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总结
扩展阅读
等歌词第一句是什么 2025-01-11 11:19:05
快手动漫尼姑叫什么 2025-01-11 10:53:14
佛家经典有多少巻 2025-01-11 10:41:28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总结

发布时间: 2022-08-07 20:15:19

㈠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和数学的知识点有哪些

第四单元 分类: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3)同类的物体番号填在一起。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1.物体的位置。 (1)上和下:以图形为列。在什么上面;在什么下面。(2)左和右:同样以图形为例在什么左边;在什么右边。2。物体的顺序。前和后:确定目的地后,更靠近目的地的称作在前面,远离目的地的称作在后面。3,确定物体位置与顺序的方法: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必须选定参照物,有了参照物,就能确定物体位置与顺序。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1,认识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平是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认识正方体。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六个面,他的边也是直直的。但是它的边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魔方就是正方体。

3。认识圆柱。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认识球。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课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小猪、小猴、小猫图片。星星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比一比,找生长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和同桌比过高矮吗?
下面我们来和同桌比高矮,说说你比同桌怎样?同桌比你怎样?生答。
如果,老师和你比,结果怎样?
过渡:比高矮,两个人比较近的可以说高一些、矮一些,两个人差得远 可以说高得多,矮得多。比高矮,小朋友们都会,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一、复习,在○里填>、 < 、 =
45○48 98○39 47○75 100○90
过渡:比较两个数之间的大小,除了用>、<、=表示,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情境。新年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打扮它们的家呢!(多媒体出示画面:三个小动物围坐桌前,每个动物面前一堆星星)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猴、小猪、小猫)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小动物的头像。
谈话:这是小猪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在黑板上贴出星星并标上“10个”)
师提问:小猴做了儿个呢?提示可以先和小猪做的比一比,再猜猜它做了几个。(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11、12、13等)小猫做了几个呢?用刚才的方法猜猜看。(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30、35、40等)
3.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启发:看来,小猴、小猫都比小猪做的多。同样都比小猪做的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猴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猫却做了三十几个、四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交流。
归纳:小猴只比小猪做的多了一点点儿,小猫比小猪做的多了很多。我们可以说“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板书: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4、引出少一些 少得多
(1)我们知道小猴做的星星比小猪多一些,那么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小猪做的星星比小猫怎么样?
(2)板书:小猪比小猴做的少一些。小猪比小猫做的少得多
5、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选择一题说一说。45○48 98○39 47○75 100○90
小结:小朋友的小脑瓜真聪明!理解能力强,很会表达。知道了比较两个数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的相差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二、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
1、小动物手儿真巧,一会儿做完了星星,它们又在做纸花,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动物做的纸花吧!
课件出示:小猪:我做了32朵花。 小猴:我做了60朵花。 小猫:我做了48朵花。
(1)比一比,小猪各小猫各做了多少个? 板书:32 48
比大小。指名上台填空 >、<
(2)学小猫说:我比小猪做的多一些。想一想小猪会怎么说?那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小猪比小猫做的少一些
(3)小猴和小猪比,它们会怎么说?我们会怎么说?方法同上。
2、课间休息: 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
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
得出: 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
引导:你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
3、举生活的例子。你能联系身边的事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吗?
生1: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些。
生2:我们学校的女老师比男老师多得多。
生3:我妈妈比我大得多
……
小朋友好厉害,除了比多少,而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事物比较,还有比大小,比高矮、比贵得多等。
三、提升练习 ,巩固提高。
1、说一说。
小动物们用星星、纸花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小猪、小猴、小猫都特别喜欢金鱼,它们还在房间里放了金鱼。小猪喜欢红金鱼48条,小猴喜欢花金鱼15条,小猫喜欢黑金鱼10条。(课件出示)
比一比,你能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话?
2、猜一猜。
出示小猴说:苹果有50个。小猫神秘地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小朋友,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v"。学生选择后,指名说一说理由。再问:小猪:我准备的草莓比梨多一些,猜一猜我准备了多少个梨?
3、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四、质疑反馈,点拨引导。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生1:“多一些”、“多得多”我觉得有点乱。
生2:“少一些“、“少得多“我也不太理解。)
五、猜数游戏,结束全课,
谈话:小朋友今天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介绍游戏方法:甲想好一个两位数,让乙猜。乙每猜一次,甲都要作出评价,如“太大了”、“再小一些”等,直至猜对。想一想,怎样用较少的次数猜对。多媒体示范游戏。学生自由分组游戏。

课后反思:苏霍林斯基指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不感兴趣,智力情感就会贫乏,就会对新知识、新事物、丰富的思想和认识的敏感性变得迟钝,课堂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的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学习就会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应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图画、编写例题、设置练习,学生才会更深刻认识数学知识。本节课,选用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素材,加上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图片,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孩子们真正成为这堂课的发现者,探索者。
本节课我运用了学生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用生动的语言,很好的导入新课,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学生认识“多一些”、“少一些”时学生都撑握得较好,但在教授“多得多”、“少得多”时,由于我问题交待得不够清楚,使得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词与“多一些”、“少一些”有点区分不清楚,也因而导致了在练习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不高的后果。由于他们声音太小,表达得不够清楚,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未能很好的完成。这些都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好课是相当重要的,而备课不但要设计好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而且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课。在授课过程中要多训练学生的胆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勇敢的用清楚、响亮的声音来回答问题。今后,我还将多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楚的表达课本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易懂、易学。

㈢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

最可宝贵的就是今天,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天,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
多花时间思考问题,直接抄袭答案会让自己损失很宝贵的思考时间的
满意采纳

㈣ 苏教版小学数学目录及知识点

《小学苏教数学一二三四五六上册知识点归纳》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C0FyvStiI3Q1lrSHYNkUsw

提取码:9wi8

小学苏教数学一二三四五六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17页).doc|五年级上册数学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7页).doc|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3页)(教师版).docx|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1页)(学生版).docx|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0页)(教师版).docx|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18页)(学生版).docx|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3页).doc|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2页)(教师版).docx|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0页)(学生版).docx|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17页)(教师版).doc|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期末知识点归纳(4页).doc|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期末知识点归纳(16页)(学生版).doc|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3页).docx

㈤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探究
1.激趣导入:我们的好朋友一年级的小朵朵可急坏了,她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去帮帮她。
2.分析问题
(1)出示例题中第一个信息: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引导至少要23个)追问:有没有可能是20个、15个?为什么?在出示“还剩5个”和问题,完成的读一读。
(2)解释“原来”是什么意思(动画演示把23个桃还给树上)?原来树上的桃分成了几个部分?怎样求原来的桃?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把摘下的桃和和剩下的桃合起来)
3.解决问题
(1)指名列式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5=28,让学生回答23表示什么?(生:23表示小猴采了23个桃子)贴出板书:已摘的,5表示什么?贴出板书:剩下的,28表示什么?贴出板书:原有的,师追问:为什么用加法?(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原有的桃就要把已摘的桃和剩下的桃合起来)。
(2)介绍些单位名称:多媒体出示算式,找找和黑板上的有什么不同,生发现多了一个“个”,介绍“个”是单位名称,引导学生在条件和问题中找一找,板书。说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算式的后面都要加上合适的单位。
(3)介绍答:问题是什么?怎么回答,说明把问题中不知道的多少变成算出的得数就行了。
二、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创设情境1——智慧乐园拼图中的问题。(出示课件)说说已知条件是什么?猜猜毛毛虫老师会提个什么问题?(生自己提问)然后独立解答。学生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这样做?(引导说出一共的拼板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已经拼好的,另一个部分是还有的,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一共有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板书(数量关系)提醒最后检查一下单位,并口答。
(2)创设情境2——开心乐园中的问题。(出示课件)农场里正在收白菜呢,一起读一读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江明明和小朵朵设计两个不同的答案进行判断,并说说为什么,使学生明确要求原来有多少,我们不能从一共的数里去减,应该反过来思考,把已经收的和没有收的加起来求出一共的50棵。
2.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解决了三道题,都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引导:都要求原来一共的数)师引导:像已摘的、已拼的、已收的这些我们可以说成是去掉数,还剩的还有的这些我们可以说成是剩下数,用去掉数+剩下数就等于原来一共的数(出示板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出示板贴)
3.巩固提高
(1)对比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中的(1),师读题,再让学生读一读,然后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再出示(2),师读题,说说怎样列式计算。比较:都是求现在有多少,为什么上面一题用加法,而下面一题却用减法。(引导学生说的第一题要求现在有多少是一共的意思,第二题求现在又多少是现在剩下多少的意思。)说明两道题差不多,但是方法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动脑经思考。
(2)隐藏条件练习。情境创设小朵朵编题目:______,已经吃了4个,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根据板书对照已知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数,还少了什么数?在图中找出隐藏条件,然后读一读,列式计算并口答。(引导把去掉数和剩下数加起来等于一共数)
(3)自己编题。
A、课件出示:树上飞走了10只小鸟,________,树上原来有几只?根据板贴分别找一找有了什么数?还少了什么数?然后出示两个条件:还剩10只和又飞走了10只,让学生选择并说说理由,然后列式计算。
B、____________,书架上还剩10本,原来有多少本书?自己轻声读一读,说说已知什么?还少了一个什么数?学生讨论,添加一个条件,根据学生添加的条件列式计算。
三、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求原来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师:怎样求这类题?(引导把原来或一共的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去掉数,另一部分是剩下数,要求原来数或者一共的数就要把去掉数和剩下数加起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加上单位名称并口答等)
教后反思: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实际上就是“求被减数”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它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的求和问题,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充分理解这类题的数量关系,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本课的例题是小猴摘桃的情境,而练习题中多半是生活中的情境,教材本身就已经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但是为了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我深入去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一年级的小朵朵和毛毛虫老师,于是,我就以这个为主线,通过小朵朵遇到难题,毛毛虫老师带他们去课外找一找,小朵朵学会了知识用一用等情境,让学生始终处于故事情节之中,因此,学生从课的一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
2.自主探究,培养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这是探究活动的原动力。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设置疑问:“有没有可能是20个、15个”,帮助小朵朵解释“原来”的意思,动画演示把摘下的桃还到树上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接下来,学生对如何求原来数进行了讨论,通过交流,感悟用已摘的数加剩下的数就能求出原来的数。在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的时候,通过交流为什么用加法算,使学生在相互启发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一进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后面的练习中,我更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主读题、提问题、提条件等,逐步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分层练习,提升思维。
快乐课堂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精心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层次性练习,让每个学生当堂练习,检测学习的成效。杜绝一刀切的机械练习,在多样、多层次的练习中巩固知识与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感受。因此本课的练习形式多样,有独立解答、判断对错、选择条件、自己独立填条件等,从各个练习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练习内容分三个层次:基本练习、对比练习、补充条件练习。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自我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得到提升,内心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孩子们的兴趣较高,但有一小部分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孩子被我忽略,没有来得及当场纠错,对于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解题思路还要进一步培养。另外,学生对数量关系不是很理解,如在选择条件的时候,很多学生虽然经过了分析,但仍然选错,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继续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尽量多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㈥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1~10)
2、 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
4、 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7、 11~20个数的认识(数位的认识)
8、 认识钟表(整时、半时)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凑十、9、8、7、6加几,5、4、3、2加几)
10、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加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5、 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7、 认识时间
8、 找规律
9、 统计(条形统计图)
10、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混合、加减估算)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7、8、9的乘法口诀)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 图形与转换(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4、 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5、 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6、 克和千克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8、 统计
9、 找规律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1、 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2、减法3、加减法的验算)
3、 四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6、 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
7、 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2、分数的简单计算)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1、 位置和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乘法)
3、 统计(1、简单的数据分析,2、平均数)
4、 年、月、日(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
5、 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
6、 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千米)
7、 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8、 解决问题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2、 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
3、 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
6、 统计
7、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8、 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1、 四则运算
2、 位置和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加法运算定律,2、乘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3、生活中的小数,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5、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1、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
2、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3、 观察物体
4、 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1、解建议方程<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5、 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6、 统计与可能性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1、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
2、 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倍数的特征,指数和和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最大公因数、约分>,5、通分<最小公倍数、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6、 统计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1、 位置
2、 分数的乘法(1、分数乘法,2、解决问题,3、倒数的认识)
3、 分数的除法(1、分数的除法,2、解决问题,3、比和比的应用<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4、 圆(1、认识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
5、 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折扣、纳税、合理存款)
6、 统计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1、圆柱<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2、圆锥<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3、 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3、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
4、 统计
5、 数学广角
6、 整理和复习(1、数和代数、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比和比例,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可能性,4、综合应用)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详案)

十几减9

1—2、15—2、18—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2分钟口算:
9+7= 9+4= 9+8= 9+5=
9+1= 9+3= 9+6= 9+2=
9+0= 9+1= 3+9= 5+9=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
师:但是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就能参加了游园会了。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师:祝贺你们用智慧赢得参加游园会的机会。好,我们快点出发吧!
(三)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挂图)
(课件)猴老板喊:卖桃子啦!卖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师: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小猴在卖桃,我还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个桃子。)
(课件)小兔走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师:一共13个桃子,小兔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子里卖出9个,可以怎么拿?
2、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1) 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 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
……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 – 9 = 4。想表扬一下自己吗?(生自我表扬)前面有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呢!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明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 – 9 =( ) 16 – 9 = ( )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摆,再算。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师:做这类题目有很多种方法。做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小朋友,愿意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
(五) 巩固与拓宽
1、“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2)想想怎么做;(3)学生独立做;(4)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计算;(2)反馈;(3)有什么发现?
3、分组游戏:
(1)钻山洞(2)蚂蚁找窝
学生自由编组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前提下作适当的协调),然后展示与评价各组活动结果。
4、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1) 学生有手势表示得数。
(2)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揭示并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2、3、4……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希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
13-9=4 方法二:先减去3,再减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教学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课始用“举行数学游园会”的形式,自然地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同时,“举行数学游园会”这一形式串联全课,使全课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
练习一(1)
2—2、16—2、19—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习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2分钟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二)创设情境
1、完成第1题
(1)师:天气晴朗了,小朋友也出来踢足球了,你能看出一共有多少只足球吗?
你还知道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对,还剩多少个?(指名学生说说)
怎么列式?(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板书:14-9=( )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2)右题同上
2、完成第2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你是怎么又快又对的计算的?
3、完成第3题
(1)介绍游戏“跳树桩”规则。
(2)同桌间合作口算。
(3)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反复进行卡片口算。
4、完成第4题
(1)要求学生2分钟内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三)总结全课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练习一
各习题
七、教学后记:
教学活动中,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通过“拿一拿”、“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算理,“创造”出多种计算方法。

练习一(2)
3—2、17—2、20—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习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2分钟口算:
9+7= 9+4= 9+8= 9+5=
13-9= 14-9= 15-9= 17-9=
12-9= 16-9= 18-9= 11-9=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完成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指名板演。
(2)汇报交流。
(3)你是怎么又快又对的计算的?
(4)说一说计算顺序。
2、完成第6题
(1)游戏:小青蛙过河。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
(2)指导书写格式。
(3)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4)在全班交流答案。
3、完成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2)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学生说说)
(4)怎么列式?(指名学生说说)
(5)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4、完成第8题。
第(1)题,教师指导看图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读一读。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三)总结评价,

㈧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课件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二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利用学生已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来理解用加数求被减数的道理,从而更全面的理解加法的含义;
3.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能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名称和口答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1 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2 师生活动(准备9块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师: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在这个盒子里抓礼物。
生抓出几块橡皮,师告诉学生盒子还剩几块橡皮,(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橡皮吗?
生:9块 。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刚才小朋友抓出来了?块,老师又告诉我们盒子里还剩?块。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橡皮了。
3 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板书:抓出的+剩下的=原来的】我们一起数数原来是不是9块。师生齐数:你答对了,这个小礼物就送给你了。
4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个游戏,学生在玩中学,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
1 猜一猜
猴妈妈和小猴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已经采了23个(出现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不出现,板书:已经采了23个)。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作了铺垫。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 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提问:小猴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板书:树上还剩5个)
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小结: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怎样列式?(板书:23+5=28 或5+23=28)
追问: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
23+5=28(个)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采下的个数加剩下的个数等于原来的个数)【板书:采下的+剩下的=原来的】
3、谈话: 从现在起,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清楚的表示计算结果,我们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并用括号括起来.通常桃子我们都说成是一个一个的,所以桃子的单位名称是”个” 【在28后板书(个)】
4、指导口答,谈话 : 解决实际问题,在列式计算后,要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题目问: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回答?(先请一生回答,再集体回答)
三、 实际应用
谈话: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求原来有多少,只要把采下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光盘播放,“想想做做1”
谈话: 星期天早上,爱动脑筋的明明和芳芳,玩起了拼图游戏,看了这幅图你能说出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样找到的。
提问: 现在芳芳向我们提了个什么问题,(集体回答)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各自列式计算,指名在班内说算式,共同订正。
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答)你能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吗?(生答)
2、 光盘播放,“想想做做2”
谈话: 明明和芳芳是个好学的孩子,所以星期天老师要带她们去儿童乐园玩,现在请小朋友自己看图,先请一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指名在班内说算式,共同订正。指名口答。
3、 光盘播放,“想想做做3”
谈话:星期天对明明来说真的是太幸福了,看,妈妈又帮他买了很多苹果。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看图,先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
先请一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指名在班内说算式,共同订正。指名口答。
4、 光盘播放,“想想做做4”
谈话:明明和芳芳不仅好学,还很勤劳的呢,他们又来到了花园浇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们能自己看图完成这道题吗?(生独立列式)
指名在班内说算式,共同订正。指名口答。
5、(小结)提问:刚才我们解决的这四道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原来或一共有多少。
生举例
四 拓展训练
刚才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你们想不想接受更难的挑战?好,让我们一起去“勇闯智慧岛”。比比看,谁最会动脑筋!
1、先填一填,再列出算式。

(1)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 ,树上原来有几只?

师:你想怎么填?为什么?(要求树上原来有几只鸟,要把飞走的和剩下的合起来)
生:还剩5只。算式:24+5=29(只)

(2) ,图书馆还剩33本书,原来有多少本书?

师:你想怎么填?为什么?
生:借走6本书,算式:33+6=39(本)
[设计意图:这一拓展练习,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五 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我们用加法来计算。
(延伸)谈话:向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评析:教学例题时,我注意借助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猜猜树上原来桃的个数,并教给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部分”与“整体”,使学生理解原来的桃是由已采的和还剩的两部分合并起来的,将语言和手势配合帮助学生获得表象,并让学生多说“哪些信息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哪些信息是我们不知道的,要求的是什么?”“并要求学生把了解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完整地叙述。由于这类问题叙述时是逆学生思维的,所以学生在初次叙述时往往会出问题,于是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辨析中,学生更明确这类问题的特征从而突破了难点,让学生逐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寻找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说说想法,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想一想”、“为什么”的问题贯穿始终,这样做,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能引导他们有条理地叙述思考过程,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从课堂情况看,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比较欠缺,还有待于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㈨ 求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到六年级知识总结,最好分开,越详细越好,急,谢谢!

邱小璇,数学苏教版1到6年级学生总结,最好分开,越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