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佛教知识大全500条
扩展阅读
什么叫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2024-11-18 12:14:33
如何领悟歌词意境 2024-11-18 12:07:57

佛教知识大全500条

发布时间: 2022-09-02 14:47:55

‘壹’ 帮忙介绍佛教的一般知识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
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
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
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
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着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这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点也不敢触动,仅以消极厌世和追求死亡的说教来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苦谛以生老病死等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些苦难,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这就很巧妙地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被压迫人民痛苦的根源。这种说教当然是对剥削阶级有利的。诚然,剥削阶级也会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但他们是从剥削阶级的贪欲本性来考虑这类问题的,即如何才能长寿,如何在来生来世也能保住荣华富贵的地位等等。而这种说教,不仅迎合了剥削阶级的贪欲心理,还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剥削阶级在纵情享受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财物施给寺庙,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福报。“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佛教正是这样向剥削阶级廉价地出售进入天国的门票。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宣扬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无法改变的。这就为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荒淫无耻地进行享受提供了根据,把劳动人民由于剥削制度造成的苦难亦解释为合情合理的事情。这种说教起着掩盖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让劳动人民服服帖帖当牛作马的反动作用。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地狱、饿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指不信佛,不安于自己的命运,触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这种说教,实际上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用来恫吓劳动人民群众,对他们进行精神奴役的一种手段。
释迦牟尼死后百余年间,佛教发生分裂:一派称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长老组成;另一派称为“大众部”,拥有广大的僧侣,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又由大众部的一些支派组成“大乘佛教”,并且称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为“小乘”。大乘宣称自己这个教派是“普渡众生”的,说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当“罗汉”,不管别人,所以很不可取。他们把罗汉称之为“自了汉”,是带有一点轻蔑的意思的。大乘打着普渡众生的招牌,宣称自己宁愿入地狱渡人,也不愿自己先解脱。这是很能换得人们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别。空宗(又称“中观宗”)是公元三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一个派别。空宗宣扬“一切皆空”的教义,很有导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对。后来世亲、无着才创立了“有宗”。有宗又称“瑜珈宗”是针对空宗来的,认为不能象空宗那样讲,不是一切皆空,佛还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扬“万法唯识”的教义,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现,最终也都要归到佛性一来,主张的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意识论。
传说龙树是大乘佛教的祖师,他不仅创立了大乘空宗,而且还把佛教某些教义和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仪式相结合,创立了“密宗”,(或称“密教”)。后称密宗以外的教派为“显宗”(或称“显教”)。所谓密宗,一是主张秘密传教;由一人直接传授给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众的巫术和烦琐的宗教仪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秽浊的污水。佛教出现了密宗以后,就走入绝境了。
孔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为印度的国教。当时印度海上交通发达,对外关系活跃,国家甚至发动佛教传教士远赴国外以扩大政治影响,佛教由此便逐渐向亚洲其它各国传播。南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经帕米尔高原,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再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以后佛教便一步步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传入各国各地区后,又与当地的思想意识、宗教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显得相当活跃。但在印度,中世纪后佛教便逐渐为印度教所融化,到十三世纪就衰落了。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传入的。由我国内地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传入西藏后,曾经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后来终于战胜了苯教,同时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神祗和仪式,并形成了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后来被外地人俗称为“喇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
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
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
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
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贰’ 佛教主要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 1、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缘起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四句话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2、十二因缘 亦称“十二缘起”。包括:(1)无明,即愚痴无知;(2)行,为由无明而产生的善不善行为;(3)识,即托胎之时的心识;(4)名色,为胎中的精神和物质状态;(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生长完备等;(6)触,为出胎后开始接触事物;(7)受,即感受苦乐等;(8)爱,为贪等欲望;(9)取,即追求取着;(10)有,由贪等欲望引起有善不善等行为;(11)生,即来世之生;(12)老死。其中(1)(2)是过去因,感现在果;(3)至(7)是现在果;(8)至(10)是现在因,感未来果;(11)(12)为未来果。 3、三法印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是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4、三学 即佛教修行方法的总称,包括戒学、定学和慧学。用戒止恶修善,用定息虑澄心,用慧破惑证道,三者有相互不离的关系。 ①戒学:戒是调整身心,使身心养成好的习惯。不只要避开宗教上、道德上的不善与恶德,在经济、法律及肉体健康方面,也不做与理想相违的事,即防非止恶。戒本来的意思,也即是防非止恶。 ②定学:如果依戒调整身心,接着就会产生统一的定。为了得到定,而要调身、调息、调心,也就是调整身体,呼吸与精神,这可说是广义的戒。 ③慧学:佛教最后的目的在于获得悟的智慧,不论三学或十无学法、六波罗蜜,均将智慧置于最后。但智慧有多种:世俗欲界的有漏智慧,初步证悟的智慧,声闻阿罗汉的智慧,辟支佛(像觉)的智慧,菩萨种种阶段的智慧,佛最高的智慧等。 5、四谛 释迦牟尼用缘起论来观察人生,得出“四谛”、“八正道”。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被称为佛教教义的总纲,又称为佛学的“四个真理”。 (1)苦谛:是对社会人生以及外部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本性是苦。 (2)集谛;解释人生充满痛苦的原因。 (3)灭谛:指解除痛苦,也就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终归宿。佛教认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就是涅盘。 (4)道谛:指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盘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 6、八正道 佛教8种通向涅盘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包括(1)正见:对佛教教义的正确理解;(2)正思维: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考;(3)正语;说话要符合教义,不说一切非佛理之语;(4)正业:从事清静之身业,按佛教教义采取正确的行动;(5)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6)正精进:按照佛教教义努力学习和修行;(7)正念: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8)正定: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修行。 (二)佛教的主要经典 佛经,就是佛教经典。指释迦牟尼的弟子们所传述的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并包括以后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言行的着作。也有把其他佛教着述(包括律、论)都称为佛经的。佛经主要有《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大般涅盘经》、《圆觉经》、《金刚经》等。 (三)佛教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比较严格。它把遵守戒律做为一个佛教信徒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僧尼而言尤其如此。 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佛教的戒律因对象不同而不同,不出家的男女信徒称居士,要遵守五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这五条戒律也是佛教最基本戒律。未正式受戒的出家人称沙弥、沙弥尼,要遵守十戒,除以上五戒外还有(6)不涂饰香鬓;(7)不歌舞观听;(8)不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财宝。 僧人正式受戒称“具足戒”,又称“大戒”,意思是所受戒条已经完备。具足戒男僧二百五十条,女尼三百四十八条。

‘叁’ 佛教必须知道的常识

常识性的东西很多,也比较分散,有佛法概论类、佛教历史类、判教和各派宗义类、佛学名相类、重要经律论典类、民间神话传说民俗类等等,初学者需要了解佛学概貌和佛教历史,有以下这些书籍可以选择,适合于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

  •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

  • 圣严法师的三本佛教入门书籍---《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和《佛学入门》

  • 陈兵《佛陀的智慧》

  •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 太虚大师《佛学概论》

  • 正果法师佛学三书:《佛教基本知识》《禅宗大意》《止观讲义》

  • 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

  •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

  • 吕澄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和《中国佛dacheng学源流略讲》

‘肆’ 佛教经典语句

佛教经典语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佛教经典语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佛教经典语句1

1、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

2、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楞严经》

3、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楞严经》

4、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是大妄语。《愣严经》

5、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愣严经》

6、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大佛顶首愣严经》

7、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严经》

8、使汝流转,心目为咎。《楞严经》

9、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愣严经》

10、狂性顿歇,歇即菩提。《愣严经》

11、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愣严经》

12、“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心经》

13、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释迦牟尼《心经》

14、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

15、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释迦牟尼《心经》

16、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

17、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释迦牟尼《心经》

18、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释迦牟尼《心经》

佛教经典语句2

1、若于出家一切人边起恶心者,则同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等前为恶无异。——源自:《大方广十轮经》

2、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3、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4、须具只眼,莫依他人作眼。——源自:《黄蘖传心法要》

5、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源自:《华严经》

6、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源自:《楞严经》

7、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源自:《金刚经》

8、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源自:《华严经》

9、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0、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源自:《莲花面经》

11、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源自:《增一阿含经》

12、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源自:《法句经》

13、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4、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源自:《金刚经》

15、诸利根本,信为大力。——源自:《大智度论》

16、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他为依处。——源自:《南本大般涅盘经》

17、又如大海同一咸味,佛法亦尔,同趣涅盘,一味解脱。——源自:《佛说华手经》

18、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源自:《楞严经》

19、为除三毒刺,专求利智犁。——源自:《华严经》

20、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论》

21、佛曰: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2、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3、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源自:《无字法门经》

24、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5、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源自:《佛遗教经》

26、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27、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

28、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正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源自:《佛遗教经》

29、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毕竟无有般涅盘者,唯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源自:《华严经》

30、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源自:《佛遗教经》

31、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和敬行、质直行,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源自:《随念僧经》

32、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源自:《大日经》

33、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源自:《大般泥洹经》

34、佛曰: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3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源自:《华严经》

36、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归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源自:《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37、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源自:《摩诃般若经》

38、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源自:《付法藏经》

3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经》

40、若悟实相,即藉一法,或藉一字,均可证果。——源自:《中有闻教得度密法》

41、诵持佛名故,超亿千万劫,一切诸烦恼,疾得成菩提。——源自:《八佛名号经》

42、三乘所有三宝实义,唯取圣位名僧宝。——源自:《涅盘经》

43、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44、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盘经》

45、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源自:《灵峰宗论》

46、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47、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源自:《佛本行集经》

48、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49、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己,名为信。——源自:《大智度论》

50、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如此为善巧。——源自:《四百论》

5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2、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源自:《事佛经》

53、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币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源自:《梵网经》

54、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源自:《瑜珈师地论》

55、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源自:《无量寿佛经》

56、自归三尊,最吉最上,唯独有是,度一切苦。——源自:《法句经》

57、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源自:《法句经》

58、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源自:《分别善恶报应经》

59、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源自:《六度集经》

60、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返,是故至心稽首礼。——源自:《无量寿经》

61、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教经典语句3

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5、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8、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9、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0、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7、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8、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0、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3、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24、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25、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7、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_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9、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30、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31、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5、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教经典语句4

1、一切皆为虚幻。

2、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4、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5、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8、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9、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12、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3、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14、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5、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16、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17、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8、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9、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0、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21、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2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4、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6、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27、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28、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29、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

30、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1、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32、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3、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4、要做行为正直坦荡的君子,不做没有是非观念的小人。

3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36、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37、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38、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9、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4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1、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2、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43、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44、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45、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必须说写做,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46、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7、为了体验人生,应以道德严律人格;为了追求学问,应以智慧扩充心光。

48、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9、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0、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

‘伍’ 中国佛教基础知识的内容简介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已经历了整整二千年。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习俗的会通融合中,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宗教之一,并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于佛教传入中国这一重大事件确实值得隆重纪念,并有必要结合佛教中国化的成功事例认真总结立足于民族文化吸收外来异域文化的宝贵经验,以作为今天我们汲取世界一切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繁荣民族文化的借鉴。
本文仅就佛教的传入及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笔者的一些想法,并以此作为本书的代前言。

‘陆’ 关于佛教的一些知识100字

佛教是这么多教派中发展比较早的,而且起源在唐朝时期,一直发展到今天,在中国佛教还是挺多的,各个地方都有教馆,我个人是一个队信仰不反对也不推崇的人,就从我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的感觉而言,信仰佛其实是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佛祖保佑着人们,给人民谋求幸福和平安。心中有一种信仰是好事,最起码让自己可以理解这个社会,自己不会走错路。

‘柒’ 求佛教知识越多越好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
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
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
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
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着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这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点也不敢触动,仅以消极厌世和追求死亡的说教来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苦谛以生老病死等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些苦难,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这就很巧妙地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被压迫人民痛苦的根源。这种说教当然是对剥削阶级有利的。诚然,剥削阶级也会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但他们是从剥削阶级的贪欲本性来考虑这类问题的,即如何才能长寿,如何在来生来世也能保住荣华富贵的地位等等。而这种说教,不仅迎合了剥削阶级的贪欲心理,还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剥削阶级在纵情享受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财物施给寺庙,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福报。“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佛教正是这样向剥削阶级廉价地出售进入天国的门票。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宣扬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无法改变的。这就为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荒淫无耻地进行享受提供了根据,把劳动人民由于剥削制度造成的苦难亦解释为合情合理的事情。这种说教起着掩盖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让劳动人民服服帖帖当牛作马的反动作用。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地狱、饿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指不信佛,不安于自己的命运,触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这种说教,实际上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用来恫吓劳动人民群众,对他们进行精神奴役的一种手段。
释迦牟尼死后百余年间,佛教发生分裂:一派称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长老组成;另一派称为“大众部”,拥有广大的僧侣,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又由大众部的一些支派组成“大乘佛教”,并且称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为“小乘”。大乘宣称自己这个教派是“普渡众生”的,说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当“罗汉”,不管别人,所以很不可取。他们把罗汉称之为“自了汉”,是带有一点轻蔑的意思的。大乘打着普渡众生的招牌,宣称自己宁愿入地狱渡人,也不愿自己先解脱。这是很能换得人们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别。空宗(又称“中观宗”)是公元三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一个派别。空宗宣扬“一切皆空”的教义,很有导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对。后来世亲、无着才创立了“有宗”。有宗又称“瑜珈宗”是针对空宗来的,认为不能象空宗那样讲,不是一切皆空,佛还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扬“万法唯识”的教义,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现,最终也都要归到佛性一来,主张的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意识论。
传说龙树是大乘佛教的祖师,他不仅创立了大乘空宗,而且还把佛教某些教义和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仪式相结合,创立了“密宗”,(或称“密教”)。后称密宗以外的教派为“显宗”(或称“显教”)。所谓密宗,一是主张秘密传教;由一人直接传授给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众的巫术和烦琐的宗教仪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秽浊的污水。佛教出现了密宗以后,就走入绝境了。
孔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为印度的国教。当时印度海上交通发达,对外关系活跃,国家甚至发动佛教传教士远赴国外以扩大政治影响,佛教由此便逐渐向亚洲其它各国传播。南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经帕米尔高原,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再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以后佛教便一步步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传入各国各地区后,又与当地的思想意识、宗教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显得相当活跃。但在印度,中世纪后佛教便逐渐为印度教所融化,到十三世纪就衰落了。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传入的。由我国内地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传入西藏后,曾经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后来终于战胜了苯教,同时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神祗和仪式,并形成了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后来被外地人俗称为“喇嘛教”。

‘捌’ 佛教知识

入门:

《给新进的同修 - 初学导引》http://hi..com/veeko/blog/item/4925df1662e49e5bf3de3203.html

初接触佛教可能会用到的一些资料http://hi..com/veeko/blog/item/8b0dc544333fae44500ffe6b.html

出家:

要出家求佛菩萨(净空老法师讲述)

我年轻的时候没有福报,既贫又贱,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而且还短命。我二十六岁遇到佛法,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之后,将从前的那些老毛病彻底改过自新。我学佛第一本看的书是《了凡四训》,我看了几十遍,非常受感动!袁了凡先生早年的毛病,我全都有,而且我的福报还没有他大,这怎么得了!这是给我很大的一个警惕,所以,读了《了凡四训》之后,深深反省,认真学习佛法,这才真正得救了。

出家弘法利生这条路,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

我说:‘到哪里去出家?’

大师说:‘不要去找法师,不要去找道场。’

我说:‘那我到哪里剃度?’

大师说:‘你要是找法师,这个法师不答应,你不就生烦恼了。’

我说:‘是!那怎么办?’

大师说:‘求佛菩萨,求感应。’这个方法妙不可言!

大师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诚心去求,就有感应。’

于是我就在佛菩萨面前祝愿,果然过了几年,感应现前了。法师来请我出家,大概一个半月当中,他派人来请我九次,我看他的心很诚,于是就答应他了。老师教我的方法应验了。我受戒也是在佛菩萨面前求的,到有时节因缘时,有人来劝请,所以,我的一生是被动而不做主动。诚心诚意去求,确实‘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一定要真诚心求,决定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正法久住世间,为弘法利生帮助别人,肯定有感应。(节录自‘六和六度’21-99)

+++++++++++++++++++++++++++++++++++++++++++++++++++++++++++++++++++++++++++++++++++++++

净空法师谈出家的含义(选摘)

佛就说这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所以你要想成就,尤其是出家,你必须心理上要准备,第一个要持戒,第二个要吃苦。你要守不了戒又吃不了苦,在家学佛很好,一样有成就,又何必出家?

出家的身分,人天师范,不但是人间一切人的老师(老师就是表率),你的思想言行,别人向你学习,你是代表释迦牟尼佛的,续佛慧命,远绍如来,想想看自己能不能做到?真能做到,好,太难得!不但释迦牟尼佛欢喜,一切诸佛都欢喜,龙天善神哪个不保佑你!可是做不到,做不到,佛不会护念你,善神也不会保佑你,会有一些鬼神来找你,妖魔鬼怪他来找你,帮你作恶,接引你到三恶道。三恶道多半都是地狱道,这些恶鬼邪神他来护持你,让你造业,最后把你送到阿鼻地狱。这些恶鬼邪神,我相信都是自己过去生中所结的冤孽,全是冤家债主。这就是你虽然出家,你有障碍,你没有办法好好的学习,无法断恶修善,反过来远离善法,无恶不作,那个麻烦就大。

古德常讲,出有四种,家也有四种,都要清楚。你要明白之后,我如果做不到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那就在家学佛。在家出家,这个好,维摩居士给我们做了好榜样,在家出家。家有四种,第一个叫田宅家,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家,你有财产,你有土地,你有房舍,你有事业,你有妻子儿女,这是家,世俗之家。一般人讲出家,离这个家,这个家并不重要,更重要的,佛给我们讲的烦恼家,我们刚才讲的十善,十善的反面十恶,十恶是家。你把十恶断掉,从此以后,起心动念、言行都跟十善相应,十恶的家你超越、你出了,这个好,出烦恼家。

出也有四种,第一个是身出心没出。身出,真的你离开你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你跟他离开,你到寺院里面去住,现出家相,可是心里面念念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没有放下,还是搞的这些,那你就是心没出。身出心没出,你的障碍就大,不但没有解脱,你造的罪业也就重。这是古大德所说的口诵不能行。念经念佛,会念做不到,表面上装一个善人的样子,不是真善,说得不好听一点,自欺欺人。人可以欺骗,欺骗不了佛菩萨,欺骗不了鬼神,有没有想到?身出心不出,你要真正了解,搞清楚、搞明白,不敢出家,谁愿意造这麽重的罪业?

今天在这个环境里面,纵然发心,发心纯正出家,到哪里去学法?哪个地方有真正的道场?这个道场是真是假?为什麽?现在这个社会伪善不少,假善,不是真的。表面上做得很好看,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过去在洛杉矶有个朋友是出家人,法师,他比我小几岁,在洛杉矶遇到西藏的仁波切,非常尊敬,跟他学佛。仁波切回到西藏去,他就跟着去,大概去了三个多月,回到美国告诉我,假的。我说怎麽是假的?他说他不是仁波切,他是西藏人,住在尼泊尔。因为听说外面对于出家人供养很多,所以他是冒充仁波切到美国,收了一大批供养回去之后,才晓得他不是的。他是个在家居士,他对佛法懂得,仪规也知道很多,冒充仁波切到美国。凡是到美国都会得一些供养回去,他可以过几年好日子。现在这个社会无奇不有,佛门里有,其他宗教也不例外也有。这是说什麽?修道难,你到哪里去找一个真善知识?找一个好道场?不容易。

也正因为是这个关系,所以我们老师,这老师是真的善知识,也知道现前的环境。我的老师,一个是章嘉大师,一个是李炳南老居士,两个人都有特殊环境,我们无法跟他们一辈子。又何况章嘉大师教我三年,他就走了,我二十六岁跟他,他老人家那一年六十五岁,他六十八岁走的,我跟他三年。李老师是个特殊环境,都不能长久亲近。所以李老师教导我学孟子、学蕅益大师,这是什麽意思?孟子跟蕅益大师都是古人的私淑弟子,是今人以古人为老师。孟子是以孔夫子做老师,孔子过世,不在,念孔子的书,跟孔子学,不懂的地方就向孔子的学生请教,他真的学得像孔子。你看夫子在中国称为至圣,孟子是亚圣。夫子之道,真的是传给孟子,不是传给别人,孟子真的完全得到,给后人留下一个好榜样。蕅益大师明朝末年人,他是依莲池大师为老师。莲池大师往生,莲池大师的着作在,他是依莲池大师的着作来学习,学得非常像。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蕅益是第九代祖师,依古人。

‘玖’ 佛教的知识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佛是神吗?�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乔达摩Gau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ticcasamuppāda。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问:什么是“因果相续”?�
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杂乱义”的简单解释。佛教把主张“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见解叫做“断见”,也是反对的。关于因、缘、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这里不一一介绍了过去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现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 八大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