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好的选修理综资料
对于刚开始的同步学习阶段,是打基础的时候,感觉同步类的书教材帮,一遍过都还不错,讲解详细,重难点突出,方法多,题型多,能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提高。复习类的书高考帮,试题调研,金考卷都挺不错的,尤其是试题调研,基本每月一辑,比较新,重点知识模块单独成册,更有效学习。
Ⅱ 高考理综三道选修题怎么搞定啊需要怎么做,尤其是生物的化学,应该背点什么
生物建议你做生物工程的,化学建议你做原子结构的
现在背知识点是浪费你时间,拿出你们本省的历届高考真题,或者其他省和你们高考模式、内容相同的高考真题,别做模拟题啊
你做一遍,你会发现,生物工程题只有三道,原子结构只有两道,你把题反复做熟了,实在有空理解不了再在书上找到针对性的记忆
发给你整理过的知识点对你未必有用了,每个人会的地方不一样,不会的地方也不一样。
Ⅲ (高考)+求四川高考近几年理综所涉及的知识点。希望列个清单。我好背!
这个。。。。我参加了两次高考,最近两年理综较难,不过知识点老师上课都说过,自己好好复习吧!重要是踏实,认真看书,做对选择题很重要啊!!!不过,本人觉得临场心态还是挺重要的!
Ⅳ 高中理科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各科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天利易搜
您现在的位置: 天利考试信息网 >> 高考频道 >> 各科备考 >> 综合 >> 正文
2009高考总复习:各科备考资料汇总http://www.TL100.com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天利考试信息网整理 更新时间:2009/4/14 14:54:49
相关链接:2009高考各地最新月考、模拟试题
语文
高考最常见的300个错别字 高考常见最易读错的字
高考作文易错100字 点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高考语文必备俗语集锦 修辞方法知识汇总
高考易错熟语全解析 文学常识识记方法归纳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汇总 诗歌赏析术语梳理
中国古代重要文学作品简介 中国古代重要作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特殊数字 外国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文言文常用句式例解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
数学
高考数学知识网络图 高中数学概念及公式大总结
高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项精练
英语
熟记985个高考英语考试大纲核心单词 情景交际常用句型100例
高一到高三所有重点英语词组汇总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及写作必备词组汇总
高中英语易拼混单词150组 2009届英语写作经典必看200例句型
高考英语作文最常引用的36句格言 2009高考英语作文经典必背100句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常用句式分类整理
物理
资料集锦:生活“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精练
化学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大汇总 高中常用化学方程式总复习
巧妙记忆法之《化学口诀汇总》 高中化学各种题型解题方法精粹
近十年高考化学热点知识大统计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
高三备考: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无机推断难点总结
高中化学中的16条优先原理 高中物理公式大总结
生物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111条 09届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高考生物经典易混、易错考点汇总 2009年生物高考考前复习资料
政治
2009年政治高考考点全面精析 2008年4月-12月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
高中政治经济学十四个精品热点解析 高考政治复习答题方法全攻略
历史
中国古代史考点大盘点 高考备考: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世界近现代史重难点解析 2009年高考新课程历史总复习讲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精品课件 2009届高三历史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精品例析 2009年十一个时政热点历史解读
地理
高中地理详解六大板块构造图 2009高三地理高考考生必须注意的考点
高中地理常见易混概念全方位比较 地理高考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八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中国省区 各类时间计算问题解析
高三地理晨昏线的判读
高三地理最新时事地理练习归纳突破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分析
Ⅳ 高中理科有哪些科目
高中理科课程大全
文科:语数外+历、地、政
理科:语数外+生物、化学、物理
数学: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2~1选修2~2
选修2~3选修4~1选修4~2选修4~3选修4~4选修4~5
化学:必修:有必修1;必修2
选修: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6实验化学
物理:必修1必修2
选修3-1(电学)选修3-2(电磁感应变压器传感器)选修3-3(热学)选修3-4(振动与波)选修3-5(动量与原子物理)不一定全学选修3-1选修3-2选修3-5一定学
生物:必修3本选修3本
英语:人教新课标一共十一册五册必修,六册到十一册是选修,但一般的学到九册或八册就不学了,后边的几册难度有点大。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本必修一-----必修五一般到高二上半学期就学完了
选修课本比较多,不同的地方可能选的不一样,《中外传记作家作品》《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点击查看:高考理科考哪几门课程
1高中文理科各包含什么科目文科:数学语文英语史地政(文综)
理科:数学语文英语物化生(理综)
我刚刚高考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了,考了642,给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学,高一到高三,课本上的一般不难,但高考相对上了一个层次,你必须额外自己做题
物理,开始会觉得难,高三完就不是太难了
化学,比较好,方程式不要死记,掌握了规律就行了,我化学拿了个全国高中生竞赛省级2等奖,就是把元素周期律吃透就行了
语文,重点放在文言文,现在文带过了
英语,重点是语感,建议你每个早读花15分钟大声读,这样可以培养语感.疯狂英语李阳曾说过:学英语,最厉害的人是,会做题又讲的出为什么的:第二种是,读上去就会做,但是讲不出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语法,只是凭语感做题
下面是参考书选择:
1.每科弄一个错题本,但并不是每个错题都记录,你认为你会的,但做错的,可以不改,不会的记录在上面
2.物理,高一高二你会觉得难,但是等高三系统的复习开始到完,物理一般没问题,起码可以上20到30分,在这里建议你买《5年高考3年模拟》(物理)
3.化学,从高一开始,建议你买《王后雄学案》,跟着做
4.数学,高一高二高三《王后雄学案》,复习时用《世纪金榜》,相当好,但一定要把里面的题弄懂
5.理科生,语文和英语也不能放,语文字词高考总共有9分,建议买《各个击破》,作文素材买《思维源聪明屋》,英语买《5年高考3年模拟》
6.做题要讲究效率,会的就过,把时间弄在不会的上
7.英语,语文准备一个小本本,个一本,随时记下不懂的,从背面开始记你不熟悉的重点
8.如果能买到之完形填空,就相当好,这本书含有全篇翻译,既包括选择,还包括了阅读(完形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做出选择的
时间安排:中午午觉前加晚饭后的时间用来完成当天作业,晚自习用来看资料。放双休,用一个下午或者早上做一块的题目,你会找到做这方面题目的感觉的
注意事项:
第一,上课不要开小差,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记好笔记,毕竟记笔记可以集中注意力
第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要为了玩而抄袭他人的作业
第三,不要认为自己有多能,不要见到题不细看就认为自己会了,要真正的弄懂
第四,力争当上一个班委,并与老师搞好关系,到时老师会向你提供好的参考书,另外在学习上也会对你额外关照的
第五,杜绝上网和谈恋爱,这个会使你的成绩直线下降
第六,学习时要注意身体,我个人反对挑灯夜战
Ⅵ 江西高考理综所有知识点
参考 《考试说明》 《学科指导意见》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Ⅶ 高考各科必考知识点(理综)
我不知道你们那考试的重点。只希望我能在方法上能帮上你,我今年上大一,我上高三的时候化学和生物一直都是在班里面倒着数,直到最后一次模拟理综我得了班级第一名,在高考中也得了第一名!我想首先要树立自己一定能行,在最后的一段时间,我认为你需要做最近几年的本省和外省的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做好之后,别急着去做下一套,而是对一下答案之后,把自己错的题,在书本上找到一章和这一节,然后把这一节看上3边,再把这一章仔细的看一遍,别怕费时间,提高会很快的,,特别是化学和生物,对掌握知识细节,非常有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祝你金榜题名!!
Ⅷ 初中理综知识点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着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乍得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Ⅸ 关于河北中考理综的知识点,高分
2009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化学部分的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基本不变,仍然是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四个题型。试卷分卷I、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其中1-8为化学,9-14为理化综合,卷II为非选择题。整体难度较08年有所上升,其中选择部分难度略大;实验探究容易使学生上手,;计算部分选用了较常见的较简单的题目,使学生得分更容易。整体来看各题型分值比例合理,试卷的结构能较好的反映化学学科特点。
二、二、试题分析
选择题部分
化学部分:卷Ⅰ7个选择题中,1题为安全问题,2题考查知识点物质的分类,3题考察基本反应类型,4题考察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铁丝燃烧、过滤、浓硫酸的稀释及蒸发,8题考查物质的变化,以上几题属于基础的考察,属简单题;5题考察微观粒子、化学反应特征、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变式,6题涉及基本概念(氧气的体积含量、有机化合物、碱的性质、原子离子的联系)的综合考查,属于中等难度题;7题考察溶解度曲线,知识点简单,但是选项的区分度不大此题难度较大;综合部分 :9题涉及的化学知识点是分子的性质、10题考查金属的性质,12题涉及合金、燃烧条件、分子运动知识点,13题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以上几题难度较低;11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材料问题,14题涉及反应现象和溶解速率与溶解度的问题,个别选项不易区分,难度略大。每小题各空的难度也是按容易、中等难度和较难三个梯级设置的;试题的整体难度比去年略有提高。这样的难度结构,既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体现了考试的选拔功能。
非选择题部分
综合部分:27题涉及化学知识点有化石燃料、能源、环保等,较简单。28题涉及化学知识点有化合价、节约用水,难度不大,易得分。
化学部分:29题考查化学知识的应用,涉及知识点有洗洁精的乳化、稀有气体的稳定性、铵态氮肥与碱的反应,难度不大,易得分。30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与图像知识相结合,涉及有方程式、反应后溶质的问题,后两问区分度较大。31题框图推断题略难于08年,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及运用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区分度高,学科特点突出。36题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涉及知识点有装置、药品的选择、收集验满及检验现象的分析,为重点讲解的题目,难度不大。37题考查金属活动性的实验题,探究过程的猜想、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现象分析,为平时总练习的题目,难度不大。38题计算题,前两问为较简单的,后一问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中等。
三、反思与启示
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归纳:
1、学生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造成的失分现象非常普遍。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方程式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到位,化学式书写错误,缺少条件,未写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等的情况相当普遍;不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等等。不难看出这些试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题目本身难度大,而是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高以至对这些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的。
2、化学用语表达不规范、文字表达能力差。如:元素符号的书写大小写字母问题,错字、别字,物质化学式书写张冠李戴等,近年来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一些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如:氧气、碳酸盐的鉴别表述不完整,开放性试题答案似是而非等。
3、科学探究、读图识图、实验能力较弱
本套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分析能力、实验评价的能力、实验与计算相结合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解题中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图象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得分率较低。
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对问题表达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读题粗糙,信息理解不够造成的错误较多,反映出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解题习惯养成的培养不够,注重解题得出结果而不注意过程理解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列入到教学常规环节中去。
2、重视基础知识,加强答题规范性练习
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比较淡薄,规范答题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文字叙述等方面,有的学生词不达意,化学式书写随心所欲。因此,加强学生规范化答题训练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平时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稳扎稳打,通过强化识记、理解记忆、一题多解等形式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要帮助学生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并积极开展针对性地类似训练。
3、重视过程教学,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除扎实对学生的“双基”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因此教学中,不要为提高“效率”而简简单单给出结论让学生记,给题目让学生练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方式,教师应设法唤醒、激发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的内在品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重视精选习题,提高练习质量
教学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习题要做,但应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每一个知识点的题目的选择上要更具针对性,要精选、精编有实际情境以及有利于落实培养能力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反思,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要大胆放弃一些偏、繁、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严格控制习题的难度和总量。
5、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习题类型的训练
这是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它考查内容广泛,立意新颖,具有起点高,落点低,区分度好的优点。该类题目已成为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所以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化学问题,关心社会,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现象和问题,用化学语言解答问题。
6、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中考命题的能力立意越来越突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在试题中体现的越来越多。在教学中,我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给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真正理解化学的精髓。因此,加强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研究是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7、注重实验教学,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习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化学实验。新的课程,增加了很多科学探究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应该引起教师教学中足够的重视,如果学生不亲自动手实验,只听教师讲解或看教师演示,学生只能获得间接的实验经验,对于很多本源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在解答一些注重探究过程的实验题目时就会出现问题,抓不到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克服注重实验讲解,忽视实际操作;注重实验验证,忽视实验探究分析;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验描述的教学误区。
中考物理题涉及的知识点例析 荐题老师 曲浩,烟台一中初中部物理教研组组长,连续 5 年送毕业班,教学经验丰富. 推荐题目: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骑行 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面是某种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 主要技术参数: 整车净重 80Kg;最高车速 45Km/h;蓄电池的电压 48V;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2×105 帕;蓄电池类型为铅酸蓄电池;车轮直径 40 厘米;一次充电储存的电能 3.5×106J;行驶 噪声≤62 分贝. (1)若该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1.5×10-2 平方米,那么其载重量 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千克?(取 g=10N/Kg) (2)若该车以 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 受到的阻力为 50 牛,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为 80%,求该车充一次电后,以所述情况行驶时,最多能行驶多远?此过程中电动自行车的 工作电流是多大? (3)如果充一次电消耗的电能为 1Kwh,充一次电自行车可连续行驶 50 千米,照明用 电的电费约 0.5 元/ Kwh,摩托车行驶 100 千米耗油 2.5 升,油价约 4.5 元/升,请通过计 算说明使用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哪种更经济? 推荐原因:这道物理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贴近实际生活,符合新课标;另外,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面广,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多,不仅能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考查了 学生解题思维是否严谨,能否灵活选取公式,选择最恰当的解题方法. 解题思路: 首先找出技术参数中有用的已知条件.如: 整车净重:80Kg; 蓄电池的电压: 48V;一次充电储存的电能 3.5×106J;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2×105 帕. 在第一问中,根据 F=ps,可求出最大压力即总的重力,再根据 m=G/g,求出总质量. 但要注意总质量中还包括车的质量. 在第二问中求电流时注意,电流所做的功是总功,而本题中的总功≠机械功,有的同学 容易把机械功当做电功去做. 第三问的方法很多, 可比较行驶相同距离两辆车各需花多少钱; 或比较花同样的钱两辆 车可分别行驶多远的距离,要用语言描述清楚. 正确答案: (1) F=ps=2×105 帕×1.5×10-2 米 2=3000 牛 1 m=G/g=3000 牛÷10 牛/千克=300 千克 最大载重量为 300 千克-80 千克=220 千克 (2)W 机械=W 电80% FS= W 电80% 50 牛×S=3.5×106J×80% S= 56000 米=56 千米 t=S/v=56000/10=5600 秒 W=UIt 3.5×106J=48V×I×5600 秒 I=13 安 (3)由题知,电动车充一次电,可行驶 50 千米,需花费电费:0.5 元/千瓦时×1 千瓦时 =0.5 元 摩托车行驶 50 千米耗油 2.5/2=1.25 升,需花费:1.25 升×4.5 元/升=5.625 元>0.5 元,所以使用电动自行车更经济. 老师建议:中考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找出题目中有用的已知 条件及隐含条件, 明确题目要求. 选择公式时要注意此公式的适用条件. 再就是做题要规范, 公式,单位一个都不能少,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日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理综: 理综:做好知识的归纳和梳理 经过两个月的总复习,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同学们的理化成绩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 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距中考仅有 30 多天的关键时刻,如何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是同 学们及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的一些经验和同仁及同学们进行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按知识板块进行归纳和整理 前一阶段的复习是使书本"由薄变厚"的过程, 本阶段就要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归纳, 总 结,提炼,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也是把书本"由厚变薄"的过程.通过总结, 我们要清楚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了解所学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来龙去脉,深化 对理化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下面介绍几种总结的方法. 1.列表法 用表格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总结.以电学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为例,列表如下: 2 2.横向对照,比较法 将实质不同,但易混淆的物理量放到一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使我们同时对两个概 念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⑴相互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⑵惯性和力 ⑶压力和重力 采用对照的方法学习概念规律的例子如下: ⑴功率和速度 ⑵比热和密度 ⑶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 3.结构法 用流程图的形式把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示出来.如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3 二.按题型进行归纳和梳理 1.通过系列题的训练,检查知识点的疏漏 例如:一把"220V,40W"的电烙铁. 求: ⑴它的电阻多大?(设电阻不受温度影响) ⑵接在照明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多大? ⑶1 度电可供它正常使用几小时? ⑷工作 10 分钟,电烙铁产生多少热量? ⑸接到电压是 110V 电源上,它的功率多大? ⑹如果接到某电压下,通过它的电流是 0.1 安培,它的功率多大? ⑺若电烙铁的电热丝断了,剪去一段后仍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它的功率怎样变化? ⑻将这把电烙铁与一把"220V,100W"的电烙铁串联后接到 220V 的电压下,哪把电烙 铁的功率大些?并联呢? 2.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4 例如:某人用定滑轮把重为 1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 10m,人拉绳用的力是 125N,求:人 提货物时做了多少额外功?这个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一变:某人用定滑轮把重 1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 10m,如果这个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80%,试求此过程中:人拉绳用的力是多大?人提货物时做了多少额外功? (2)二变:某人用定滑轮把一货物匀速提高 10m,人所用的力是 100N,如果这个定滑轮 的机械效率是 80%,试求:提起的货物重是多少?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3.通过发散性思维题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小小文具盒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可以用来做很多实验.请你用文具盒里的 文具设计一个物理小实验,要求写出实验的做法和应用的物理知识. 三.保持原有的模拟题量进行练习 搞好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是本阶段复习的关键环节.训练时,应严格筛选题目,控制数 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注意"定时"测试,这样才能把临考状态下 的问题提前暴露出来,便于及时改正.在练习正确,迅速解答的同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 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题中没有给的物理量要有设定, 字母表达的物理量要符合"习 惯",题中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要说明根据;题解过程要分行写出,方程单列一行,要 写原式,不能写连等式,变形式或综合式. 对于模拟测试,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要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而且还要练 出答题技巧,提高调控心态的能力. 现提供几种答题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现提供几种答题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1.按照顺序,先易后难答题法. 按照题号的顺序审题,会一道做一道,一时不会的题目,先跳过去,继续往下答,直到 把题目过一遍.然后,按照这个方法,把第一遍没做出的题再过一遍.会的全做完后,则集 中精力去突破最后的难题,一旦没有时间,也已经把会做的题全做完了.这种答卷法最适于 考试时容易紧张的学生,因为它可以迅速缓解紧张心情,进入答题状态,使答卷效率得到提 高.这种答卷方法是比较稳妥的方法. 2.全面看题,先易后难答卷法. 对学习成绩好,心理素质较强的学生较为适用.因为看完题后,知道大部分题目或者全 部题目都会做, 信心就更足, 于是可以冷静, 有计划地把题目全部做完. 那些学习成绩不错, 但容易紧张,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学生,最好不采用这种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是 不适用的. 如果出现怯场该怎么办?首先在有怯场预感时,可立刻去做比较容易的题目.其次,遇 到难题做不出来,可暗示自己, "我做不出来, 别人大概也做不出来."最后, 每考完一科, 不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科的考试情绪. 5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考试时必要的紧张也看成是怯场.考试时有点紧张,对调动 人体的潜力,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的效率是有一定好处的."急中生智"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在模拟测试中重视了上述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那么中考也就成了最 后一次模拟测试. 四.注重渗透理化知识的结合点 常见结合点有: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溶解与结晶,从而引起的液体的导电性能变化,液体 密度的变化,物体浮力的变化;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引起气泡压强变化;天平的使 冰箱等). 用与化学反应联系的问题; 环境污染中与化学物理相关的知识(如烟花爆竹, 热机, 教师应首先筛选出相应的理化综合训练题和重点类型习题, 对同学们进行专题训练, 在 讲练过程中,从化学反应的细微变化入手,看引起的物理量的变化,进而分析,推导出相应 结果. 五.注意回归课本 考前一个星期,要勤翻课本,通读加精读,逐个扫描,把缺漏的知识,不扎实的概念设 计成专项训练题,同学们通过做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同时把课本中的阅读材料, 课后小实验,课本注解也习题化,问题化,确保不留知识盲点.建议关注以下几方面: 1.关注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 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同时也 渗透了"等效代替法". 2.关注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 3.关注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和解释(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在以往的考试中,一些涉及到应用概念,规律解答的填空题,简答题得满分的同学少, 就是因为语言不准确,不到位,对关键的字,词抓得不牢.所以同学们在阅读课本时,应分 析课本是如何应用物理知识和规律解释实际问题的,以便提高自身用物理语言准确叙述问 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六.注意作息时间调整,注意用脑卫生 注意作息时间调整, 目前我们的学习任务较重,中午一定要午休以确保下午和晚上的学习效率.6 月 10 日 以后要进行调整,午休时间和晚上的学习时间要逐渐缩短,调整到晚 10 点左右休息.以更 好地适应中考考试时间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