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数学基础方程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导航基础包是什么意思 2024-11-16 22:35:20
如何把握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4-11-16 22:30:35

数学基础方程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8-29 23:40:00

❶ 六年级数学式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4a s=a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 (a+b)h/2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πr d=2r s=π2r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 ;s=2(ab+ah+bh) ;v=abh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6a;v=3a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侧=ch ;s表=s侧+2s底;v=sh 圆锥的高用h 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v=sh/3 2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简易方程简易方程简易方程简易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❷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学过的知识与 方法 很可能被遗忘,要想牢固掌握,并形成能力,就必须科学而有效地进行复习,以期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基础 知识大全 ,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一

球的定义:

第一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球体,简称球。

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第二定义:球面是空间中与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球: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solid sphere),简称球。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二

专题一:集合

考点1:集合的基本运算

考点2:集合之间的关系

专题二:函数

考点3:函数及其表示

考点4:函数的基本性质

考点5: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考点6:指数与指数函数

考点7:对数与对数函数

考点8:幂函数

考点9:函数的图像

考点10: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考点11:函数的应用

专题三:立体几何初步

考点1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视图

考点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考点1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考点15: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与判定

考点16: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考点17:空间中的角

考点18:空间向量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三

1. 高中数学新增内容命题走向

新增内容: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应用。

命题走向:试卷尽量覆盖新增内容;难度控制与中学教改的深化同步,逐步提高要求;注意体现新增内容在解题中的独特功能。

(1)导数试题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导数的概念、求导的公式和求导的法则;

第二层次:导数的简单应用,包括求函数的极值、单调区间,证明函数的增减性等;

第三层次:综合考查,包括解决应用问题,将导数内容和传统内容中有关不等式和函数的单调性等结合在一起。

(2)平面向量的考查要求

a.考查平面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及基本运算技能。要求考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和、差、数乘和内积的运算法则,理解其直观的几何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b.考查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

c.和其他数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如可和函数、曲线、数列等基础知识结合,考查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一般由浅入深,入手不难,但要圆满完成解答,则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计算。

(3)概率与统计部分

基本题型:等可能事件概率题型、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题型、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题型、独立重复试验概率题型,以上四种与数字特征计算一起构成的综合题。

复习建议:牢固掌握基本概念;正确分析随机试验;熟悉常见概率模型;正确计算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 高中数学的知识主干

函数的基础理论应用,不等式的求解、证明和综合应用,数列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三角函数和三角变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曲线方程的求解,直线、圆锥曲线的性质和位置关系。

3. 传统主干知识的命题变化及基本走向

(1)函数、数列、不等式

a.函数考查的变化

函数中去掉了幂函数,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和不等式中去掉了“无理不等式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这类问题的命题热度将变冷,但仍有可能以等式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b.不等式与递归数列的综合题解决方法

化归为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解决;借助教学归纳法解决;推出通项公式解决;直接利用递推公式推断数列性质。

c.函数、数列、不等式命题基本走向:创造新情境,运用新形式,考查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函数具有抽象化趋势,即通过函数考查抽象能力;函数、数列、不等式的交汇与融合;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证明不等式;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考查方式由主体转向局部。

(2)三角函数

结合实际,利用少许的三角变换(尤其是余弦的倍角公式和特殊情形下公式的应用),考查三角函数性质的命题;与导数结合,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及图象;以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三角变换能力,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灵活运用能力;与向量结合,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3)立体几何

由考查论证和计算为重点,转向既考查空间观念,又考查几何论证和计算;由以公式、定理为载体,转向对观察、实验、操作、设计等的适当关注;加大向量工具应用力度;改变设问方式。

(4)解析几何

a.运算量减少,对推理和论证的要求提高。

b.考查范围扩大,由求轨迹、讨论曲线本身的性质扩大到考查:曲线与点、曲线与直线的关系,与曲线有关的直线的性质;运用曲线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研究直线、圆锥曲线之外的其他曲线;根据定义确定曲线的类型。

c.注重用代数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把代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结合起来。

d.向量、导数与解析几何有机结合。

4. 关注试题创新

(1)知识内容出新:可能表现为高观点题;避开 热点 问题、返璞归真。

a.高观点题指与高等数学相联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或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或体现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推理方法。高观点题的起点高,但落点低,也就是所谓的“高题低做”,即试题的设计来源于高等数学,但解决的方法是中学所学的初等数学知识,所以并没将高等数学引进高中教学的必要。考生不必惊慌,只要坦然面对,较易突破。

b.避开热点问题、返璞归真:回顾近年来的试题,那些最有冲击力的题,往往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2)试题形式创新:可能表现为:题目情景的创设、条件的呈现方式、设问的角度改变等题目的外在形式。

另请注意:研究性课题内容与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命题内容的关系、应用题的试题内容与试题形式。

(3)解题方法求新:指用新教材中的导数、向量方法解决旧问题。

5. 高考数学命题展望

主干内容重点考:基础知识全面考,重点知识重点考,淡化特殊技巧。

新增知识加大考:考查力度及所占分数比例会超过课时比例,将新增知识与传统知识综合考是趋势。

思想方法更深入:考查与数学知识联系的基本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突出思维能力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知识重组上做 文章 :注意信息的重组及知识网络的交叉点。

运算能力有所提高:淡化繁琐、强调能力,提倡学生用简洁方法得出结论。

空间想象能力平稳过渡:形式不会大变,但将向量作为工具来解立体几何是趋势。

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从实际问题中产生的应用题是真正的应用题,而试题只是构建一种模式的是主干应用题。

考查创新学习能力:学生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要有自己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个性品质得以彰显。


❸ 初三数学基础知识点有哪些

初三数学基础知识点:

一、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O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的主要陷阱在于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时回头检验。

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

“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符号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负,一项为零积是零。

三、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如:y=2x2+3x+4;

2、顶点式:y=a(x-h)2+k(a,h,k为常数,a≠0),如:y=2(x-5)2+3;

3、两根式:y=a(x-x1)(x-x2)(a≠0,x1,x2是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如:y=2(x-1)(x+3)。

❹ 小学数学(解)方程式入门!!!

列方程解应用题,应进行如下一些训练:

(1)列代数式的训练。正确、迅速地列出代数式是列方程的基础,可以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训练:

①用数学语言叙述代数式。例如:

3x+5(一个数的3倍与5的和);

7×8-4x(7的8倍减去一个数的4倍)。

②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例如:

a的6倍(6a);

90减去x的5倍(90-5x)。

③根据题意叙述代数式的意义。例如:“学校买来6个小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8个排球,每个b元。”要求学生叙述以下各式的意义。

6a(表示6个足球的价钱),

8b(表示8个排球的价钱),

6a+8b(表示两种球的总价),等等。

反过来,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列出代数式。

(2)找等量关系的训练。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事例中的一些等量关系,使学生逐步熟悉。

例如:小侠到商店去买笔记本,总价钱是1.6元,小侠付出2元,找回0.4元。把这件事情列出等式。

付出的2元-笔记本总价1.6元=找回的0.4元,

笔记本总价1.6元+找回的0.4元=付出的2元,

付出的2元-找回的0.4元=笔记本总价1.6元。

(3)列方程的训练。把列代数式的训练和找等量关系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只要求列出方程,不必解方程)。

例1:计划修一条水渠260米,已经修了7天,每天能修x 米,还剩50米没有修。

等量关系是:计划米数-已经修的米数=剩下的米数;

方程是:260-7x=50

例2:农具厂两个车间计划生产720把镰刀。第一车间每天生产镰刀38把,第二车间每天生产镰刀42把,x天完成了任务。

等量关系是:第一车间生产数+第二车间生产数=全部任务;

或(第一车间工作效率+第二车间工作效率)×x=全部任务。

方程是:38x+42x=720,

或 (38+42)×x=720。

❺ 初中数学之分式方程知识点汇总

为了方便初中生复习,下面我整理了分式方程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分式方程的概念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

(1)分式方程的重要特征:①是等式;②方程里含有分母;③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3)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联系: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的解法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方法是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在去分母这一步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化成整式方程(注意: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找出最简公分母);

(2)解这个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

(3)检验:将求得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则这个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若最简公分母等于0,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❻ 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

一、简易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1)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2)方 程 和 算 术 式 不 同 。 算 术 式 是 一 个 式 子 ,它 由 运 算 符 号 和 已 知 数 组 成 ,它 表 示 未 知 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 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二、解方程
1.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解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6)检验根。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可以更清楚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 x表示;
(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
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 知到未知。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 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❼ 解方程的知识点

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01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

(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02

方程的解: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意: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实际上,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

●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3)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❽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最全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 总结 最全版有哪些?高中数学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一起来看看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最全版,欢迎查阅!

目录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高考数学常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

(3);;

(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简便运算)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a=0,b=0;

(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骤。

18.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 方法 ,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

<<<

高考数学常考知识点

一、三角函数

1.周期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把所有周期中存在的最小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三角函数属于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考理科数学中更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2.三角函数的图像: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线用几何法作出,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常用五点法作图,要特别注意“五点”的取法。

3.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是研究其他一切性质的前提,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实际上就是解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通常可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或三角函数线来求解,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反三角函数主要是三个:

y=arcsin(x),定义域[-1,1] ,值域[-π/2,π/2]图象用红色线条;

y=arccos(x),定义域[-1,1] , 值域[0,π],图象用蓝色线条;

y=arctan(x),定义域(-∞,+∞),值域(-π/2,π/2),图象用绿色线条;

sin(arcsin x)=x,定义域[-1,1],值域 [-1,1] arcsin(-x)=-arcsinx

三、三角函数其他公式

arcsin(-x)=-arcsinx

arccos(-x)=π-arccosx

arctan(-x)=-arctanx

arccot(-x)=π-arccotx

arcsinx+arccosx=π/2=arctanx+arccotx

sin(arcsinx)=x=cos(arccosx)=tan(arctanx)=cot(arccotx)

当x∈[—π/2,π/2]时,有arcsin(sinx)=x

当x∈[0,π],arccos(cosx)=x

x∈(—π/2,π/2),arctan(tanx)=x

x∈(0,π),arccot(cotx)=x

x〉0,arctanx=π/2-arctan1/x,arccotx类似

若(arctanx+arctany)∈(—π/2,π/2),则arctanx+arctany=arctan(x+y/1-xy)

四、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问题

(1)巧妙“转化”--把以“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共线、平面向量垂直”“向量的线性运算”形式出现的条件还其本来面目,转化为“对应坐标乘积之间的关系”;

(2)巧挖“条件”--利用隐含条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把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含参数ψ的方程,求出参数ψ的值,从而可求函数的解析式;

(3)活用”性质“--活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奇偶性,以及整体换元思想,即可求其对称轴与单调区间。

五、见三角函数“对称”问题,启用图象特征代数关系:(A≠0)

1.函数y=Asin(wx+φ)和函数y=Acos(wx+φ)的图象,关于过最值点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分别成轴对称;

2.函数y=Asin(wx+φ)和函数y=Acos(wx+φ)的图象,关于其中间零点分别成中心对称;

3.同样,利用图象也可以得到函数y=Atan(wx+φ)和函数y=Acot(wx+φ)的对称性质。

<<<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

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在高中数学里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高中数学涉及到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讲解: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

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高中数学在关于直线方程解法中,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1各式的适用范围

○2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

(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

(a为常数);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最全版相关 文章 :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最全版

★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4)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3)

★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归纳

★ 2020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大全

★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