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安辅警保密承诺书
法律分析:公安辅警保密承诺书要写明单位,承诺内容,违约责任和承诺人签名,日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二条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第一百五十条 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
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② 在公安局干辅警,有辅警管理办法,合同,还有保密制度约束的不让辞职,但是真干不下去了,怎么办,有没有
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坚持,实在坚持不了向领导汇报一下近期思想工作,政府机关领导一般都比较通情达理只要你是实事求是! 来自职Q用户:石先生
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满一个月就可以离开了
来自职Q用户:李先生
③ 辅警保密管理工作坚持什么原则
辅警保密管理工作坚持的原则有:
1、最小化原则
最小化原则,是指严格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确定、管理国家秘密,确保国家秘密数量最少、知悉范围最小、涉密环节最简。
2、全程化原则
全程化原则,就是坚持国家秘密在哪里,保密工作就做到哪里,按照严格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实施保密管理,实现全过程、全范畴、全方位、全天候复盖。
3、法制化原则
法制化原则,是指进一步健全以保密法为主干的保密法规制度,形成上下衔接配套、行业领域全覆盖的保密法规体系,把保密工作的方方面面完全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工作模式。
辅警的起源:
辅警的概念起源于海洋法系。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实行海洋法系的国家。海洋法系认为,社会治安应该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承担。因此,在海洋法系的国家,民间自组辅警,协助正规警察维持社会治安。中国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辅助警察早已有之。
中国台湾也有辅警,叫义勇警察。法国、德国、中国大陆和日本实行的大陆法系。传统意义上的大陆法系坚持政府应对社会安全负起全部责任,不设辅警,但由于社会现实的改变,也开始逐步设立辅警,建立辅警队伍,探索辅警体制。
④ 公安民警如何做好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保希望;和平年代,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保优势。当今社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渗透与反渗透,窃密与反窃密,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也变得异常复杂尖锐。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工具,保密工作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保密工作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信息化建设对传统保密工作的冲击
公安机关是国家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的法律地位,决定它既是一个大量保存国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载体,又是一个大量产生国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重要部门。但随着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保密机制受到了猛烈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传统保密观念的冲击。多年来,公安保密工作要求“守口如瓶”,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讲的不讲。严格遵守《保密法》和公安机关有关保密规定:不因工作以外的原因打听国家秘密和案件情况;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及国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不在私人交往中泄漏国家秘密和案件情况;不私自抄录、复印秘密文件、资料;不携带秘密文电和案卷到宿舍或公共场所;不在个人着作和文章中引用国家秘密,未经批准不向任何单位提供正在办理的案件情况等等,已经成为全体公安人员的共识。基于这种共识,或者说保密观念,多年来在公安工作中较好地保护了国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安全。但是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不少人对电脑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只重视办公自动化带来的工作便捷,而忽视或根本没意识到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就可能将公安工作秘密泄露出去。因此,“只要管住嘴、管住手;保密只是少数人的事”的保密观念已经远远落后时代的要求。
(二)对传统保密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的保密方式主要表现为对涉密文件加强管理,指派专人负责文件收发、按规定范围传阅、及时回收、集中分类保管、定期销毁;对涉密文件的影印件严格控制发放范围,并视同原件加强管理;对公安工作中形成的国家秘密或公安工作秘密,严格按程序办理,责任到人,及时归档;设置专门的传真机房,严格涉密传真件的审批程序和管理;设置专门的档案室,加强对文书档案、诉讼档案和其它档案的集中管理和利用等。但是,这种传统的、单一的保密方式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信息网络的使用,大量的信息在网上流转、共享,带有国家秘密的信息材料只要一进入计算机,就会泄露出去。另外计算机外盘的大量使用也很容易使公安工作秘密被复制而泄密。同样,内部局域网的运行不能完全与公众网进行物理隔离或没有采取频变保密措施,在网的秘密也会造成泄漏。因此,可以说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中泄密的途径更为广泛,仅仅依靠传统的保密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三)对传统保密对象的冲击。公安机关传统的保密对象主要是带密级的各种涉密纸质文件和公安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案卷以及涉密传真件、笔记本、会议记录以及各种证物等涉密物品。而随着公安机关信息化的发展,保密对象也迅速的扩大,储存国家秘密和公安工作秘密的计算机(包括便携式)、计算机软盘、U盘、录音(录像)带、无线电通讯设备(手机、传呼机等)都成为了保密对象。而此类保密对象的出现,给保密工作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并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当前公安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近年来,我们通过不间断的保密工作教育、宣传、检查、部署,确保了公安机关各项保密工作措施的落实。但是,个别部门、个别民警仍没有绷紧保密工作这根弦,对保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认为只要把涉密文件、资料、图片等一些纸介质保护好就行了,对一些光介质、磁介质的国家秘密载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导致失泄密隐患和漏洞普遍存在。
(一)废旧文件资料的漏洞。据报载,某市在突击检查废品收购站时,发现某单位卖出的废旧材料中有绝密文件5份、机密文件8份和秘密文件200余份,以及大量的内部资料,令人触目惊心。对照之下,其它地方和部门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呢?某县搬迁新办公楼时,部分科室卖掉了大量的废旧文件资料,其中有无密级文件已无从考证,但是,这种处理废旧文件资料的方式却是保密工作中的一大隐患。
(二)登记不严的漏洞。按照保密要求,密级文件首先要进行登记,然后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传阅,传阅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阅办并签名落款,最后归档封存。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同志在收到密件后不进行严格的登记,将密件与其它一般性的文件一同处理;个别领导将传阅的密件随意放在办公桌上,使进入办公室的办事人员能够有机会随意翻阅这些密件,造成失泄密隐患;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密件未经登记便开始传阅,使密件在传阅中不知所踪,造成更大的泄密隐患;有的领导不遵守保密规定,把阅看密件作为行政待遇,以行政级别决定密件传阅范围,这都是错误的做法,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三)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的漏洞。一是民警在使用各类涉密电子载体存储涉密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疏忽或操作不规范,导致秘密信息泄露或被窃取;二是涉密计算机管理不规范。没有严格遵守“八个不准”、“四个严禁”和“一机两用”等有关规定,没有严格执行有关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要求,没有做到“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没有将秘密信息和非密信息加以区分;三是存储涉密信息的优盘、软盘、光盘和移动硬盘(MP3、MP4、数码相机记忆棒)等载体没有按规定标识密级,不能做到妥善保管。对废旧的涉密载体没有进行销毁处理,使别有用心的人员能通过技术手段将多次消磁或格式化的硬盘数据恢复,造成泄密;四是对计算机管理不严,造成计算机丢失。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涉密计算机,因管理不善造成丢失,埋下了泄密隐患。
(四)手机语音信号和发送短信息的漏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泄密隐患也越来越多,给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在使用手机时安全防范意识差,警惕性不强,或者是没有严格执行使用手机的保密管理规定,通话中随意谈论国家秘密或传送秘密信息;或者是使用他人赠予的手机;或者是召开涉密会议时会议室没有配置移动通信干扰器,没有屏蔽会场内的移动通信信号。目前,手机泄密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
(五)印刷秘密文件资料的漏洞。涉密文件、资料打印后,不能及时将其存放到其它介质上,并采取加密措施。印刷秘密文件、资料时,不到指定的印刷厂印刷,而在社会上的印刷厂和营业场所印刷,造成泄密。
三、加强和改进公安保密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牢固树立保密观。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保密工作无小事”,时刻提高警惕,严守保密纪律,自觉履行保密责任。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保密工作纳入视线,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确定重要岗位的保密人员时要选择政治可靠、历史清楚、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的民警担任,要教育他们充分认识公安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敌情观念,增强保密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坚决克服“有密难保,无密可保”的模糊认识与和平条件下的麻痹思想,坚决摒弃防外不防内的错误倾向。
(二)大力开展保密宣传工作。俗话说“警钟长鸣”,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保密宣传教育工作,要广泛、深入、持久地抓好群众性的保密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进一步增强全体民警的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公安工作本位意识。要重点抓好主要负责同志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训。同时,组织全体民警进行保密法规知识考试、知识竞赛,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安全保密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三)提高内部保密防范能力。“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应该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依据各业务部门工作特点、范围确定密级程序和制定保密措施。涉密人员要建档管理,明确保密工作职责,同时严格落实保密管理措施,从思想上、源头上筑牢保密工作的堤坝,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四)健全完善保密工作机制。首先,做好定密工作。定密是按法律法规确定信息的密级并在载体上做好密级标志。依法定密是法律赋予产生国家秘密单位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定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分清密与非密、是什么密级并在载体上标明的过程。定密的步骤和方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一般由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任组长,有秘密事项任务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二是确定定密工作责任人并明确责任。定密工作责任人一般为办公室负责文字起草审核的负责人。由定密工作责任人向单位保密委员会签订定密工作责任书,明确职责和奖惩措施。三是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掌握定密的标准和依据。其次,制定保密工作方案,建立动态化管理。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一是严格执行登记制度,防止密件丢失、遗漏;二是严格把握密件的传阅范围和传阅时限,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摘抄,更不得留存密件,防止传阅范围扩大化和传阅过程中的泄密;三是控制涉密人员,登记、传送、归档等工作都必须实行专人负责制;四是建立过期和失效密件的销毁制度,涉密部门要配备碎纸机,对工作中产生的密件草稿、打印错品、废品等要及时销毁;五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文件资料要仔细甄别、分类,不得私自处理废旧的文件资料,严防密件外泄;六是严格执行密件归档制度。
(五)加大保密监督和保密处罚力度。目前,基层公安保密工作中所存在的众多泄密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保密监督、处罚机制造成的。因此,主管部门要对涉密单位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隐患,堵塞泄密漏洞。对违反保密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要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及时处理,该处分的处分,该调离的调离,该撤职的撤职,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决不心慈手软,决不姑息迁就。
⑤ 公安辅警保密协议
法律分析: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保密协议可以分为单方保密协议和双方保密协议。单方保密协议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
辅警保密协议是公安局或者派出所跟辅警签订的双方协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六条 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以下简称机关、单位)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第七条 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⑥ 如何加强师市公安机关和警务站保密管理工作
如何防范警务人员泄密?“秘方”看这里→
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简称“辅警”)是公安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群众、守护平安、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辅警招录渠道差异,一些地方辅警泄密问题时有发生。
公安机关如何加强辅警保密管理、从源头防范泄密的发生,已经成为当前辅警队伍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记者近日来到陕西省勉县公安局,就辅警“泄密”风险防控等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总结经验,提出根治“秘方”。
防范为主:
定期对辅警“泄密”进行风险评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公安机关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他们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警力”。
近年来,从各级公安机关通报的情况来看,辅警违反纪律规定“泄漏警务信息”和“非法提供信息”获利的行为屡见不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且亟待加强监管防范。主要表现在:
客观方面
辅警在公安机关日常警务活动中,协助从事服务管理、警务保障、治安巡防等工作,几乎涵盖了公安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目前,辅警参与警务活动逐渐增多,工作岗位不断延伸,接触警务信息机会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警务信息泄露”的问题。
主观方面
公安机关没有针对辅警进行系统的保密教育学习培训,导致其普遍保密意识不强;常态的保密检查、技术防范等措施不完善,出现泄密问题后的追责力度不够。同时,纪律的约束力弱化,针对警务信息保密而言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定期对辅警“泄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性采取“防范为主、教训同步、追责到底”等措施,确保辅警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能够履职尽责。
泄密样式:“违规”传播信息成为主流
岗位职责不同,容易导致辅警“泄密”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违规安装
随意在公安内网计算机上安装聊天软件、游戏;进行违规扫描、入侵公安内网信息系统,造成泄密。
二、违规连接
将存有涉密警务信息的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在公安专用机和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导致公安专用机被病毒感染,造成泄密。
三、违规查询
利用参与警务工作之便,随意查询获取与工作无关的信息,使用手机拍摄涉密文件并发送到社交媒体,导致警务信息被泄露,甚至扩散传播。
四、违规发布
未经审核,在官方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发布不事宜传播的信息;利用聊天软件与其他部门交流时,将涉密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上。
五、违规泄露
利用职务之便,有意或无意地获取警务信息,将一些行动部署、侦办案件等内容泄露给他人;受人之托,违规查询、查阅案件信息等,甚至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牟取利益。
六、违规保管
对储有案件资料、警务视频等信息的存储设备、文件材料不按规定妥善保管,发生丢失、被盗,导致警务信息泄露。
防范措施:教训一致与监管追责并用
“长期教育引导、保密知识培训、监管追责并用”,是公安机关防范管控辅警“泄密”问题发生的主要措施。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保密意识
一、分类施训
按照辅警岗位分类,制定具体的保密教育培训,并将其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操作常识、网络信息安全、涉密信息甄别等知识需要着重加强培训,使辅警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和义务。
二、灵活方式
通过座谈交流、典型案例警示、开展保密知识考试、竞赛等灵活多样的保密教育培训形式,强化日常保密教育,让辅警将保密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签订《保密工作责任书》,让辅警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杜绝“泄密”问题发生。
强化风险评估,防范泄密隐患
一、突出重点岗位风险评估
对重要岗位加强涉密风险评估,减少辅警从事泄密风险高的岗位;对泄密风险大的岗位,安排保密意识强的辅警担任,切实把泄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突出人员风险评估
对存在泄密风险的辅警,及时加强教育、调整岗位,把泄密风险降到最低;对配发的警务设备系统进行风险评测,严禁泄密风险高的设备配发给辅警使用、携带或管理,减少利用设备存储信息泄密的潜在隐患。
强化监督管理,严把重点环节
一、严把检查整改环节
经常对辅警进行保密安全检查,从保密制度落实、涉密文件管理等方面入手,对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进行常态化保密大检查,认真查找各警种、部门在辅警保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苗头和隐患,防微杜渐,避免泄密问题发生。
二、严把管理使用环节
明确辅警岗位职责范围,建立安全审批和限制性措施,统一纳入监管,确保上网违规行为早发现、早阻断、早处置。
三、严把人员审核环节
针对辅警数量庞大、素质良莠不齐等特点,严格把好辅警的“入口”和“出口”,对新招录的辅警首先进行保密审核、专门培训,对离岗的辅警做好脱密教育,防止在流动过程中发生泄密问题。
强化责任落实,筑牢保密防线
一、落实保密管理责任
严格执行辅警“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将管理责任细化到人,建立“责任人”保密管理机制,实行泄密层级责任捆绑、责任连带问责,推动规范管理、依法管理。
二、落实保密问题整治责任
针对辅警泄露警务秘密表现较为突出的方面,将数字证书管理不善、专人专用落实不到位等日常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作为整治重点,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由纪检、督察等部门联合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落实考核奖惩责任
将辅警保密工作融入日常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保密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对发生违规行为或失泄密事件的单位,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
同时,对泄密辅警,特别是以牟取利益为目的,一律予以辞退,涉违法犯罪的依法予以追究,强化震慑作用,从而遏制防范辅警泄密问题的滋生。
来源:人民公安报
⑦ 如何做好协辅警的保密工作
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在机构性质上,虽然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但它不是一级授权执法组织。协警必须在在编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涉及需依法定职权才能完成的任务时,只能由在编民警完成,协警仅起辅助作用。从法理上讲,协警拥有的只是权利而非权力,此权利与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没有差别。在执法权限的规定上,协警制度并没有突破联防队(工纠队)的规定
⑧ 如何做好协辅警的保密工作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8
⑨ 协辅警在工作中接触到工作秘密或国家秘密应该怎么做
作为协辅警,在入职时应该在合同中有严守工作纪律和工作秘密的有关内容。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否则泄露工作或国家秘密要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