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寺庙小知识
扩展阅读
健身基础差怎么提高 2025-01-17 00:07:33
最基础消防知识有哪些 2025-01-16 23:37:34

寺庙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4-11 15:28:15

1. 人们去寺庙求菩萨保佑的时候,要怎么做才更有诚意

自古我国佛教就非常繁荣,在久远的时代,人们希望自己有一个好收成,于是就会选择去寺庙求菩萨保佑,如果家里有人外出、或者是生子、或者是工作,人们都会把希望寄托于佛,去庙里点香,以此祈求自己的愿望实现。

5、女子要注意,在拜佛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那些非常靓丽颜色的衣服、或者是穿着一些奇装异服去拜佛,这样会被看作是对佛的不尊重。

对于这5点,你是不是知道呢?朋友,看完这些,你还有没有其它对于拜佛的知识呢!还有大家在下面留言讨论!

2. 你知道哪些关于悬空寺的知识

‍‍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是建在平地之上,但是在中国北部的山西省,却有一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寺庙,这就是着名的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市附近,建成于一千五百年前,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这座名为悬空寺的千年古刹始建于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是一处纯粹的木质结构建筑。这个木质结构的建筑究竟是靠什么支撑在万丈悬崖上的呢?1500年来,北岳恒山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悬崖滚石,而每次灾难之后,悬空寺却总是安然无恙,这究竟是为什么?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野外的木结构是如何承受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侵蚀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建造的位置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100多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而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它给人的感觉像是贴在悬崖上似的,从远处抬头望上去,看见的是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数十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而悬空寺顶端那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马上就要塌下来似的。在中国众多的建筑中,悬空寺是非常奇妙的建筑。它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两边是100多米高的垂直峭壁,悬空寺就像粘在一侧崖壁之上,悬于半空之中,距地面大约有60米。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几根颤颤悠悠的细长木柱在下面支撑,而寺院上空往外突出的大片岩石,微微前倾,仿佛就要压下来一样,观者无不心惊胆战。悬空寺有大小殿宇台阁40间,楼阁间以栈道相连,游客踏上栈道,就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脚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一步踩重,寺就塌下去了。然而,尽管脚下“吱吱”作响,贴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岿然不动。

‍‍

3. 为什么不要经常去寺庙 为什么不要去寺庙周围溜达

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为什么 有何说法?
庙宇从古至今都是让人可以净化心灵的地方,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里面的一些佛学都是告诉人们懂得放下,才能有所收获。那么在学中,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是什么原因?有何说法?

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为什么 有何说法

为什么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
其实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可能是想让大家在奋斗的年纪,好好去奋斗,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经常寺庙虽然可以得到心灵的解脱,但是有问题还是要积极去面对,不要消极对待,这个可能就是让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的原因。

去寺庙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要在佛像神台旁拍照,更不行于佛像平照。
即使你不上香进供的习气,在寺庙里也要尊沉佛主,进门后都可合掌拜拜,不要道粗言,不要用手指指佛像;不要喧闹,大笑;假如有几个门,普遍是左进右出,不要走正中的门,谁人门可不是普遍人不妨走的;不要坐在门槛或者站在门槛上。门槛也有神灵的,要尊沉他们。上香时普遍都是3支,先中央后两边。

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为什么 有何说法

不要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比如大红大紫、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衣服。
尽量穿些色彩淡雅的衣服,比如灰色、黑色、蓝色、青色等,如果有海青的话,最好穿海青。毕竟这种颜色比较庄重,不会显得随意。

不要穿短裤、短裙,紧身的衣服和裤子
这样的衣服虽然在社会上很流行,能显露你的身材,但在寺庙里却极不合适,应该穿长裤,素色宽松的衣服,比如居士服、运动衣等。

年轻人不要经常去寺庙为什么 有何说法

不要穿露胸、露背、露肚脐眼的服装
穿这样的衣服,并以此为美,就是在有意无意的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就是在造业,尤其是到了寺庙这种清净庄严的场所,应该穿正装,以示尊重。

进入寺庙需要注意脚步
寺中一般都会设有三座门,除中间一座大门之外,两边还有两座小门,中间这座大门叫做空门,是专门给出家修行之人进出的,而两边的小门才是提供香客进出的,并且在进出门的时候,香客们不得用脚踩踏门槛,并且男香客需要先迈左脚进入佛院,而女士则需要迈右脚进入寺庙。

4. 去寺庙拜佛烧香有什么规矩与禁忌

先放松,有诚敬心就好,佛法行师道,寺院僧人也是弘扬佛法的主力军,礼佛、听经、供养,也是给自己种下了世间最殊胜的福田,可以结缘一些经书、善知识,发心断恶修善,好好学习下。
●寺院一针一线不得随意拿用,要经过允许,节约水电及公共设施(比如电话等等)、用餐不要浪费,吃多少盛多少(寺院是十方信众供养的,浪费了担当不起)
●供佛不得使用烟、酒、肉、及配料中含葱、蒜、韭菜、鸡蛋等食物
●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法器:寺中钟鼓鱼磐,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新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进佛堂不得从中门入,当从旁门入,靠近门框的脚先出入,左脚靠近门槛,就先抬左...
先放松,有诚敬心就好,佛法行师道,寺院僧人也是弘扬佛法的主力军,礼佛、听经、供养,也是给自己种下了世间最殊胜的福田,可以结缘一些经书、善知识,发心断恶修善,好好学习下。
●寺院一针一线不得随意拿用,要经过允许,节约水电及公共设施(比如电话等等)、用餐不要浪费,吃多少盛多少(寺院是十方信众供养的,浪费了担当不起)
●供佛不得使用烟、酒、肉、及配料中含葱、蒜、韭菜、鸡蛋等食物
●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法器:寺中钟鼓鱼磐,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新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进佛堂不得从中门入,当从旁门入,靠近门框的脚先出入,左脚靠近门槛,就先抬左脚进入大殿
●中央的拜垫是寺院主持用的,居士礼佛用两侧的拜垫,男左女右
●不得大声谈话喊叫、躺卧、跑跳,不得随地吐痰
●对师父有尊称,不得直接称师父名字
●在寺院内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
●有人礼佛不得从前面行走。
●不得在殿堂和方丈室内大声说话和放屁
●进入寺内必须穿长裤和有领子的长袖衫,不得吸烟,穿拖鞋
●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女性不应穿着紧身、暴露,应衣着得体
●寺内入睡时男女不得同室,入睡时不得穿短裤和睡裙
●晚上9点是听到打板声必须熄灯入睡
以上为摘抄,仅参考,具体遵守寺院的寺规,以寺规为准。

5. 谁能告诉我关于寺庙的布局的一些知识

上图是门牌

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为三门殿
古来寺院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寮,自宋崇宁二年(1103)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院称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某某殿。佛寺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此即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侍卫,其主要者名‘密迹金刚’。天王殿
这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最标准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寺庙可以参考辽南同益普明禅寺

6.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寺和庙到底有什么区别

自古以来,中国佛教文化就备受关注。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信佛人数从未减少,甚至没有增加。在中国古代,许多朝代都有在重大节日在寺庙里烧香拜佛的习俗。而且寺庙数量不小,足以看出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但是你真的懂佛法吗?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把教佛教的地方叫做寺庙吗?什么是寺庙?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时,是否意味着它们实际上是一回事?事实并非如此。“庙”和“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他们。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文化上的偏差。举个例子,有些词现在看起来是这个意思,但如果放在几百年前,就另有含义了。

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会逐渐消失或演变成其他文化。甚至有一些文化根本说不通。它们只是按照惯例建立的。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太深刻,无法完全理解。此外,还有一些更古老的文化仍在探索和探索中。不幸的是,一些文化被时间的洪流冲走了。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些文化的奥秘。

7. 寺庙烧香的基础知识:我们为什么要烧香

烧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种信号。这个在古时候应用得非常的广泛。最明显的,诸位如果到中国大陆去旅游,总免不了要到长城去参观,你看长城每隔一段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是传递讯息的,烽火台实在讲,就像一个香炉一样。古时候资讯不发达,用什么方法传递消息呢?就用烽火,烧的是狼烟,狼烟这个密度跟一般的不一样,风不容易吹散,所以这个烟能够持久。在远处看到了,这个地方有烽火,就晓得那个地方有状况发生,用这种方法来传递消息。我们用这个来表法,就是用烧香,用这个表法,我们跟诸佛菩萨来传递消息,来感应道交,取这个意思。但是真正的含义,我们常讲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那这个意义就深了,所以你懂得这个意义,这个烧香能够提醒你,学习的东西就更多。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烟,闻到这个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条就是戒、定、慧,后面两条加上解脱、解脱知见,所以用这个方法来提醒我们。

8. 上香拜佛,上香有哪一些必须知道的小常识

1、不要在寺院吃荤食。2、去寺庙烧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清洁,手要干净,所以烧香前一定要洗手。3、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香。4、在寺庙内经常有很多菩萨,如果你允许大家可以一尊一尊的拜完,如果时间不允许就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

9. 进寺庙前需做哪些准备,进寺庙有些什么规矩,

游览寺庙的四大禁忌
一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道士应尊称为“道长”,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即“上师”之意。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
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尤忌乱摸乱刻神像、随意拍照。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失礼的事。 简言之,心敬,身净,存善心,就够了,这是根本。详说就多了。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蒲团之前, 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
(八)头离蒲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齐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至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入 寺 须 知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学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
?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
1、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边行走。入殿门里
,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
2、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礼拜
,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
3、阅经:寺中若有分开阅览的经典,宜端坐阅读。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
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放在经上。
4、见僧人: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拜,不必再继续
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
拜。
5、法器:寺中钟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
6、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
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
能听完,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笔者未出家前,曾因身体欠佳,而常至
寺庙小住数天,发现很多信徒随便于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
,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于寺庙作法会或打佛七、佛菩萨生日时,檀越(施主)
所供养打斋之物品数量很多,而在当法会圆满时,剩甚多物品,就随便分取回家
煮食,笔者还看到掌厨师父不知戒律,而随便分给自己弟子带回家,亦有自己取
食用。
像这样种种举动,已严重犯了盗戒,盗用十方常住(意即各地众生所捐之物品、
金钱叫常住物),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庙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纵
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
悔莫及!
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下地狱受苦
有人不禁要问,在寺庙只因贪取一块钱,就要下地狱,真有此事吗?有点不相信
,在此笔者愿讲一段佛陀教化外道婆罗门皈依佛之典故,自可明白其严重性:
某日,佛陀率弟子至一村庄托钵弘法,被一外道婆罗门知悉,即先向此村民散布
恶言说:此位悉达多太子(佛陀俗名)要来煽惑大家的子孙去出家,大家就没后
代可传承奉养,千万不可施舍食物给他们。
佛陀率弟子们进入村内,走遍全村每户乞食,没有愿意施舍食物给佛陀,当佛陀
走到小巷子内时,看到一位老妇人从后门出,要将洗米水倒掉,佛陀即向前向其
归言道,只要她诚心将洗米水倒在钵内,她将得升天神之福报,妇人乃诚心供佛
,此言刚被此外道听到,即大声斥责佛陀在打狂语,只一碗洗米水就可升为天神

佛陀当即开示,并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此时外道才知佛陀是累世不说妄
语的大修者,因在那时的修行者,无论是仙道,外道皆知一个累世不打妄语的修
行者,才可能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的。
此外道心服口服地才向佛陀请示,为何区区一碗洗米水之功德就能升为天神:佛
陀教化无边,当即指着前面一棵大树而言道:此大树最初是由一粒细小种子埋在
土内(种子小而树大),此妇人因一点诚心供佛,自可得无量福报,而得是升天
神,此乃因小果大之理也!此位外道,经佛陀开示后,即时皈依佛陀为佛门弟子

由此典故可知,贪取寺庙一块钱,当种下地狱果报,是不可不慎的!在过去我读
高中时,曾信仰基督教,研究过圣经,亦曾有类似因小果大的典故,在本人所着
“因果治病改命法”当中就曾提示过,在此不再赘述之。
若你能深知因小果大之理,那对我在此文后所列的每条戒规,就得谨记在心,严
加遵守,千万勿犯,免受果报,而后悔莫及,或怪师父没开示,或嫌戒规太严或
束缚。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
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而
犯了偷盗寺物之罪,够下地狱之条件。我以前常到嘉义大仙寺静养,其寺后山很
大,种了很多水果树,每逢假日,游客到后山树荫下休息,凉风送来颇为惬意,
常看到多人摘水果而食,因我身为一香客,不便干涉,只叹众生贪食不厌,也是
促使我写此文之动机。
本佛堂现在还无山可建修行道场,不然就得树立一标语:“请游客不得摘食本山
水果,有喷农药”,想必无人敢摘食也。本佛堂现虽无山可供人摘食水果,但亦
有人曾摘取水果食之:因常有善信敬备水果到佛堂礼佛后,不吭不讲的,将水果
放置佛桌上不收回,等数天后,部分水果断有腐烂,部份尚完美的,堂内皈依弟
子不知戒规,就自动取食,而犯戒,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
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
,当堕恶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