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行测主要考哪些知识点
行测是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4、常识部分,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5、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供参考,望采纳!
❷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关系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题的逻辑关系,比如:
全同关系
指一组词所指代的是同一个概念,即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或者表达相同意义的词语。
全异关系指一组词的两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完全不一致。
全异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完全全异以及不完全全异。
1)完全全异即对于同一类事物只分为A、B两种情况。除了A和B没有其他情况。
2)不完全全异即对于同一类事物分为多种情况,A、B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情况。
包含关系
又称种属关系,是指种概念和属概念间关系,可表示为:A是B的一种。
交叉关系
指两个词语所代表的集合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可表示为: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❸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有哪些考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逻辑判断有如下部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推理,逻辑推理又包含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侧重于考察可能性推理。
❹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的应考技巧:
解题技巧
排序法
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
列表法
将题干中叙述关系用表格表示,理清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假设法
1)题干假设法
假设题干中的某一条件是正确的,再代入到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法。
2)选项假设法(代入法)
依据题干假设选项为正确的,再代入到题干中,最后根据逻辑基本知识进行判断。
作答建议
题干出现上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同;题干出现下反对关系,正确选项“是”或“非”与题干中“某个”是或非相反。
正确选项如果有“所有”就选“所有”,最具代表性,没有“所有”选“有些”。
❺ 行测知识点:类比推理中的对应关系
在国联考中,类比推理属于必考题型,考查题量为10道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于词语的积累和理解,虽然很多词语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在做题时大家经常找不准考官想要考察的关系,错误率很高。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提前了解考试常考的词语关系,才能够在做题时快速准确的定位出正确答案。那么下面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在国联考中类比推理常考的一种词语关系——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是指词语之间通过某种关系建立起一一对应的联系,主要考察6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一)时间顺承对应
考察动作或事件发生有先后顺承关系。
例1(2019国考)立案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判决
A.起诉;服刑
B.审理;质证
C.犯罪;调解
D.罚款;执行
【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在刑事诉讼中先“立案”后“起诉”,在民事诉讼中先“起诉”后“立案”,二者没有必然的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服刑”晚于“判决”,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先“立案”,后“审理”,先“质证”,后“判决”,前后均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先“犯罪”,后“立案”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调解”与“判决”是解决纠纷的两种方式,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立案”与“罚款”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先“判决”,后“执行”,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二)因果对应
考察动作或事件发生有因果关系。
例2(2020国考)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A.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B.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C.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该句语义为“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物必先腐”是原因,“而后虫生”是结果,二者属于因果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该诗句语义为“在满是古木的森林里,那条小径已经好久没有人走过了!可是深山响起的钟声,又是从何处传来的呢?”后半句为疑问句,二者不是因果关系,排除;
B项:该诗句语义为“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蒙幽深”,两句话都在描写景色,二者为并列关系,排除;
C项:该诗句语义为“我想在山里找一个人家投宿,隔着涧流,询问林中的樵夫”,后半句为解决前半句问题的方法,二者不是因果关系,排除;
D项:该诗句语义为“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二者是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三)原材料对应
考察成品与原材料的加工对应关系,物品由什么制作而成。
例3(2021国考)( ) 对于 口罩 相当于 竹子 对于 ( )
A.耳挂;竹炭
B.无纺布;斗笠
C.卫生用品;竹叶
D.医用口罩;箭竹
【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耳挂”与“口罩”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竹子”与“竹炭”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无纺布”与“口罩”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竹子”与“斗笠”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口罩”是“卫生用品”,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竹子”与“竹叶”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医用口罩”是“口罩”,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箭竹”是“竹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先后顺序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四)功能对应
考察物品的用途和作用。
例4(2020国考)路由器∶连接∶网络
A.万花筒∶观察∶花卉
B.烽火台∶侦察∶敌情
C.石英钟∶显示∶时间
D.千斤顶∶修补∶轮胎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连接”“网络”,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通过反射可观测到对称的美丽图像,但其功能不是“观察”“花卉”,排除;
B项:“烽火台”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军情,而不是“侦察”“敌情”,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石英钟”的主要功能是“显示”“时间”,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千斤顶”是“修补”“轮胎”时使用的辅助工具,并不是功能对应,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五)搭配使用对应
考察两个物品需配合在一起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例5(2016联考)鱼饵∶鱼竿
A. 笔∶书籍
B. 电脑∶无线路由器
C. 锅铲∶炒锅
D. 写诗∶笔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鱼饵”和“鱼竿”是在钓鱼时必须要搭配使用的工具,二者属于搭配使用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笔”和“书籍”并非是在阅读时必须要搭配使用的工具,可以单独用,排除;
B项:“电脑”和“无线路由器”并非是在上网时必须要搭配使用的工具,“电脑”上网可以使用有线网络,不一定需要“无线路由器”,排除;
C项:“锅铲”和“炒锅”是在炒菜时必须要搭配使用的工具,二者属于搭配使用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写诗”需要“笔”,但是“写诗”不是工具,二者不是搭配使用的工具,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六)职业对应
考察某个职业所对应的场所、工作内容、工具、服务对象等等。
例6(2019河北)清洁工 对于 ( ) 相当于 医生 对于 ( )
A. 马路;医院
B. 清扫车;手术台
C. 保洁;治病
D. 工作服;听诊器
【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清洁工”清洁“马路”,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对象的对应关系,“医生”在“医院”工作,“医院”是“医生”工作的场所,二者属于场所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清洁工”与“清扫车”功能都是清洁,“清扫车”也可以作为“清洁工”工作的工具,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医生”在“手术台”上进行手术,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C项:“清洁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保洁”,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治病”,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清洁工”工作要穿“工作服”,二者属于职业和职业装的对应关系,“医生”工作时要用到“听诊器”,“听诊器”是“医生”诊断时使用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以上就是在类比推理中常见的考察形式——对应关系的梳理,在做题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往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❻ 答行测逻辑判断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么
我在中政行测的战役模式中看到过这类知识点,一般来说解答逻辑判断有10种方法,我列出来:
1.代入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 排序法
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3.画图法
当题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表格已经不能够表示清楚时,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便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清关系。
4.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词语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和归纳等能力。
5.关键词法
在定义判断中,尤其是复杂的定义,一定要理解定义的正确含义,抓住定义的关键,然后把选项与定义相对照,选择符合定义规定和要求的选项。
6.对比排除
综合判断给定定义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符合定义的选项在选择时必须符合定义的全部要件,选择不符合定义的选项时只要不符合定义的任何一个要件就够了。
7.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依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属性上相似的推理。
8.造句法
造句法是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适用于关系不明确的题目。
9.代入法
10.词语特性法
用各词项的词语属性、特征来解题。一般来说,各对应词项的词语特性相同或相似。
算比较详细,这位童鞋明白了吧。
❼ 求行测逻辑推理解题技巧
首先,不一定要背诵公式,题感最重要。具体方法如下
一、图形推理
1、对于图形拆分与重组题:运用实物找关键特征。
2、对于多组图形题:找变化规律(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形状关系)。
3、基本思路:
①简单图形看笔画多少、构成要素的增减、交点线段数目变化、图形种类数变化。
②复杂图形看大小变化、曲直情况、旋转方向、组合顺序、叠加状况(求同、去同)及对成性。
③上述方法无法判断时看路径状况、受力情况、或看半边。
④有多个选择时,选择自己最确定的,不可多选
拓展资料:
逻辑推理一般指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Dective Reasoning)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与“归纳法”相对。推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种确实性推理。运用此法研究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作为指导思想或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其次要全面了解所要研究的课题、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然后才能推导出一般原理用于特定事物的结论。包括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在教育工作中, 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设计和进行教育与教学实验等,均离不开此法。
参考资料:逻辑推理-网络
❽ 2022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知识点:类比推理—造句法
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当中非常惹人喜爱的一节,原因就在于题干字数很短,阅读速度快也好比较,不过也有一些同学遇上类比推理会有些发愁,尤其是遇到三个词的题目,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怎么去比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怎么去搞定这种题目。
一、方法详解——造句法
造句法往往用在类比推理三词型的题目当中,如若三个词都具有相关联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句子将三个词汇串联起来,再结合选项逐一比对,如果不能用同样句式进行表述的,直接排除,剩下的选项,再去两两比较词义,择优选择。
二、例题精讲
例1. 下单∶送货∶签收
A. 候机∶登机∶安检
B. 招聘∶培训∶录用
C. 彩排∶调音∶演奏
D. 上膛∶瞄准∶射击
【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先“下单”,再“送货”,最后“签收”,三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安检”,再“候机”,最后“登机”,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招聘”,再“录用”,最后“培训”,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调音”与“彩排”“演奏”不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排除;D项:先“上膛”,再“瞄准”,最后“射击”,三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例2. 拍卖会∶拍卖师∶艺术品
A. 果园∶农民∶水果
B. 奥运会∶运动员∶跑道
C. 商场∶售货员∶商品
D. 山峰∶登山者∶帐篷
【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拍卖师”在“拍卖会”上拍卖“艺术品”,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拍卖“艺术品”属于销售行为。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农民”在“果园”种植“水果”,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但种植“水果”不属于销售行为,排除;B项:“运动员”在“奥运会”跑步,而不是“跑道”,排除;C项:“售货员”在“商场”出售“商品”,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出售“商品”属于销售行为,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登山者”在“山峰”搭建“帐篷”,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但搭建“帐篷”不属于销售行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例3. 果酒∶发酵∶水果
A. 书桌∶组合∶木材
B. 米酒∶磨制∶糯米
C. 照片∶显示∶屏蔽
D. 玉玺∶雕刻∶玉石
【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水果”经“发酵”后变成“果酒”,三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木材”经加工后变成“书桌”,而不是“组合”,排除;B项:“糯米”经“磨制”后变成“糯米”粉,而不是“米酒”,排除;C项:“显示”与“照片”属于动宾关系,排除;D项:“玉石”经“雕刻”后变成“玉玺”,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
以上三道例题,示范了如何将三词型的题目进行造句,我们也发现了造句法通常用到对应关系的会比较多,像例1是时间顺承对应,例2地点对应,例3原料对应,所以在面对这种对应类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巧用造句法,快速抓住要点进行解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❾ 2022年国考行测备考干货之:逻辑判断-集合推理
“二”即两串推理:①所有的都是→某个是→有的是
②所有都不是→某个不是→有的不是
“二”即两个递推:①所有的S都是P,所有的P都是Q。
可得:所有的 S 都是 Q
②有的S是P,所有的P都是Q。可得:有的S是Q
“三”即三种换位:①所有S都是P→有的P是S
②所有S都不是P ⇄ 所有P都不是S
③有的S是P ⇄ 有的P是S
做题思路: ①翻译(“所有”直接翻译,“有的”要保留);②看选项寻找推理起点;③结合“二、二、三、逆否命题(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解题
【例1】某公司有些新入职职工拥有博士学位。该公司所有拥有博士学位的职工都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而该公司所有甲省的职工都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
A. 有些新入职职工不是甲省的
B. 所有新入职职工都是甲省的
C. 有些新入职职工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D. 有些拥有博士学位的职工是甲省的
翻译:1.有些新入职职工→博士
2.博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3.甲省职工→-董事长单独接见
A选项,有些新入职职工作为推理起点,在1中可以找到,是否是甲省为结束点,在3中可以找到,而13不能直接联系。因此需要将123进行递推,由①所有的S都是P,所有的P都是Q。可得:所有的S都是Q可知,1、2递推后得: 有些新入职职工→董事长单独接见过,再结合3运用逆否命题定理“否后必否前”后递推,得:有些新入职职工→董事长单独接见过→-甲省职工,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通过“两串推理”:①所有的都是→某个是→有的是
②所有都不是→某个不是→有的不是
可知,题干中只知有的新入职职工情况,没办法反推得到所有职工的情况。
C选项,1、2递推后得: 有些新入职职工→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由①所有的都是→某个是→有的是,可知,由2可得: 有的博士→董事长接见过 ,再结合3进行递推得: 有的博士→董事长接见过→-甲省职工 ,得到有的博士不是甲省的,因此,D选项错误
【例2】某公司3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中有一部分报名参加了公司在周末举办的外语培训班。该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致同意在本周末开展野外拓展训练。所有报名参加外语培训班的员工都反对在本周末开展拓展训练。
由此可以推出:( )
A. 所有部门经理年龄都在30岁以上
B. 该公司部门经理中有人报名参加了周末的外语培训班
C. 报名参加周末外语培训班的员工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D. 有些3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不是部门经理
翻译:1.有的30岁以下→参加外语培训班
2.部门经理→野外拓展
3.参加外语培训班→ -野外拓展
A选项,由①所有的S都是P,所有的P都是Q。可得:所有的S都是Q,再结合“否后必否前”可知,23递推得: 部门经理→-参加外语培训班 。又由有的S是P ⇄ 有的P是S可将1进行换位得到: 有的参加培训班→30岁以下 。因此部门经理没办法进一步得到与30岁之间的关系。排除A.
B选项,由①所有的都是→某个是→有的是,因此2可得:有的部门经理→野外拓展,结合“否后必否前”与3进行递推可知, 有的部门经理→-参加外语培训班 。排除B
C选项,1通过有的S是P ⇄ 有的P是S进行换位可得:有的参加培训班→30岁以下,由①所有的都是→某个是→有的是,可知,已知有的是,没办法直接推所有的情况,因此C选项没办法得到。
D选项,由13递推可得:有的30岁以下参加外语培训班→-野外拓展,再利用逆否命题“否后必否前”结合2进行递推可得:有的30岁以下→-野外拓展→-部门经理,因此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