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八上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物理学分类简介
1,牛顿力学(Newton mechanics)与分析力学(analytical 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2,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与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3,热力学(thermodynamics)与统计力学(statistical mechan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4,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规律。
5,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研究在大质量物体附近,物体在强引力场下的动力学行为。
6,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2.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力学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3.惯性
4.两力平衡的条件
5.摩擦力.
6.压力.
7.压强.
8.压强计.
9.公式p=ρgh
10.连通器
11.大气压强.
12.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
13.大气压
3.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有哪些
一、温度计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温度计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温度计的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②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量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2、摄氏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单位:开(K)。换算关系T=t+273K。
3、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凝固图像。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改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改变。
三、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1、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水的沸点是100℃。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2、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3、液化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四、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常温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二)
一、电荷
1、电荷
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
2、原子的结构 原电荷
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原电荷。1e=1.610-19C,任何带电体带的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叫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物体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约束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因为失去电子,有了多余的正电荷而带上了正电,约束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两个物体所带电荷是等量异种电荷,电荷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中有电流的时候,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定向移动。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2、电路的构成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4、三种电路:①通路②开路③短路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和并联
串联:把元件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
并联:把元件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
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四、电流的强弱
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
1A=1000mA、1mA=1000A
2、电流表的连接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正(红)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黑)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3、电流表的读数
①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必须明确电流表的量程。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选用03A量程时,每个小格代表0.1A)。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偏过了多少个小格,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I=I1=I2=I3=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
4. 初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pdf 》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euBTB-PbP7PNDMqdpG6vYg
5.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二物理知识点如下:
1、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3、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4、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统称为核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6.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全汇总
《万门中学》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Jost02pZGySZ80ADm0b7_w
作品相关介绍:
万门中学一般指万门中学课。万门中学课是由北大校友童哲创办的一个涵盖高中和初中的互联网视频课程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为学生提供稀缺优质视频课程。
7. 初二上册最全的物理复习资料
初中物理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8. 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pdf 》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euBTB-PbP7PNDMqdpG6vYg
9.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点总结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
回声测距离:2s=vt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疑点: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重点定义:
1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要点:
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3真空不能传声
重点: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
重点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
1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
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拓展:
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1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以上;2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
2回声的作用:
1加强原声;2回声定位;3回声测距
3回声测距离:2s=vt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怎样听到声音
重点定义: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要点:
1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难点:
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拓展:
听到声音的条件:
1听觉系统正常;2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3声音有足够的响度;4有传播的介质
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重点定义: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
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
重点:
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
1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2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3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重点定义:
1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2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3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
疑点: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不是声音的大小,也不是声音的音色。
2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拓展: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响度
重点定义:
1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要点:
1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2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重点:
1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2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
三:音色
重点定义:
1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点: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
拓展:
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重点定义:
1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
难点:
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
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
重点定义:
1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
2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
拓展:
噪声的危害可分为哪几类?
造声的危害可分为生理危害,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厌烦;比较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刺耳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还会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症状;更强的噪声,几分钟时间就会使人头晕,恶心,呕吐,像晕船似的;极强的噪声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
三:控制噪声
重点定义: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的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
消声(从声源出);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要点:
1回声定位
2声纳测距,探测鱼群
疑点:
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次声等;声音则指人而能够感受到的声
重点: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难点:
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就是“B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这一点不同于“X光”
二:声与能量
要点: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
重点: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光现象基础知识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
1热作用:加热食物热谱图诊病2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3遥控:电视机、空调等
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1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2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3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