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部门管理类小知识
扩展阅读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复习 2024-11-02 10:01:07
什么是呼唤歌词 2024-11-02 09:57:52

部门管理类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2-11-21 05:44:56

㈠ 管理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1、概念定义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历史发展

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3、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学研究呈现六个发展趋势。

4、基本职能

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

5、研究内容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㈡ 餐饮管理知识

餐饮管理是指企业、医院、学校、酒店等根据需要将餐饮管理服务承包给专业的餐饮公司来管理,然后选择餐饮公司所提供的各类菜式就餐。
基本方式
制定出适合饭店自身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了解各种制度产生的背景,深入研究各种制度适用的条件适合,不要先入为主。
点菜餐饮管理系统
管理方法一定要适合饭店的环境,由于各饭店的环境不同,因此不可能有哪一种管理制度能适用于各饭店。即使在同一饭店内部,对不同部门的员工有时也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也有时间性,饭店住所的情况常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管理制度和方法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变。
饭店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有:组织图表、工作种类、工作规范、工作时间表等等。
组织图表
组织图表表示了岗位和职责的基本分类和关系,是组织形式的机构图,但有某些局限性,如各层次的职权范围和职责,地位相同的两个职员之间的非直线关系或不同部门的职员之间的间接关系皆不明显。由于这个原因,各种工作的描述和组织手册是对组织图标的重要补充说明。

工作种类
工作,种类是反映所需技能和职位职责的说明。对员工的定向培训,对完成工作评估,对制定工资等级,对确定职权和职责的范围都有帮助。工作种类说明包括鉴定数据、工作概要、职责和要求。

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是陈述一项工作要达到的标准,它包括工作责任、工作条件、个人资格等。

工作时间表
工作时间表是员工要完成的工作的概念,附有工作过程说明和时间要求,是经理与员工交流的一种方式。有三种基本的工作时间表,即个人时间表、日常时间表和组织时间表,工作时间表的内容包括:姓名、工作时间、职务、受谁监督、由谁换班、休息日、用餐时间、休息时间、各段时间要做的工作内容等。
餐饮管理特点
餐饮管理是一项集经营与管理、技术与艺术、秉承与创新于一体的业务工作,与其它部门的管理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饭店在餐饮管理上也应独具特色,以适应管理主体的要求。
产销即时性,收入弹性大
餐饮业务管理是通过对菜点的制作和对客服务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核算等工作来完成的。其业务过程表现为生产、销售、服务与消费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即具有生产时间短,随产随售,服务与消费处于同一时间的特点。这就要求餐饮部必须根据客人需要马上生产,生产出来立即销售,不能事先制作,否则就会影响菜的色、香、味、形,甚至腐烂变质,造成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做好预测分析,掌握客人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现场控制,是饭店餐饮管理的重要课题。不仅如此,饭店餐饮作为主要的创收部门,与客房相比,具有收入弹性大的特点。客房收入来源于住店客人,其房间数和房价保持相对不变,客房收入是相对固定的,其最高收入往往是一个可预测的常量。而餐饮的服务对象除了住店客人外,还有非住店客人,而且客人的人均消费也是一个弹性较大的变量。饭店可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强化餐饮促销、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提高人均餐饮消费量,使餐饮的营业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餐饮往往是饭店营业收入多寡的关键项目。
业务内容杂,管理难度高
餐饮业务构成复杂,既包括对外销售,也包括内部管理;既要考虑根据饭店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的市场变化,选择正确的经营目标、方针和策略,又要合理组织内部的人、财、物,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另外,从人员构成和工作性质来看,餐饮部既有技术工种,又有服务工种;既有操作技术,又有烹调、服务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这必然给餐饮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要求我们既要根据客观规律组织餐饮的经营管理活动,增强科学性;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处理,提高艺术性。同时,餐饮成本构成广泛,变化较大。从原材料成本来看,有的是鲜活商品,有的是干货,有的是半成品,有的是蔬菜瓜果。这些原材料拣洗、宰杀、拆卸、涨发、切配方法和配置比例存有明显差异,加工过程中损耗程度各不相同,而且有些原材料的价格往往随行就市,变动幅度较大。但是饭店的菜点价格又不能经常变动。此外,还有燃料、动力费用、劳动工资、餐具等易耗品的消耗,家具、设备的折旧等,其中有些是易碎品,损耗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加强餐饮成本控制,降低消耗,往往是餐饮管理的重要课题。
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
餐饮质量是餐饮管理的中心环节,但由于影响餐饮质量因素较多,使餐饮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首先,餐饮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无论是菜点的制作,还是服务的提高,主要靠人的直观感觉来控制,这就极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制约。员工的经验、心理状态、生理特征,都会对餐饮质量产生影响。这和客房部的作业具有明显区别,要做到服务的标准化难度较大。其次,客人的差异大。俗话说:“众口难调”,客人来自不同的地区,其生活习惯不同,口味要求各异。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同样的菜点和服务,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再次,依赖性强。饭店的餐饮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餐饮质量的好坏,不仅依赖市场的供应,而且还受到饭店各方面关系的制约。菜点质量如何,同原材料的质量直接有关,对协作配合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从采购供应到粗加工、切配、炉台、服务等,都要求环环紧扣,密切配合,稍有扯皮,就会产生次品。不仅如此,它还要求工程等其他部门的紧密配合。
品牌忠诚低,专利保护难
在一般餐饮消费上,客人求新求异、求奇求特的消费心理使其在餐饮消费上不断追逐新产品、新口味、新服务,常会出现“吃新店、吃新品”的一窝蜂“随新赶潮消费”现象。另一方面,饭店餐饮部很难为自己的装饰、服务方式等申请专利,因此,倘若某一产品或服务能吸引客人,则仿者甚多。都市餐饮中诸多的“神秘食客”,实则是各大饭店、社会酒楼派出的“情报刺探员”,他们肩负着“收集餐饮新品、俏品、特品”的重任,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简单模仿,或是先仿后创。这一切都给餐饮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性,如何培养品牌忠诚,如何寻求专利保护成为饭店餐饮研究的重要课题。
管理关键
一、 关键时间亲临到场
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当中会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要将时间合理分配,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重要的事情还是倡导现场管理,亲临到场。不要听汇报、做指示,只要到了现场你得到的信息才是最准确的,从而减少了因为信息传递不清造成的决策失误。我们做酒店的会经常有大型的接待,在这中间你也许帮助不了员工去干很多具体的工作,但只要你在场,员工知道我们的领导始终与我们在一起的!同时你在现场的另一个作用是发现问题,帮助员工去弥补漏洞,规避失误的发生。那么什么才是关键的时间呢?有大型接待、VIP的到店、重大投诉等等,最主要的是关键的时间在每个管理人员的心里!

二、 关键的岗位勤巡视
酒店分为经营部门、职能部门、保障部门三大块,同时又分为一线、二线两种员工,是他们的敬业爱岗、相互合作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个酒店、每个部门都有它的关键岗位,我们经常提倡“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是要经过考核、筛选、试用才定下来的,这是选人的标准,因材而用。但什么才是关键的岗位呢?我对关键岗位的理解是:涉及范围广、职能性强、引起波动大且不好采取弥补措施的岗位叫关键岗位。类似于这样的岗位要经常去检查,多提问、多考核、多培训、多谈话能过准确把握员工动态,发现事故苗头要深入调查找清原因。我是做房务管理的,我就举一个例子:预订部,它的职能性强,控制房间的对外提前出租,如果在经营的旺季因为疏忽造成房间的漏订,那将是难以弥补的。所以,管理者要将关键的岗位放在心上!

三、 关键的事情亲自做
每一个管理者都有下属,培养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业务上去严格的要求他,在生活上去无微的关心他,言传身教的去培养他。但管理者要有一个把握,不是什么事情都交给下属去做的,在培养的过程中你交给他的事情是在你能力范围内可控制的,如果你不能去把握好那么最好是自己做。有些管理者习惯于交给下属,把原则讲清但最终是会出问题的,因为管理者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历、结合实际状况三者合一在去做事,下属的火候不够,同样的事情就会出现纰漏。那么什么是关键的事情呢?关系全局、计划性强且专业要求高的是关键事情,比如说:年度预算计划,它是关系到酒店或部门全年经营的,我们都知道预算是根据1、老板的期望值。2、历史数据。3、周遍市场分析。来做的,它的计划性很强一点考虑不到对全年的经营都有大的影响,这样的事情就是关键的事情,管理者要亲自做。所以,关键的事情每个管理人员要牢记心中!
管理是艺术,不断的去从实践中归纳出来去指导实践!
餐饮管理十法
一、沟通协调管理
内部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为关键,内部个小部门有效并以书面沟通有助于准确性,如有环节出现漏洞,管理者应马上协调,做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好的沟通,协调管理,可减少内部矛盾化,提高服务与工作效率,这就是管理者必经之路。
二、计划管理
做每件事需有较好的计划,如:一个月内该做什么,如何去做,谁去做等。预测难度有多少,可完成度有多少等。这个说法说明,只有良好的计划才会稳住脚跟,有条有序的工作,不管在哪个企业哪个公司餐饮管理,如单位领导或上级领导是个无计划的人,那么这个公司企业就像是一团乱麻,无一成果。
三、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在酒店中非常重要,只有好的上级才会让自己的下级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一个好的上级要把他这一组承担的任务在全体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行餐饮管理。所谓组织分两种: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管理也就是团队精神的象征,自己建立自己的组织,应明确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定员定遍相关制度等。如你是个无组织能力的人就不能做领导。
四、人资管理
酒店里,人资流动频繁。人力资源调动安排,合理调动工作,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部门定编定员,合理的设置组织,科学的定员,可以更有效减少人里成本。如:要以2个人做3个人的工作,待遇可以适当的灵活安排。
五、督导管理
也就是指挥与指导管理相应的督导只有手动式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一级督导一级不越权。
六、控制管理
此餐饮管理方法是企业最关键的一步,控制不到位,控制不当就会造成各环节成本居高不下无营利。有的饭店只所以不赚钱倒闭,关键原因就是在于市场定位不准确,营销手法不当和成本控制不到位造成的。
预先控制:做事前预先思虑好其进行会有多大的困难,压力,并纪录下来,预先想到的一切困难,然后仔细分析出解决方法。
现场控制:深虑后以当断则断的方法解决现场危机,以保障工作的下一步顺利进行。
反馈控制:每项工作做完后必须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让自己更强大,更经起风雨,由其总结过程总的失败,比总结成功更有价值。
七、预算与财务管理
预算每月经营费用:人资费用,成本费用,不确定费用,并以预算的结果做为当月的运行费用。
财务管理:要求账目相符,每个环节都以书面做依据,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流程,有章必循。
八、动力管理
也就是激发一种统一的团队精神与企业的生命力,凝聚力,要创造使下属愿意接受并不断尽力他全力去工作的态度行为。
九、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也属成本控制,首先了解自己范围内的设施设备,电器用具等,物品数量,使用年限,完好度如何,然后分配到人,责任到人,维护并保养自己承担的物品就可以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
十、经营管理
此餐饮管理是饭店的命脉,也是饭店营销的重点,所谓经营定位要符合市场发展,并以创新加固经营管理。并不断的创新产品,招揽客源与稳定客源。
如何做好餐饮
一、对人真诚,对企业忠诚是餐饮管理者的先决条件
诚实的餐饮管理者必需要做到工作中实事求是、是非面前坚持原则、与员工沟通敞开心扉、出现失误勇于面对。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做,你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餐饮管理者。只有诚实才会认真工作,才敢于承担责任。诚实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如果一个餐饮管理者连诚实的品德都不具备,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以所谓聪明的“餐饮管理技巧”蒙骗员工来取得工作绩效,那么“狼来了”的故事的主人公可能就成了你。
二、良好的协作精神餐饮管理的基本要求
对于餐饮企业这种资源整合型的服务性企业来说,协作精神是餐饮管理最基本的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管理更要注重整体能力的提高,只有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上去了,企业才会获得持续发展力。而团队素质的提高除了餐饮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要提高外,更重要的是餐饮管理者提高协作能力,没有协作,最优秀的个体组成的团队也是散沙一盘,毫无竞争力可言。
三、通过企业文化进行餐饮管理是必备武器
餐饮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餐饮管理决策层人格魅力和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员工在餐饮企业中无形的行为准则。作为餐饮管理者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经常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宣导,并以身作则,身正为范。餐饮管理者要擅于制造浓重的文化氛围,通过宣导,让员工都接受并融会到工作当中。
四、餐饮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权力
作为餐饮管理者,权力是公司给的,与责任休戚相关,而且责任比权力更重要。要对权力负责,对公司的利益负责,这是永远不能动摇的。而且,餐饮管理者的权力也是员工赋予的,还包含着员工的希望,希望能够率领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使公司更快地发展,从而让员工也得到发展,餐饮管理者应当自觉接受员工的监督。切记,餐饮管理者的权力是为了树立管理的威严,并不是用来招摇过市,随意炫耀,关键在于创造更多的绩效,展现餐饮管理者迷人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才干。
五、餐饮管理需要不断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
随着餐饮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服务已成为餐饮企业的主要竞争力之一,优质的服务水平也成为餐饮企业最重要的市场准入证,不仅需要对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更需要强烈的服务意识。作为餐饮管理者,需要不断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使之成为餐饮企业独特的魅力。
六、不断学习是餐饮管理永远的任务
管理过程也是餐饮管理者学习提高的过程。学习没有止境,提高也没有止境。在当今社会不学习就落后,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不要因为“忘了学习”而从管理者的岗位上“光荣退休”。
基本要点
要提高文化品位
中国烹饪原来就是文明和文化的产物,作为星级酒店餐厅,应努力丰富餐饮市场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把菜文化、吃文化、筵席宴会文化、餐厅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等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进来”即开办有关饮食文明、绿色餐饮、健康饮食之类的讲座,举办名人聚餐会、名人品尝会,举行酒店与宾客、市民互动的征集菜名、评选本店名菜等各项活动;“走出去”即利用恰当时间、适当机会参与社会各项美食推介促销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加文化的附加值,并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借此推介自己的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
要扩大经营范围
在营销上,可以参展、增加外卖、将特色和品牌菜投入规模生产等形式扩大经营范围。要放下星级酒店的架子,从当地消费实际出发,有目的地开发出一些适应大众消费的产品,利用自己资源优势,增加服务项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要努力做好会议、婚宴和重要接
某餐饮管理集团项目示意图
待等大文章。婚宴、寿宴是星级酒店面向大众的最具代表性的经营方式,也是有别于社会餐馆的较有特色的一面。做好婚宴、寿宴服务,可以带来酒店餐饮销售的“人气”,并从吸引“人气”到带来“财气”。
要有特色看家菜
星级酒店要吸引食客,必须要有自己看家特色菜品。当前,消费人群在饮食方面出现分流:一是美食族,这一层面的人很懂得吃,他们走进星级饭店餐厅的目的就是品尝项级美食或特色菜肴,讲究的是色、香、味、形、器。二是猎奇族,看吃的新鲜与否。星级酒店餐厅倘若能保有自己独有的特色菜品,并经常推出开创的新菜,便可得到宾客的认可,既可适应宾客求新的欲望需求,也可让宾客成为义务广告员,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走进星级酒店。
要强化培训管理
质量是餐饮业发展的根本,因此要强化对厨师和管理人员的正规业务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培养。要制定控制菜品标准,作为对厨师在生产制作菜品时的要求,也作为在检查控制菜品质量标;隹管理的依据。加强控制过程的有效现场管理,如加工过程的控制,配菜过程的控制,烹调过程的控制。还要对厨房制作流程、各部门工作质量、重点环节和部门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要加强接待服务的培训,提高领班、主管的服务管理水平,重点是接待、点菜、沟通、协调、控制、调度、观察、反馈等一系列能力的提高。
经营市场的布局
星级酒店餐厅布局包括充分考虑厨房设备配置与厅面餐位桌位数的配比;厨房工艺(菜系、菜品特色)与厅面服务的配合:客用、货运、走菜、收离通道确定与布置;迎宾、收银、宾客休息区域,明档陈列品、客用与内部员工卫生间、多类库房等场所的布置:湿区、干区及其过渡区和备餐区的分布;餐厅摆台位置与各类灯光的配合:水产养生池和剖杀场地选择及污物处理系统的设置;各项防疫卫生设施、设备的配制和上水、下水、冷热水、蒸汽、动力电、照明电等的引入引出及控制等等。
经营市场的定位
星级酒店餐厅的市场定位计划包括:考虑当地饮食习惯爱好:考虑菜品原料、配料菜肴、口味、刀法、制作方法、投料量、盛装容器、定价等;考虑就餐人员的就餐形式;考虑就餐环境的布置;就餐人员爱好、民风民俗、用餐习惯等。
星级酒店是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其投资高,规模大,不像一般社会餐馆,船小好掉头,但只要我们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加快改革步伐,调整发展思路,星级酒店餐饮是大有可为的。
供参考。

㈢ 工商管理类的基础知识要点

最基础的知识需要学习《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其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若较细致的全面学习还可以去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会计》《物流管理》《管理经济学》《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沟通》《企业形象策划》等等。

㈣ 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

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如下:

餐饮管理是指企业、医院、学校、酒店等根据需要将餐饮管理服务承包给专业的餐饮公司来管理,然后选择餐饮公司所提供的各类菜式就餐。

基本方式:

制定出适合饭店自身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了解各种制度产生的背景,深入研究各种制度适用的条件适合,不要先入为主。

点菜餐饮管理系统:

管理方法一定要适合饭店的环境,由于各饭店的环境不同,因此不可能有哪一种管理制度能适用于各饭店。

即使在同一饭店内部,对不同部门的员工有时也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也有时间性,饭店住所的情况常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管理制度和方法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变。

饭店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有:组织图表、工作种类、工作规范、工作时间表等等。

组织图表:

组织图表表示了岗位和职责的基本分类和关系,是组织形式的机构图,但有某些局限性,如各层次的职权范围和职责,地位相同的两个职员之间的非直线关系或不同部门的职员之间的间接关系皆不明显。由于这个原因,各种工作的描述和组织手册是对组织图标的重要补充说明。



㈤ 如何提升管理层管理能力

如何提升管理层管理能力

如何提升管理层管理能力,职场也是有一些做人的原则的,懂得人际交往也是职场制胜的法宝,人品就在细节中透露出来,职场上的隐形陷阱是很多的,学会如何提升管理层管理能力,职场达人非你莫属!

如何提升管理层管理能力1

一、管理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学习。

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我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是经验,而理论学习赋予我们的是进一步实践的有力武器。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不同,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组织行为,即是一种有组织的创新活动。

三、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管理者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好舵手,遭遇风浪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执行力体现在完成公司目标的程度上,管理者必须执行公司确立的目标,使目标清晰具体落实。

如何提升管理层管理能力2

(一)中层管理者要认识自己

有效提升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前提是中层管理者要对自己产生足够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着清楚和深刻的认识。古希腊的哲学家把认识自己看成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即如何征服自己,战胜自己,挑战自己。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最基本的认知前提是要知道如何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勇敢的挑战自己的弱点,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优点呈现在别人的面前。

(二)增强危机意识

在变化迅速、日新月异、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时刻留意市场变化,加强内部管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不断奋进。举一个例子,我国名着水浒传中的武松在景阳岗显神威打死老虎之后,名震天下。十年后,景阳岗虎患再生,受乡人邀请,武松再度欣然出山。喝了三碗白酒之后,踌躇满志地上山了。那么这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有两种可能。一是武松在第一次打虎之后,仔细分析了老虎攻击的特点,勤奋练习,发明了一套打虎拳,结果三下五除二再次为民除害。

二是武松成了打虎英雄之后,趾高气扬,把偶然的成功当作必然的成功,不思进取,结果在第二次打虎时丧失危机意识,掉以轻心,落入虎口。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企业要想长时间立足于市场而不被各方竞争打垮,就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地采取各项警觉措施开发新的策略促进企业的发展。危机意识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时刻存在危机感,才会不断的刺激促进企业人员不断的努力,才能为企业做出更多有数量有质量的工作成果。

(三)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关系,特别是对于管理者来说,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就没有强大有效的执行力。学习力是打造执行力的根本,提高执行力就要提升中层管理者的学习力。在更新观念日常工作中,我们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对待问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怕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消灭问题,结果是圆满完成任务;一种是面对问题,一筹莫展,不思进取,结果是问题依然存在,任务也不会完成。

反思对待问题的两种选择和两个结果,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问到,同是一项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得很好,有的人却做不到呢?关键是学习能力不同导致思想观念认识不同的问题。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转、天地宽,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成功企业认为,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效果。观念转变,思想解放具有“核裂变”效应,能够产生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企业才能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才能始终充满蓬勃旺盛的精力。

(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是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当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呼吁打造细节竞争力。只有掌控细节、执行细节、贯彻细节,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强大的竞争力来自于细微之处的竞争,企业的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都应该牢记:细节竞争力决定企业的成长。

二是诚实做人。我们常说,诚诚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人要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做事也要有一个做事的原则。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有制度,有措施,也有违章。究其原因,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责任感强不强的问题,一个做人是否诚实、做事是否认真的问题。联系到一些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格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更需要我们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诚实认真地执行好企业的每一项决策。紧紧围绕单位安全生产经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标准人,正确履行各项工作。要时刻牢记执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要视服从为美德;工作中无小事,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带着情感去做,而且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

三是敬业精神。自动自发,全力以赴,企业中层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要能够站在老板利益的角度思考战略问题,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应有强烈的'主动意识,能够做到“自动自发,全力以赴”。此外,管理者还应该引导下属员工做到“自动自发,全力以赴”。管理者应当懂得适当的授权,而不应总是指手画脚,否则就会使员工丧失主动性,使“自动自发”更无从谈起。

如何提升管理层管理能力3

提高八项能力

1、领悟能力。

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司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2、计划能力。

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一一分配部属来承担,自己看头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上。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3、指挥能力。

无论计划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定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有必要的。指挥部属,首先要考量工作分配,要检测部属与工作的对应关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语气不好或是目标不明确,都是不好的指挥。而好的指挥可以激发部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指挥的最高艺术,是部属能够自我指挥。

4、控制能力。

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控制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企业的经营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使部属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则可能现场的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要清楚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部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5、协调能力。

任何工作,如能照上述所说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计划、再下达适当的命令、采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应顺利完成,但事实上,主管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不仅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要清楚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共赢。

6、授权能力。

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高级经理人不能像业务员那样事事亲历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部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个部门的人琢磨事,肯定胜过自己一个脑袋琢磨事,这样下属得到了激励,你自己又可以放开手脚做重要的事,何乐而不为。切记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7、判断能力。

判断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经营错综复杂,常常需要主管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洞察先机,未雨绸缪。要清楚这样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最后变成良机。

8、创新能力。

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还要时时、事事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与大学里那种单纯以掌握知识为主的学习是很不一样的,它要求大家把工作的过程本身当作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创新无极限,唯有创新,才能生存。

㈥ 关于管理类知识

政府部门的工商局只是负责工商企业的注册和监督年审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严格来说是可以取消了. 高级经理人当然是工商企业管理. 职业经理人要求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及社会关系, 精通系统工程. 严格来说中国并没有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㈦ 如何才能够懂ISO14000的管理知识

ISO14000标准知识介绍
一、ISO14000标准概念及主要内容
1.什么是ISO14000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专业技术委员会(ISO/TC207)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制订ISO14000目的: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龙头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
2、ISO14000与ISO 9000的联系与区别
ISO14000与ISO 9000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不同:
ISO9000标准是规范企业的市场接单、合同评审与执行、产品设计开发、物料采购、生产控制、检验试验,直至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规则,目的是满足顾客的要求。是指企业主产品来说的。
ISO14000标准则是规范企业在运作及各管理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周围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的行为准则,目的是履行社会环境保护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主产品过程及相关活动中所产生的附加物来说的,如废水、废气、噪声、资源、能源、垃圾、有害物质等。
二、ISO14000标准产生的历史背景
我们大家知道,ISO9000标准是为把好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关而产生的,那么ISO14000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大家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1) 温室效应加剧;
(2) 酸雨不断蔓延;
(3) 臭氧空洞的出现;
(4) 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
(5) 土地大量荒漠化;
(6) 草原退化、森林锐减;
(7)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
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ISO(TC176技术委员会)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应。1993年6月,ISO成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球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为此,ISO中央秘书处为TC207预留了100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ISO14001-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此后,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管理体系(EMS)产生了。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以后,经过了3年的发展与完善,达到了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程度。于是ISO考虑将其标准化,于1996年9月出台了两个国际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三、贯彻实施ISO14000标准的意义
1、实施ISO14000标准有利于企业消除贸易壁垒
世界各国所以对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发布、实施表现的如此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国际贸易市场的强大压力。
环境问题从个别的公害污染事件开始演化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环境问题。各国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态度,由自我约束向外约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敏感的话题。特别是不少工业化国家采取单方面行动,限制部分产品进口,如轰动世界的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案,丹麦要求所有进口啤酒、矿泉水和饮料一律使用可再罐装容器等案件,更把环境与贸易联系起来。绿色壁垒将更多地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这也是各国际组织,跨国集团共同关注的世界贸易领域的新趋势。
2、实施ISO14000标准于企业守法经营,达标生产
实施ISO14000标准,是要求企业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环境标准进行承诺,并进行定期评审,判断其遵守情况。一个污染严重,多次被环保局警告、处罚的企业,是很难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另外标准还要求企业应有相应的制度来跟踪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保证企业的行为不但现在满足要求,今后也能继续满足。企业就会从被动接受环保局的约束,变为主动接受环境保部门的管理。
3、实施ISO14000标准有利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实施ISO14000标准,就是要求企业从全面管理角度思考企业的环境问题,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监控。一个企业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同时就会注意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注意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从而推动企业清洁生产。
4、实施ISO14000标准有利于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实施ISO14000标准,就是为企业环境的微观管理与社会环境的宏观管理提供一个结合机制,并通过环境管理方针的运用,策划、实施、检查、评审等管理手段,运用PDCA循环方法的管理模式,自觉地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总体目标,运用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产品生产的生命周期分析等工具提高企业自我管理环境的能力。
5、实施ISO14000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
实施ISO14000标准认证,就是要求企业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普通员工都必须了解企业的环境管理方针,并要求结合各层次工作人员的岗位操作,进行环境意识与技能的培训,这种环境意识的培训是任何一种宣传工具难以达到的。
6、实施ISO14000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
ISO14000环境标准与ISO9000质量标准遵守共同的管理体系原则,ISO9000针对的是顾客需要,目的是向顾客和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承诺,ISO14000则服务于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需要,企业应用这一标准,并取得社会认可,从一个侧面表明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实施ISO14000认证的几个步骤
(一)、策划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成立ISO14000认证工作小组,任命管理者代表、确定部门贯标负责人等;
2、动员培训:如召开全厂员工动员大会,培训ISO14000标准基本知识等。
3、现状调查与诊断:就是对企业现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并作出与ISO14000标准体系要求的比较诊断。
(二)、文件编写阶段
1、培训文件编写组成员:成立文件编写小组,并对有关成员进行“文件编写”相关知识培训;
2、进行环境管理体系方案设计:如确定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管理目标,明确部门职责,列出《文件清单》等;
3、编写体系文件:按《环境管理体系》设计方案编写文件初稿;
4、讨论、修改文件:就是对文件初稿进行讨论、修改。
(三)体系运行阶段
1、文件批准、发布:如组织文件批准、发布运行仪式,动员文件实施等;
2、组织文件学习培训
3、按要求做好运行记录,如环境监测记录、运行控制记录。
(四)内审、管理评审阶段
1、内审员培训:成立内部审核小组,开展内审员培训;
2、进行内审:编制内审计划,编制内审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等;
3、实施管理评审:对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适宜性、满足性、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性进行评审;
4、内审、管理评审问题的整改与关闭:就是按ISO14000标准要求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
(五)认证审核阶段
1、提交认证申请,签定认证合同
2、培训相关人员,做好迎审准备
3、组织员工进入审核状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4、接受正式审核
(六)领取证书阶段
1、关闭审核发现的有关不合格项
2、颁发ISO14000认证证书
3、组织有关宣传。
五、ISO14000标准的几个基本术语
1、环境:组织运行活动中的外部存在,包栝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生产经营、产品或服务中能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重大环境因素:指对环境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
4、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5、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栝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和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和资源。
6、环境方针: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他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7、环境表现(行为):组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8、环境目标:与组织所要表现的环境方针想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
9、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表现或行为要求,他们可适用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10、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栝源的减少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换、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的替代、再利用、恢复、再循环、回收和处理。

㈧ 【志愿早知道】每天一个专业 | 管理学之工商管理专业

解读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

专业概况

中文名:工商管理专业

修学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级学科: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中的一个大类。这个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很多,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流到具体的专业。

工商管理以前的名称是企业管理。这个专业的知识范围较广,学生所学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计算机等,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各部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

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学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专业主干课:

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金融、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专业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从业资格证书

1、毕业相关证书

涉及证书:CET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证书、毕业证,学位证。

这是在校期间自己必须得到的证书。另外在校期间还可以考普通话等级证

2、人力资源相关岗位

涉及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3、职业经理人相关资格认证CCMC(CHINESE CAREER MANAGER CERTIFICATION)

涉及证书:助理职业经理人(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级职业经理人(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职业经理人(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特级经营大师。

院校排名

教育部权威发布的工商管理专业排名前二十的学校

就业前景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5年内平均薪水

5760元

工商管理专业在1119个专业中就业率排名

第 72名

工商管理专业在46个管理类中就业率排名

第 18 名

专业需求量最多的地区是“北京”

占19%

工商管理专业涉猎知识面很广,囊括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财务管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等等。

因此它的就业范围也是很广,可以从事会计、金融(银行和证券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按以往的毕业生去向,主要从事人事、销售、会计、证券等行业。具体情况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人力资源适合喜欢交际,善于察言观色,能够有序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人。众所周知的是,人力资源包括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合同管理。

当然这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进入这一行一般从招聘开始,想要好的发展就必须熟悉每一个模块。如果有意向选择人力方向发展,可以寒暑假去找找招聘专员之类的实习,也可以去考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证(建议考3级,4级没必要),当然两者兼备将更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

2、财会方向

财会方向指的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两者都是跟钱打交道,但业务却不尽相同,会计主管日常记账,财务主管资金融通。因为岗位性质,比较适合做事认真、思维比较严谨,性格沉稳的人。

如果想进入这一块,首先要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顾名思义,没有这个证就入不了行,往上还有初、中、高三级会计职称,当然最有名的要数注册会计师证了,含金量极高,但也很难考(且毕业之后才能考),能拿到的一般会从事审计工作,有机会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除此之外,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企业所看重的,有机会的话还是找找实习增加经验。

3、金融方向

金融可以说是商学院最热门的专业,也是当下最火的行业,其丰厚的报酬也使其成为毕业生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金融的话,相关企业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与财会类似,金融也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主要看你想进入那一块,身边朋友考得比较多的是证券从业资格证。当然金融行业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干得好的自然名利双收,干得不好的就很一般了。

4、市场营销方向

市场营销的话,进入的门槛比较低,可以说人人都能干,但要干的好还是要一些功力的。市场营销比较适合语言表达能力强、说服能力强、不怯场、形象较佳的人。

当然,市场营销也是比较看重经验的,实习确实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市场营销人员的薪酬有很大一部分是绩效工资,可能不太稳定,但另一方面,对于有本事的人来说就是多劳多得了。

5、物流方向

物流其实发展空间还很大,但一般人对物流的理解太片面了,认为物流就是快递,其实不尽然。现在国内还缺乏高级的物流管理人才,今后可能是个发展方向。

要做物流的话,建议是从基层做起,因为想要管理好,就要熟悉每一个环节,况且现代物流比较复杂,可能过程会比较辛苦,所以做这一行的要能吃苦,多看多做多想。当然,可以考物流管理师证,这是为长远发展做准备。

6、国际贸易方向

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的进出口政策,一般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都会选择一家跨国公司,当然做这一行必不可少的就是你的外语能力,而且你要具备关注国际时事、思维清晰、能够权衡利弊的品质。

7、电子商务方向

如果你喜欢互联网贸易,并且精通各种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可以考虑从事电子商务方向,这是近年来的热点,大学也有很多这一方面的创新创业项目。

当然,做电子商务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的,如果有兴趣的话需要自己课外找相关的读物或课本自学。

就业现状:

1、人才匮乏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是相对于过去农业和工业经济而言的新态型经济。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竞争的意识,要有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思想,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工商管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过分强调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就业形势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共识:中国工商管理就业状况不理想,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加入WTO的双刃剑,面对工商管理教学国际化的趋势,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无论是数量上的扩张,还是在质量上的提升,都已成为迫在眉睫而又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就业情况,也可以由这一张图来说明:

学长建议

工商管理专业是啥?

工商管理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是管理学类,一级学科是工商管理,我们俗称的“万金油”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要学数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刚开始学大学数学确实感觉到有点难,不过后来就好多了。

我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学的课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总体来说,感觉学的很杂很虚。同时学的专业课程很杂但不精,这个情况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你会的很多什么都懂,另一方面,你会的太多但不精,做专门方向的工作可能就没那些专门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要知道,工商管理和法学、理论经济学一样,都是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属有若干的二级学科也就是具体的专业,其实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都是工商管理类的专业。

这些专业很多学校本科开设的都有,你工商管理专业的也学过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这些课程,那么问题就来了,你要去做会计工作,有专门学会计专业的,你要去做营销,有专门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你要做电商,有专门学电子商务专业的,你要做人资,有专门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发展方向……

我们的建议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专业,它就是一个商科的大杂烩,什么都要学,但却什么也学不精,虽然说找工作的时候看似方向很多,但其实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专业的学生,大家如果报考工商管理专业的话,建议大家在大学期间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抓住一个点,你把其中一门专业课学的好就可以多一个就业方向,多考一些专业资格证书,尽量避免毕业等于失业。

还是那句话:没有牛逼或者渣的专业,关键看自己在这个专业和领域达到了什么水平。

㈨ 想自学一些管理类知识,要看什么书籍

看看余思维的讲座时各不错的选择

㈩ 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相关知识有那些

工商管理类和经济学是两回事。
工商管理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一门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四、主要课程:管理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价值工程、企业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等
五、基本学制及修业年限:四年;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实际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治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一门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
四、学制:四年 总学时:2483 总学分:160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