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如何再创造数学知识
扩展阅读
基础子分部验收有哪些 2024-11-02 06:11:22
初学基础知识怎么记忆 2024-11-02 06:02:34
独立基础如何算桩长 2024-11-02 06:02:27

如何再创造数学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8-04 22:17:53

1. 数学课堂如何创新

从观察中引发学生创新

观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这是因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始于感知,有了充分的感知才能形成丰富的表象,展开联想,有所感悟,获取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让学生观察的条件,引导学生仔细地进行观察,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为什么把车轮设计成圆形的这一问题时,用动画模拟小猴驾驶汽车的车轮分别是方的、椭圆的和圆的三种情况,并配上音乐效果,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及时进行诱导,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选择乘坐哪辆车舒服?哪辆车不舒服?为什么?由于创设了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体验,学生对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也为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质疑中激励学生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事实上,爱提问题的学生就是善于积极思考、富有创见的学生,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有的学生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吗?这时教师不急于给学生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物体上画三角形,度量内角和不是180度,球越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就越大。正是在这种质疑问难、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独到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见解。

从实验中启发学生创新

实验是小学数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是小学生体验探究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桥梁和纽带。

例如:在教学“用圆规作圆”这一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在纸上画圆的方法。接着提问:你能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吗?学生积极思考,一边讨论,一边模拟,在学生积极的反馈之后,用计算机呈现动画:一个同学在操场上打桩、拉线、绕圈,画出一个很大的圆。接着,教师适时诱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更好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实际试一试。通过技能练习,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从而获得更为稳定的知识结构。

2.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数学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创新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自由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那么,这就要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课堂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的问题,学生创新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 突出主题性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创新
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观念,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越俎代疱,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提倡学生争辩与讨论,提倡标新立异,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真正落实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自主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
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学生质疑问难,无拘无束的思考,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
三、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干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并且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设问的情景,多提供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手里转让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干提出问题,勇于争辩问题”的好习惯。因为,只有“疑”才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使思想上出现新维度。同时,对于爱问“为什么”,爱提怪问题的学生,教师不能泼冷水,打击自尊心,面积应善加引导,保护其质疑的热情。另外,教师要讲究质疑的方式,做到学生自己能释疑的,绝不相帮,对于学生自己有潜心释疑的,要组织他们积极讨论、争辩、翻书查找资料等等,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如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能为零,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等,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
四、 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开放性练习,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材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尺子、线绳和一个盛满水的长方形形状的容器,来求圆锥体模型的体积。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制定出各种求这个圆锥体体积的方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必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而学校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3. 浅谈如何做数学,学数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可能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与困惑:某种类型的问题曾经对学生讲过,甚至讲过不止一次,但到考试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时,有的学生还是做不出来,正确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到讲评试卷时,便责怪学生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于是把此类问题再讲一遍,并提醒学生这一次一定要认真对待。本以为这次学生一定理解并掌握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发狠”说此类问题以后再也不讲了。可是结果事与愿违。似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面对这种怪圈,表现出来的是无奈和无助……
这迫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每次都是我讲学生听,有的学生并没有完全听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听明白了,但没有动手做一遍,时间一长就忘了。就象游泳教练在岸上教学员游泳一样,游泳的动作和姿势教得再好,不到游泳池里去游,不喝几口游泳池里的水,是学不会游泳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到教师的课堂上真正实施起来却是那末困难……
随着学习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我越来越意识到数学是做出来的,只有让学生做数学才能学好数学。数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重要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经历:如无理数的发现,勾股定理的证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等,无不充满着人类探索的情意,其中既需要人们依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实践、归纳,猜想等理性思考过程,也需要人们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勇气。也就是说,在形式化的数学这一“冰冷的美丽”里面,蕴涵着人类“火热的思考”,在它的形成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意义。那末,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学数学呢?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中
问题是数学活动的心脏。将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等形成过程转化为富有生活意义的问题,形成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带入问题中,在问题的探究中做数学,学数学。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把知识的发生过程转化为一系列带有探究性的问题,真正使有关材料成为学生的思考对象,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
荷兰着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原则之一是数学的“再创造”。他认为,对学生和数学家应同样看待,让他们拥有同样的权利,那就是通过再创造来学习数学,而不是因袭和仿效。“再创造”理论认为,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性质,公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象数学家当时发现这些性质一样,创造适合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发现数学知识的来拢去脉。
例如:过去我们讲平行四边形时,先演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学生也能掌握什么是平行四边形,这就象告诉儿童什么是椅子,桌子一样的一种抽象化,并没有什么神秘。但是现在通常的过程却是教师给出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形式定义,于是又一个层次被跳过,学生又被剥夺了创造定义的机会,甚至还有更糟的,因为这个阶段,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形式定义,更无法理解形式定义的目的和意义。如果允许一个学生重新创造几何,他会怎么做呢?给他一些平行四边形,他会发现许多共性:如:对边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及平行四边形能平面镶嵌等……接着他会发现,由一个性质还可导出其他性质等。也许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基本性质。由此,学生就抓住了形式定义的基本含义,它的相对性等……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学会了定义这种数学活动,而不是将定义强加于他。
我在讲平行四边形性质这节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制了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课堂上分组交流:先量一量对边再量一量对角,看有什么关系?也许是受传统思想束缚太深,学生量完后,异口同声回答:“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我告诉大家,这种测量其实失去了意义。你量出来的边角真的丝毫不差相等吗?这时学生又反思自己测量过程,把真实的测量结果说了出来。一位学生量得:一组对边分别是10.8cm,10.7cm另一组对边分别是5.3cm,5.4cm。同学们都知道,这种误差是由测量工具造成的,是允许的。那么我们猜一猜,平行四边形对边有什么性质呢?同学们回答:相等。那么让我们试着证一证。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仅进行了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再创造过程,更进一步理解了测量——猜想——证明之间的关系。我风趣地说:“这节课人人都当了一回数学家!”在做中学是弗莱登塔尔的主要教育思想,新课标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谁给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机会多,条件多,谁就提高了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能力。“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
三、开展主动有效的数学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不是复制与强化,成功有效的数学交流是建立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之上的,数学交流这种特征在学生自发的探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只听老师讲,不去看书,只能,记得所听内容的15%,如果只看书,而不听讲,只能记得所看内容的25%,如果看了又听就可记得所学内容的65%。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动手做数学,在做中学。让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4. 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怎样让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数学来源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一、引导深入生活,感受数学知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例如,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米、厘米的理解。如测量桌子的长度,测量床的长度,测量教室门和窗户的宽度,测量身高等等。通过这些动手实践活动,有效得达成了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长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例如: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学生在已经掌握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础上,教师经过引导便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三、开展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弗来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农村小学地方实际,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来组织教学。让课堂变成社会生活的舞台,学生们在充满新奇的课堂中大胆地进行着创新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去计算一下水缸(长方体的)、木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1.课堂中人人动手,品尝数学的精彩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农村教学中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动口交流,寻找规律和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探索交流中品尝数学的精彩。
2、校园中人人参与,感悟数学的魅力
小学生爱玩、爱动手,教学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常规,利用生活特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校园中人人参与,利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变抽象为具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易于接受,然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感悟,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园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和情景再现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人人“登台”表演,把各种相关的抽象的数学术语具体化,使学生迅速理解了“相向”、“相背”、“同向”“相遇”、“速度和”等概念,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解决了数学问题,获得新知。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余设计出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数学游戏等,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方式,从而也更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
总之,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5. 如何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1、用“求异”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事物

也就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去有意识的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不拘泥于常规,不轻信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2、有意识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

如果把传统观念、常规经验、权威言论当作金科玉律,常常会阻碍我们创新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面对新的问题或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习惯于沿着前辈或自己长久形成的、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应从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用发散性的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发散性思维能够产生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能提出一些独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见解,使一些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4、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联想

联想是在创新思考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容易见到成效。我们常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联想中的“经验联想”。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是人们能够采用联想的客观基础,因此联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主动的、积极地、有意识的去思考他们之间联系。

5、学会整合,宏观的去看待

我们很多人擅长的是“就事论事”,或者说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思维往往会被局限在某个片区内。整合就是把对事物各个侧面、部分和属性的认识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6.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

“瓜傻式”教学法----将数学那种严密的逻辑演绎过程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通过让学生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的产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作欲。使枯燥干涩的数学概念演绎变得生动起来。

方法/步骤
自主探索式学习----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 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 结论 ,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 验 ,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 “ 再创造 ” 有关数学问题口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还对数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 , 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 , 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 , 小组学习有独立型、竞争型、依赖型、依存 型等几种类型。目前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后相互交流 ,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一一相互依存地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知识。……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二是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四是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整个教学领域的深入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一方面对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完善与改造,一方面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使我国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一、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介绍(一)发现法发现法是由美国当代着名教育家、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1、发现法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现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去认识,自己求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者。(2)发现法强调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他们对所学课程具有内在的兴趣。发现法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好问和喜欢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遇到新奇、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新奇、疑难和矛盾等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法仅利用外来刺激促发学生学习的做法。(3)发现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潜在的、间接的。由于该法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直观教具等,自己去观察,用头脑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2、发现法的主要优点及其局限性发现法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1)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2)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发现法经常练习怎样解决问题,所以能使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乐于创造发明的态度。(3)运用发现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4)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内部改组,这种改组,可以使已有的知识结构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更好的联系起来,这种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就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巩固和应用。发现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就教学效率而言,使用发现法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因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再发现的过程,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去获得,或者重新发现,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因此,教学过程必然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摸索过程。(2)就教学内容而言,它的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发现法比较适用于具有严格逻辑的数、理、化等学科,对于人文学科是不太适用的。就适用的学科而言,也是只适用于概念和前后有联系的概括性知识的教学,如求平均数、运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称、符号、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师来讲解。(3)就教学的对象而言,它更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发现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为发现的前提条件,因此,年级越高的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也就会越强。所以,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都有必要和可能采用发现法教学。3、发现法教学举例(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教学)给出一道题如39÷3。学生可先拿39个物品,每3个一份,把它们分成13份。做几个这样的题目后,可以让他们把物品10个组成一组。例如,给出这样一道题:“哈利买了4条糖果,每条有10块。他吃了1块,把剩下的每3块包成一包,分给同学们,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解法:(1)每3个分成一堆,然后数出分得的堆数。(2)从3个10中各先拿出1个,剩下的每9个分给3个同学,再把其余的也每3个分成一堆。9+9+9+3+3+3+3=39(块)↓↓↓↓↓↓↓3+3+3+1+1+1+1=13(人)(3)与(2)相似,但他们看出有4个9。9+9+9+9+3=39(块)↓↓↓↓↓3+3+3+3+1=13(人)(4)他们看出3个10正好分给10个人,剩下的每3个分成一组。30+3+3+3=39(块)↓ ↓↓↓10+1+1+1=13(人)(5)与(4)相似,但他们看出剩下的9正好分给3个人。30+9=39(块)↓ ↓10+3=13(人)在学生得出解法之后,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对不同的算法不给出评价。再出一道题,许多学生会选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教师进一步提出引导性问题,促使学生找出更为有效的计算方法,形成一般的竖式计算。(二)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一种影响比较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邱学华老师最早设计和提出的,经过在一些地区和全国逐步推广,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1、尝试教学法的基本内容什么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不是先由教师讲,而是让学生在上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尝试教学法与普通的教学方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改变教学过程中“先讲后练”的方式,以“先练后讲”的方式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尝试教学法产生的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学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国内有许多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同时,也有许多国外的教学改革的经验大量地介绍进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根据我国的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既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教学方法。邱学华老师多年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在“文革”前后进行了多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面的调查与实验,深感研究一种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法的必要性。因此,他在分析和对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的设想。他借鉴了中国古代的“启发式教学”原理、发现法和自学辅导法教学的思路,综合地分析和研究这些教学法的长处与不足,试图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