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总结
扩展阅读
儿童术后吃什么排便 2024-11-05 20:58:37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总结

发布时间: 2022-08-17 12:50:07

⑴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有哪些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

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最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作、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在测盆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3、认识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认识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2、直角的初步认识。

3、锐角和钝角。

四、2~6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观察立体图形。

六、7~9表内乘法:

7~9的乘法口诀。

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八、数学广角——搭配:

排列、组合。

⑵ 二年级数学中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意义

3×5表示5个3相加

5x3表示3个5相加。

注意:

1、在如上乘法表示什么中,常把乘号后面的因数做为乘号前因数的倍数。

2、参见wiki中对乘数和被乘数的定义

另:乘法的新意义:乘法不是加法的简单记法

Ⅰ乘法原理: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x1,x2,x3,….x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质的不同,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就失去其意义,则为乘法。

在概率论中,一个事件,出现结果需要分n个步骤,第1个步骤包括M1个不同的结果,第2个步骤包括M2个不同的结果,……,第n个步骤包括Mn个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事件可能出现N=M1×M2×M3×……×Mn个不同的结果。

Ⅱ加法原理: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z1,z2,z3…,z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相同的质,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仍然有其意义,则为加法。

在概率论中,一个事件,出现的结果包括n类结果,第1类结果包括M1个不同的结果,第2类结果包括M2个不同的结果,……,第n类结果包括Mn个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事件可能出现N=M1+M2+M3+……+Mn个不同的结果。

以上所说的质是按照自变量的作用来划分的。

此原理是逻辑乘法和逻辑加法的定量表述。

(2)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总结扩展阅读

乘法的运算法则

1、整数

(1)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那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

(3)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小数

(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分数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有整数的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

(3)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乘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则运算

⑶ 二年级上册的乘法口诀表是什么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3)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知识总结扩展阅读:

乘法口诀表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九九表只需45/81项。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

⑷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主要有哪些知识点

主要是以计算和单位换算为主,知识点也是偏向于基础一些。

二年级数学初始阶段只要是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主,这也是二年级段学生最开始接触的,无论任何一个阶段数学的计算都是一个需要踏实掌握的基础。

还有就是一些物体的观察,这也是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毕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需要学生对各种的图形进行观察和学习,都是非常的重要的。这样也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

最后就是一直学习的应用题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这也是伴随数学学习长期的一个过程。

数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要发现其中的乐趣,这也是比较关键的,简单的学习知识是比较枯燥的,更多的是发现其中的乐趣,这样我们的数学才会学习的更好,数学是一门比较实用的工具学科,而且数学的学习也是伴随我们的学习越来越重要,家长也是要学会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学习,学有所成。

⑸ 女儿马上就要上二年级了,求数学乘法口诀(小九九)记忆技巧。

一.按顺序背诵必不可少。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中国人学乘法可谓是独具优势,由于发音简单,因而琅琅上口,对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运用自如,更何况我们这一代见多识广的小学生呢。
二.理解口诀的意义。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口诀的意义应该能有较好的理解,对于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6×8,表示6个8或8个6连加,那么当学生背不出口诀时,可通过加法算出结果,或者通过它的意义估计出积的结果大约在50左右,继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结果,朝这个范围思考口诀。
三.推算出口诀的结果。当学生能按顺序熟背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四.找寻积的特点。我们还可通过积与因数的一些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或判断结果的正误。例如:1的口诀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记忆,积与另一个因数相同;2的口诀结果都是双数,也就是学生常说的“2、4、6、8、10”;5的口诀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个因数,是双数则积的末尾是0,是单数积的末尾就是5。再有就是根据两个因数来判断积的奇偶性,“双数×双数”积是双数,“双数×单数”积是双数,“单数×单数”积是单数。当然这一判断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难度,适合思维拓展题,若仅仅是为了判断积的正确与否,也许孩子们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戏中熟练。我想这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记忆方式,因为纯粹的背显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补口诀比赛”或通过一些网络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在家里学生也可下载一些类似的网络游戏或与家长玩“算24点”的游戏增加口诀的运用机会,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口诀记忆并不那么困难。
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正所谓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乘法口诀的运用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课堂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当让孩子感受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这点需要家长配合,利用一切与之有关的机会让孩子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结果,相信孩子们会乐意把他们所学知识在家长面前展露,体验自己学习的价值是极其快乐的,这会激励他们学得更多。

⑹ 二年级上册的乘法口诀表是什么

法口诀表好记方法:

可以竖着背,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着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

接下来,依次是四四十六的竖列、五五二十五的竖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这种方法有个规律,几的竖列,就逐渐增加几,可以按此规律帮助记忆。

⑺ 二年级乘法公式有哪些

二年级乘法公式有以下: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二年级公式法则

因数x因数=积 ,积÷因数+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商x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小数乘法法则: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