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处理职工薪酬经济业务时,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有哪些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识记: 1.薪酬的概念:是指雇员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
㈡ 经济学有那些知识点对工作有作用
如果你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那么,需求定律(需求与价格成负相关关系),以及利率、准备率、税率、汇率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很有用的。
如果你从事金融工作,那么,银行、货币、证券、投融资等方面的知识会很有用。
如果你是一般的职员或管理人员,那么,信息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经济博弈论、理性预期、效应理论等会有利于开拓你的思维以及辅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㈢ 从事经济方面工作有哪些
经济的范围可大可小,市场经济,国际经济贸易、商务经济学等,如果是一般的学校就业不乐观,因为根本学不到东西,学校里就只给你讲点皮毛,理论知识,如果是重点的学校,会好点,如果学得好,又肯专研,就业还是可以的,就国际经济贸易、商务经济学来说还是比较热门的两个专业,
就拿国际经济贸易来说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际能力,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跨国经营等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国际贸易的经营与管理能力。
就业面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及外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岗位。
㈣ 经济管理的一般常识
1、 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 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 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 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 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 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 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 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 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 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 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 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 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13、 三全一多样: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它是指: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14、 标准:国家标准GB/T 39351—83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5、 标准化:国家标准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6、 质量信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处理的各种情报资料。它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17、 产品责任:制造者、销售者对用户使用该产品造成的伤亡、损害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8、 质量成本: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的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和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依据。
19、 直接质量成本: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一般由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四个部分组成。
20、 GB/T19000系列标准:GB/T 19000系列标准是我国等同采用ISO 9000系列标准而制定的。又称为双编号系列国家标准,写作 GB/T19000一ISO 9000.其标准名称为《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它是一套精心设计、结构严谨、定义明确、内容具体和实用性强的管理标准,它包括“两个指南”和“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两个指南”是指一头一尾两个标准,即GB/T19000.1一ISO90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和GB/T19004.1一ISO9004—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三种保证模式”是指GB/T19001一IS0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GB/ T 19002一ISO 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和 GB/T 19003一ISO 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21、 ISO 9000族: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TCl76指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目前,这些标准包括:IS09000至IS09004的所有国际标准和各分标准;ISO 10001至ISO 10020的所有国际标准和分标准;ISO 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ISO 9000族描述了质量体系包括的要素,而不是描述某一具体组织如何实施这些要素,它们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所制约,只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南和为质量保证提供通用的质量要求。
22、 间接质量成本:在直接质量成本基础上进一步引伸和扩展,涉及制造和销售过程以外的企业活动。一般包括:无形的质量成本、,使用质量成本、供应商质量成本和设备质量成本等。
23、 内部故障成本:企业内部由于生产的产品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和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它一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费、复检和筛选费、停工损失、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24、 外部故障成本:在销售和使用中发现产品缺陷而产生的由制造企业支付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它一般包括:保修费、索赔费、诉讼费、退货费、降价费等。
25、 鉴定成本:在“一次交验合格”的情况下,为检验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它通常包括:进货测试费、工序和成品检验费、在库物资复检费、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质量评审费等。
26、 预防成本:为了防止质量缺陷发生,保证产品质量,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最低而耗费的费用。它通常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费、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费、工序控制费、产品评审费、质量信息费、质量管理实施费等。
27、 废品损失:制造的产品在经济上已不值得修复利用而发生的损失。
28、 返工费:修复次品使之达到合格品的使用价值而支出的费用。
29、 复检和筛选费:返修品的检验费、试验费,库存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检验费、试验费,抽检退回来的不合格品的筛选费等。
30、 停工损失: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停工损失。
31、 索赔费: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或其它有关的协议、承诺,赔偿顾客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蒙受的经济损失所支出的费用。
32、 诉讼费:为了证明顾客向法院提出的产品质量申述是否确实由于产品质量所致,企业派出专人调查和处理该项诉讼案所支出的费用。
33、 保修费: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或其它有关的协议、承诺,在保修期内对顾客提供技术服务的费用。
34、 不合格品处理费:处理不合格品所花的人工、材料和设备费用。
35、 退货费: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退货、换货所支出的费用。
36、 进货测试费:鉴定和评价外购原材料、半成品、工具、量具、配套件等的质量而发生的检验和试验费用。
37、 在库物资复检费:对各种库存的材料、工装、半成品、成品等作定期检验、试验和维护保养的费用。
38、 工序和成品检验费: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
39、 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对在用的仪器、仪表、工具、量具、计量基准等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周期检定”是计量标准中的专用术语等使之保持标准质量状态而支出的费用。
40、 质量评审费:确定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审费用。
41、 产品评审费:设计方案评价、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等所发生的费用。
42、 质量计划编制费:制定企业质量计划等方面的费用。
43、 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费: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一切培训教育活动费用。
44、 工序控制费: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而对工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评价以及制定工序质量分析表、建立控制点、使用控制图等方面的费用。
45、 质量信息费:收集、整理、分析、保存全部质量信息的费用。
46、 质量管理实施费:建立质量体系、召开各种质量会议、总结质量管理工作、奖励优秀的质量管理小组和个人等方面的费用。
47、 质量职能: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它所包括的各项活动既有在企业内各部门所进行的活动,也有涉及企业外部的供应商、顾客等所进行的活动。可分为直接质量职能和间接质量职能。
48、 质量职责:对企业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责任和权限的具体规定。
49、 产品的社会需求分析:通过了解顾客现实的和隐含的需求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改进意见,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数量、价格以及投放市场的时间。
50、 报警信号:产品质量变劣的一种反映。包括:一定时期的顾客申诉、索赔、退货等的次数,一定时期销售额的下降情况,一定时期的保修费用额等。
51、 营销: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是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市场调研,主要目的是识别顾客的需要,适当地确定产品质量要求并形成文件。
52、 产品构思:又称产品设想。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根据社会、自然环境、技术发展动向结合顾客的需要提出来的。开始时可能是一些含糊不清的想法,它可以由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提出来,也可以由企业职工,包括技术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生产工人提出,还可以由顾客直接提出。
53、 设计评审:为了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若有问题还要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对设计所作的综合的、有系统的并形成文件的检查。
54、 设计验证:对某项规定的活动所进行的检查,以确定该项活动达到了规定的要求,这些规定要求主要是指产品规范。
55、 设计确认:对最终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进行的、主要是为了确定该产品达到了顾客要求,满足顾客的需要。
56、 初期评审:设计工作的基础和起点,这一阶段要求对方案作出概略的分析和论证工作,其内容偏重于对技术理论、设计原理以及技术经济效果和实现技术方案的可能性等方面的论证和评审。
57、 中期评审:从设计开始至设计定型之前的评审工作。其特点是具体、深入、仔细,目的是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包括理论验证、模型验证和样机验证。
58、 终期评审:在新产品样机试制之后进行的评审。重点是全面审查新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生产成本是否符合原定的各项要求,以便为投产做好准备,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形式是设计定型鉴定和生产定型鉴定。
59、 销售准备状态评审:确定组织是否有提供新产品或重新设计产品的能力。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包装、操作、维护和修理手册是否齐全并适用;有适宜的销售和顾客售后服务;现场人员培训;备件提供情况;现场试用情况;完成鉴定试验情况;早期产品及其安装和标签的实际检验情况;生产设备的过程能力符合规范的证据。
60、 设计再鉴定:也称事后评审,为了确保设计的持续有效,应定期对产品进行评价。其中包括根据现场经验、现场使用情况的调研或新工艺和新技术,对顾客的需要和技术规范进行复审。评价时还应考虑过程的修改,应保证更改不能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
61、 设计垄断:一个通病,是指设计部门对设计的决定已经达到不容别人挑剔的地步。除非产品试验或使用中出现了毛病,否则他们一般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62、 关键件:含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特性的单元件。关键特性是指如果该特性失效或损坏可能导致危及人身安全的后果或产品无法执行规定的任务。
63、 重要件:含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特性的单元件。重要特性是指该特性如果失效或损坏,可能迅速导致或显着影响最终产品不能完成要求的使命,但不会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后果。
64、 可靠性: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故障平均修复时间、维修度、有效度等指标来衡量。
65、 可靠性技术:设计可靠性、制造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
66、 可靠性管理:为实现可靠性技术创造物质、人力等条件,以便最有效地达到预期可靠性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67、 田口方法:又称三次设计、稳健性设计。日本田口玄一博士所创建的一种设计方法。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线内质量控制和线外质量控制。它适用于产品设计、科学试验、技术改新、工艺改革、材料研制等开发性领域,也适用于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68、 需要吸收型产品构思: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部门,根据市场需要,设计出新产品。由于产品开发与研究部门同市场进行了充分的双向交流,所以这种产品构思的成功性很大,盲目性很小,适用于中小企业开发产品。
69、 技术推动型产品构思:企业产品开发与研究部门的人员,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本企业的技术实力,主动提出产品构思,促进顾客产生对新产品的需求。适用于技术水平高的大企业。
70、 供应商调查:对供应商能力作出的一种预测。一般方法是派出一组有资格的观察员对供应商进行访问。观察员了解设备,研究各种程序,同负责人交谈并收集有关资料。通过这些工作,他们就能够对供应商是否有可能交付优质产品作出有用的预测。
71、 对供应商的设计资格审查:根据供应商设计出来的样品进行试验,调查其设计控制工作,以判定供应商的能力或资格。
72、 合格判定审核:为了简化人厂手续,提高检验工作效率,为了同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需方对供方的检验工作能力所做的审核。
73、 对供应商的监督:为了保证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既定标准或适用性的要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监督包括程序的、工艺的和产品的各种审核,以及购买者所执行的任何检。监督也属“早期报警”的范畴。
74、 供应手册:又称“供应关系手册”。企业用来指导采购活动和处理同供应商关系的一种工具。
75、 工序: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包括加工、检验、搬运、停留四个环节。
76、 工序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77、 工序能力指数:表示工序能力对设计的产品规范的保证程度。
78、 主导因素:在众多影响最后质量的因素中,起决定全局和占支配地位的因素。
79、 质量控制点:在质量活动中需要重点进行控制的对象或实体。具体地说,是生产现场或服务现场在一定的期间内、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导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80、 关键特性:该质量特性如果失效或损坏,可能导致危及人身安全或产品无法执行规定的任务。
81、 重要特性:该质量特性如果失效或损环,可能迅速导致或显着影响最终产品不能完成要求的使命,但不会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后果。
82、 一般特性:除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之外的所有质量特性。
83、 防误措施:为使误操作或疏忽造成的人为差错不发生或使差错降至最低程度所采用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式及一些相应的装置的方法。
84、 可追查性:又称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85、 质量可追查性:具有鉴别产品及其由来的能力。
86、 工序质量:工序过程的质量。它的高低反映在工序的成果符合设计、工艺要求的程度,即工序的符合性质量。
87、 生产制造过程:从准备生产开始,直到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过程。
88、 检验:对实体的一个或各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要求相比较,以及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等所进行的活动。
89、 检验的保证职能:把关的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90、 检验的预防职能:通过首件检验或工序中按规定频次的抽检,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发生。
91、 检验的报告职能:把在检验中收集的数据、信息作好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改进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92、 检验的监督职能:监督的对象是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等活动,并将所作出的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合格。质量检验有助于管理者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有一个综合的了解,实施监督。
93、 理化检验:以机械、电子或化学量具为依据和手段,对产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测定,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方法。
94、 感官检验:对于无法测量的产品质量特性,或者在缺乏测量仪表的情况下,人们册自己的感觉器官作测量工具测试这些质量特性的检验方法。
95、 分析型检验:以人的感官作为测试器具来判断产品特性的感官检验。
96、 嗜好型检验:通过感官检验来了解人们的喜好程度。
97、免检:如果可以得到由有资格的单位进行过检验的可靠性资料,就可以不需要检验。
98、 全检:又称100%检验。是对一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的方法。
99、 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
100、 自检:由工作的完成者依据规定的标准所进行的检验。
101、 互检:操作者之间对加工的产品、零部件或完成的工作进行的互相检验,可以起互相监督和纠正错误的作用。
102、 专检:专职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的检验。
103、性价比:全称是性能价格比,是一个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公式:(外观+品质+产品精神)/价格。通常不会在同一性能基础上比较或比较的机会较少。性价比应该建立在你对产品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先满足性能要求,再谈价格是否合适,由于性价比是一个比例关系,它存在其适用范围和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
104、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是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所以宏观调控是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来达至计划经济之目标。
105、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普遍物价水平上涨,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一点说明】:已有答案,篇幅过长,其余可另外提问。
㈤ 去金融公司上班需要掌握哪些金融知识如何才能成为金融圈年薪百万的人
金融圈年入百万可以说是精锐了,自己就在金融圈,身旁很多小伙伴朋友年收入过百万乃至一定。像这样的大部分全是做业务出生,手上把握很多的客户,在公司也身处管理层领导职位,下边管理方法好多个团队或是单位,岗位职责便是把自己和团队的业绩做好。金融行业工作的确相对性比较轻松,唯一给人一种的压力便是每一个月的部门销售业绩了。企业一般都早九晚五准时打卡签到上下班时间,周末双休,每个星期也有几回能够不打卡的机会。企业没有要求强制加班,看职工个人意愿,工作时间都是是很自由的灵魂,除了一些管理会议和必需学习培训或是接待客户以外,其余时间任凭自身分配,能够做你想做的事儿。
金融是实体的气血,并没有实体线,金融业高转速,仅仅窝里斗的不可持续发展观,仅有血夜进到实体线才会资本的价值提升。金融业的技能也就可以发布来啦,最先针对数据的掌握、把握、消化吸收、了解、转换、分析的水平。随后针对金融衍生工具、方式、配件的把握和运用,然后就是针对政治和经济的敏感性。当然还有一个针对钱财的执着期盼。但是最主要的都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就是道德的严苛把握,由于金融业自身不是钱,却的钱做为实际操作专用工具,钱都并不是金融人的,是客户,那样略微不负责任,便会碰触法律底线,你离丧生于这个行业就只差一步。因而社会道德高于一切,大脑优先,专业技能强大,一往无前。
㈥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哪些
哦你跟我情况很像啊
你说的经济分析师说具体了就是大学教师
投资策略职务就是在投资银行或参与股票市场的大公司工作
这两个职业都非常有诱惑力!
但是要趁早决定职业方向
因为二者实际上的区别很大
学的东西也是两码事
比如在美国的大学里
经济学就是经济学
应该是类似哲学的
而金融学是在商学院里面的您好,以下是我给你找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
《细节决定成败》、《水煮三国》
(经济,管理类)
《穷爸爸,富爸爸》、《羊皮卷系列书籍》(经济,管理,营销,财富类)
《深海战略》(营销,财富类)
《世界是平的》
(励志,经济类)
《货币战争》(经济,金融,学术类)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术,理论类)
《经济原理学》(经济,知识理论类)
《国富论》(经济理论,学术类
想念经济学要考的是GRE
念金融要考GMAT
㈦ 商务局工作需要什么经济学的知识
商务局主要是管经济建议、国际贸易的,因此财务和贸易知识是必需的。具体比如需求定律(需求与价格成负相关关系),以及利率、准备率、税率、汇率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很有用的。信息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经济博弈论、理性预期、效应理论等会有利于开拓思维以及辅助做出正确的决策。
商务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根据本区内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招商引资的形势和任务,拟定本区商务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研究分析国内外经贸形势,负责招商引资,完成投资促进任务;做好参加国内外招商活动的联络协调和宣传推介工作;承担“走出去”战略在本区的具体实施,负责本区企业进出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工作。
3、研究分析全区商贸市场分布及发展趋势,指导本区的商品流通工作;负责商业街、社区配套网点的规划及规划实施工作;负责本区大型商贸设施相关报批手续的申报及其建设协调工作;指导本区商贸业态培育、改造,收集发布本区商贸领域的招商信息,帮助投资者选择最佳投资方式,负责和管理本区商贸设施的招商工作。
4、研究本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商务促进方式,培育及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参与本区商业中心、产业群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
5、建立和发展与国外有关政府经济部门的合作,负责本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协作及归口管理本区的外事工作;组织实施本区在境内外举办的经贸交易会、展览会、洽谈会和招商活动。权限审批、审核或报批本区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变更,负责对本区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及联合年检工作。
7、指导全区“放心工程”建设,加强生猪屠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负责专项控制和专卖、专营商品的监管工作。
8、健全法务援助体系,负责本区外资企业和内资重点企业的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
9、负责对行业协会的培育、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推进商务领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10、负责商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风、党纪、政纪条规的学习教育;协助调查处理本单位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行为。
11、负责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商务局党工委的商贸企业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纪检监察及人大、统战、群团工作;协调处理原商贸系统改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
12、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