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思想状况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
公元前316年西晋灭亡,但仍有亡国奴不甘心,想恢复西晋王朝,他们在各个地区积极活动。公元前317年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朝廷——东晋王朝,其统治范围非常的小,管辖区仅限于江南地方的半壁江山。
在东晋王朝年间,北方的统治权一直是由赵国及前秦人等统治者掌管的,国家呈现分裂的状态,而且一直延续了两个朝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前后分裂的时间为三百年。
陶渊明的思想状况
在腐朽官僚的统治下,政治极端黑暗,当权的大臣们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和残杀,统治者内部的斗争又接连不断,一系列流血政变,陶渊明都耳闻目睹。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对统治者有过幻想,希望能通过出仕的途径,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宏愿。但是,在几次出仕的过程中,他逐步看穿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和自己格格不入。
他坚持自己的气节,不愿和统治者妥协,只有隐退田园,躬耕自资。在亲自参加劳动和接近农民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他愈是痛恨那些达官贵人的腐朽和官场的险恶,就愈感到农民的淳朴可亲和田园生活的可乐。
除了现实生活的影响外,儒、道两家的思想对陶洲明也有显着的影响。他的政治抱负本是继承着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后来归隐,也正是实践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他还接受了王充等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道家蔑视富贵的思想。
他的“乘化委运”,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和老庄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他的思想并不局限于儒、道两家的范畴。他既没有儒家鄙视劳动的偏见,也不取道家放纵的行为。在当时的思想界,他是独树一帜的。
(1)陶渊明冷知识大全集扩展阅读
陶渊明的一生
陶渊明(前365年-前427年),又名陶潜,字符亮,东晋伟大的诗人、散文家和辞赋家,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亦是文学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着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出生在没落的官宦家庭,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四年后母亲也离开人世。陶渊明和妹妹就寄住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是杰出的名士,对陶渊明的影响非同一般。陶渊明自小就习得琴棋书画,才华横溢,颇有外祖父的风范。
陶渊明长到二十岁时,就开始了游宦生涯。在这期间,曾担任过江州祭酒、主簿、镇军将军,彭泽令等职位。陶渊明在官宦与田园生活之间游荡了十多年,三番两次出仕、辞官,又出仕。
在这反复无常的日子里,陶渊明一心想施展抱负展示宏图伟愿,另一方面又想念舒适的田园生活。经历了内心纠结的斗争,最终放弃厌恶了官场的黑暗奸诈,选择一心向往追求安逸舒适的田园生活。
前405年,陶渊明最后一次任命的职位是彭泽令。在程氏妹的去世后,陶渊明着作了《归去来兮辞》,表明了他辞官归隐田园生活的心愿。写完这首辞赋后,陶渊明就毅然辞官,回归于农田生活,一直到去世。
在归隐田间生活期间,陶渊明着作了五首《归园田居》、十二首《杂诗》等诗歌。在病重清醒之际,还着作了《拟挽歌辞》。
2. 陶渊明是真正的隐士吗
古代隐士形形色色各有不同,有的如庄子、长沮甘于淡泊,安于清贫,视功名利禄如粪土,追求自由与恬静,超然于世外;有的如明代陈继儒,名为隐士但实际是“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有的如唐代卢藏用,隐居终南山,以隐求仕,开辟终南捷径;有的如诸葛亮,阳为隆中高卧,阴为勾结豪强以图来日官场之腾达。窃以为这些都不能算真的隐士。所谓隐士是指有志于经国济世但对官场世俗极为失望,愤然隐居的有一定学识才德的人。 隐士有三个条件:第一,心中有强烈的安邦济世的雄心壮志和社会责任感。隐士隐得是什么呢?注意:隐是有强烈的针对性的,是针对统治阶级的,隐士避开统治阶级,不与之为伍,不同流合污,不 为所用,所隐的不只是身体,隐的是自己一颗治国救世、超凡脱俗的高尚灵魂,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积善其身”的积极入世情怀。那些只为自己享受安宁,或以隐求显者都算不得真隐士。他们 隐的是什么呢?这些人有东西可隐吗?那种藏猫猫式的隐充其量只能叫“遁形”。我认为:身隐不叫隐,心隐是真隐。隐是相对于主流社会的,隐士必须和主流价值相冲突,和腐朽统治者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隐士形象是一个愤然离世但不弃世的精神形象。 第二、因对官场极度失望虽有机会入仕却坚决辞而不就。本来就没机会入仕的,算不得隐士。第三、必须是具备一定学识才德的人。 陶渊明就是这样的真隐士。真实的陶渊明是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欲、有公有私的人。在他成为真隐士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但他能坚持理想操守,从而,中国历史上才产生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真隐士。 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29岁任江州祭酒,35岁任桓玄的僚佐,40岁任刘裕的参事,41岁任刘敬宣的参事,41岁任澎泽令,累计任职时间不过四五年,每次时间都很短。 陶渊明入仕的动机想必不是单纯的。颜延之说是“母老子幼,就养勤匮”[1],《宋书》本传说是“亲老家贫”,他自己也说是“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2],又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 盈室,瓶无储粟……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3],从这些话,我们固然可以知道他是为贫而仕;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因为除此之外,他还说过“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此行 谁使然,似为饥所驱”[4]。用“似”字至少说明他出仕并不只是由于贫穷的原因。我们再看他后来回忆这段出仕经历时说的话:“少年罕人事,流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5]”“余尝学 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6]。他颇以“无成”为憾,我认为这个“无成”,就指未能实现兼善之志。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他对出仕实在还有事业上“大济苍生”[7]的考虑,这对一 个“少时壮且厉”[8],“猛志逸四海”[9],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人来说是毫不足怪的。 陶渊明放弃官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志趣原因。多次的仕宦经历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世情的虚伪和狡诈,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正直耿介的士人,他是受不了官场那种污浊空气的熏染,感到自己与那些善于奉迎巴结、利欲熏心、毫无操守的仕途小 人为伍,实在多有所耻,与心志相违,才毅然辞官的。第二、安全原因。陶渊明时代的东晋战乱频繁,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日趋激烈,宫廷内乱迭起,官场已经极端黑暗腐败。蝇营狗苟,构陷倾轧,到 处潜伏着杀机。陶渊明描绘这情景是“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乌惊”[10],阮籍说“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11]。仕人的政治热情骤减,转而隐居避世,远祸全身。当然陶渊明的门第身份远不如 阮籍、嵇康,官场危险性要小得多,但其隐居也不能说没有安全方面的考虑。第三、性格原因。陶渊明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心理上受到创伤,加之“大济苍生”的不俗志向,使他“少无适俗 韵”[12]、“游好在六经”以致“罕人事”[13]、“爱娴静”[14],性格上直率而不够圆滑。《宋书·陶潜传》、萧统的《陶渊明传》均记载:督邮到县里来,小吏告诉陶渊明应穿戴整齐去迎接,陶渊 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竟挂印而去。归隐后他“息交以绝游”[15]。晚年陶渊明贫病交加之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来他家问候,并带来准备馈赠他的甘美膳食,陶渊明因观点不合,断 然“挥而去之”,不愿接受,这固然表明他对权贵的鄙视和耿介高洁、特立独行的气节,但也说明其处事不够委婉,这种性格很容易在官场树敌,树敌多了,官场自然就难呆下去了。对于官场这套手 段陶渊明自认为“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16]”,其实,以陶渊明之“无适俗之韵”,想学好官场技巧实在太难。 当然,只要陶渊明想在官场上混下去,谋生还是有条件的,因为每次离开官场都是陶渊明主动的,他49岁时朝廷还征召他作着书郎,被他拒绝。他曾五次入仕,可见机会是不少的。但他毅然选择不再 出仕,无论多么困难也不趟那浑水,将隐居真正作为终身选择,这是需要相当惊人的勇气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们的生存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做学问、经商、从政都可以过体面富足的生活。而在封建社会,普通知识分子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学而优则仕”一条路,在家庭、社会教 育的熏陶下,他们从小就青灯寒窗,想的就是蟾宫折桂、鹏程万里。他们知道官大于一切,官高高在上,有权有势,享受荣华富贵。兼济天下要做官,作威作福要做官,聚敛钱财要做官,光宗耀 祖、改换门楣也要做官。在古人眼里,士不做官枉为士。士有才华而没有做上官被社会视为最大的不幸。此种观念根深蒂固,绵延至今。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士总是拼命地追求入仕。因为入仕对他们 是太重要了。统治者声称是以才德取士,入仕者被认为是才华卓越,未入仕或仕途不畅者被认为是才华和品德都不符合标准。这样,很多怀才不遇的士就有一种被蔑视、被侮辱的感觉。隐士的理 想和希望是少年时代就树立和培植起来的,半生甚至一生为之辛勤奋斗。理想和希望的破灭,人格与自尊心又受到极大的伤害决定了隐士的痛苦非常深沉,终身难以排遣。宋朝邵雍失官后过着富足的 生活,自称最快乐的人,但心中却对社会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心如死灰形同槁木,写下《伤心行》诗:“不知何铁打成针,一打成针只刺心。料得人心不过寸,刺时须刺十分深。”布衣陆羽进见官 员,对方不以士礼待之,他羞愧难当,隐居苕溪,有时独行野中,徘徊不得意,恸哭而归。 可以想见陶渊明的归隐也面临上述问题。首先是社会价值观的压力。长辈、邻人、友人、同僚、熟人,几乎所有人都将做官当作人生最高价值,对不能为官的陶渊明或同情规劝或嘲讽轻蔑。《饮 酒》第三首中的田父就“疑我与时乖”,他说“一世皆尚同,愿吾汩其泥”。《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有“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看来他的隐居遭到当时随俗浮沉的仕途之人的轻贱。上 文提到的江州刺史檀道济劝陶渊明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现。今子幸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这种沉重强大的社会价值观无时不在、无孔不入地咬噬着背离主流价值的陶渊 明这颗孤独的心,使其处于难言的尴尬境地,在官本位思想依然强大的今天,这种尴尬之感对于那些怀才不遇的官场正直之士也必是心有戚戚焉,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没人能理解陶渊明。世人皆醉 我独醒,可醒来却无路可走,不但失望、孤独,恐怕还有对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恐惧。在精神和肉体都被统治者牢牢控制的专制社会,在人人挤压在一起没有个人私人空间而且处处强求一致的宗法社 会,背离主流价值观是多么的可怕呀! 其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有“大济苍生”志向的陶渊明从小对自己的前途寄予厚望,他曾反复五次出仕寻求出路,不能实现理想使他深感愧疚。从他归田之后诗中表现的对现实黑暗现象的抨 击,对热心探求治世之道者的怀念,对少年时代志向的回忆和对理想社会的幻想,可以看出他济世理想的火焰并未熄灭。他下定决心归隐,也就意味着其理想的最终破灭,而他所要归隐的田园也并非 桃花源,他在《感士不遇赋》的《序》中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社会自淳朴之风消失之后,虚伪之风便兴起来了。乡里不讲廉洁谦让,真诚善良被认为是 老实无用,阴险奸诈被尊为有手段、能力强,趋炎附势、舔疮吮痔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玩人于股掌之间被视为最高人生智慧。官场腐败黑暗也深深影响着民间风气。鲁迅说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 精神上是一致的(大意)。世无净土,逃是逃不掉的,怎么办?两害相权取其轻吧,唉——! 再次,个体欲求的压力。陶渊明曾祖父、祖父、外祖父都曾为官,颇有建树,父亲也曾做过太守,陶渊明对此是颇为自豪的。后家道 中落,陶渊明难道不存振兴家业的愿望?一旦归隐这个愿望也就彻底破灭了。 陶渊明归隐面临着另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依靠什么生存。陶8岁丧父,30岁丧妻,孩子皆愚钝,虽有一些田园产业,可由于种种原因家境每况愈下,他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中,回顾自己二 十岁赶上战乱饥荒,三十岁原配去世。所耕之田,屡遭干旱虫灾、风雨摧残,打下的粮食不够全家糊口,致使一家人夏天挨饿,冬天没有被盖。甚至因为冷,夜里就想快点天亮;因为饿,早晨就盼快 点天黑。四十四岁时,《归园田居》中所述的“草屋八九间”遇火而“一宅无遗宇”[17]。晚年,有时竟穷到了乞食的地步。生活的压力压迫着这个清高孤傲的士子、这个承担家庭重任的男人的自尊, 自己内心两种价值体系对自我的反复交替的评价,使其陷入肯定和怀疑,孤傲和自责的两难境地,不能自拔。而那些随俗沉浮的庸才春风得意,坐享富贵更使其愤慨! 陶渊明对背离社会价值的种种严重后果是了然于胸的,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主动自觉地承受这种种巨大的压力,终身坚持其人格气节,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千千万万的人都随波逐流了,连与陶渊 明并称“寻阳三隐”之一的周续之也为当权者用了,惟独陶渊明特立独行,他孤军对抗的是茫茫整个世界,是无所不在的命运之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是舍弃了个人名利,为了理想和人格的纯 洁和高尚从庸俗卑贱的芸芸众生中一马当先杀出的勇士,他勇往直前之中环顾四周却发现他没有战友。尽管如此,他依然毅然决然地按照自己认准的目标策马扬鞭,一路绝尘而去。心中不免黯然神伤,却终是义无返顾。 有人说他懦弱,说他回避矛盾。怎么才不懦弱呢?叫他拍案而起,象李自成拉起人马起义吗?叫他荆柯刺秦王吗?叫他公开击鼓骂曹吗?还是叫他去做潘万年呢?一个封建士大夫的价值观、人生观允 许他这么做吗?在那个时代有这样的人吗?即便有,陶渊明是否处于那种信息环境呢?退一万步讲,假如他有那个环境且那样做了,他也就成了赤膊上阵的许禇了。鲁迅先生并不赞成这种无谓的牺 牲,斗争者首先应学会保全自己,陶在诗文中涉及时事都尽力避免评价当政者,以免遭祸。当统治者和世俗力量过于强大时,早醒者的隐居,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承 受巨大的苦难。这真是“勇敢者的游戏”,这真是“好男儿浑身是胆!” 想文革中几千万知识分子,几亿中国人有几个敢站出来公开反对?有几个敢不低眉顺眼,人云亦云?在那个时代,沉默都是有罪的,能象陶渊明那样出淤泥而不染的绝对是人格典范。对百分之九十九 的随波逐流乃至助纣为虐者和卑躬屈膝摇尾乞怜者我们不去鞭挞,反而站在山脚下对站在人格高峰之上的陶公评头品足,没心没肺、冷漠地责怪他怎么没站得更高些,站到喜玛拉雅山上去或生翅膀飞 上天空去,这岂不是荒唐得令人气愤吗?陶渊明在那个时代,不是太消极了,而是太积极了。 陶渊明是具体的历史的陶渊明,是无路可走的陶渊明。陶渊明不是一个自由民主的人道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他甚至不可能对封建社会本质有深刻的理性认识,更不可能开出对症的救世良方,他只是从 感性上对社会现状失望。然而,这并不有损他执着于理想,清者自清,超凡脱俗的精神形象。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思想,而在于其人格。后代文人对其隐居的机械模仿能将板子打在陶渊明身上吗?后 代文人对陶公的欣赏模仿主要着眼于其逍遥于田园的闲适浪漫,很少挖掘其“金刚怒目”的一面,很少把握其复杂难言的心理状态。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他在心灵的挣扎中坚持自我,时时在人生“四 个境界”(冯友兰语)中上下徘徊,并更多停留在后两种境界。陶渊明以其痛苦而豁达,凝重而又淡雅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百三十余篇美仑美奂的诗文,他是一个热爱人生,带着泪和笑感受和思索 人生的人,他是一个美的追求者和鉴赏者。陶渊明孤独的灵魂一直漂泊在当时乃至以后几百年的时间隧道里,直到唐宋才渐为人所识。但正如尼采所说:“谁最终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最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18]。这,就是作为真隐士、真猛士的陶渊明。
3. 陶渊明的诗的特点是什么
“文如其人”这条艺术规律,在陶渊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的诗不是吟风弄月的情感游戏,而是诗人的真实生活与情感的抒发。他诗歌中塑造的意象,不仅体现了他甘于“守拙”、“守真”的朴素思想,也体现了他我行我素,不为世俗所缚的性情。他曾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说道:“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由此可见他以“真”为美,以“伪”为丑,热爱恬静淳朴的田园,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他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真谛的思索,都融会在作品中,表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这也决定了陶渊明的诗具有纯真、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这也是陶渊明文学作品的特色在审美形式层面的主要表现。
陶渊明的诗歌朴素自然,感情真率,一方面于诗歌的内容有很大关系,即诗歌描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以及处在这种环境中的诗人的恬静的心境,另一方面与他不动声色、朴质无华的用语也不无关系。陶渊明诗歌在语言方面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通过口语化的语言构建本真生活。海德格尔说:“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必得从语言之本质那里获得理解。”[1]陶渊明在语言方面的深厚修养,是陶诗获得巨大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陶诗善于提炼语言,但又看不见痕迹。宋人程俱说陶诗“言出无言意,妙语自天与。譬如清冷渊,月湛不可取”(《读陶靖节诗》)。明人王世贞说:“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如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艺苑卮言》卷三)。钟惺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有一种清和婉约之气在笔墨之外,使人心平累消”(《古诗归》卷九)。他创造的这些出之自然,归之自然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归于他重视口语的运用。
在《饮酒》(其五)中,他说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责子》中又说道“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这些句子都非常接近口语。另外还有一些更是接近谣谚和模仿民歌的语句,例如“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等,给人一种自然质朴、平淡清新的感觉,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而且陶渊明的散文和诗一样,语言明白如话,平易近人,不象某些古文那样晦涩难懂。虽然曾经有人看不起陶渊明的诗文,把陶渊明的诗文蔑之为“田家语”,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正是陶渊明诗文的长处,而非短处。在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文坛上,陶诗别开生面,语言清新自然,保存着民间语言体质素美的本来面目,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趣的是,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如《归园田居》(其三)表现的是陶渊明初归田园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作虽辛苦,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尽管劳动还不熟练,但充满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
陶渊明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现隐居生活的自然、安定和闲适。“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干净,一切又是那么和谐与自然。温汝能《陶诗汇评》说:“此篇是陶渊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谓不见斧凿痕也。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议,神妙极矣。”
《移居二首》写诗人移居南村,喜得佳邻,与之融洽相处的情况。“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陶渊明用从容闲淡的笔调写出乡居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其乐融融的关系。诗人内心中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成为现实,其喜悦之情如在目前,难怪清代高静评选《看诗随录》中说此诗“公之和易近人,亦即于诗见之”。蒋薰说“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评<陶渊明诗集>卷二》)。陶诗的动人之处或说特殊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以极为平淡,极自然的语言把最本质的生活和最坦荡的心灵展示给读者,使你无比向往那种纯净心灵和纯朴生活的召唤。
二、平淡中显精奇。不同的作家运用不同的语言,往往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翻开陶渊明的诗集,你便会发现,这儿又是另一番天地。农村俗事,田园风光,以及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恬静心情,都是通过朴素的语言抒写出来的。如《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
此诗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诗人半耕半读的文人隐居生活,使人感到确实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雕琢痕迹。即便是那些哲理性很强的诗句,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也都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清代沈祥龙在谈到语言的运用时说道:“词以自然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着色相,不落言诠也。古人名句如:‘梅子黄雨时’,‘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诗歌也是同理。
陶渊明的语言质朴平淡,但却并不是淡而无味,就像苏轼所评价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平淡之中有无限的丰采,质朴之中有深厚的情味。这种“不烦绳削而自合”(黄庭坚《题意可诗后》)的艺术境界,正说明了陶诗的语言艺术的炉火纯青。 例如他的《挽歌诗》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这是诗人预感到死亡将临时写的绝笔诗。这首诗虽然运用的是朴素通俗的语言,但却传达出了深厚的意蕴,即他把死看成是自然规律并且能泰然处之,这能使我们感受到陶渊明的平和心态以及超越生死的达观。这也是陶诗平淡中显精奇的微妙之处。
陶诗在内容上的特点,就是寓精奇于平淡之中,陶渊明的作品,无论是诗,还是文,无论是抒发情怀,还是描摹景物、刻画人物,他一般都是轻加点染,力避浓笔涂抹。因此,形象鲜明突出,色彩淡雅清新。例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苏东坡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惠洪也曾说:“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冷斋夜话》卷一)。所以,虽然陶诗看似没有经过加工,实际上也是诗人经过仔细琢磨而创作出来的。
叶嘉莹说:“在我国诗人中,陶渊明是词语表现得最为简净,而含蕴却最为丰美的一位诗人。[2]”他的含蕴就是思想和对生活、历史以及人生的独到的认识。陶渊明用简洁的语言和为数不多的形象,反映了他作为诗人的人格理想,生活理想和思想认识。陶渊明他把一切不必要的字句减缩到了不能再减的地步,即钟嵘所谓“文体省净,殆无长语”。陶诗在语言上的功力说明,只有洗尽铅华,方能显出明净的单纯,现出人所共称的冲淡之美,本色之美。难怪胡适要说:“他的意境是哲学家的意境,而他的语言却又是民间的语言,所以他尽管做田家语,而处处有高远的意境。[3]”
http://roach4988.blog.hexun.com/3724637_d.html
4. ``举例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清新的笔法。这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
2细腻的描写。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3质朴的语言。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陶源明的田园诗,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格。
4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
参考资料: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郑屹立
5.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
摘要: 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关键词:陶渊明 平淡醇美 艺术特色 人生境界
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生活背景: 陶渊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潜、字符亭,是东晋末年的田园大诗人。据史书记载,东至县东流镇东晋时期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经常到东流种菊。留下千古佳话,后人敬羡先生,建祠以祀。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有所作为。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时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开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园了。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 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 安文学)。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着名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 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 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 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 向往。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害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 来独特的效果。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 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平淡醇美、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 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 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还有《移 居》、《和郭主簿》、《咏贫士》、《杂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2.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平淡醇美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 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不易读懂,但其内容关系到晋、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当无疑问。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 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这些作品而言。不过,应当看到两者也并不 是截然对立的。 从诗歌渊源关系来说,陶渊明有继承阮籍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其诗多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学观照的方式,并多用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诗也显然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 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 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 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 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晋诗歌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二、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从小就是博学能文的材料,对知识的追求,一向是认真的。少年时期,是“猛志逸四海”,对国家社会胸怀大志。生于华夷混战的时代,深受离乱的刺激和痛苦,他从小就立下“澄清中原”的大志。但身处乱世,有志不得伸,陶渊明只做过几个小官,且时间皆不长。最为人所知的是担任彭泽令。在这期间,有一督邮到当地视察,属下请陶渊明戴冠束带前往城外迎接,陶渊明很不乐意,尤其那督邮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郡守做小妾而得了这官职,行为令人不齿,陶渊明视之为小人。督邮至,县吏应束带见之,陶渊明慨叹:“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后来,灵魂不卖的陶渊明挂冠解印而归回田园,写了《归去来辞》一文以见其志。“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陶渊明为官的结果,获得的是苦痛与烦恼,因他“质性自然”,人事的束缚当然不适合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率性真淳的陶渊明真是痛苦无比。在“饥冻”和“违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择。辞去官职,意味着妻儿将和他一起挨饿受冻,意味着没钱买他最爱的酒;但是继续留任,便是违背自己的真性情,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钱”而如此,在陶渊明看来,真是大大不值得。与其在浑浊的溪流中随之浮沈,心中时时呜咽悲鸣,不如跳出这浑水,给自己的灵魂自由。他因为透彻了解自己,才能毅然决然舍弃安适的生活及世俗的虚名。对陶渊明而言,“违己”甚于“饥冻”。于是,陶渊明选择隐居务农,回到山林的怀抱,唯有归回田园,才能活得像自己。
然而,辞官归隐后,生活并不顺利。不谙农事的陶渊明种田常是“草盛豆苗稀”,这使得他不得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辛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陶渊明的初衷,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时挂冠拂袖而去,固然是快人快事,但现实的生活才足以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与心志。陶渊明深深了解精神的自由远胜于物质环境的安适,因此,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会坚持下去,只求“愿无违”。
虽然陶渊明最后仍死在他所厌恶的时代中,以他小小的力量,是不足以扭转时代的巨流,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死在山林的怀抱中,拥抱所爱的自然,这样,也是死而无憾了。
我很佩服陶渊明的勇气。若非真正了解自己,若非热切地想寻求生命的价值与自由,我们很难在“饥冻”和“违己”间做一抉择。
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
6. 关于陶渊明
(1)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符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本文。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2)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 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
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所以无法实现。
如何评价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其实这是对陶诗的一种曲解。 陶渊明作为一代诗宗,他在生前和死后一段时间内,曾不为人所重视,后来又长期为人所歪曲和误解。现在是到了应该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给以正确而全面的评价和欣赏的时候了。
沈德潜在《说诗 语》中说:"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陶渊明的这种“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的热爱;一是对人生的哀伤
东晋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陶渊明。陶渊明(365—427) 字符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 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义熙元年(405)陶渊明 四十一岁,再次出为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朝廷曾征召他任着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对政治原就不感兴趣。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他的胸怀。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 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减。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所以最后 “爱丘山”的素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 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从彭泽令解职时所作《归去来辞》,更把做官说成“深愧平生志”。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 “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同样的思想,又借助虚构,在《桃花源记》中加以形象的表现。在这种“自然”的社会中,人人自耕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而历史在陶渊明看来,是一个堕落的过程。由于人们的过度的物质欲望,引起无穷的竞争,产生了种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难求,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乡村生活,作为他的社会理想的比较现实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他的大量田园诗中,既有纪实的成分,反映了他在家乡生活的情况,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完全是写实的,而是按照某种理念要求对现实素材加以处理的结果。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 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 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 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 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 安文学)。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着名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 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 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 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 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向往。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 利害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 来独特的效果。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 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 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 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
但是,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冲淡平和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 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不易读懂,但其 内容关系到晋、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当无疑问。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 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这些作品而言。不过,应当看到两者也并不 是截然对立的。 从诗歌渊源关系来说,陶渊明有远承阮籍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其诗多抒发内心深 处的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学观照的方式,并多用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陶诗也显然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 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 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 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 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秾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 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 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 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 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 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晋诗歌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
陶渊明个人的人格无疑是高尚的,他对社会也绝非无所关心,但是,其文学创作的主导方面,却是渴望回避矛盾,力求超然物外而忘怀现实的痛苦。建 安文学的进取精神,正始文学的悲剧意识,都是要求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的意志自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单方面地说不失为一种深刻的哲学,但借此他恰恰躲开了人在社会中的自由这个根本性问题。可以说,这同样是个体意识减弱的表现。所以,后代文人越是在受到社会的压迫而难以反抗时,就越容易想到陶渊明,用他的人生观来 化解而不是冲破社会的压迫。这样,既满足了精神上、道德上的自我安慰,也避免了在 冲突中容易遭到的危险。
7.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 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 安文学)。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着名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 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 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 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 向往。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害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 来独特的效果。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 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平淡醇美、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 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 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还有《移 居》、《和郭主簿》、《咏贫士》、《杂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2.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平淡醇美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 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不易读懂,但其内容关系到晋、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当无疑问。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 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这些作品而言。不过,应当看到两者也并不 是截然对立的。 从诗歌渊源关系来说,陶渊明有继承阮籍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其诗多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学观照的方式,并多用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诗也显然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 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 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 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 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晋诗歌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二、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从小就是博学能文的材料,对知识的追求,一向是认真的。少年时期,是“猛志逸四海”,对国家社会胸怀大志。生于华夷混战的时代,深受离乱的刺激和痛苦,他从小就立下“澄清中原”的大志。但身处乱世,有志不得伸,陶渊明只做过几个小官,且时间皆不长。最为人所知的是担任彭泽令。在这期间,有一督邮到当地视察,属下请陶渊明戴冠束带前往城外迎接,陶渊明很不乐意,尤其那督邮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郡守做小妾而得了这官职,行为令人不齿,陶渊明视之为小人。督邮至,县吏应束带见之,陶渊明慨叹:“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后来,灵魂不卖的陶渊明挂冠解印而归回田园,写了《归去来辞》一文以见其志。“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陶渊明为官的结果,获得的是苦痛与烦恼,因他“质性自然”,人事的束缚当然不适合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率性真淳的陶渊明真是痛苦无比。在“饥冻”和“违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择。辞去官职,意味着妻儿将和他一起挨饿受冻,意味着没钱买他最爱的酒;但是继续留任,便是违背自己的真性情,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钱”而如此,在陶渊明看来,真是大大不值得。与其在浑浊的溪流中随之浮沈,心中时时呜咽悲鸣,不如跳出这浑水,给自己的灵魂自由。他因为透彻了解自己,才能毅然决然舍弃安适的生活及世俗的虚名。对陶渊明而言,“违己”甚于“饥冻”。于是,陶渊明选择隐居务农,回到山林的怀抱,唯有归回田园,才能活得像自己。
8. 历史上曾流传着陶渊明什么的故事
陶渊明的故事:任彭泽令
彭泽是个在藉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小县, 这里水网稠密,沼泽湖泊星罗棋布,气温冷热适中 ,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物产丰富,各种资源繁多,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 定。陶渊明来到彭泽任职,开始心里是很满意的,因为这里离家不远,只要从彭泽乘船,仅 二天时间就可抵达上京里附近的内河渡口;按照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县令可以拥有 三百亩公田收支的支配权,收入也归县令所有,足以维持家里生活。同时,凭他的才能,治 理一个小小彭泽县,他也是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他憧憬自己到了彭泽县,一定要体恤民 情,爱护人民,尽自己的所能,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当时彭泽县,自从孝武帝太元年间起,由于实行了每个成年男丁收租米五石的口税制以后, 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一般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农民们不愿意更多的拥有土地。一些荒芜 的山林沼泽地也无人愿意开垦,甚至有的农户还将一些贫瘠的土地丢弃,抛荒不种。二是隐 匿人口情况严重,出现了在藉人口远远少于实际人口的怪现象,导致了政府税收减少,官府 负担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面临这种情况,陶渊明上任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户口 。�
清查户口在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有开展过了,原因是前几任的地方官员,有的不深入民间探 访民情,对其中内情不甚了解,故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有的是看出了问题,也抓了,但 由于种种干扰而中途夭折。其主要干扰者有两种人,一是财大气粗的大地主,因为有钱,就 用钱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二是当地的土豪劣绅,或与执法人员胡搅蛮缠,使 其无法清查,或利用家族中有人在洲衙做官,以势压人,使清查人员不敢进行正常工作,只 是象征性的登记完事。例如城北的何泰,有良田数百顷,家中成年奴仆有几百人。因为何泰 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寻阳郡的郡丞,是太守的副职,所以历任县令都对何家格外优待,只登 记在藉男丁20名,与实际数字悬殊很大。所以其它大地主也效而仿之,清查人口工作只能半 途而废。而陶渊明在这次清查人口工作中,却是“擒贼先擒王”,敢啃硬骨头,第一下子就 从何家开刀,他通过突然拜会何泰,带领衙役进何府,当场责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册,逐一 核对,共查出何泰家隐瞒成年男丁200余名,一举震动了全县,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清查出被 财主豪绅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初战告捷之后,他又布告周知各地,宣布从次年开始, 每个成年男丁所缴纳的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少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纷纷赞扬新县令的英 明和爱民如子的美德。�
而陶渊明就因为这次清查户口,得罪了寻阳郡丞何隆。何隆为出胸中一口恶气,便设计利用 督邮刘云的手去惩戒一下陶渊明,督邮是郡中的属官,负责具体监察和考核郡中所属各县官 员的政绩,对各县官员的升降任免有着直接的影响。寻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 近,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视各县,称作行部,而每次行部,都是满载而归。刘云受何隆 之命,依计来到彭泽,他事先没有行文通知,而是突然闯进县衙,以便给陶渊明一个措手不 及。恰在这时,陶渊明正和几个幕僚喝酒闲聊,听说何云驾到,立即撤席出迎,不料刘云却 怒气冲冲,不仅不还礼,还喝斥道:“本官行部来到贵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 道理?目前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国恩,励精图治,为民造福,反而白日聚众豪饮, 不理政事,朝庭要你等滥官污吏何用?”说罢扬长而去,给了陶渊明一个下马威。刘云走后 ,渊明问众“督邮今日发怒,不知究竟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邮一向贪婪,照卑职看 来,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索要贿赂罢了”。渊明听后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里小人!索要贿赂,他是找错人了”。�
恰在这天的晚上,武昌来人报丧。陶渊明的妹妹不幸突发疾病去世,渊明心中顿时升起了一 种莫名的悲哀。他回想白天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官场尔虞我诈的黑暗现状,又进而联想多年 以来自己所追求的归隐田园的愿望始终未能真正实现,不由得使他最终下定了退出官场、归 隐田园的决心,遂即吩咐陶兴到城外找来船只,自己收拾了一下行李,又独自一人踏进了县 衙大门,望着“明镜高悬”的金匾,冷笑了几声,接着将大印放在案桌上,大步走出了县衙 ,向着江边码头走去,乘着溶溶月色,与陶兴乘船回到了上京里。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9.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系列研究性学习内容
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2.咏怀诗和咏史诗: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内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3.其它: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着作佐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诗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以谥号曰“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这篇诔文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资料。《宋书》、《晋书》、《南史》都有他的传记。
10. 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因为家里穷,所以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句话看,他应该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陶渊明,东晋着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长于诗文辞赋,多田园诗。其诗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生平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符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着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
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
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总体概括
五柳先生:
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生活:环堵萧然, 晏如也
志趣
读书:环堵萧然, 晏如也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着文章自娱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着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赏析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飘忽,也起得风趣。但不要轻轻看过,以为只是作者的趣笔,实则其中隐含深意。“许”做“处所”解,“何许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却不知何地人,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图能够声名不朽,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为号,可见他又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来便使“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这就是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似癯实腴”的境界。作者《归园田居》诗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传》文的“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说没有一点闲笔墨。锺嵘评陶诗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同样可以移来评他的文。“闲静”二句用正叙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正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话是比较能说到点子上的。“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相照应,“闲静”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陶诗中所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二句前后呼应,互为补充。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分四个方面写,中心则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调。“好读书”四句是讲读书。对于“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实它只是对下文“会意”而言的。意思是说读书不求对书的系统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已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作者《赠羊长史》诗说:“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是这种读书态度的最好说明。“性嗜酒”八句是讲饮酒。“造”当“到”解,“造饮”即到那里饮酒。“不吝情”是“不系恋”、“不在意”之意。亲旧招饮,造饮则醉,却不以去留为意,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更为浓足。作者《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曾说:“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这几句便是写他醉酒陶情的意态。“环堵”五句是写安贫。“堵”即“墙”,“环堵萧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结”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箪瓢”分别是盛饭和盛水器,“箪瓢屡空”即饮食不继。“晏如”是安然的样子。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处之坦然。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见出先生的高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平和的一面时说,他“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里所写的境界。“常着”四句是写着文,他吟诗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娱情。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于田园,甚至是陶醉于田园。他借文章“导达意气”,自乐其志,所以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着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古人说文章作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陶文够得上这样的标准。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黔娄”见于《高士传》,是齐国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娄之妻的话见于《列女传》。“戚戚”是忧愁的样子,“汲汲”是热中追求之意。“其言”句意思是,黔娄之妻的话所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兹”是连词,起承接作用,有“则”、“斯”之意。“若人”,这个人,指五柳先生。如果我们把《传》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赞”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可以说是“赞”体的“明”的作用。“无怀氏”见《庄子》,“葛天氏”见《吕氏春秋》,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陶渊明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即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时代。《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即指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时代。赞赏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可以说是“赞”体的“助”的作用。作者的《与子俨等疏》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写的显然是这种生活的折射。《五柳先生传》在写作上的特色,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我国史书比较发达,传记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史记》《汉书》都包括大量人物传记。但是这些都是史传,本质上属于历史。所以,尽管它们也具有文学性,甚至被称为“传记文学”,对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总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五柳先生传》不同,它是纯文学性传记,不等于人物的纪实。说《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况”,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以为这就是陶渊明的全部真实,便未必妥当了。比如“闲静少言”四个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对世俗一面来说,陶渊明是“闲静少言”的,所谓“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可是在另一个生活圈子里,他既不“闲静”,也不“少言”。他和田园中的农户“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邻好友“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另外,他在实际生活中也不是整天那样悠然。由于他是“欲有为而不能者”,心情并不能完全平静。五十岁时写的《杂诗》还在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对壮志未伸、年华虚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里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断下降,“夏日抱长饥,寒冬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时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向人乞讨去了,也是无法一味“晏如”的。他还写了《述酒》《咏荆轲》《读山海经》等诗,写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那样的诗句,对时事的激烈情绪溢于言表,可见也没有完全遗世,成为无怀氏、葛天氏王国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传》虽是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它不拘人物之迹而传人物之神。对于陶渊明来说,虽然并不符合全部实迹,却比任何史传的记载更能表现出陶渊明的风貌。它着重刻画出一种人物精神,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陶渊明精神”,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倾慕的、在诗文作品中竭力表现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这就是艺术和典型的力量。《五柳先生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传记,开创了文学传记体,隋末唐初人王绩作《五斗先生传》,即承其流。这是一。第二、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点,便会发现,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都是总结性语言。从性情品格到读书、饮酒、处贫、着文各方面生活,无一不是概括性的结论。好像作者在给五柳先生做鉴定。没有写一件具体事实,但每一项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实,所以,简约的语句中含有丰富的内容,高度凝练。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但是特点并不就是优点,用总结性的语言刻画人物,也可以写得干枯,而且很容易流于抽象、概念。本文的妙处在于,虽然使用结论式的语句,却决不抽象化、概念化。每一条都含有丰满的生活意境;逐条叙来,又具有诗一般的韵味。这是因为作者提炼出来的结语,已经充分生活情态化、形象化、诗化了,显示了作者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巨大能力。两晋时期玄风盛行,清谈玄言崇尚用简约的语言表述深奥的意蕴,那时连品题人物也讲究隽语传神,我们可以在《世说新语》中看到这方面的具体描写。影响及于文风,便取精约明净,简语传神。陶文的这一写法可能与这种风气有关。第三、作者写《五柳先生传》,着重刻画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无谓的。显然是颂扬这种精神和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显然是以这种精神和态度睥睨世俗。所以《五柳先生传》不仅是自况,还是自许、自赞。但是这赞许之意,并不直接诉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间。于叙事中见颂扬,于颂扬中见兀傲。粗粗读来,作者只是不动声色地勾勒人物形象,转一体味,扬己傲世之意尽在其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箪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平平淡淡的似乎完全是客观叙述的语句中,包含多少颂扬与自我肯定!“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不言傲世,傲世之意自在言外。这是很高的写作本领,压抑着满怀激情不使流泄,结果笔端饱含感情,表现得更为含蓄,也更有感人力量。第四、文字的特色也值得注意。朱熹评陶渊明的诗说:“平淡出于自然”。陶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非常朴素质实,决不选声设色,讲究词藻色彩的华美。有柳有宅已足够了,便无取乎绿柳黄墙。《归园田居》诗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也只取桃柳绕屋,而不讲桃红柳绿。作者在这一点上,与在他之前的郭璞、之后的鲍照、同时的颜延之,都大异其趣。他的表现方式则纯取白描,只是用平淡的语言直叙情事,摹状物象,使人好像透过玻璃观物,不觉其有语言文字,而直触到其中的事、物、情。作者的文笔又极其自然,如清溪流水,随物曲折,如白云浮天,舒卷自如,读起来丝毫没有吃力之感。宋人杨时说,陶渊明“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话是不错的,用力学便不免做作,做作也便无法自然。必须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方能造自然之境,自然与“率意任真”分不开。但就文字表现上来说,平淡自然又不是率尔操觚所能办到的。文字要运用到十分圆熟的地步,才能达到平淡自然的境界,所以它是文字的高境。这里不是说只有平淡自然的文章才好,而是说平淡自然是文字的高格之一,是文艺百花园中独具风韵的一朵奇葩。
词语解释
〔1〕何许:何处,哪里。
〔2〕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
〔3〕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相当与“矣”。号,别号。
〔4) 荣利:荣誉,利禄。
〔5〕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甚:过分的。
〔6〕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7)性:人的本性。
(8)嗜:爱好,喜欢。
(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0)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或:有时。
(12)置酒:准备酒。
(13)招之:邀请他。
(14)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到……去。辄,就;尽,指喝完。
〔15〕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6〕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7〕环堵(dǔ)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18〕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9)晏(yàn)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0)箪(dān)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21〕自娱:使自己欢娱。
(22)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3)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24)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21〕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22〕戚戚:忧虑的样子。
〔23〕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24〕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
(25) 极:推究。
(26)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
(27)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
(28)俦:类。
(29)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30)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问题
1、如何介绍自己的籍贯姓名?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借其宅边五棵柳树,便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
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直接写他思想性格的句子是?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
言,不慕荣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⑴第一大爱好——“好读书”
⑵第二大爱好——饮酒。
⑶第三大志趣——着文章。
⑴如何理解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不能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不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它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
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他不追求名利,
只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的体现
⑵他“嗜酒如命”,是否颓废消极?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
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自然的体现
⑶作者如此喜欢“着文章”,却只是“自娱”,说明什么?
五柳先生才华出众,着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自得其乐,
淡泊名利的体现,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更加令人
钦佩万分
4、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说明了什么?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写出陶渊明安贫乐道,豁达乐观的精神
5、最后一段“赞”有什么作用?
文末的“赞” 借用典故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6、文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分别与上文哪些句子对应?
不戚戚于贫贱——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
不汲汲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7.哪些语句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隐者风范(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书中求乐(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
率真放达(爱好):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安贫乐道(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爱好):常着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8、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不汲汲于富贵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爱好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9、五柳先生传是他传还是自传?
自传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
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10、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11、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
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12、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
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13、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
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
贷的情况。
14、黔娄
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
,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
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15、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
是饮酒,三是着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16、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
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17、“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18、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
而要求其真谛。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
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