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三年级教材数学知识树
扩展阅读
橙光已经典什么时候编推 2025-01-11 18:01:43
知识错误英语 2025-01-11 17:42:27
社会公共基础知识有哪些 2025-01-11 17:34:10

三年级教材数学知识树

发布时间: 2022-08-06 16:32:38

① 三年级《周长与面积》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的图片

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和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同,例如,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周长和面积使用的单位名称不同,测量或计算周长用的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1)三年级教材数学知识树扩展阅读: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三角形而言,以等边三角形的周界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四边形而言,以正方形的周界是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五边形而言,以正五边形的周界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任意多边形而言,以正圆形的周界最短。

周长只能用于二维图形(平面、曲面)上,三维图形(立体) 如柱体、锥体、球体等都不能以周界表示其边界大小,而是要用总表面面积。

② 知识树怎么画

知识树(如图):

  1. 在画知识树之前,先对知识树有个大样得描绘。

  2. 知识树要有层次。打个比方说,知识树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像地市,第三层次像县,第三层次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一样。

  3. 结构图:主干课题,第一层主要内容,就一个杈;第二层是课文分几部分(也就是意义段的段意)有几段分几个杈;第三层是每一部分的分层,这个有的有,有的没有,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第四层是每段的关键词。

  4. 收获图: 主干课题;第一层分三个杈:主要内容,学文感悟,写作方法;第二层是主要内容衍生段意,学文感悟衍生重点句及感悟,写作方法衍生优美词义和优美句子;第三层段意可衍生层意或关键词等。


③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怎么画,语文

树的画法如下:
1.先给树画上主干(跟数字11有点像,只是都稍稍向外翻);
2.然后在树干上面顺着树干的两边线条画两个“V”字,注意两个“V”字高度大小都不要完全一致,最好一高一低且一宽一窄;
3.接着给树画上树叶;
4.再在里面用一条弯曲的波浪线把树枝的开口遮住;
5.最后在树主干下面画上小草就完成啦。

④ 怎样画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树

“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它的由来主要基于语文课的两个特点:“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千上万道考试题。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末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1]从第二个特点,魏书生老师看到了“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稳定的结构方式”。[2]掌握了这些规律,考试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习题了。

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4部分依次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具体包括“实词”、“虚词”、“字”和“句式”4项;“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8项;“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6项;“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4项。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知识点共131个。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树见下图:

⑤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

这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创新 实用 开放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5页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二)编排体例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内容结构:
知识与技能的范围:
接下来为大家展示的是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知识树:(大屏幕呈现本册教材的知识树)正如这棵知识树所展示的,本册教材内容结构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 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 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做以具体阐述: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包括:口算除法,除法的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它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阐述的。对于除法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已经会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简单的表内除法,并且初步认识了除法的意义、除法的书写格式等等。在二年下学期已经会计
3/5页

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会算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到了三年级上学期又学习了万以的内的加减法,利用乘法口诀会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这都为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这一知识内容奠定了基础。三年级下册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习乘法口诀、除法意义、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知识并不是除法学习的终结,四年级的上册还要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因此,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既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加以总结、沉淀和利用,又可以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除法奠定基础,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思维规律。
第三方面:说建议
◆ 教学建议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例题、习题的编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吃力。如,例3和例2跨度太大,学生较难适应。
例2只是从一位数除二位数的能整除的基础上呈现了十位不能整除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十位有余数,要把个位移下来合并接着除。例3从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呈现了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体现估算、笔算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个例题里面难点比较集中,估算与笔算同时出现,要进行比较;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除不尽,有余数。和例2比较起来,明显难度增加。在教学例3时,可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困难,教师可增加“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能整除)”的题目,在学生突破了“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这个笔算难点之后,再呈现例3。
◆ 评价建议:
如何评价三维目标落实情况。
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适时点拨,指点学法,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从而实现教学的最高境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就能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面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1.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积极组织老师开发课件。
2.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3、 图书馆资源。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图书馆除了书籍数量太少外学校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外的图书馆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
4/5页

4、 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教师要充分的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教师还可以想学生介绍电视中与数学有关的栏目,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交流。
5.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学生经验交流、表达个人意见的平台。每一位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感受的生活体验也不同,认识事物的层次也有参差,因而开成了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把之与教学内容、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并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让生活经验得到检验、修正与丰富,实现两者间的畅通、互补与融合。
6.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数学教学是数学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作用的过程。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常产生许多预想不到的意外。老师要善于从这些意外中学会分析,并加以利用,以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
以上便是我对本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的具体阐述,可以说这次说课标、说教材给我们年轻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学到很多在工作中学习不到的东西。

⑥ 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求归纳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 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 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比较,更容易分辨相同项目的区别。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第五单元 面 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 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
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 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 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
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归类: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
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3、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
6、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第六单元 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
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如:31天 31÷7=4(个)……3(天)
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 一般用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二)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②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 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 ②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 3、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时刻—时刻=时间段
4、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天=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3、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
4、小数读写法:① 读法→汉字形式;② 写法→阿拉伯数字。
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有顺序地组数、搭配连线,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⑦ 三年级的语文,数学知识树怎么画

输入题目完善问题您好。我将会给您做出正确的解答.拍照上传完善问题,无法给出正确解答,您的问题不明确。2。您可以选择:1

⑧ 三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知识树怎么画

画一棵树将课本上的知识都写在树的枝干,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