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趣味化学小知识
扩展阅读
航天类数学知识 2024-11-15 15:28:10
你为什么不是小爱同学呢 2024-11-15 15:27:21

趣味化学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4-12 11:38:54

❶ 求适合初中学生的化学趣味故事或者简单有趣的实验!!!急急急~

初中的时候我们化学老师就变过几个化学魔术哦,因为印象比较深,我就说一下吧(*^__^*) :
1】拿一张面巾纸,用手搓揉纸张,不久卫生纸就燃烧了。。。
原理:拿纸的同时,在里面放一点白磷,白磷易燃,很快就有现象了。(注意安全)
2】拿一瓶矿泉水(没喝过的,新买的),当场喝一口验证一下那是可以喝的,然后将事先设计好的变色试剂偷偷弄到瓶盖里面。接着在众人面前拧紧瓶盖,上下震荡,发现水变色。(浪费了一瓶水*^__^*)
3】就是常说的在白纸上写不同颜色的字啦,利用酸碱中和,酚酞和紫色石蕊试剂的性质设计写字的变色游戏。。
就这么多啦~

❷ 急求生物化学中有什么有趣的小知识小故事嘛

碘与指纹破案
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其实,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面用手指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气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出来的指纹就会渐渐地显示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如果把这张白纸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再做上面的实验,仍能将隐藏在纸面上的指纹显示出来.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并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汗水等.当用手指入纸上面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脂、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面上,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看不出来罢了.而纯净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有趣的是,绝大多数物质在加热时,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而碘却一反常态,在加热是能够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蒸气.象碘这类固体物质直接气化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升化华.同时碘还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由于指纹含有油脂、汗水等有机溶剂,当碘蒸气上升遇到这些有机溶剂时,就会溶解其中,因此指纹也就显示出来了。

❸ 趣味化学的内容简介

大家一定都知道着名的法国科学家法布尔,都知道他的旷世名着《昆虫记》,其实他还有一系列其他科学领域的优秀作品,我们这本《趣味化学》便是其中之一、书中通过两位好学的少年跟他们的保罗叔叔学习化学的故事,用浅显明白的对话和简单生动的实验,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有系统、有步骤地一一讲解,读这本书,仿佛在读一本动人的小说。它能把你吸引到故事里去。你将跟保罗叔叔在一起,一边听他亲切地讲解,一边看他忙碌地做实验。你会发现,化学是个非常迷人的学科。其实它一点也不枯燥。

❹ 有关生活方面的趣味化学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化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积累很多的化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食盐味咸,常用来调味,或腌制鱼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种用量最多、最广的调味品,素称“百味之王”。人们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盐(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盐就足够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则是人体机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动物血液中盐浓度是恒定的,盐分的过多流失或补充不够就会增大兴奋性,于是发生无力和颤抖,最后导致动物后腿麻痹,直至死亡。美国科学家泰勒亲身体会了吃无盐食物的过程,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欲消失,5天后感到十分疲惫,到第8~9天则感到肌肉疼痛和僵硬,继而发生失眠和肌肉抽搐,后因情况更为严重而被迫终止实验。当然,摄取过多的食盐,就会把水分从细胞中吸收回体液中,使机体因缺水而发烧。
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自然界中氮的固定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物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一步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变成硝酸在下雨时降落到地面。另一种固氮的方式是利用植物的根瘤菌,根瘤菌是一种细菌,能使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在自然条件下,它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利用。“种豆子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松花皮蛋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品。由于它风味独特、口感极好、保质期长,很受人们喜爱。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将鲜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过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化学过程。灰料中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从蛋壳外渗透到蛋黄和蛋清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氢气体。同时,渗入的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以漂亮的外形凝结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黄和蛋清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于是蛋黄、蛋清的颜色发生变化,蛋黄呈墨绿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绿色。食盐可使皮蛋收缩离壳,增加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铅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缩离壳。而茶叶中的单宁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质凝固着色和增加皮蛋的风味。
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点
一、关于物质燃烧
1.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2.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3.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风,为防止煤气泄漏,我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具有特殊气味的硫醇(C2H5SH)以便于知道煤气发生泄漏,发现有煤气泄漏时要及时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不能开灯,打电话,用电风扇等因这些行为会产生火花从而发生煤气爆炸),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4.蜡烛一吹即灭是因为冷空气使蜡烛温度下降至其着火点以下,用扇扇炉火越来越旺是因为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增加的煤与氧气接触的面积。
5.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矿井中通风不良,使甲烷与空气混合而达到爆炸极限经点燃发生爆炸,所以为防止煤矿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6.灯泡内往往会有少量的红磷,主要是脱去灯内的氧气
7.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如遇到毒气(含氯气、盐酸,硫化氢、氨气)泄漏时,我们也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然后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二、关于食品
1.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2.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3.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4.做镘头时加些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5.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6.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7.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铝壶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三、环境问题
1.酸雨是由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如SO2、NO2)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影响作物生长,污染河流,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土地酸化。减少酸雨的措施:开成新能源,少用煤作燃料,煤进行脱硫技术。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SO2等,治理的方法是:改变发动机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在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CO、NO转化为无毒的N2和二氧化碳。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方法有:(1)开发新能源,(2)使用电动车
3.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排放
(3)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
节约用水的方法:水的二次利用(洗米水去浇花),随手关水龙头,低灌技术,工业水的二次利用。
4.温室效应
由于煤、石油燃料的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不利影响是:全球气候变热,土地沙漠化,两极冰川熔化;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核能,水能等(我们可以节约用纸,节约能源,多栽树,随手关灯)

❺ 有哪些有趣的化学反应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滴水点火

水能灭火,难道还能点火?

实验: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克与氯酸钾粉末5克在石棉网上混合,用玻璃棒搅匀,堆成小丘,加入过氧化钠3克,滴水,半分钟后,小丘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

烧不坏的手帕

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

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原理: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雪球燃烧

雪球也能燃烧?

燃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像白雪一样,制成球状,点燃即燃烧。

实验: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钙,制成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边加边搅拌,就析出像雪一样的固体。

空杯生烟

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烟?

实验: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

1、小木炭跳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化学吧,那么你就自行动手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实验的题目叫小木炭跳舞。取一只试管,里面装入3一4克固体硝酸钾,然后用铁夹直立地固定在铁架上,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当固体的硝酸钾逐渐熔化后,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块,投入试管中,并继续加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块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跃起来,一会儿上下跳动,一会儿自身翻转,好似跳舞一样,并且发出灼热的红光,有趣极了。请你们欣赏一下小木炭优美的舞姿吧。你能回答小木炭为什么会跳舞吗?
答案

原来在小木炭刚放入试管时,试管中硝酸钾的温度较低,还没能使木炭燃烧起来,所以小木炭还在那静止地躺着。对试管继续加热后温度上升,使小木炭达到燃点,这时与硝酸钾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小木炭立刻燃烧发光。因为硝酸钾在高温下分解后放出氧来,这个氧立刻与小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个气体一下子就将小木炭顶了起来。木炭跳起之后,和下面的硝酸钾液体脱离接触,反应中断了,二氧化炭气体就不再发生,当小木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钾上面时,又发生反应,小木炭第二次跳起来。这样的循环往复,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跃起来。

2、白糖变“黑雪”

白糖,是大家经常食用的一种物质,它是白色的小颗粒或粉未状,象冬天的白雪。然而,我却能将它立刻变成“黑雪”。如果你不信,那就请看下面的实验吧。在一个200毫升的烧杯中投入5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几滴经过加热的浓硫酸,顿时白糖就变成一堆蓬松的“黑雪”,在嗤嗤地发热冒气声中,“黑雪”的体积逐渐增大,甚至满出烧杯。白糖顿时变成了
‘黑雪”,真有意思,谁知道这里的奥妙在什么地方?
答案

原来白糖和浓硫酸发生了一种叫做“脱水”的化学反应。浓硫酸有个特别古怪的爱好,就是它与水结合的欲望特别强烈,它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质中的水分它也不放过,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夺过来不可。白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C12H22O11),当它遇到浓硫酸时,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夺走,可怜的白糖就剩下炭了,变成了黑色。浓硫酸夺过水为己有之后,并不满足,它又施展另外一个本领一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来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跑出来。
C+2H2SO4=2H2O+2SO2+CO2
由于反应后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的跑出,所以体积越来越大,最后变成蓬松的“黑雪”。在浓硫酸夺水的“战斗”中,是个放热过程,所以发出嗤嗤的响声,并为浓硫酸继续氧化碳的过程提供热量。
3、不用电的电灯泡

某中学的趣味化学表演大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其中一个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一根木杆上挂着一只200瓦左右的电灯泡,这个灯泡发出耀眼的白光,就亮度来说,一般的电灯比起它来是望尘莫及的。然而这个电灯泡并没有任何电线引入,因为它是一个不用电的电灯泡。请你们想一想,这个不用电的电灯泡的秘密在那里?
答案

原来,这个电灯泡中装有镁条和浓硫酸,它们在灯泡内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引起了放热发光。大家知道,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尤其是和一些金属相遇时更能显示出它的氧化本领。金属镁又是特别容易被氧化的物质,所以它俩是天生的“门当户对”了,只要一相遇,便立刻发生脱的化学反应:
Mg+2H2SO4(浓)=MgSO4+ SO2+2H20
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电灯泡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很快地使镁条达到燃点,在浓硫酸充分供给氧的情况下,镁条燃烧得更旺,好象照明弹一样。
4、净水能手——明矾

说起明矾,人们对它是很熟悉的,也有人管它叫白矾,化学名称叫硫酸钾铝。然而明矾不只用作化工原料,它还是一个净水能手呢!有一次,我们下乡搞调查研究,在做午饭的时候,发现缸里的水太浑,不能用,正在为此而着急的时候,农技站的张技术员来了,他看见我们没有办法,立刻取出几块明矾,把它研成细未,然后撒在水缸里。不一会儿,缸里的水变得清澈透底了。这件事虽然时隔几年,但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然而,我始终不明白是什么道理,请读者给我解释一下。
答案
原来,水中的泥尘被明矾“捉”住以后,一起下沉到缸底了。那么,明矾为什么能“捉”住水中的泥尘呢?这得先从水的混浊的本身谈起。水中那些特别小的泥土和灰尘,由于重量很轻,所以它们不容易沉淀下去,在水中“游荡”,使水变得混浊。另外,这些微小的粒子还有个特点,就是它很喜欢从水中把某种离子拉到自己身边来,或者自己电离出一些离子,从而使自己变成一个带有电荷的粒子,这些带电荷的粒子往往都带有负电荷。因为同性电荷排斥,异性电荷吸引,所以这些都带负电荷的粒子互相排斥而靠不到一起,它们没有机会结成较大的粒子而沉淀下来。明矾却有使这些彼此不能靠近的粒子跑到一起来的奇特本领。,明矾一遇到水,就发生水解反应,在这种反应中,硫酸钾是个配角,硫酸铝是个主角。硫酸铝和水作用后生成白色絮状的沉淀物——氢氧化铝。所生成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铝,一碰到带有负电荷的泥尘颗粒,就彼此“抱”在一起。这样,很多粒子聚集在一起,粒子越来越大,终于双双沉于水底,水就变得情澈透明了。
简单的说是铝离子水解
5、石灰煮鸡蛋

南京小学的校舍需要重新维修,工人师傅往一堆的响声,好象开锅似的。慧清和艳丽两位同学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一边议论。慧清说:“看这个热乎劲,准能将鸡蛋烧熟。”艳丽说:“根本不可能。”她俩为了弄个明白,就从家里拿来一个鸡蛋,埋到正在冒气的石灰堆里,不大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鸡蛋爆炸了。她们看到这种情形,更加纳闷了,她们想来想去也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谁能给她俩解释一下?
答案

道理很简单。生石灰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加水后变成熟石灰,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白灰。把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叫做“消化”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6、不安定的卫生球

说起卫生球,大家一定很熟悉,经常用它来杀死衣箱中的蛀虫。然而,当你把它放到一个含有醋酸和小苏打的水溶液里一它会怎样呢?开始时,它一直沉睡在杯底,可是,过一会儿,它就不安静了,却在水里上下跳动,好象得了癫狂症一样。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答案

经过这种化学反应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了一个个很小很小的小气泡粘附在杯底或杯壁上,卫生球的全身也都粘满这种小气泡。二氧化碳比水轻,要往水面上升,一旦卫生球粘住的这种气泡达到了一定程度,就象溺水者拉到了救生圈一样,直往上升。当卫生球升到水面时,由于所受压力的减小,附在卫生球上面的小气泡破裂了,卫生球又恢复原来的比重,失去了“救生圈”,于是又沉回杯底,到再粘足够的小气泡时,又浮了上来。这样循环往复,卫生球便奔走不停。
7、“六六六”粉名字的来历

城郊一片小麦田发生了虫灾,为了抗灾灭虫,农民喷洒一种叫作“六六六”粉的化学农药。这时,爱动脑筋的甲同学一本正经地问乙同学:“你说,这种农药为啥叫‘六六六’粉呢?”“这还不知道,因为在发明这种农药的时候,科学家们实验了六百六十六次。”乙同学胸有成竹地回答。甲同学反驳说:“你说的不对,我听别人说,这种农药是用六百六十六种药配成的,所以叫‘六六六’粉。这两位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请读者评一评,他俩谁讲的对?为什么?
答案
这两位同学说得都不对。这种农药是用一种叫作苯的化学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和氯气作用生成的。
C6H6十3C12=C6H6Cl6
从生成的“六六六”粉的分子式中可以看出:、它的分子是由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六个氯原子组成的,所以叫作“六六六多,粉。
8、氯化铵的妙用——防火布

亲爱的同学,我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千就成防火布了。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点,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请你们说说,这是什么道理?
答案

原来,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出两种不能燃烧的气体,一种是氨气,另一种是氯化氢气体。
NH4Cl—>NH3(气)+HC1(气)
这两种气体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象白烟一样。实际上,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
9、一个鸡蛋的沉浮

在一个大烧杯中装入稀盐酸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放一个新鲜鸡蛋,它会马上底。不一会儿,鸡蛋又上升到液面,接着又沉入杯底,过一会儿鸡蛋又重新浮到液面,这样可反复多次。请大家分析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答案
由于鸡蛋外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稀盐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CaC03十2HC1=CaC12十C02(气)十H20
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气泡紧紧地附在蛋壳上,产生的浮力使鸡蛋上升,当鸡蛋升到液面时气泡所受的压力小,一部分气泡破裂,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扩散,从而使浮力减小,鸡蛋又开始下沉。当沉入杯底时,稀酸继续不断地和蛋壳发生化学反应,又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再次使鸡蛋上浮。这样循环往复上下运动,最后当鸡蛋外壳被盐酸作用光了之后,反应停止,鸡蛋的上下运动也就停止了。但是此时由于杯中的液体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所以最后液体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因而,鸡蛋最终浮在液体上部。
10、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

亲爱的同学,你想在一块玻璃上雕刻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吗?你可以使用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多来雕刻这幅图案。方法很简单,在这块玻璃上涂一薄层熔化的石蜡,待冷凝后,用针尖在石蜡上刻出你所需要的图案。另外,拿一个铅制蒸发皿,在蒸发皿内放入氟化钙和硫酸,在蒸发皿的边缘上垫一圈橡皮,然后把涂蜡的画朝下放在蒸发皿上,微微加热,用汽油揩去表面上的石蜡,此刻,玻璃上的美丽图案就雕刻出来了。你一定会感到有意思吧,那就请你想一想,这种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能在玻璃上雕刻出花纹来?
答案

这种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是氢氟酸。因为氟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氟化氢和硫酸钙,氟化氢气体从溶液中挥发到玻璃上,又溶解于玻璃上面的水而形成的氢氟酸,氢氟酸是不和石蜡发生反应的,可是它有个非常奇特的化学脾气,就是专门和形成玻璃的主要原料——二氧化硅反应,反应后生成水和氟化畦气体,这种能“吃”玻璃的酸,人们称之不是玻璃刀的“玻璃刀”。这样,凡是没有被石蜡遮盖保护的玻璃表面即图案部分)都被这种酸“吃”掉了一层,清除石蜡后,玻璃上的图案就显示出来了。其反应如下:
4HF十Si02=2H20十SiF4(气)
11、玻璃棒点燃了冰块

玻璃棒能点燃冰块,你一定以为这是在说笑话吧。不过,我说的完全是真事。冰块可以燃烧,这会使人惊奇,而更使人惊奇的是不用火柴和打火机,只要用玻璃棒轻轻一点,冰块就立刻地燃烧起来,而且经久不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做个实验看看。先在一个小碟子里,倒上1一2小粒高锰酸钾,轻轻地把它研成粉未,然后滴上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蘸有这种混合物的玻璃棒,就是一只看不见的小火把,它可以点燃酒精灯,也可以点燃冰块。不过,在冰块上事先放上一小块电石,这样,只要用玻璃棒轻轻往冰块上一触,冰块马上就会燃烧起来。请读者试验后,做出答案来。
答案

道理很简单。冰块上的电石(化学名称叫碳化钙)和冰表面上少量的水发生反应,这种反应所生成的电石气(化学名称叫乙炔)是易燃气体。由于浓硫酸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它足以能把电石气氧化并且立刻达到燃点,使电石气燃烧,另外,由于水和电石反应是放热反应,加之电石气的燃烧放热,更使冰块熔化成的水越来越多,所以电石反应也越加迅速,电石气产生的也越来越多,火也就越来越旺。
12、银中鉴铜

某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高纯度的银丝。有一天,供销员从外地购回一批银丝,有一位技术员一看银丝便说:“这银丝不纯,里面掺铜了,不能使用。”但也有人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里面没有铜,这两种说法谁说的对呢?请读者帮助他们用化学方法鉴定一下,看看这批银丝里倒底有没有铜?
答案

首先,取少量银丝溶解在浓硝酸中。然后取此少量溶液加入过量的盐酸中,这时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并滤去白色沉淀物。再向滤液中加入大量的氨水,如果有深蓝色铜氨络离子生成,证明有铜存在。反之,如果没有深蓝色的铜氨络离子生成,就证明没有铜。
13、神秘的图画
在一次趣味化学表演会上,表演者表演了一幅神秘的图画。他把一张白纸挂在墙上,然后拿起喷雾器把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喷洒在这张白纸上,转眼之间,一幅美丽的画面就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在深蓝色的波涛里行驶着一艘红褐色的巨轮。他的这一表演,使观众大吃一惊!明明是一张白纸,为什么转眼之间却喷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亲爱的读者,你知道这位表演者所喷出的图画的秘密在什么地方吗?
答案

这是一种普通的化学反应。墙上挂着的那张白纸,已经由表演者事先处理好了,他在这张白纸上用一种淡黄色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先画出汹涌澎湃的大海,再用无色透明的硫氰化钾溶液在大海里画出一幅巨轮,晾干后,白纸上没有一点痕迹。原来喷雾器中装的是三氯化铁溶液,当把三氯化铁溶液喷洒在白纸上面时,在白纸上面同时发生两种化学反应。其一是三氯化铁和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铁(蓝色),其二是三氯化铁和硫氰化钾反应,生成硫氰化铁(红褐色)。这样,蓝色的大海和红褐色的巨轮就“喷”出来了。
14、一吹即燃的蜡烛

一般的蜡烛,当它燃烧的时候,一口气就可吹灭.然而,却有一种特殊的蜡烛,当你需要点燃的时候,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了,请看魔术师的表演吧。只见魔术师千里拿一只蜡烛)并且故意让台下的观众看看,让观众相信这是一只普通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他对准蜡心吹一口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当你看完魔术师表演之后,能回答蜡烛一吹即燃的奥秘吗?
答案

原来,魔术师在表演之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了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因为二硫化碳液体是极易挥发的物质,魔术师吹口长气使其挥发速度进一步加快,当二硫化碳挥发完了,烛芯上留下极为细小的白磷颗粒,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热量,当温度升高到35℃时,白磷便自行燃烧,随之就把原来熄灭的烛芯又引着了。这种由于白磷在空气中氧化而引起的燃烧现象,在大自然中是经常发生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火”或“鬼火”。
15、茶水——墨水——茶水

星期天,晓明同学和爸爸在市工人文化宫看了一场魔术表演,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台上的魔术师手里端着不满一杯棕黄色的茶水,只见他用玻璃棒在茶水中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此时,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接着,这位魔术师又将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杯里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果然,刚刚变成的蓝墨水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了。多么奇妙的表演呀!晓明同学赞不绝口。但是他怎么也弄不清楚是怎样变来变去的,请读者帮助他把变的道理搞清楚。
答案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化学反应。原来玻璃棒的一端事先蘸上绿矾(化学名称叫硫酸亚铁)粉未,另一端蘸上草酸晶体粉未。因为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后立刻生成单宁酸亚铁,它的性质不稳定,很快被氧化生成单宁酸铁的络合物而呈蓝黑色,从而使茶水变成了“墨水”。草酸具有还原性,将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两价的亚铁离子,因此,溶液的蓝黑色又消失了,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这种现象在人们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的,当你用刀子切削尚未成熟的水果时,常常看到水果刀口处出现蓝色,有人以为是刀子不洁净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同上述茶水变墨水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刀子上的铁和水果上的单宁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16、水下公园

小好奇同学,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晚会上,表演了一个精彩的小节目——水下花园。表演开始了,在几百双急切而好奇的眼睛的注视下,只见小好奇在一个盛满无色透明水溶液的玻璃缸中,投入了几颗米粒大的不同颜色的小块块。不一会儿,在玻璃缸中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枝条来,纵横交错地伸长着,绿色的叶子越来越茂盛,鲜艳夺目的花儿也开放突起!一座根深叶茂、五光十色的水下花园,展现在观众的眼前。顿时掌声四起,大家为小好奇的精采表演表示祝贺。一会儿他又咧开小嘴,指着这座水下花园解释着。亲爱的小读者,你知道小好奇建造这座水下公园的秘密吗?
答案

玻璃缸中原来盛的那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不是水,而是一种叫做硅酸钠的水溶液(人们称为水玻璃)。投入的各种颜色的小颗粒,是几种能溶解于水的有色盐类的小晶体,它们是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这些小晶体与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生成紫色的硅酸亚钻、蓝色的硅酸铜、红棕色的硅酸铁、淡绿色的硅酸亚铁、深绿色的硅酸镍、白色的硅酸锌。这些小晶体和硅酸钠的反应,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化学反应。当把这些小晶体投入到玻璃缸里后,它们的表面立刻生成一层不溶解于水的硅酸盐薄膜,这层带色的薄膜覆盖在晶体的表面上)然而,这层薄膜有个非常奇特的脾气,它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把其他物质的分子拒之门外,当水分子进入这种薄膜之后,小晶体即被水溶解而生成浓度很高的盐溶液于薄膜之中,由此而产生了很高的压力,使薄膜鼓起直至破裂。膜内带有颜色的盐溶液流了出来,又和硅酸钠反应,生成新的薄膜,水又向膜内渗透,薄膜又重新鼓起、破裂……如此循环下去6每循环一次,花的枝叶就新长出一段。这样,只需片刻,就形成了枝叶繁茂花盛开的水下花园了。
17、清水——豆浆——清水

星期天,小化学迷莉莉给同院的小朋友表演一个小戏法,内容是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只见莉莉拿着一个无色透明的瓶子,里面装着大半瓶清水,然后用橡皮塞盖好。接着对小观众说:“我可以把这瓶清水变成豆浆”,再把豆浆变成清水。”说完,只见她轻轻地摇晃一下瓶子,说声“变”,立刻瓶子中的清水变成了乳白色的“豆浆”。莉莉告诉她的小伙伴说:“请注意,这豆浆只能看,不能喝!”接着又大喊一声“变”,只见她用力将瓶子又摇荡几下,果然白色的“豆浆”又变成了清水。围观的小伙伴都感到莫名其妙。请大伙猜猜,这位小化学迷的戏法是怎么变的?
答案
原来,莉莉事先将瓶里的清水中放入少量的明矾(化学名称叫硫酸钾铝)。因为明矾溶解于水,所以瓶中仍然是无色透明的清水。当她第一次喊“变”的时候,由于她轻轻地摇晃一下瓶子,将粘在橡皮塞凹陷处的火碱片(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钠)的一小部分溶解在清水里。这时,火碱与明矾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乳白色的沉淀物氢氧化铝,清水变成乳白色溶液,形如豆浆。反应如下:
2KA1(S04)2 +6Na0H=3Na2S04十K2S04十2Al(OH)3(乳白色)
当莉莉第二次喊变的时候,她用力地摇荡瓶子几下,这时瓶中的液体又将橡皮塞中凹陷处的全部火碱片溶解掉,火碱和氢氧化铝继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解于水的无色的偏铝酸钠,这就使白色“豆浆”又变为清的了。反应如下:
A1(OH)3十NaOH=NaAl02十2H20
莉莉变的这个小戏法,证明了铝这种物质有着极为特殊的化学性质——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18、用水烧纸

在少年宫举行的科技表演会上,一个小同学表演的化学魔术,引起了全场小观众的轰动。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张白纸,并特意对着观众晃了两下,以表示这是一张普通白纸,然,他将这张白纸一层一层地折叠起来,对着观众说:“我能用水将这张白纸点燃……”他的话音未落,台下有位勇敢的小朋友说道:“不可能,水能灭火,怎能用水点燃纸呢?”“我说也不可能,水不能燃烧,更不能燃纸。”“就是嘛,水火是不相容的,历来是对立!”小同学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时又有一位同学问道:“你用的水不是一般的水,可能是别的东西吧!”他边说边取出自己的喝水杯,装上一杯水,然后走到台上要求表演者用他的这杯水。这位表演者接受了他的要求,将手中的那张白纸往这杯水中轻轻一点,这张白纸果然熊熊地燃烧起来了。“出神了!水真的能点燃纸!”小观众们议论纷纷,亲爱的小读者,当你知道用水能点燃纸之后,也能感到出“神”吧,那么这个“神”出在什么地方呢?
答案

实际上并不神秘,这无非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原来,表演者手中拿的那张白纸上事先已粘上一小块金属钠,因为金属钠是白色的,所以台下的观众是不易看见的,他将白纸折叠几次是为了将这块金属钠包在中间以防止在空气中被氧化。金属钠有一种非常活泼的化学性质,遇水后能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同时,这个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纸的温度迅速升高,并马上达到燃点。这个反应还同时放出氢气,在氢气燃烧之时,纸也跟着燃烧了。不但金属钠有这种性质,金属钾、金属锤等也都有这种化学性质。
19、美丽的夜空

中秋节的晚上,夜空美极了。那蓝湛湛的天空布满了繁星万颗,好似一块天鹅绒上镶满了珍珠、宝石。还有那皎洁的明月悬在碧空,浮浮飘动,仿佛是嫦娥要走出月宫。在浮云上翩翩起舞……,原来,这中秋夜空的美景,却能在魔术师的试管中诞生。亲爱的读者,你也想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夜景吗?那就利用你那巧夺夭功的匠手,开动你那饱藏化学知识的大脑,精心地设计制作吧!
答案

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几毫升的无水酒精(95%的酒精也行),再慢慢滴入等量的浓硫酸,在试管的背面衬托一张深蓝色的光纸,摇动几下试管将浓硫酸和酒精混合均匀后,关闭灯光,然后将一些高锰酸钾颗粒缓慢地投入试管中。片刻,你就可以欣赏这个“液体星光”了。原来,试管中发生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紫色的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白和浓硫酸作用时,放出了氧气,同时也放出大量的热,这时,高锰酸钾颗粒周围的酒精很快达到燃点而生成耀眼的火花,由于热量对流的作用,这些闪烁的火

❻ 趣味地球化学主要有哪些内容

《趣味地球化学》内容简介:《趣味地球化学》是费尔斯曼1945年5月20日逝世后,由他的同事和学生赫洛平院士、维诺格拉多夫院士、谢尔巴科夫院士等根据他的手稿整理并补充,于1948年出版的。前苏联的一些学者不断地充实、完善这本科普读物,相继于1950年、1954年和1959年三次修订再版。随着各种译本的出现,《趣味地球化学》在全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

本书由原子、自然界里的化学元素、自然界里的原子史、地球化学的过去与未来这四部分内容构成。每一部分独立成章,取材精练新颖,又有若干小条目,条目之间的内容既有特殊性又有一定联系,科学性很强。四个部分之间勾画出如何认识构成自然界的原子及历史,以及地球化学的过去和未来的知识体系,作者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迪着读者,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并以很强的逻辑性层层展开,带领读者探索、思考着这个奇妙的物质世界,极富趣味性。

费尔斯曼首先以科学而生动的语言向读者讲述原子的结构与特性,描绘奇妙的原子世界,这是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关于自然界里的化学元素,根据元素的性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他选择了一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元素,引人入胜地介绍它们的“生活”和“一生的命运”。如“硅——地壳的基础”、“碳——一切生命的基础”、“磷——生命和思想的元素”、“氟——腐蚀一切的元素”等,读者会从阿·费尔斯曼对大自然热情的歌颂中获取有关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和许多趣事逸闻,深深地被作者渊博的知识、飞扬的文采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所打动。

费尔斯曼还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从不同的空间场所和不同的时间尺度讲述了宇宙空间、大气层、气候带、水体、地球表面与地下深处,以及人类史与地球史中元素的历史。他系统论述了地球化学思想发展史,坦诚地告诫青年一代,“这门科学是经过无数次精确的观察、实验和测量才产生的”。地球化学这门科学的诞生和建立,经历了众多杰出学者的艰苦探索与积累,通过全世界的科学先驱们各自独立的工作与相互协作,是建立在严格的观察、实验和严密的科学综合与推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对地球化学的发展前景充满憧憬与美好的期望,“所有原子都在经历着漫长的历史道路,我们不知道这条道路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完结。原子产生的过程怎样,它们怎样才开始在地球上旅行,我们还不十分清楚。在地球复杂的未来世界里原子的命运怎样,我们也不敢说”。他提出了地球化学学科未来探索的方向和关键问题,如:元素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地球中元素的演化历史、地球未来的演化前景和元素的命运与作用等。这些思想至今还放射着科学的光芒。

《趣味地球化学》不仅传播了系统而丰富的科学知识,还传播给我们正确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这是费尔斯曼用他的心血浇灌和培育的《趣味地球化学》永具魅力、成为世界科普名着的原因。

17世纪之前,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科学思想被深深地禁锢在自然经济的牢笼之中。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冲破封建庄园经济的桎梏,蒸汽机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大发展,也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地质勘探和地质学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转变,也改变了科学技术的命运,一批批学者走出书斋,下矿井、赴野外、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寻找工业必需的矿产,也使地质科学水平大为提高。费尔斯曼在本书中提到许多前苏联与欧美的地球化学家,并详细论述了俄罗斯科学家对发展地球化学学科所做的重大贡献。

《趣味地球化学》的附录是编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反映了费尔斯曼院士渊博的自然科学、哲学、历史知识的高度融合和智慧的光华,以及独具特色的观点。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后人,教读者如何从野外工作入手,去观察大自然,去研究地球,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球化学家,引领读者认识一个个元素的来龙去脉,深入浅出地讲解一种种矿物、岩石和地质现象,领着你继续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展开幻想的翅膀飞翔、遨游。

❼ 有关高中化学的趣味小故事 前面是故事,后面是原理

诸葛亮第四次释放孟获时,当时秃龙大王扬言利用毒泉消灭汉军,其中有一个是“哑泉”,汉将先锋王平率人探路时因当时天气炎热,人马争先恐后地误喝了哑泉之水,回到大营后士兵不会说话,重任也危在旦夕,诸葛亮当时也束手无策,经当地一老头指点汉军将士喝了万安溪安乐泉水方转危为安。
原理:哑泉中含大量CuSO4,人喝了含有铜盐的水就会中毒,引起说话不清、呕吐腹泻最后导致虚脱、痉挛而死,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其中的OH-能与哑泉中的Cu2+结合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❽ 我想了解化学趣味知识

化学,科如其名:有化才能学。有了变化才能够学习。
在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
生活中的好多变化都要靠化学才能解释,例如:为什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为什么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但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会剧烈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及氧气,且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等等
在初中的化学中,经常要根据现象来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化学课会很有趣 。而且,在高中,化学依旧是理科中最简单的科目。

趣味知识: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还有人认为这种矿物中含有钨。

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全分析。他用硝酸处理这种矿物,得到一种黄色溶液,向这种溶液中加入“钾碱”进行中和时,便析出一种黄色沉淀。沉淀物的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很不一样,所以克拉普罗特认为它是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

于是,克拉普罗特将这种“氧化物”与碳放在一起,加热到很高温度,企图把这种“氧化物”还原成金属。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1789年9月4日,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

次年,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

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例如瑞典着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但末成功;同一时期,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

直到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铀。

佩里戈特将“乌拉尼特”同碳一起加热,并通入氯气,从而得到一种升华出来的氯化铀结晶体。奇怪的是,生成氯化铀所消耗的“乌拉尼特”和氯气的总量竟是化学计算量的110%,而且在气态产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这说明,“乌拉尼特”原来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证实这一结论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使四氯化铀水解,得到的产物是“乌拉尼特”和氯化氢,这表示“乌拉尼特”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为了得到元素铀,佩里戈特采用的也是钾还原法。但他是还原四氯化铀,而不象贝采利乌斯那样还原“乌拉尼特”。

佩里戈特将四氯化铀同钾放一起,放在白金坩锅中加热。因为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白热状态,所以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实验。为了谨慎起见,他把一只小白金坩锅放在一只大白金坩锅里,当小坩锅中的物质开始反应的时候,便立刻把火源熄灭,以免金属钾从白金坩锅中飞溅出来,发生事故。等到激烈的反应变得和缓了,再对白金坩锅加强热,以除去其中所剩余的钾,并使已被还原出来的铀聚结。待到冷却后,用水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钾溶解而除去。结果,在留下的黑色残渣中找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铀颗粒。

至此,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铀——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才真正诞生了。

1789年克拉普罗特发现含铀化合物“乌拉尼特”的时候,已知的化学元素还只有25种;但是到1841年佩里戈特制得真正的元素铀的时候,已知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55种。这么多的元素,重量有轻有重,性质千差万别,真好似一团乱麻。但是化学家深信物质世界是秩序井然的,因此他们一直试图透过表面的混乱现象,从元素的特性中找出某种内在的规律性来。

1869年,已知化学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62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终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当时象一团乱麻似的杂乱无章的元素理出了一个头绪。他发现,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着名的元素周期律。两年后门捷列夫加以充实改进的周期表,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与现代的周期表已相差无几了。

在编制周期表时,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比它的原子量更为重要,因此当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它的根据原子量排列的顺序有冲突时时,他便不顾当时公认的原子量,大胆地把它的位置调换一下。例如碲和碘的原子量,当时测定的值分别是128和127,如果按原子量排列,碲应该排在碘的后面。但是门捷列夫把碲提到碘的前面,以便使它位于性质与它非常相似的硒的下面,并使碘位于性质与碘非常相似的溴的下面。

门捷列夫坚信自己已发现了一条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因此,为了使排列不违背既定的原则而又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时,门捷列夫就毫不犹豫地在周期表中留出一些空位。门捷列夫指出,这些空位的元素将来一定会被发现,并预言了这些元素的性质。在轻元素中,他断定将来一定会发现原子量大约等于44、68和72的三种元素:类硼、类铝和类硅。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随后的十五年中,在门捷列夫还活着的时候,这三个未知的元素——钪、嫁和锗就相继被发现了,它们的性质几乎与门捷列夫预言的完全一样,元素周期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门捷列夫在制订周期表时,还根据元素的性质,并考虑到周期表中的可能位置,校正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其中就包括铀。

铀的原子量,佩里戈特等测得的数值是120。按照这一当时公认的数值,铀应该排在锡(原子量为118)和锑(原子量为122)之间。但是周期表中锡和梯是连续排列的,中间并没有空位,而且按照铀的性质,它也不应该排在这个位置上。

门捷列夫相当准确地将铀的原子量加大了一倍,即加大了为240,这样就使铀排在了比较正确的位置,同时也使铀成了最重的元素。

虽然后来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一直到锕系理论确立之后,铀才排到了更为合适的位置—锕系元素的第三个成员,但在当时,门捷列夫校正了铀的原子量,确立了铀的最重元素的地位,无疑是一个杰出的成就。

1886年,齐默尔曼测得铀的原子量约为240,从而证实了门捷列夫从理论上对铀原子量所作修改的正确性。

各种元素在周期表中按原子量依次排列,每种元素编有一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铀排在第92号位置,因此是第92号元素。1913年,莫斯莱应用X射线测定了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的数目,进一步发展了元素周期律。这一工作指明了周期律的真正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外电子数。同时证实了,原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外电子数在数值上正好等于原子序数,从而最终确定了铀是92号元素,并且是当时已知的最重的元素。

铀作为最重的元素,其地位是很特殊的。人们往往习惯于一般而敏感于特殊。早在1871年,门捷列夫就在一篇关于铀的文章中写道:“在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中,铀的原子量最大,……我深信,研究铀,从它的天然来源开始,一定会导致许多新的发现。我大胆地建议寻求新的研究课题的人,特别认真地去研究新的铀化合物。”

虽然,铀作为最重的天然元素的意义只有在人们深入到物质的更深层次时,即从分子、原子深入到原子核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来。这是门捷列夫处在他那个时代时所无法预见的,但是门捷列夫还是首先注意到铀作为最重元素的特殊性,这无疑是有一定先见之明的。

海华同学突然接到在外祖母家度寒假的小刚的一封来信。这封信被海华的弟弟打开了,他一看就惊叫起来:姐姐你快来看,这封信怎么只是一张粉红色的信纸,连一个字也没有写呢?”海华把信接过后对弟弟说:“我会把这张纸变出字来,一会儿你就看见了。”弟弟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只见姐姐将这张粉色的信纸,放到一个白瓷盘中,盘中装着一些“清水”。不一会儿,这张纸上逐渐地显现出字迹来,字迹越来越清楚。弟弟一字一句地念着:“海华同学,假期过得偷快吧!作业都完成了吗?……”
这封密信写法非常简单,写信人是用一种叫做硫酸钠水溶液写的,这种水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写在粉纸上晾干后,什么痕迹也没有。海华把收到的这封信放到盛有硝酸钡水溶液的瓷盘中,硫酸钠与硝酸钡发生一种有趣的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解于水的白色沉淀物——硫酸钡。这样,白色的字迹就在粉纸上清楚地显示出来了。

魔术台上放着一根磨得发亮的铁棒和一瓶淡蓝色的水。只见魔术师千里拿着一块红布,满面笑容地向观众说,“观众们,我今天要把这根铁棒变成金棒。等他说完之后,只见他将这根铁棒往瓶中一放,蒙上布,过一会儿,嘴里念念有词他说:“变”拿出来一看,铁棒果然变成了金棒。铁棒真地能变成金棒吗?
实际上,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化学反应,魔术师的瓶子里装的那种淡蓝色的溶液是硝酸铜溶液。铁比铜活泼,所以铁棒中的铁能把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这种反应结果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铜。由于这个反应是在铁棒表面进行的,因此,生成的铜附在铁棒上了,铁棒就变成了紫铜色,好似金棒一样。懂得这个道理之后,自己可以做类似的魔术——如:铁环变银环。把铁环浸在硝酸银中即可。

❾ 如何增强高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增强高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一. 详细分析教材和学情,联系生活故事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深受初中生的喜爱。然而,进入高中以后,部分学生容易对化学失去兴趣。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探索化学之路,高中化学教材增加了不少理论知识。然而,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部分理论复杂抽象,难以用直观实验加以验证,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只能死记硬背。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详细研读教材,充分理解理论概念的含义,做到深入浅出地讲解。通过简化理论,并分析学生学**情况、理解能力,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贴近学生思维,用简明易懂的生活实例引入或辅助学生学**理解。

例如在《萃取》一节的教学中,学生从定义上不易掌握萃取的原理,可采用以下比喻:A和B是同学,但他们关系不太好(溶解度不大),中途出现了一位C同学(萃取剂),A和C一见如故,关系良好(溶解度较大),最后A和C成为好朋友,剩下B同学落单(溶质溶在萃取剂中,与原溶剂形成分层)。如此比喻,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原本高大上的理论竟然就是生活中的小故事。从教学效果看,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变得轻松简单,由此增强学生学**化学的兴趣[1]。

二. 发挥化学实验核心作用,巧用实验激发学**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为化学学**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兴趣,增强学**动机等[2,3]。

首先,要准确认识演示实验的地位和价值。

课堂演示实验是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首要途径,教师通过对教材中实验的思考,准确认识实验的教学功能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以合适的时机演示实验,用新鲜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展现化学特色趣味。

其次,学生自主实验活动不可或缺。

由于硬件不足、准备繁琐、课堂管理难度大、实验有安全风险等原因,部分教师放弃学生自主实验,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的机会,化学学科素养得不到培养,最后逐步失去实验兴趣。

显然,学生自主实验活动是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一些知识点难以通过讲授法或课堂演示实验讲解清楚,而通过学生实验则可快速直观地掌握,如用盐酸鉴别NaHCO3和Na2CO3。

针对学生实验“硬件不足、场地有限”、“准备工作繁琐”等问题,可采用小组探究实验,以小组代替个人实验来减少工作量。亦可采用课堂上小组竞赛形式,抽取优胜小组进行演示实验。虽然不能让全班学生都动手实验,但这种方式一方面能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营造趣味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学**观。

第三,使化学实验生活化、趣味化。

常规的化学实验往往以玻璃仪器为载体,以点燃、加热、滴入等方式触发反应。尽管部分实验现象明显,吸引眼球,但这些实验脱离生活场景,而且原料不易获得,再现性难,难免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些实验都是在课堂或实验室中完成,离我们很遥远,在生活中无法重现这个实验。为此,一些贴近生活、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化学实验成为趣味课堂的切入点。

化学实验生活化是通过把化学实验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轻松学**化学知识,养成“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化学就是学生活”的学**观,促进学生认识化学的实用性、重要性并激发探究化学的乐趣。

例如在胶体的性质一课中,有大量的生活应用实例。为实现生活化,此处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可乐和牛奶,可乐与牛奶混合后,可乐颜色褪去,牛奶胶体聚沉,用胶体的聚沉理论验证了“为什么牛奶和可乐不能一起喝”。该实验操作简便,原料易得,贴近生活实际,与理论结合得当,现象明显,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传递“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

此外,趣味实验也是化学趣味课堂的一大亮点。实际上,趣味实验是“老酒换新瓶”,以新颖有趣的形式表现已有的实验。教材中的喷泉实验、过氧化钠小魔术等实验是趣味实验的典型例子,可以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细心钻研,进行实验创新,自创一些微型、操作简便、表现形式独特的趣味实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课中,学生面对方程式配平练**,没有直观认识,再加上知识点本身有一定难度,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堂气氛沉闷。备课阶段,经过苦思冥想,笔者决定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色反应为切入点,设计一个趣味实验调节课堂气氛。此时正值万圣节即将到来,笔者设计了“万圣节捉妖记”实验。用滤纸剪出6个小人,分别滴入色彩鲜明的氧化剂KMnO4、K2Cr2O7、FeCl3溶液进行染色,学生手持捉妖喷雾:KI溶液和Na2SO3溶液,消灭各妖怪。学生对这种形式倍感兴奋,纷纷踊跃尝试。此时笔者选择合适时机引入该反应涉及的氧化还原方程式并练**配平,学生欣然接受,学**情绪高涨。

三.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均能采用实验教学,如复**课、理论课等。对于此类课堂,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4]。因此教师可积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积极的教师期望是促进学生学**的有利因素,可以为学生的学**创设一个心理空间,达到激发学生学**的动机,促进课堂交流的目的[5]。

首先,可以开展悬疑探究学**。

化学之乐趣不但源于实验,更是源于探究学**带来的成就感。借助化学理论与生活真实情境结合,创设探究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启智慧的化学乐趣。

一线教师肖中荣[5]设置真实的悬疑情境,整合教材零散内容,以实验为手段,以微粒为抓手,应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解释,预测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性质。教学取材真实,创意新颖,结构紧凑,整节课犹如一部悬疑侦探片,引人入胜,学生学**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开展学**小组合作与竞争。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增进师生互动,营造趣味课堂,小组讨论合作是合适的选择。小组讨论意味着学生通过积极的学**和参与,达到相互的全面的和深度的交流。

小组竞争则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奖惩制度,在激励学生合作的同时,保证小组成员都在进行学**,获得集体的成功。例如在上述的案例“万圣节捉妖记”活动前,可进行小组竞争,优胜组充当捉妖人,而落后小组充当妖怪。此举能激起高中生争先创优心理,课堂气氛活跃,学**变得更有乐趣。

第三,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化学教学需摆脱单一性的知识传授,积极与其他学科交融。如在学**有机物时,可与生物融合;学**硅酸盐时,可与地理、旅游、珠宝鉴赏等学科融合。帮助学生学**综合知识之余,彰显化学的综合应用价值。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教师可使用视频、图片、图表、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选用各种教学媒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充分给予学生回答问题、表达看法和情感的机会,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投入到学**活动中,为新知识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7]。

结合化学学科,在多媒体的选用上,笔者有如下建议:

1、选用高清、详尽、有趣的视频。

能用视频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视频,而不使用图片。视频信息量大、动态直观、表现形式丰富,其应用效果是图片不可比拟的。视频的选择遵循高清、详尽、趣味原则。高清详尽的视频可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细节,对实验教学有重要的帮助。

传统的化学视频大多数是与实验相关,用于辅助课堂实验的讲解,形式中规中矩,没有太强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而趣味视频则值得我们重视。趣味视频的内容可包括趣味化学知识、趣味化学实验、与化学相关的时事新闻、最新科学进展等。视频的来源既可以是常规的网络媒体,也可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弹幕视频网。在弹幕视频网,可以找到国内外科学爱好者发布的趣味视频,如国内化学爱好者发布的《疯狂化学》、国外化学机构发布的视频《神奇的化学反应最全集合》、《4K摄像机下的超美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发烧友发布的《威力巨大的铝热反应》、《iPhone6S 能否在自制火山熔岩下生存》等趣味实验。这些实验不但内容与化学教学息息相关,而且实验现象剧烈明显,富有感染力,一旦播出,即能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兴趣。巧妙运用趣味视频,定能在课堂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图片与其他多媒体方式灵活搭配。

在没有视频素材的情况下,教师选用图片、图表,结合动画、音频等形式,也可以创设学**情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图片的选用上,遵循高清、高质量、排版整齐等原则,使图片在演示文档中发挥相应的作用。视频的应用可以快速直观地传输知识内容,而应用得当的图片则可以给学生深远悠长的记忆,体会不一样的化学情怀。例如在讲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时,笔者选用一张高清的清晨阳光照射森林的大图为背景,展示丁达尔效应;用一首意境幽静的纯音乐为背景乐,在音乐缓缓响起之际,在演示文档(PPT)中逐句播放一首以清晨阳光为主体的现代诗,学生轻声朗读,仿佛走在清晨的树林中,感受化学带来的人文气息和美感。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趣味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自主学**状态。选择合适的趣味教学策略,可以化困难为乐趣,激发学生学**动机,进一步提升化学学科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如何让化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值得我们不断探究。

❿ 我想知道一些有关化学的奇闻轶事。

玻尔是丹麦着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 而帮助玻尔如其所愿的溶液就是水中之王--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