不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