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冀教版八下数学第20章知识点
扩展阅读
儿童免疫力如何检查 2025-01-18 18:48:41

冀教版八下数学第20章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09-03 01:46:32

㈠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学习 八年级 下册数学要整理好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 八年级数学 下册知识点整理,大家快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 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 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五章 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1.定义:形如y=k1(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㈡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 方法 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 复习方法 ,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数学知识点

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含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通常地,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者横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和纵轴,二者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被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③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组有序实数对来表示。

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将坐标平面分成了四部分,右上方的部分叫第一象限,其他三部分按逆时针方向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

⑤在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都有的一个有序实数对(即点的坐标)与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都有平面上的一点与它对应。

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次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一般式:y=kx(k≠0),其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3.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已知两点坐标求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一次函数是初中学生学习函数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 其它 函数知识的基石。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教师应该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变量,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变化与对应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侧重于理解和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习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乐趣。

初二数学复习方法

1、强化训练,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一次函数,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小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辅导,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二数学冀教版知识点

★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冀教版)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冀教版

★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 八年级学习方法指导

★ 冀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

★ 初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 数学知识点冀教版

★ 数学冀教版知识点

㈢ 冀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学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解题 方法 的掌握,需要科学有效的 复习方法 ,同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 数学知识点

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

①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②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叫做加权平均数。

2、中位数与众数

①中位数: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④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他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⑤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⑥各个数据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数据的离散程度

①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人们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②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刻画。

③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④其中是x1,x2.....xn平均数,s2是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⑤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初二数学知识点

一、多边形

1、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3、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多边形的周长:多边形各边的长度和叫做多边形的周长。

6、凸多边形:把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都在延长线所得直线的问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凸多边形。

说明:一个多边形至少要有三条边,有三条边的叫做三角形;有四条边的叫做四边形;有几条边的叫做几边形。今后所说的多边形,如果不特别声明,都是指凸多边形。

7、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注意:多边形的外角也就是与它有公共顶点的内角的邻补角。

9、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1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说明: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常数(与边数无关),利用它解决有关计算题比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对角线求法公式简单。无论用哪个公式解决有关计算,都要与解方程联系起来,掌握计算方法。

二、四边形

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三、凸四边形

把四边形的任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个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凸四边形。

四、对角线

在四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对角线。

五、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如果确定后,它的形状、大小就确定了,这是三角形的稳定性。但是四边形的四边确定后,它的形状不能确定,这就是四边形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它在生产、生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4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八年级数学课文知识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例1、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和(平行)。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图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定义用“”表示平行四边形,例如:ABCD,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回顾: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_____。矩形的对角线___2.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四条边都__,它的两条对角线__每条对角线平…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归纳

【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性质有:①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四条边都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菱形是对称轴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为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2)菱形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1)用定义判定(即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综上可知,判定菱形时常用的思路:

四条边都相等菱形

菱形四边形

平行

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菱形

【矩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四个角都相等。

4.矩形的判定方法:

(1)用定义判定(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综上可知,判定矩形时常用的思路:

【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1)边:四条边相等,邻边垂直且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

1(2)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的判定

(1)根据定义判定;(2)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矩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更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5.依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

(1)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变形;

(2)依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3)依次连接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4)依次连接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冀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二数学冀教版知识点

★ 冀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冀教版)

★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冀教版

★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2)

★ 冀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

★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

★ 初二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 中小学各学科学习方法总结

㈣ 谁有冀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和英语的复习提纲啊

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不等式
1、概念: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
2、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3、不等式组: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5、等式基本性质:
(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6、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若a>b, 则a+c>b+c;
(2)若a>b, c>0 则ac>bc若c<0, 则ac<bc
7、不等式的其他性质:
(1)反射性:若a>b,则b<a。
(2)传递性:若a>b,且b>c,则a>c。
8、解不等式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
9、解不等式组步骤:(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0、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找关系式(3)设元,根据关系式列不等式(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第二章 分解因式
1、公式的常见形式:
(1)ma+mb+mc=m(a+b+c)
(2)a2-b2=(a+b)(a-b)
(3)a2±2ab+b2=(a±b)2
2、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3、乘法运算: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
4、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5、公因式:把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各项的公因式。
6、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1)若各项系数是整系数,取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取相同的字母,字母的指数取较低的。
(3)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指数取较低的。
(4)所有这些因式的乘积即为公因式。
7、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
(1)若有“-”先提取“-”,若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则再提取公因式。
(2)若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根据多项式特点,选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
(3)每一个多项式都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第三章 分式
1、概念:
(1)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3)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 中B≠0时,分式有意义;分式中,当B=0分式无意义;当A=0且B≠0时,分式的值为零。)
第四章 相似图形
1、 定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2、比例的项:如果a与b的比值和c与d的比值相等,那么或a∶b=c∶d,这时组成比例的四个数a,b,c,d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即a、d为外项,c、b为内项.
3、两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 = ,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 表示成比值k,则 =k或AB=k•CD.
4、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5、黄金分割的定义:在线段AB上,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 ,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 ≈0.618.
6、相似多边形: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8、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9、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
(1)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
10、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ASA,AAS,SAS,SSS,直角三角形除此之外再加HL
1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方法有:
(1)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4)定义法: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5)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在特殊的三角形中,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
13、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普查: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4、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5、样本: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为了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采用抽样调查.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
7、频数: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8、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9、极差: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10、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11、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识记其计算公式。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第六章 证明
1、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
2、命题结构:
(1)条件: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2)结论:由条件所推出的结果。
(3)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一个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3、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在证明时需注意:(1)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
初二下学期英语复习提纲
1. so+谓语+主语:…也一样. 谓语: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
2. so+主语+谓语:的确如此,真的这样.
3. help yourself/yurselves to...请随便吃点...
4. 发现sb做sth : find sb doing sth
5. 不完全同意I don’t really agree. 完全不同意I really don’t agree.
6. 或者..或者...either…or…..就近原则
既不..也不..neither…nor….就近原则
既....又...both…and….谓语用复数
7. 看起来,似乎It seems/seemed that…..
8. 由于...而闻名be famous for….
9. 餐馆就餐用语:a table for two/sit at the table by the window/

here’s the menu/May I take your order?/could we have the bill?

/That’s all.
10. 问路Which is the way to…/where is…/How can I get to…/

Is there a..near her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11. turn right at the third crossing/traffic lights在第3个路口往右拐=take the third crossing on your right
12. 过桥go across the bridge=cross the bridge
13. 走到路的尽头go up this road to the end=go on until you reach the end.
14. at the street corner在街角
15. on sb’s way to….在sb去…的途中/路上
16. what’s the matter?=what’s wrong?=what’s the trouble?怎么了?
17. be sick in hospital/in bed 生病住院/卧床
18. Maybe it is there=it may be there可能在那里.
19. It takes/took/will take sb+时间+to do sth. Sb做sth花费了…时间
20. 路途遥远It’s (5 kms)far(away) from…=That’s quite a long way.
21. wait for…等待
22. 五分钟的步行/驾驶路程:five minutes’ walk/drive
23. 迷路lose sb’s way/sb be lost/sb get lost
24. just then=just at that time/moment就在那时
25. 首先first of all=at first
26. a big city like Tokyo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
27. It’s easy/interesting/important/ (for sb) to do sth.(对sb来说)做sth是容易的/有趣的/重要的.
28. if 条件状语从句:从句一般现在时,主句一般将来时。如:If it rains tomorrow, I will not go to the zoo.
29. at the head /end of…在…的前/尾部
30. 我的背很疼. My back hurts badly.
31. 为…做准备get /be ready for…
32. stop sb (from) doing sth.阻止/不让sb做sth
33. have a good/wonderful time=enjoy oneself 玩得很高兴
34. answer in a tired voice/with a smile 用疲惫的声音/面带微笑回答。
35. quarrel with sb on sth 为了sth与sb 吵架
36. complain about sth 为…而抱怨,投诉
37. 生病用语:sb have a headache=sb have a pain in the head 头痛,have a cough 咳嗽,have/catch a cold 感冒,have cancer 得了癌症。
38. have /take th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吃药,每天3次
39. take sb’s temperature 量体温,look over 医生检查病人
40. drink more water 多喝水,take more exercise 多锻炼
41. sb醒来: sb wake up, //sb 醒着的:sb be awake
42. sb 睡着了入睡 be/fall asleep
43. 忙着…bu busy doing/with sth
44. as soon as… 一… 就 ...
45. sleeping pills安眠药,light music 轻音乐
46. again and again 再三地,一次又一次
47. dream about…梦见…; dream of… 梦想成为…
48. 系动词+形容词: be/smell/taste/sound/look/feel/turn/get/become
49. make trouble制造麻烦,惹是生非,make a noise 制造噪音
50. every five minutes 每隔5分钟
51. instead/instead of…代替,取而代之,反而
52. write to sb. 写信给sb
53. get enough sleep 睡眠充足;stay happy 保持心情开朗
54. on time 准时;in time 按时
55. sb had better (not) do sth, sb 最好(别)做sth
56. land on …登陆
57. pull…out of..=pull…up from…拉上来
58. 不定代词:something/anyone/nobody/everywhere等
59. we’re all by ourselves=we’re alone.单独,独自
60. feel a little afraid/don’t be afraid. 有点害怕/别害怕
61. perhaps=maybe也许,可能
62. not …until… 直到…才…
63. sooner or later 迟早,早晚
64. ran after追//ran to …向..跑去// ran away 逃跑了
65. eat up 吃光// use up 用完
66. take (good) care of ..=look after…照顾,保管
67. 我自学英语learn English by myself= teach myself English
68. learn to do sth 学会…
69. 记日记 keep a diary,写日记 write a diary
70. leave sb by oneself 单独留下sb
71. join in the League/Party 入团/党
72. 越来越…:比较级+and+比较级; more and more +多音节词。如:bigger and bigger , more and more interesting
73. 越…, 就越…: the +比较级,the +比较级。 如:越大越好:the bigger, the better
74. turn on/off 开/关(电器),turn up/down音量开大/小
75. the whole story=all the story整个故事,整件事情
76. 过了一会儿after a while/moment
77. make faces 做鬼脸
78. 名胜,景点interesting places=places of interest
79. my hometown in Zhejiang 我浙江的老家
80. 暑假summer holidays; 五一假期 May 1st holiday
81. a strong wind大风;in the wind 在风里
82. make sb do sth. 使/逼迫sb做sth
83. 倒装句(为了强调)There he is./ Away he went.
84. with these words. 说完这些话,说着说着(伴随状语)。
85. I don’t know how to use it yet. 我不知道怎样使用它。
where to go. 我不知道该去哪里。
what to do. 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86. wait for sb’s turn to do sth 等着轮到sb做sth
It’s sb’s turn to do sth. 轮到sb去做sth

㈤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许多如数、函数、几何等的数学对象反应出了定义在其中连续运算或关系的内部结构.数学就研究这些结构的性质。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

1.定义: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2.其他形式 xy=k (k为常数,k≠0)都是。

3.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 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

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义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解梯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如图

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疑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宽和长的比是 (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算术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而是以比的或百分比的形式出现及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3.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5.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6.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4.分析数据 5.撰写调查报告 6.交流

7. 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

㈥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八年级知识点归纳下册

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含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通常地,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者横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和纵轴,二者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被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③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组有序实数对来表示。

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将坐标平面分成了四部分,右上方的部分叫第一象限,其他三部分按逆时针方向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

⑤在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都有的一个有序实数对(即点的坐标)与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都有平面上的一点与它对应。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沪科版

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不等关系

1、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要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

3、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0和正数<===>不小于0

非正数<===>小于等于0(≤0)<===>0和负数<===>不大于0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

2、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

即:

a>b<===>a-b>0

a=b<===>a-b=0

a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与数学学习方法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复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二数学下册重点知识总结

㈦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二下册数学主要学习二次公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五个章节,涉及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命题、定理、证明等知识点。

第十六章分式

一、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二、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三、分式计算: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四、整数指数幂:较小数的科学记数法;

五、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这个解是增根,原方程无解)。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一、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三、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二、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四、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一、平行四边形:

1、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定义)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二、矩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3、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定义)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菱形:

1、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判定: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S菱形=底×高;S菱形=ab(a、b为两条对角线)。

四、正方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或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3、判定:(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五、梯形:

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判定: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梯形的中位线分别平行于上、下两底,且等于上、下两底和的一半。

六、重心:

1、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2、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疑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七、数学活动(教材115页):

1、折纸多60°、30°、15°的角证明方法(重点30°角)

2、宽和长的比是(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一、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教材125页。)

二、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三、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四、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五、方差:

1、计算公式:(表示的平均数)

2、性质: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

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4、分析数据;5、撰写调查报告。

㈧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第十六章 分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分式: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4.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A*C/B*C A/B=A÷C/B÷C (A,B,C为整式,且C≠0)

5.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6.分式的四则运算: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

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b * c/d=ac/bd

4.分式的除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

(2).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d/c

7.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8.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分式和分数有着许多相似点。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可以对比分数的特点及性质,让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在于分式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反比例函数: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比之前所学习的一次函数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性学习。在做题时,培养和养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一.知识框架

二 知识概念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3.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具备的重要性质。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勾股定理的前提下,学会利用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第十九章 四边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平行四边形定义: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义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10.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13.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4.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5.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6.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7.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19.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本章内容是对平面上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上的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把自己的发现和知识带入做题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四边形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4. 极差: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5.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实例为主,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㈨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开始涉及到函数知识,那么相关的知识点又有什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八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分式

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当n为正整数时, (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0);

(5)商的乘方:();(b≠0)

7.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v顺水=v静水+v水. v逆水=v静水-v水.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定义: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对称中心是:原点

;

㈩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有分式、二次根式、轴对称、函数等重要章节,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

分式

一、分式的概念

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2、对于分式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子是被除式,分母是除式,分数线起除号和括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式的分母一定要含有字母才是分式;

(3)分母不能为零。

3、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分子和分母都乘以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方法是:

(1)如果各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最简公分母就是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所有不同字母及指数的积。

(2)如果各分母中有多项式,就先把分母是多项式的分解因式,再参照单项式求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从系数、相同因式、不同因式三个方面去确定。

3、约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在约分时要注意:

(1)如果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可直接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即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2)如果分子、分母中至少有一个多项式就应先分解因式,然后找出它们的公因式再约分;

(3)约分一定要把公因式约完。

二次根式

一般地,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a<0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a不是二次根式;(2)a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a ≥0。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X√b=√ab

2、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3、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

(2)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叫做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4、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应点。

3、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函数及其图象

一、一次函数

如果函数的关系式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整式表示的,我们称它们为一次函数,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y=kx+b的形式,其中k,b为常数且k≠0。形如y=kx(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它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的图象

(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特别地,当b=0时,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2)当k>0,b>0时,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直线y=kx+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y=k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3、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先设待求函数表达式,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先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k≠0),然后利用题中给出的两个条件,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列出关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b的值即可。

二、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y≠0。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反比例函数,当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隔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以上是我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