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八下语文汇练基础知识小卷电子书
扩展阅读

八下语文汇练基础知识小卷电子书

发布时间: 2022-08-02 01:17:39

‘壹’ 中学生教材全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的电子书

目前只有数学辅导软件,语文还没出呢,而且是花钱的,语文等我出吧……

‘贰’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检测卷

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学校的,试卷是什么样的,请明确告知,以便知友们回答。
或者把试卷照片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这里,也可以。

‘叁’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吮吸(shǔn) 涎皮(yán) 敕造(chì) 百无聊赖(lài)
B.讪讪(shàn) 庠序(xiáng) 俨然(yǎn) 少不更事(jīng)
C.折本(shé) 干瘪(biě) 谬种(miù) 沸反盈天(fèi)
D.蹙缩(cù) 驯熟(xùn) 两靥(yàn) 鸡豚狗彘(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执着 踌躇 众说纷纭 B. 慰藉 隽永 朦胧 眼花瞭乱
C.鞭笞 赋予 萦绕 出神入化 D. 窟窿 穹隆 缥缈 叹为观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功绩仿佛早就为时间所______,他也从不向别人说起自己光荣的过去。
②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_____解决的严重问题。
③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______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A.淹没 亟待 经过
B.湮没 急需 通过
C.湮没 亟待 通过
D.淹没 急需 经过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着名的雄辩家,在辩论时常常无所不用其极,或巧妙设喻,或巧设圈套,逻辑严谨,酣畅犀利,让对方无从辩驳。
B、同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如果说,孔子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教诲,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口若悬河,机智而雄辩。
C、易中天讲三国时,不时串用“CEO”“民营企业”等现代词汇,这些词汇的串用让他把枯燥的学术讲得生龙活虎,引人入胜。
D、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讲,“90后”的作家的作品确实还显稚嫩,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作家相比,“90后”的作家确实只能望其项背。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娱乐明星”。
B.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C.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D.广电总局任司长点名批评"大嘴"宋祖德,同时强调加强管理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促进整个影视传媒产业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一书共分为七篇,其中多数为论辩文章。孟子的文章富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同时他又善于运用比喻等手法,将抽象道理具体化,使文章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他创作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
C、《祝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17部。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在《老人与海》中,作者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塑造了“硬汉”性格。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罟不入洿池 洿:深
B、 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
C、 鸡豚狗彘之蓄 蓄:牲畜
D、 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8、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寡人之于国也
B、 谨庠序之教
C、 是寡人之过也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忧心开篇,提出问题。
B.孟子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C.全文围绕使“民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虽然没有运用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但语言极有气势,节奏感很强。
D.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没有本质区别
11、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填然鼓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紫荆关:真实的历史
李大伟
出了北京往西,便望到真正的古长城,它破旧而苍黄,陷落在丛山群峰之间,一副独语向黄昏的落寞。
走入河北界地,第一站就是紫荆关了。
紫荆关临拒马河岸而筑,隔着河岸望去,对岸城墙逶迤,全无南京城墙拔地矗峙的雄观霸气,因为拒马河的宽大,城墙远了矮了。
拒马河真宽,再有神臂的强弓手,一箭射不透两岸,因为久旱,两侧河床满目是成片的庄稼,只有河心的水势依然浩浩荡荡。夜晚,栖居临河的石叠小屋里,卧床聆听哗哗水石激荡声,衬出风中夜渡的神秘。
北方的河,上宽下窄,河床十倍于河道,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浮想联翩:大水来时,河面暴涨溢岸汪然宽大,上游水挟持一川雄风浩浩荡荡汹涌喷泻,马过不去,箭射不去,故称拒马河。这条河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被水势硬冲掘开的,鬼斧神工。紫荆关凭河而筑,古时塞外匈奴兵马,至此勒马嘶鸣,沿岸徘徊,真京都拱卫!
紫荆关很旧了,拱形关门仅两人高,一侧泄水城门逼人弯腰,岁月的泥沙层层堆积,淹没了它的城关走道,但城门匾额“河山带砺”四字,笔力倔强,简直刀斫斧砍,很愤怒。这是万历年的遗迹,也是紫荆关一带年轻的遗迹了。
紫荆关很破了,城崖的隙缝里都长出荆棘,甚至碗口粗的树,斜耸。奇怪地是墙上不长半茎纤弱的草,这就是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
因为修路,这里炸开了一段城墙,两千年的文化便从城墙内瓤里花蕾般绽开,一层层地剥给你看。最核心是黄土夯实的,也许是战国燕赵的城墙;再裹一层杂石砌的,也许是秦始皇派蒙恬发三十万狱犯谴官,将秦燕赵三国旧城连接重修的长城;再外一层是砖,也许是东汉重修的,表面一层是片马石,就是明代遗物了。
一层层墙皮蕴藏着一个个时代,裸露出一段段历史的真实,你可以亲手触摸它,就像那时古人触摸那时的器物,历史瞬间变得那么真切实在,用目光用手感而不是凭了耳闻去真空地接触历史。历史这样一层层显示给你看的,也只有紫荆关这一段未修的古城墙,越来越多的长城,被现代泥水匠砌上一层崭新的仿古赝品,历史的——苍老破旧被厚厚的掩盖了。
紫荆关的墙皮是片马石,这是一种很坚硬耐风雨酸腐的当地岩石,一条条长方形,看看也有几吨厚重,重叠而上,至今还是那么稳重如磐,暴雨之后一洗如新。明代长城至今完美无损,当归功于片马石;在砖石垒的万里长城中,用片马石的城墙也是,它比砖砌更硬朗更气派,这是紫荆关的骄傲。
13、(4分)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望到“真正的古长城”,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
14、(6分)作者在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拒马河。
(1)作者为什么写到了拒马河?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描写拒马河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15、(4分)作者在第六、七自然段中写紫荆关“很旧了”、“很破了”,对此应作怎样的理解?
答: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16、(4分)作者写因修路而炸开的一段城墙的“一层层墙皮”,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五、17.下面一段广告存在包括标点在内的语病,请修改。(4 分)
①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花椒、甜酱、精盐等精制而成,②具有香、甜、咸、鲜诸味融为一体,③入口化渣、怪味无穷,④其独特的质量和上乘的风味堪称巴渝地方传统食品一绝,⑤是居家旅行、休闲、馈赠宾朋好友难得之佳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以“布什政府”开头,作为整个的陈述对象,改写下面一段话,写成第一层是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4分)
巴以冲突能否平息,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妥协的意愿,布什政府对此并无把握。美方大力推崇“米切尔报告”,甘心敲边鼓,主要是考虑一旦外交努力失败,美国可以比较容易推卸责任。
改写:布什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9、作文 (40分)
“路”、“桥”、“窗”等都是现实社会里常见的事物。它们既有实际意义,又有象征意义。请选择“路、桥、窗”其中的一个事物,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可以根据其实际意义,也可以根据其象征意义构思。
②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8分)(1)

(2)

12、(6分)

13、(4分)

(不超过25个字)

14、(6分)(1)

(不超过20个字)

(2) (不超过15个字)

15、(4分) (不超过10个字)

16、(4分) (不超过10个字)

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4分)布什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答案

1、C
2、缭B
3、C(“淹没”意为漫过、盖过;“湮没”指埋没;“亟待”意为急迫地等着;“急需”指紧急需要。)
4、B
5、C
6、C
7、 C
8、D
9、D
10、C
11、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4分)
认真地办好学校的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4分)
12、(6分)略
13、它原是战国燕、赵的城墙,秦代、东汉和明代重修。(4分)
14、(1)文章写紫荆关,而紫荆关临拒马河岸而筑
(2)衬托紫荆关的险要与雄伟(6分)
15、紫荆关悠久的历史(4分)
16、它们显示了真实的历史(4分)
17、② 删去“具有”或在分句末加“的特点”
③ 顿号改为逗号
④应说“上乘的质量和独特的风味”
⑤“居家”与“旅行”间加顿号(4分)
18、布什政府对巴以双方是否愿意妥协使冲突平息这一点并无把握,因此考虑到以后万一外交失败,自己可以比较容易推卸责任,就大力推崇“米切尔报告” ,甘心对巴以双方敲边鼓。(4分)

‘肆’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

1.根据汉字写拼音。(16分)
飞窜( ) 困乏( ) 虬枝( ) 奇崛( )
条幅( ) 迸溅( ) 皓齿( ) 挑逗( )
争妍斗艳(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柔媚( )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不折不挠( ) 倦怠( )
2.判断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并将错字指出来加以改正。(5分)
A翡翠 婆娑 苍芒 潜滋暗长 ( 应为 )
B 锤炼 秀颀 盎然 察言观色 ( 应为 )
C 挺拔 伶仃 贱视 纵横决荡 ( 应为 )
D 伫立 丰谀 兼备 盘虬卧龙 ( 应为 )
3.根据原文填入恰当词语。(5分)
(1)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 ,
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飞翔 飞舞 飞窜)
(2)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和噢色的闪电,在高傲地 。(飞翔 飞舞 飞窜)
(3)看吧,它 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飞翔 飞舞 飞窜)
(4)和风吹送, (翻 掀 涌)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5)这时你 (翻 掀 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4.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拉比”“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4分)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
(2)
5.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是我国着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
B.《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着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本文借海燕象征当时敢于直面沙皇暴行、奋勇斗争的革命先驱,描写恐惧胆怯的“海鸥”、“海鸭”、“企鹅”,是为了反衬海燕的英姿。
C.《石榴》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茅盾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优美散文。本文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D.《马说》的作者是唐代着名文学家韩愈。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是( )(3分)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D.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阅读理解:
(一)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8.把本段分为三层,用“║”标出,并写出各层大意。(4分)
一层:
二层:
三层:
9.从层次的划分,可看出本段描述的顺序(结构方式)是_____(2分)
10.用“ ”划出本段的中心句。(2分)
11.最能表达这段文字的意思的词语是:( )(2分)
A.笔直B. 绝无旁枝C. 倔强挺立 D. 力争上游 E.参天耸立 F. 不折不挠
12.本段从白杨树的 、 、 、 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 美;最后一句已开始向描绘白杨树的 美过渡了。(6分)
13.象征手法是本文的显着特点,请从你已会背诵的课文第7段中写出下列词语的象征内容。(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了
(2)“坚强不屈、傲然挺立”象征了
(3)“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象征了 。
(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在原文横线处填写原句。(6分)
1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6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 解释为: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解释为:
(3)才美不外见。 通 解释为: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执策而临之。 ( )
(2)策勋十二转。 ( )
(3)其真无马邪? ( )
(4)其真不知马也。 ( )
17.判断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 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在低贱的人手里受屈辱,死在马厩里,不能像千里马那样出名。( )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 并且想要同普通的马一样要求它是不可能的。( )
(3) 才美不外见。
译:马的特殊本领和英武体态人们都看不见。( )
(4) 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
1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15字以内回答)(1分)
答:
19.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 ( 1分)
20.文中千里马是指:
伯乐是指:
食马者是指: (3分)

(三)
金色花
①偶尔看到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申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毅然挺拔,每一个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以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他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周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阳光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 ,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花瓣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⑾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⑿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他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
⒀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⒁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了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⒂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⒃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2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雷花草的特点。(4分)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答: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答:
22.根据(3)-(13)段的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4分)
作者 、 、 、 。
23.在第(13)段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1分)
答: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2分)
答:
2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4分)
(1)纵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2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

答案:
1. 略 2.C 芒应为茫 言应为颜 谀应为腴
3.飞窜 飞翔 飞舞 翻 涌 4. 略 5.C 6.B
7.笔直的枝 / 淡青色 / 西北风
总说白杨树的特点
分说白杨树干、枝、叶、皮的特点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8.无9.总——分——总 10.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11.D
12.干、枝、叶、皮 形态(外形) 精神(内在)
13.北方的农民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4.略 15.祗通只(只是);食通饲(喂养);见通现(显现)
16.马鞭 记载 难道 恐怕 17..错 错 错 对
18.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9.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0. 人才 能知人善任的统治者(慧眼识英才的圣明君主) 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21.外表丑陋却很倔强(或不美不雅却易于生活)
外表美雅却很娇弱(或既美又雅却不易于生活)
22.遗憾(或冷漠、冷淡、冷落) 厌恶(或讨厌、讥笑、鄙视)
惊奇(或惊异) 赞叹(或赞美、赞颂、称赞)
23. 仙人掌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但他却倾注全部的心血,开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作者在仙人掌开花之前,曾厌恶、讥笑它的丑陋;只重视外在美而忽略内的精神
24.开花之前的仙人掌 .开花之后的仙人掌
仙人掌 海棠、月季、文竹之类的花草
25.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伍’ 谁有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的基础训练 第一单元检测卷的答案啊 悬赏200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着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3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6、默写古诗(6分)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3)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____。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5)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6)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字)(3分)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成功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轨道。“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7分
①“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②“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⑧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
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⑥“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⑦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⑧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8.“她挂花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2分)

9.第②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一蹿”?(3分)
答:
10.“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11.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4分)
答:
12.第⑧段中加“.”的“偏偏”一词写出“老头子”怎样的心理?(4分)
答:

(二)14分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离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叉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智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妻子时,你们就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3.两个小姑娘为什么笑? 3分
14.你认为老妇人发疯的原因是什么? 3分
15.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请找出来,说说这个短语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16.文章的结尾是“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
18、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⑴悉如外人( )⑵便要还家(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作文(30分)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等待。等待亲人的归来,等待朋友的问候,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赞许的目光,等待假期的来临,等待宝岛台湾的回归……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希望,等待是一种无奈,等待也是……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答案:
1.C 2.B 3.B
4、A 5、.A
6、略
7、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二、(一)8.负伤,受伤9.因为听到菱花受伤的话感到意外和懊恨自己的大意和过于自信。 10.烘托了老头子的心理,因过于自信而让别人受伤觉得丢了脸。 11.特别讲究自尊和面子。 12.写出老头子的懊丧与悔恨。
(二)
13.因为她们觉得老妇人的行为言语十分古怪,觉得可笑。
14.因为她已经连续失去了三个儿子,悲伤过度,以致发疯。
15.瘦弱而多病。能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了饥饿、疾病和痛苦。
16.含蓄地表现了人们在思考,思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罪恶,从而很好地揭示了文章
的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
17.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18.(1)咸(皆)(2)延
19.(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2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文

‘陆’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白卷

一、基础知识:
1、指出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和意义。 (1)油光可鉴.( ): (2)不倦教诲.( ): (3)抑.扬顿挫( ): (4)深恶.
痛绝( ):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ěi) 不逊.(xùn) B、瞥.见(piē) 畸.形(qí) C、诘.责(jié) 教诲.(huǐ) D、驿.站(yì) 托辞.
(cí)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有一间地板便常不免咚咚地响得震天。
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墙上。 4、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肚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答:
(2)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答: 5、填入下列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
(1)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 的着作。
(2)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 ,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3)日本报纸上很 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4)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柒’ 八年级语文下册试卷

005长沙市天心区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拼写出汉字,并工整地写在方框里。(2分)

chù jié
相形见 责
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具体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一位农民举着刚刚换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说:“农民有了‘定心丸’。”(定心丸: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B、政府坚持秉公理事,主动调解群众纠纷,做到一碗水端平。(一碗水端平:比喻对相关各方一视同仁,不偏向任何一方)
C、裁判的判罚引爆了陕西球迷的激动情绪,导致了部分球迷的情绪失控,酿成骚乱。(引爆:用点火装置使爆炸物爆炸)
D、新华社记者来到伊拉克采访,体验战后“烂摊子”。(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
3、在下面几种情境中,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小明全家团聚,一起赏月。小明特别开心,于是他吟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真是让人高兴啊!”
B、美国借搜查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C、暑假,李明和同学一起去公园游玩,坐在池塘边,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夏天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成绩下降得很快。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加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B、我们要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人们看见了美丽的瀑布和震天的响声。
D、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5、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些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A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重阳节 B元宵节 端午节 泼水节 重阳节
C 春节 端午节 泼水节 重阳节 D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7.成语积累:
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就借“千里马”来比喻人才。请写出两条带有“马”字的成语。(2分)

8、“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下面考考你积累了多少诗文。 (10分,每小题2分)
①、唐代着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的慨叹。
②、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③、德高望重的方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
④、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苏轼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⑤、李白的《 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豪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名句是 ,


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共36分)
(一)敬畏生命
①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②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③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④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⑤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⑥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 )出于怜悯之心,( )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⑦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他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9.如何理解题目中“敬畏”这个词的含义?

10.联系上下文,给第⑥段的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
A 只要…就 B 不仅…更是 C 因为…所以 D 如果…就

11第②段中画线的“这种感觉”具体指什么?(可以用原文回答)

12文章最后一段说“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联系我们学过的《敬畏自然》、《斑羚飞渡》等课文,谈谈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看待和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二)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⑩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11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12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13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3、请给文章选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2分)
A、一张照片 B、娘,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C、为儿子借学费 D 、我和妈妈的故事

14、“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义未尽,让人思索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列举的省略

15、“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细细”一词用得很形象。从“细细”一词中,我们体会出母亲灯下看照片时怎样的心情?(2分)

16、第11段写“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写出此时“我”心里的话。(2分)

17、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第一次流的是____________之泪;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_____之泪;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_____之泪。(2分)
A 离别 愤恨 喜悦 B喜悦 愤恨 思念
C 离别 感动 思念 D思念 感动 喜悦

(三)《海燕》(节选)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18、作者满怀激情塑造了“海燕”这一形象,请你结合全文谈谈“海燕”的象征意义。(2分)

19、“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2分)

20、说说“乌云遮不住太阳”一句的深刻含义。(2分)

21、除了海燕,课文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请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会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

(四)《岳阳楼记》选段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2、在文中第③段 找出四对反义词(2分)
⑴ , ⑵ ,
2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用原文回答):___ ____ ; __。

24、翻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

2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或/异二/者之为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B、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C、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批评迁客骚人。
D.这篇文章以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作文(60分)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1、命题作文:难忘心灵深处的那双眼睛
2、有这样一首诗,“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请以“心中的太阳”为话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4分)
1、 绌 诘 2、C 3、B 4.A 5、一指一种电脑品牌,另指一种想象力,思维方式。
6、A 7.万马奔腾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老马识途 车水马龙 马不停蹄
8、① 杜甫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阅读(36分)
(一)敬畏生命
9尊重、敬佩 10、B
11“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
12 提示:求得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二)
13 、B 14、B 15、 表现娘的喜悦、以儿子为骄傲的心情,以及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16、答案从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恩”或发誓报答母亲深恩上组织即可。 17、C
(三)《海燕》(节选)
18、象征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19、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20、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21、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四)《岳阳楼记》选段
22、喜、悲;进、退;先、后;忧、乐
2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24、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
25、D
26、C

‘捌’ 帮我出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炽热( ) 虐待( ) 执拗( ) 挑衅( )
2.按拼音写汉字
冥思xiá( )想 花团锦cù( ) 广mào( )无垠 正jīn( )危坐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四个)
油光可鉴 粗制烂造 油然而生 胜气凌人
藏污纳垢 暗然失色 相形见拙 郁郁寡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 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头地的一天。
c. 那教练是个科研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d. 有的学生无视学校的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5.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改下列病句
a. 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

b. 会场上显出一派欢乐的景象和雷鸣般的掌声。

7.假设同桌借了你的东西,忘了归还,而你又急需使用这东西,你有礼貌地暗示她应归还,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默写
(1)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亭亭山上松, 。
(3) 抽刀断水水更流,
(4) 剪不断,理还乱,是
(5) 《过零丁洋》中脍炙人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
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富含哲理的 诗句是
⑻ ,欲辨已忘言。
⑼李商隐《无题》中歌颂人的奉献精神的 名句是
⑽海内存知己, 。
9、阅读名着 《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是我们本学期的必读书目,你对它们有了哪些了解?试选择其中的一部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及朝代或国籍:___________
你喜欢的章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喜欢的人物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对这部小说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玖’ 急求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类!!

与朱元思书
一、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 (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ē)】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 阅读探究
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① 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 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③ 自然声音奇。
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6.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三、 拓展延伸
1. 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四、 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 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2.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二) 文言词语1. 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
3.古今异义【汤】古义:热水。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复。
4.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
4.常规词语
【嗜学】酷爱读书。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怠】懈怠,放松。【逾(yú) 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越过,超过。【以是】因此。以,因为。【既】已经。【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益】更加。【道】思想、学说。【患】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游,交往。【趋】快走。【从】跟从。【执经】拿着经书。执,拿。【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德,道德。望,声 望。隆,高。尊,声望、地位高。【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脸色。【侍】侍侯。【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倾耳】侧着耳朵。倾,侧斜。【请】请教。【或】有时。【斥咄(ō)训斥,呵责。【色】表情。【恭】恭顺。【至】周到。【复】回复,回答。【俟(sì)】等待。【欣悦】高兴。【卒】终于。【获】收获。【负箧(qiè)曳(yè)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小箱子。曳,拖,拉。屣,鞋子。【穷冬】隆冬,深冬。【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舍】这里指学舍,书馆。【僵劲(jìng)】僵硬。【媵(yìng)人】这里指服役的人。【沃灌】浇洗。【衾】被子。【拥】围裹。【覆】盖。【寓】寄居。【逆旅】旅店。逆,迎。【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yè)】光彩照耀。【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略无】毫无。【慕艳】羡慕。慕,羡慕。艳,欣羡。【奉】供养。【不若】不如。
二、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的?(1)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人后求师的艰难:a.叩问之难。b.旅途之难。c.生活之苦。
2.作者“因得遍观全书”的原因是什么?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
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什么?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7.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① 欧阳修画荻习字。② 王冕僧寺夜读。③ 杨时程门立雪。④ 匡衡凿壁借光。⑤ 车胤囊萤夜读。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为学》。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三、拓展延伸
1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1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 小石潭记
一、 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着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 文言词语1. 词类活用【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使……凄凉。【寒】使……寒冷。2. 古今异义【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3. 一词多义【以】 ①全石以为底(把 ) ②卷石底以出(而 ) ③以其境过清(因为 ) 【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能)
4.常规词语
【篁(huáng)竹】竹林。【佩(pèi)环】玉制装饰物。【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作为。【卷(quán)】弯曲。【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披,开,分散。拂,摆动。【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通透,有“照”的意思。【布】散布,铺开。【佁(yǐ)然】呆呆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势】姿态。【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境】环境。【过】过于,太。【乃】于是,就。【余】我。【隶】随从。【从】跟从。
二、 阅读探究
1. 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佩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景物奇美。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游鱼 、 鱼影 、 日光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 水 。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 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 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 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似与游者相乐。比喻: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
16.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鱼乐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第四段: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第五段:交代同游者。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溪源流 → 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 (水→石→树→鱼) (溪身→岸势) (气氛→感受)1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三、迁移拓展
19.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情?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
20.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① 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
② 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
③ 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 岳阳楼记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范仲淹,自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2.本文写于作者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写。(二)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
【守】 古义:做州郡的长官。今义:看护,把守。【制】古义:规模。今义:多指制度。【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薄】古义:迫近。今义:多指不厚的,浅显的。【去】古义:离开。今义:由某地到某地。【惊】古义:起,动。今义:指受惊吓。【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景物、景 观。【集】古义: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义: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国】古义:国都、国家。今义:多指国家。【空】古义:消散。今义: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心】古义: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今义:多指心脏。【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微】古义:无、没有。今义:小的。2.一词多义【或】(1)有时。(2)或许。
3.通假字【具】通“俱”,都。【属】通“嘱”,嘱托。4.词类活用【先】在……之前。【后】在……之后。5.成语【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兴,起。【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万千,没有穷尽。【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6.常规词语〔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越〕到,及。〔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盛状〕盛景,好景色。〔浩浩汤汤(shāng)〕 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涯〕边。〔晖〕日光。〔则〕就是。〔大观〕雄伟景象。观,景象。〔备〕详尽。〔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因战国屈原作《离骚》而得名。〔览〕看,欣赏。〔得无〕莫非,岂不是。〔淫(yín)雨〕连绵的雨。淫,过多,过甚。〔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排〕推开。〔曜〕光辉。〔形〕形体。〔樯(qiáng)〕桅杆。〔倾〕倒。〔楫〕船桨。〔催〕折断。〔冥〕昏暗。〔斯〕这。〔谗〕说坏话。〔至若〕至于,又如。〔万顷〕极言其广。〔锦鳞〕美丽的鱼。〔芷(zhǐ)〕芷草。〔汀(tīng)〕小洲。〔郁郁〕形容香气很浓。〔长烟〕大片的烟雾。〔一〕全。〔璧〕圆形的玉。〔何极〕哪有穷尽。极,尽。〔偕(xié)〕一起。〔宠〕荣耀。〔把〕执,拿。〔临〕对着。〔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二者〕指上文中的两种心情。〔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庙堂〕指朝廷。庙,宗庙。堂,殿堂。〔进〕指在朝廷做官。〔退〕指不在朝廷做官。〔归〕归依。
二、阅读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 “宠”:提升;“辱”:降职。
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象。10.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阴情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由白天到黑夜。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6.“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指(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呼应)“处江湖之远”。
17.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
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20.“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2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2003年中考题〕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2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23.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 延伸拓展
24.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以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2003年中考题〕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2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2003年中考题〕(提示: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生活。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谈,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 谈;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谈。)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政绩卓着,有积极的政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26.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也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过这是针对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把它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则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然 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