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数学,椭圆双曲线要把高考题第一问做出来需要会哪些知识点啊,刚学,学的很模糊,不知道怎么拿分
第一问简单,第二问难得多。你要掌握椭圆双曲线公式,直线、切线、法线等的求法,点的求法,解一次二次方程等等。还是多做题,做多了就会了。
❷ 高中数学 双曲线
直线L:y=x-2
根据c^2=a^2+b^2,e=c/a得到a,b的关系:b=(根号2)a/2
代入双曲线方程。
设A(x1,y1),B(x2,y2),则(x2-x1)^2+(y2-y1)^2=48 方程3
与直线方程,双曲线方程联立。
把直线方程的Y代入双曲线方程,化简。后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解方程3,就可以轻松求解~记得验算哈~~~这种类型题大致都可以这样算的哦~~
❸ 高中数学曲线问题
(必背的经典结论)
高三数学备课组
椭 圆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在椭圆上,则过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6. 若在椭圆外 ,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7. 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8. 椭圆(a>b>0)的焦半径公式:
,( , ).
9. 设过椭圆焦点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Q, A1、A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 AB是椭圆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
即。
12. 若在椭圆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13. 若在椭圆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双曲线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内切:P在右支;外切:P在左支)
5. 若在双曲线(a>0,b>0)上,则过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
6. 若在双曲线(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7. 双曲线(a>0,b>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8. 双曲线(a>0,b>o)的焦半径公式:( ,
当在右支上时,,.
当在左支上时,,
9. 设过双曲线焦点F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P、Q两点,A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双曲线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 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Q, A1、A2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 AB是双曲线(a>0,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即。
12. 若在双曲线(a>0,b>0)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13. 若在双曲线(a>0,b>0)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会推导的经典结论)
高三数学备课组
椭 圆
1. 椭圆(a>b>o)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2. 过椭圆 (a>0, b>0)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
3. 若P为椭圆(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
4. 设椭圆(a>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则有.
5. 若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0<e≤时,可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
6. P为椭圆(a>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椭圆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7. 椭圆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8. 已知椭圆(a>b>0),O为坐标原点,P、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1);(2)|OP|2+|OQ|2的最大值为;(3)的最小值是.
9. 过椭圆(a>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10. 已知椭圆( a>b>0),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
11. 设P点是椭圆( 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则(1).(2) .
12. 设A、B是椭圆( a>b>0)的长轴两端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 ,,c、e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2) .(3) .
13. 已知椭圆( a>b>0)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点在右准线上,且轴,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 的中点.
14. 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15. 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
16. 椭圆焦三角形中,内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注:在椭圆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 椭圆焦三角形中,内心将内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 椭圆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椭圆中心的比例中项.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会推导的经典结论)
高三数学备课组
双曲线
1. 双曲线(a>0,b>0)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2. 过双曲线(a>0,b>o)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双曲线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
3. 若P为双曲线(a>0,b>0)右(或左)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或).
4. 设双曲线(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则有.
5. 若双曲线(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1<e≤时,可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
6. P为双曲线(a>0,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双曲线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且和在y轴同侧时,等号成立.
7. 双曲线(a>0,b>0)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8. 已知双曲线(b>a >0),O为坐标原点,P、Q为双曲线上两动点,且.
(1);(2)|OP|2+|OQ|2的最小值为;(3)的最小值是.
9. 过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双曲线的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10. 已知双曲线(a>0,b>0),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或.
11. 设P点是双曲线(a>0,b>0)上异于实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则(1).(2) .
12. 设A、B是双曲线(a>0,b>0)的长轴两端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 ,,c、e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
(2) .(3) .
13. 已知双曲线(a>0,b>0)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过双曲线右焦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B两点,点在右准线上,且轴,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 的中点.
14. 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15. 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
16. 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外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注:在双曲线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 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其焦点所对的旁心将外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 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双曲线中心的比例中项.
❹ 高中数学双曲线知识点
双曲线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目
录
双曲线知识点
...........................................................................................................................................................
2
1
双曲线定义:
.
..............................................................................................................................................
2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2
3.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是:
................................................................................................................
2
4.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2
5.
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
2
6
曲线的内外部
................................................................................................................................................
3
7
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
3
8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
3
9
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
............................................................................................................................
3
高考题型解析
...........................................................................................................................................................
4
题型一:双曲线定义问题
...............................................................................................................................
4
题型二:双曲线的渐近线问题
.......................................................................................................................
4
题型三: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
.......................................................................................................................
4
题型四:双曲线的距离问题
...........................................................................................................................
5
题型五:轨迹问题
........
这里比较完善
O(∩_∩)O,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❺ 高中数学双曲线
双曲线第二定义:设动点M,定点F,点M到定直线距离为d,
称集合{M| |MF|/d=e,e>1}表示的点集是双曲线.
注意:定点要在直线外;比值大于1。。。。。其中F就是焦点,定直线就是该点相应的准线
离心率e=|MF|/d=[(根号2)/2]/(1/2)=根号2
其实直接用第二定义就可以了。。。
❻ 高中数学:双曲线
双曲线的定义、形式、与直线结合的交点(一般会用到韦达定理)。多做高考题这一类的就行,计算仔细点,写清楚重要步骤,要是高考大题就主要拿步骤分,最后答案最多三分。
❼ 关于高中数学双曲线的问题
在圆锥曲线中,一般地F1表示左(下)焦点,F2表示右(上)焦点,由于双曲线的定义是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就要想法去掉绝对值的符号,于是也就去确定这个点是在左支上(PF2〉PF1)还是在右支上(PF1〉PF2),这样就可以确定了。
❽ 高中数学双曲线详解
∵kAB=(-15-0)/(-12-3)=1,
∴直线AB的方程为y=x-3.
由于双曲线的焦点为F(3,0),
∴c=3,c²=9.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²/a²+y²/b²=1(a>0,b>0),
则x²/a²+(x-3)²/b²=1.
展开,左右同乘a²b²,整理,得
(b²-a²)x2+6a²x-9a²-a²b²=0.
设A(x1,y1),B(x2,y2),
由韦达定理得:
x1+x2=-6a²/(b²-a²)
∵AB的中点N(-12,-15)
∴x1+x2=2×(-12)=-24
∴-24=-6a²/(b²-a²)
4(b²-a²)=a²
∴a²=-4a²+4b²,
∴5a²=4b².
又a²+b²=9,
∴a²=4,b²=5.
∴双曲线E的方程为x²/4-y²/5=1
望采纳
❾ 怎么学好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抛物线、双曲线那些)
首先,解析几何的知识是必须有的,只有知识体系的建立才可以让你更了解这哥知识的内容;
第二,要学会充分利用初中的平面几何知识,解析几何说到底就一个计算,它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平面几何问题而建立的体系,考得就是谁算得准,算得快,所以你要尽量减少计算的步骤和时间,才能更快更准,这就需要平面几何的知识,有时候用上了,题目会变的非常简单。
第三,就是熟方法,常用解决点的轨迹的几种方法一定要熟.还有,有的时候做题,不要太追求一定的思路,回归的定义和本质也是是很好的方法,最朴素的就是最好的。
第四,多做题,做题是你熟悉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最快途径,不一定要大量练习计算,更多的是练习技巧.当然,基础的训练是不能少的。
另外数形结合是数学解析几何的重要思想,要根据题义画图,切忌偷懒。可以说它是打开解析几何的金钥匙。掌握了它,学好解析几何不会是难事。
只是提醒一下,做题不能半途而废,相反要练到一气呵成,完全正确,去找浑然天成的感觉。计算能力不强,原因就在于一知半解的坏习惯,多动手,才能克服“眼高手低”--看看好象懂,要动起手来,就不行了!
解析几何定义:解析几何系指借助笛卡尔坐标系,由笛卡尔、费马等数学家创立并发展。它用代数方法研究集合对象之间的关系和性质的一门几何学分支,亦叫做坐标几何。它包括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解析几何两部分。
作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有些性质,在生产或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比如电影放映机的聚光灯泡的反射面是椭圆面,灯丝在一个焦点上,影片门在另一个焦点上;探照灯、聚光灯、太阳灶、雷达天线、卫星天线、射电望远镜等都是利用抛物线的原理制成的。
❿ 求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其统一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0<e<1时为椭圆:当e=1时为抛物线;当e>1时为双曲线。
一、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
1)椭圆
文字语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小于1的正常数e。定点是椭圆的焦点,定直线是椭圆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
标准方程:
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x^2/a^2)+(y^2/b^2)=1
其中a>b>0,c>0,c^2=a^2-b^2.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x^2/b^2)+(y^2/a^2)=1
其中a>b>0,c>0,c^2=a^2-b^2.
参数方程:
X=acosθY=bsinθ(θ为参数,设横坐标为acosθ,是由于圆锥曲线的考虑,椭圆伸缩变换后可为圆此时c=0,圆的acosθ=r)
2)双曲线
文字语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e。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双曲线的准线,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
标准方程:
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x^2/a^2)-(y^2/b^2)=1
其中a>0,b>0,c^2=a^2+b^2.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标准方程:(y^2/a^2)-(x^2/b^2)=1.
其中a>0,b>0,c^2=a^2+b^2.
参数方程:
x=asecθy=btanθ(θ为参数)
3)抛物线
标准方程:
1.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其中p>0
2.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开口向左的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其中p>0
3.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x^2=2py其中p>0
4.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标准方程:x^2=-2py其中p>0
参数方程
x=2pt^2y=2pt(t为参数)t=1/tanθ(tanθ为曲线上点与坐标原点确定直线的斜率)特别地,t可等于0
直角坐标
y=ax^2+bx+c(开口方向为y轴,a<>0)x=ay^2+by+c(开口方向为x轴,a<>0)
圆锥曲线(二次非圆曲线)的统一极坐标方程为
ρ=ep/(1-e×cosθ)其中e表示离心率,p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二、焦半径
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称为焦半径。
圆锥曲线左右焦点为F1、F2,其上任意一点为P(x,y),则焦半径为:
椭圆|PF1|=a+ex|PF2|=a-ex
双曲线P在左支,|PF1|=-a-ex|PF2|=a-ex
P在右支,|PF1|=a+ex|PF2|=-a+ex
P在下支,|PF1|=-a-ey|PF2|=a-ey
P在上支,|PF1|=a+ey|PF2|=-a+ey
抛物线|PF|=x+p/2
三、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
圆锥曲线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
以x0x代替x^2,以y0y代替y^2;以(x0+x)/2代替x,以(y0+y)/2代替y
即椭圆:x0x/a^2+y0y/b^2=1;
双曲线:x0x/a^2-y0y/b^2=1;
抛物线:y0y=p(x0+x)
四、焦准距
圆锥曲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p叫圆锥曲线的焦准距,或焦参数。
椭圆的焦准距:p=(b^2)/c
双曲线的焦准距:p=(b^2)/c
抛物线的准焦距:p
五、通径
圆锥曲线中,过焦点并垂直于轴的弦成为通径。
椭圆的通径:(2b^2)/a
双曲线的通径:(2b^2)/a
抛物线的通径:2p
六、圆锥曲线的性质对比
见下图:
七、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已知圆锥曲线内一点为圆锥曲线的一弦中点,求该弦的方程
⒈联立方程法。
用点斜式设出该弦的方程(斜率不存在的情况需要另外考虑),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求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和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由韦达定理得到两根之和的表达式,在由中点坐标公式的两根之和的具体数值,求出该弦的方程。
2.点差法,或称代点相减法。
设出弦的两端点坐标(x1,y1)和(x2,y2),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将得到的两个方程相减,运用平方差公式得[(x1+x2)·(x1-x2)]/(a^2)+[(y1+y2)·(y1-y2)/(b^2]=0由斜率为(y1-y2)/(x1-x2)可以得到斜率的取值。(使用时注意判别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