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宽,长,的英文单词分别是
【英文】:
高 high
宽 wide
长 long
❷ 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英文怎么说
Study of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knowledge
绝对是英语, =,=
❸ 英语单词怎么背
思维:
要做到高效地学习单词,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语境”和“周期”的重要性。
❹ 宽度W,长度L,高度H,厚度D 厚度为什么用D表示前三个都是英语单词首字母,厚度是哪个英文单词首字母
depth深度厚度
❺ 家具方面的英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深度,深色,浅色,颜色偏深,颜色偏浅用english怎么说请大家帮帮忙
长度length
宽度breadth
高度thickness
厚度deepness
深度colour
深色fuscous
浅色tink
颜色偏深colour more fuscous
颜色偏浅 colour more tink
❻ 高度、面积、大小、深度和长度这些词语英语的比较级,最高级怎么写
高度:high;height
面积:area
大小:size
深度:deep:deepen
长度:long:length
❼ 英语专业考研词汇的深度与广度
这是什么意思?广告啊?
❽ 要一篇英语专业的成品论文
词汇深度教学探讨
摘要: 人们对词汇量的过度迷信和疯狂追求使英语词汇教学很长时间仅仅停留在读音、拼写、词形变化、英
汉对译等表面层次上。笔者认为词汇量不能等同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 教师应加强学生词汇知识深
度的学习, 注重词语搭配能力、心理词汇习得、跨文化意识以及同义词辨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词汇深度; 词语搭配; 心理词汇习得; 跨文化意识; 同义词辨析
On the Explor ation into Depth of Lexical Knowledge
YANG Jing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AU, Hefei, 230036, Anhui)
Abstr act: The exaggerated influence of vocabulary size on English achievement led to a long- time stay in some
superficial levels, such as pronunciation, spelling and accidence in the lexical teaching. The author
doesn’t think vocabulary size is the equivalent to one’s lexical competence, so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depth of lexical knowledge by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 to collocate,
acquisition of mental vocabulary, awareness of multi- cultures and ability to distinguish synonyms.
Key words: depth of lexical knowledge; collocation; m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multi- cultural awareness; synonym
英语成绩上不去是因为词汇量太少, 而提高
词汇量的途径就是靠“背”, 于是出现了各种冠以
不同名称的帮助“背”单词的软件: “我爱背单
词”、“自由背单词”、“轻轻松松背单词”、“不知不
觉背单词”, 等等。这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信
念: 英语成绩←英语词汇量←背单词。在英语学
习中, 学习者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英语词汇量, 才
能听懂他人所说的英语, 读懂他人所写的英语文
章; 才能畅所欲言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英
语交际中得心应手[1]。这种对词汇量的过度迷信和
疯狂追求使英语词汇教学很长时间仅仅停留在读
音、拼写、词形变化、英汉对译等表面层次上。
一、词汇知识深度
关于词汇习得的研究探讨较多的是词汇知
识的广度, 即如何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从词汇
知识广度看, 一般认为掌握一个词的音、形、义
就够了。但是对于常用词, 掌握这些内容还远远
不够。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词汇
知识深度的重要性。至于词汇知识深度的界定,
国外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
连续体观, 如Dale, Faerch 等。持该观点的学者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词汇知识, 他们把词汇知识
视为一个由不同水平和知识面组成的连续体,
而笔者认为词汇量不能等同于学习者的词汇能
力, 教师应加强学生词汇知识深度的学习, 注重
词语搭配能力、心理词汇习得、跨文化意识以及
同义词辨析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
意义上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词汇能力。不是一个
“习得”或“未习得”, “知道”或“不知道”的简单
二分的过程, 所调查到的词汇知识不过是词汇
习得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词汇知识的反映。如
Faerch.认为这种词汇连续体的起点为对词形的
模糊了解( 即知道这个词是目的语中的一个
词) , 终点为在自由产出中正确使用这个词的能
力[2]。而Dale 将这个连续体分为五个阶段: 1.我
以前从未见过该词; 2.我听说过该词, 但不知道
其含义; 3.我在语境中认识它, 它与�6�8�6�8有关; 4.
我知道该词; 5.我能够把该词跟其它在意义上与
其密切相关的词区别开来[3]。另一类观点是成分
分类法观, 如Cronbach, Nation 等。持该观点的
学者们按词汇知识的构成成分分类描述, 分析
构成一个词全部知识的意义和用法的不同方
面。如Nation 认为, 了解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它的
形式( 口头或书面) 、位置( 语法句型搭配) 、功
能( 频率得体性) 和意义( 概念联想) [4]。而
Cronbach 认为理解一个词包含下列五个含义:
类化( 能给该词下定义) 、应用( 选择该词的一个
适当用法) 、意义的宽度( 回忆该词的不同意
义) 、意义的准确度( 在各种可能情形中正确地
运用词义) 以及易联想性( 能产出性地使用词
语) [5]。Richards 曾概括词汇知识所涉及的内容,
其中与本文要讨论问题相关的主要有3 条,
即: 1. 知道在口语或书面语中遇到该词的概
率; 2. 知道该词的句法行为; 3. 知道该词与其
他词构成的关联网络[6]。
由此可见, 从整体上看, 二语词汇是一个由
不同层面( 或词汇类型) 、不同水平、不同宽度和
深度构成的有机系统, 而二语词汇知识是一个由
不同层面组成的‘框架’, 其发展过程一般经历了
从认知( 即接受性能力) 到运用( 即产生性能力)
的缓慢发展过程。二语词汇知识的不同层面之间
不是相互分离、独立发展的, 而是相互联系、共同
发展的, 二语词汇知识与二语水平、二语词汇量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
极力引导学生客观、积极地看待词汇量在英语学
习及英语测试中的作用, 同时加强对词汇知识深
度的教学。
二、词汇知识深度教学
( 一) 词语搭配
Sinclair 和Renouf 在大量的语料库研究基础
上提出了词汇大纲的思路和设想, 明确指出, 英
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 1. 语言中最常见的词形;
2. 这些词形的核心用法模式; 3. 他们的典型组
合。这一思想明确指出了词汇知识的关键内容,
而且将他们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为了更加明确词
汇知识的关键要素, 本文引入两个概念, 即类联
接、搭配。类联接和搭配这两个概念是J.R.Firth
1957 年首先提出来的。根据Firth 的定义, 类联接
是‘语法范畴之间在句法结构上的相互关系’[7],
本文用它来描述与词的直接使用相关的语法范
畴或语法词建立起来的语法形式。例如, 动词
discover 在使用时, 后面经常跟一个名词词组或
一个that 从句, 或“wh- ”词从句等。这三种情况
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的类联接, 分别标示为“Vn,
Vthat, Vwh”( 大写字母V 表示当前讨论的动词,
小写n 表示与被讨论词相关的名词或名词词组,
that 和“wh”分别代表that 从句和“wh- ”词从句) [8]1。
教师对词语类联接的讲述一般是非常具体非常
到位的, 学生也基本能掌握一些词的语法型式。
但只掌握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运用的需
要, 他们在输出英语时( 口语输出及写作翻译) 经
常会遇到词语的搭配问题。搭配指的是一个词所
处的最常见和典型的环境, 本文用它来描述词的
词汇型式, 即“词语的‘横组合’, 是词语在同一序
列中的‘共现’。共现的词语之间存在着一种‘相
互期待’, 即搭配关系。通俗地讲, 搭配就是指‘一
些词经常比较固定地和另一些词用在一起’”[9]。
例如, 当动词discover 用在“V n”类联接中时, 在
位置上出现的中心词并不是完全开放的, 而是有
所选择的, 常出现的有body, evidence, effect, field,
language 等, 这是由discover 的意义和人们的使用
习惯所决定的。因此, 在教学中单单教授“Vn”是
不够的, 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discover�6�8 body/
evident/effect/field/language”等才有助于加深他们
对该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再如, 动词reach 通过
CLEC(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和Brown 两个语
料库检索得到的在‘Vn’中与名词的搭配情况[8]
2。中国英语学习者常把reach 与aim、object、
purpose、effect 等搭配, 而这样的搭配对本族语
使用者而言, 许多是不够典型的, 甚至是不可以
接受的。在英语中, 动词reach 一般只能与goal
搭配在一起表达类似汉语中“达到目的”的意
义。因此, 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强调常用的而
且不易被替换的搭配, 将常用词放回到上下文
中( 而不是孤立出来) , 充分考虑使用时的关键
语境, 即提炼出能够充分体现典型类联接和搭
配的词或词组, 加以注意和学习。这样, 学生们
才能够产出更准确、更地道、更接近于目的语的
语言。
( 二) 心理词汇习得
在上述例子中, 学生把reach 与aim、object、
purpose、effect 等词搭配在一起用是由于母语汉
语的影响。因为汉语中“达到目的”、“达到效果”
是地道的搭配。这说明英语词汇的习得, 尤其是
心理词汇的习得, 受母语的影响。因此, 教师应加
强英语心理词汇教学。心理词汇不是像词典那样
按字母排列的, 而是按语义网络的方式把词组织
在一起的。例如父亲激活母亲、桌子激活板凳、苹
果激活水果的时间要短于父亲激活桌子或板凳
激活水果的时间, 因为在语义网络中这些词的距
离不一样。心理词汇比词典里的条目装载了更多
的信息, 包含了很多词典未能收录的含蓄意义,
有心理和社会特征的( “爱交际”、“受母性支
配”) 、有延伸典型性的( “有烹调经验的”、“穿裙
子的”) 、有某个时代或社会所假定的( “爱哭
的”、“不讲理的”、“懦弱的”) 等等[10]。但英语心理
词汇的习得往往是在汉语的心理词汇建立之后
才开始的, 这意味着在英语学习者的头脑里已经
有了一个包括形式和意义表征的心理词汇。他们
在习得英语的心理词汇时很容易把新学的语音
或文字形式影射到原来的心理词汇的意义上面,
所以汉语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例如中国人的心
理词汇里已经建立起一个shuiguo 和“水果”的联
系, 再学英语的fruit, 就很自然把它和“水果”等
同起来。但西方的水果店并不包括干果。所以“水
果”应是fruit and nuts。因此, 如何尽量避免汉语
的影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重视学生英语心理
词汇的习得, 提醒他们注意由两种语言语义空间
不同造成的词语语义上的差别, 尽量避免受母语
心理词汇影响的英语词汇上的误用错用。例如
at ten degrees centigrade, 教师可让学生对度这个
单位进行汉语的语义联想。学生很自然会想到温
度、酒精度、眼睛度数、电力的度, 这时教师给出英
语中相应的度来。眼睛的度应为strength, 酒精的
度应为proof 或strength, 汉语的一度电指1 000
瓦小时的电量, 应为kilowatt- hour。这样, 学生在
实际运用当中就不会把这些“度”混淆起来, 造成
degree 的滥用或误用。
( 三) 文化意识
语言的底座是文化, 词汇结构、词义结构和
搭配无不打上该语言社团文化的烙印。美国杰出
的语言学家萨丕尔( Edward Sapir) 在他的《语言》
一书中写到:
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
种族( 或许多种族) , 也就是说, 属于一个由于身
体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 语
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
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
了我们生活的性质[11]。
弗里斯( Charles C. Fries) 曾以“breakfast”一
词为例阐述词汇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十分密
切的关系。这个词本身的意义是很清楚的: “早
上的第一顿饭”, 但是, 他认为如果不了解包括
哪些东西、在哪里吃、和谁一起吃、在什么时候
吃, 就仍然不能充分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中国人
的早餐和英美人的早餐不一样。如果不了解英
美人吃饭的习惯, 学生对于“breakfast”一词的了
解只能是一般的概念性的, 而不可能十分具体。
另外, 词的含义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
的或明显的意义。含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
义。外语中概念意义与母语中一致的两个词很
可能在文化意义上大相径庭。英语中的“peasant”
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
相同, 可能有不同的涵义, 英语中的很可能有贬
义。下面是两部词典给peasant 一词下的定义中
的一部分:
《新编韦氏大学词典》: 一般指未受过教育
的社会地位底下的人。
《美国传统词典》: 乡下人, 庄稼人, 乡巴佬;
教养不好的人, 粗鲁的[12]。
而汉语中的农民通常是毫无贬义的。不了解
词的含义, 学生会在言语上犯严重错误: 误把好
言当恶语或误把嘲讽当称赞。再者, 词语的联想
意义是与文化有关的, 是文化因素在词汇意义体
系中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中很多概念意义相
同或相近的词在联想意义方面差异却很大。英语
的“blue”和汉语的“蓝色”在概念意义上就完全
相同, 都指称基本颜色的一种, 但它们的联想意
义却有很大差异。英语的“blue” 常带有“depressed
、sad、melancholy”等联想意义, 如in a
blue mood、a blue Monday。而汉语中的“蓝色”则
没有这类消极的联想意义。因此, 词汇教学不能
仅仅只涉及词的字面意义, 而更应重其涵义以及
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意义或涵义上的区别。这要
求外语词汇教学中对一些“貌合神离”的“假朋
友”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的处理, 以培养学生
的跨文化意识。
( 四)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 语义学用来指词项之间一类主要的
涵义关系: 具有相同意义的词项是同义词, 他们
之间的关系是同义关系。说两个词项为同义词并
不是说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即可在所有语境中
互换, 内涵也完全相同———这种不太可能的情形
有时称作“完全同义”。两个词项只要意义足够接
近, 可在某些语境里自由选用而不致使整个句子
的意义产生差别, 就可称作有同义关系。例如在
What a nice———of flowers “多好的———鲜花”的
上下文中, 词项range “各色”, selection “优选”,
choice“精选”等是同义词; 但在Her———of knowledge
is enormous“她的知识———很广”的上下文
中只有range “范围” 能与另一组同义词( 如
breadth“广度”) 互换[13]。英语中同义词尤为丰富,
但即使这样, 人们也很难找到两个在意义和用法
上完全一模一样的词汇。它们总会有些区别的,
要么在涵义要么在形式要么在搭配上。因此, 在
教授同义词知识时, 教师应重视语境的重要性,
把同义词放到一定的语境中讲述。例如amaze 和
astound 两个词同义, 都可表示面对似乎不可能
发生的事情时表现出吃惊或是困惑。但astound
指由于发生完全出乎意料的事而使人震惊; amaze
使人惊愕, 含有令人难以置信之意。教师通
过下面两个例句让学生体味这两个同义词之间
的差异。
a.The mother was amazed to find that her lazy
boy won first prize in an important competition.
b.A young lady was astounded to learn that
her closest friend had turned out to be a swindler.
由于词汇深度知识的宽泛性, 本文只从词
语搭配心理词汇习得跨文化意识及同义词辨析
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词汇深度教学进行了探
讨, 希望能启发教师们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思索,
进而为中国英语词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尽微
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