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制作精神严重障碍家庭教育培训通知及内容
摘要 、按时、及时稳定患者时间要求不超过三个月,比如(3.1随访则必须在6.1前随访,并且如果是5月随访的,必须在5月底前交回公卫科。因为录入要求与随访日期不能跨月。随访与录入电子系统时间关系,要求随访后7日内必须录入电脑,所以随访后要求4天内必须把随访表交回公卫科)2、真实随访时要求:见人,见药。如果条件允许每次随访把药物照片拍下来(相片内容包括,药物名称、药物规格剂量)。相片可单独传到我个人QQ注明患者姓名,严禁发群中。每次随访要求在随访表空白区域填写联系人电话。
‘贰’ 精神病家庭
同病相怜,不过我比你大,我现在都读研究生了,我妈妈精神分裂症也是偏执型的,也住过2次院但都复发,从犯病到现在18年了。。。也是我6、7岁的时候就的得病。应该跟你的经历很像吧。有这样的父母确实让人非常压抑,我上大学的时候不止一次想过自杀了结的,也不敢跟任何人交往,不敢谈恋爱。。。经过了好多次痛苦的挣扎,深夜一个人绝望的哭泣,现在总算是没有太大的阴影了。但是焦虑一直都存在。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没有同样经历的人只能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安慰话。我只想告诉你,妈妈是不会在你的一生都缠着你的。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妈妈不是你的全部,力量在你的内心,一定要让自己独立自主,一定要做到不依赖任何人自己都可以活下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一定要做好承受挫折和磨难的准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孩子,注定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但是反过来想,到我们老了的时候不是会有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吗。
‘叁’ 精神科护理学前瞻性学习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
精神科护理学前瞻性学习应该从精神疾病基本知识,精神病学理论和护理学理论,综合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科学知识方面进行学习。
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 它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科护理学前瞻性是指护理是一个非常有时代性的、担负着重大使命的职业,承担这样的使命,必须要有洞悉性,能够看到护理面临的问题,同时还要具备前瞻性。
《精神科护理学》教材介绍:
本教材以护理专科生为培养目标,以与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相结合为落脚点,以培养学生的精神科护理学应具有的能力和技巧为宗旨,按照精神医学和护理学的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全书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编写,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内容短小精悍,书中引用了典型病例并附有设问,为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和应用重点内容提供了参考资料。
本教材共14章,主要介绍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不同类型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及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社区护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精神科护理学
‘肆’ 精神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包括哪些内容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病。每个人都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制备食物前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用清洁的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皮脂、皮屑等新陈代谢产物以及灰尘、细菌;同时还能起到维护皮肤调节体温等功能,防止皮肤发炎、长癣。 洗头、洗澡和擦手的毛巾,必须干净,并且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防止沙眼、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等接触性传染病传播;也不要与他人共用浴巾洗澡,防止感染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 2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仅刷一次,应选择睡前。用正确方法刷牙,不共用牙刷。牙刷要保持清洁,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吃东西后要漱口,以便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 3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掩口鼻。这也是当今社会文明素养的表现。 4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指出,接触二手烟雾(被动吸烟)会造成疾病、功能丧失或死亡。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筑物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装置通风设备等,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如吸烟区设立在同一建筑物内,二手烟雾会通过暖气、通风、空调系统传送到整个建筑物中的每个角落。即使吸烟人数再少,房间面积再大,也不能依靠通风技术来消除二手烟雾的危害。只有完全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 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是保护人们免受被动吸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对不吸烟者权利的尊重。每一位吸烟者,当吸烟成瘾尚不能戒烟时,请不要当着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吸烟。吸烟请到室外。 5 少饮酒,不酗酒。 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经常过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酒。 6 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长时间或者不当服用镇静催眠和镇痛等药物可以上瘾。药物上瘾会损害健康,严重时会改变人的心境、情绪、意识和行为,引起人格改变和各种精神障碍,甚至出现急性中毒乃至死亡。服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滥用。 7. 拒绝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称的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吸毒非常容易成瘾,有的人只吸一支含有毒品的烟就会上瘾。成瘾者应尽快戒毒。 毒品严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预防毒品危害,应当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要尝试毒品。 8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环境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洁的厕所。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孳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 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家禽、家畜应当圈养,禽畜粪便要妥善处理。 9 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生活饮用水受污染可以传播肠道传染病等疾病,还可能引起中毒。保护健康,要注意生活饮用水安全。 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提倡使用自来水。受污染水源必须净化或消毒处理后,才能用做生活饮用水。 10. 经常开窗通风。 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是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多种致病微生物。让阳光经常照进屋内,可以保持室内干燥,减少细菌、霉菌繁殖的机会。接受阳光照射能提高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 通风不好的屋子,会增加病菌、病毒在室内传播的机会。勤开窗通风,保持屋里空气流通,就可以避免呼吸污浊、有毒的空气,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维护健康。 11. 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的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12. 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人体需要的植物化学物质。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防止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13. 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问题。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14.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23.9 kg/m2之间。计算公式为: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2。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15.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既可以减少疾病危害,还可以节约看病的花费。 在疾病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按照医生的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要乱求医,使用几个方案同时治疗,更不能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 16. 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指不规范地使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超时超量使用或用量不足或疗程不足等。滥用抗生素容易引发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逐渐失去原有的功效,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滥用某些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耳聋(特别是儿童)和人体内菌群失调等,严重时还可能威胁生命。 抗生素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17. 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饭菜要烧熟煮透再吃。吃冰箱里的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碗筷等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 生的蔬菜、水果可能沾染致病菌、寄生虫卵、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吃前,应浸泡10分钟,再用干净的水彻底洗净。 18.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把生、熟食品分开,例如用切过生食品的刀再切熟食品,盛过生食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品,熟食品就可能被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和加工,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 19. 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保质期,指在食品标签上标注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质量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的规定。 任何食品都有储藏期限,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储存不当就会受污染或者变质。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品不能食用。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变质;用冰箱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品要加盖储存。 不要吃过期食物。不要吃标识上没有确切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20. 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妇女在确定妊娠后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建立“母子保健手册”。在孕期至少进行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1次,孕晚期3次(其中1次在第36周进行)。检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孕妇怀孕期间生理、心理的变化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给予孕期保健指导。对高危孕妇及其胎儿应增加检查次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或转诊。 孕妇要到有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特别是高危孕妇 须提前住院。医院可以提供科学规范的助产服务技术和诊治抢救条件,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21. 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孩子出生后1小时内就应开始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含有大量的抗体,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同时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间的情感,促进母亲的健康恢复。应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婴儿6个月以后,母乳不能完全满足孩子营养需要,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应适时、适量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先添加一种,一般是蛋黄或米粉,婴儿习惯后再添加第二种。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开始添加的辅食形态应为泥糊状,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要观察婴儿大便是否正常,婴儿生病期间不应添加新的食物。添加的食物品种应多样化,预防偏食和厌食。 22. 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儿童青少年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与书本距离不小于30厘米;连续读写或者看电视、使用电脑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休息时尽可能向远处眺望;不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环境中看书,不躺在床上看书,不边走路边看书,不在行进的车厢里看书。 每天做眼保健操、合理膳食、多到户外体育活动、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对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已经近视或有其他屈光缺陷者,应该坚持佩带屈光度准确的眼镜。 23. 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劳动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但劳动者必须知道许多工作对自己的健康是有影响的甚至可能造成疾病。工作岗位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粉尘、铅、苯、汞等,也可能存在有害的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电离辐射等,劳动者过量暴露于上述有害因素,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引起职业病,如矽肺、煤工尘肺、铅中毒、苯中毒等。工作中过量接触放射性物质则会引起放射病。劳动者必须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知识,要知道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什么有害因素,会引起什么样的健康损害,要知道如何预防这些危害。要知道许多职业中毒是由于生产事故使有害物质大量泄漏而引起的,因此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劳动操作规程,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防护帽或者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面)罩、防护耳罩(塞)、呼吸防护器和皮肤防护用品等,并且养成习惯。必须知道发生事故后如何防身、逃生,如何自救和他救。长期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必须参加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如果被诊断得了慢性职业病,必须及时治疗,避免继续大量接触或调换工作。 24. 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每个儿童的基本卫生权利。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根据疾病的流行特征和疫苗的免疫效果,我国制订了国家免疫规划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对计划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起始时间、接种间隔、接种途径、接种剂量等作了明确规定。 我国规定,免费为儿童提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8种。预防12种传染病。 孩子出生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每个家长都应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25.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在性接触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乙肝和大多数性传播疾病的危险。 不要重复使用安全套,每次使用后应打结后丢弃。 26.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例如鼠疫、狂犬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等。预防动物把疾病传播给人,要做到:尽量不与病畜、病禽等患病的动物接触;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加工、不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禽畜;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猪、牛、羊、鸡、鸭、兔及其他肉类食品;不吃生的或者未煮熟煮透的淡水鱼、虾、螺、蟹、蛙等食物;接触禽、畜后要洗手;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病死禽畜按照畜牧部门的要求妥善处理。 27. 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发作后不能治愈,但却是可以预防的。人一旦被犬、猫抓伤、咬伤(或破损伤口被舔),要立刻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及时彻底地冲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并尽快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医,对伤口作进一步处理,并且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一定要按照程序按时全程足量注射;如果伤口出血,还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为控制狂犬病传播,养狗者要为狗接种兽用疫苗,防止狗发生狂犬病继而传播给人。带狗外出时,一定要使用狗链,或给狗戴上笼嘴,防止咬伤他人。 28. 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寄生虫病,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简称“疫水”),就可能感染此病。血吸虫病感染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10月。 为预防血吸虫病,不要在有钉螺(血吸虫的生存繁殖离不开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或进行其他活动。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29. 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自然环境缺碘导致人体碘摄入量不足引起的。缺碘对人的最大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痴呆等。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还会引起早产、流产、胎儿畸形。 坚持食用碘盐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孕妇、哺乳妇女、学龄前儿童还应多吃海带等含碘多的食物。 自然环境碘含量高的地区的居民、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甲状腺炎病人等少数人群不宜食用碘盐。 30. 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以便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检查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和疾病,要抓住最佳时机及时采取措施。 31. 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在道路交通碰撞中,安全带可以降低40﹪~50﹪的伤害危险以及40﹪~60﹪的致命伤害危险,佩戴摩托车头盔可将头部伤害及其严重程度降低约70﹪。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2﹪,发生危及生命的道路碰撞事故危险就增加100倍。为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社会、对家庭负责,开车(或者乘车)时,一定要按照交通法规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车。 32. 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要加强对儿童游泳的监管。 儿童少年游泳要有人带领或有组织地进行,不要单独下水。游泳的场所,最好是管理状况好的游泳池。在天然水域游泳,要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水底地面较平坦,无杂草,无有害动物的水域。不能到情况不明的水域游泳。风浪较大或下雨时,不要在天然水域游泳。下水前,要认真做准备活动,以免下水后发生肌肉痉挛等问题。游泳时还应注意不要打闹、不要在天然水域跳水。 33. 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农药可经口、鼻、皮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使人中毒。 购买农药要使用专门的器具,特别是不能把农药放在菜篮子或米箩里。保管敌敌畏、乐果等易挥发失效的农药时,一定要把瓶盖拧紧。施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并且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严禁对收获期的粮食、蔬菜、水果施用农药。严防农药污染水源。 对误服农药中毒者,如果患者清醒,要立即设法催吐。经皮肤中毒者要立即冲洗污染处皮肤。经呼吸道中毒者,要尽快脱离引起中毒的环境。中毒较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抢救。 34. 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冬季使用煤炉、煤气炉或液化气炉取暖时,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或气体泄漏,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蓄积在室内,造成人员中毒。预防煤气中毒要做到:尽量避免在室内使用炭火盆取暖,使用炉灶时要注意通风,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要安装风斗和烟筒,出风口不能朝向风口,定期清理烟筒,保持通畅;在使用液化气时也要注意通风换气,经常查看煤气、液化气管道、阀门,如有泄漏应及时请专业人员维修;在煤气、液化气灶上烧水、做饭时,要注意看管,防止水溢火灭导致煤气泄漏。如发生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煤气中毒后,轻者感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体温降低、呼吸短促、皮肤青紫、唇色樱红、大小便失禁。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有人中毒,应当立即把中毒者移到室外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顺畅。中毒较重者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等等。
‘伍’ 精神病咋治啊
1、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精神病症患者的治疗,想要治好,还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建议这种病症情况患者,一定要在精神科的主治医生的指导下,长期使用适合自己的药物,来控制自己的病情。这个时候患者的家里人,也不能轻松大意,要帮助患者做好护理的工作,患者也要自觉的在家人的监督下,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口服药物,控制自己的精神症状,同时还要避免精神方面受到异常的刺激。这样才能保证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稳定。
2、日常饮食要注意:患者在被确诊为精神疾病以后,也要注意饮食方面的治疗,因为健康的饮食能够帮助患者控制住病情,不规律的饮食是会影响病症的维持的。不能吃辛辣的食物,要坚持清淡的饮食规律,日常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也要多与自己的朋友进行交流。多想一些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如果在病情必要时,要及时的到心理科进行咨询就诊。
3、家庭生活环境很重要:当病人被确诊为精神疾病以后,家长作为监护人,要保证患者的生活环境健康乐观,比如说家人不要经常的吵架,要保持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这样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4、合理的作息:患者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要坚持合理的休息,一定不能熬夜,不要在睡觉之前看一些刺激的电视,也不要喝一些刺激类的咖啡,这样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睡眠,所以说合理的作息对患者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陆’ 精神分裂症 家庭护理与康复系列
这个病一旦确诊,就只有用药物控制,不能根冶.病发后及时送医冶.病情控制后回家,要按时按量吃药,严重的要监督吃药,防止病人忘记吃药或丢掉药物,造成复发.不要过度刺激病人,也不要给病人太多压力,要多开导病人,做一些开心的事,要经常了解病人吃药后的感觉,如有心慌,睡眠,或发病前的症状,要及时找主冶医生,
‘柒’ 精神病护理的精神病护理-家人注意
否认心态。精神病人早期多表现孤僻、懒散、暴躁、与亲人感情疏远、工作及学习能力下降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变化时,家庭中其他成员由于毫无心理准备和缺乏精神病常识,会否认这是一种精神病的先兆,而把病人的这些表现当成“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因此,不去找医生咨询,而是想方设法找原因,对病态给予“合理化”解释。处处顺着病人做“思想工作”,从而延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掩盖心态。当病人的言行已经明显异常了,家属才意识到他患了精神病。他们情绪焦急,心情恐慌,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而有失“体面”,并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因此,采取一些掩盖措施,不带病人去精神病专科看病,仅求治于一般医院的内科或神经科,或私下找精神科医生,还要叮嘱医生替他们“保密”。有些甚至抱侥幸心理,希望不治自愈。
心急乱投医心态。病情加重以后,许多病人表现伤人、毁物、外逃、闹得家庭和单位不得安宁。病人的言行已无法管束,掩盖病情的种种做法宣告失败。此时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心急如焚、急切求治,希望速战速决,力求根治。有的家属送病人住进精神病院后,不顾医护人员劝说三天两头探视,总觉得病人的病情好得不够快、要求医生换药治疗。有的看到治疗效果不明显,便责怪医生技术不行,欲另求高明。有的过早地接病人出院,另图良方。有的盲目相信报刊上的一些虚假广告和社会上的传闻,不远千里求医讨药。有的不惜花钱给病人买“补品”。这种心急乱投医的心态严重干扰了病人早期的系统治疗,弊多利少。
上述不良心态根源在于缺乏精神卫生常识、对精神病的耻辱感和恐惧害怕心理。那么面对精神异常的家属成员,家属该如何正确处理与对待呢?
首先,应弄清精神异常的性质与程度。若发现确实存在某些奇异的征象时,家属应及时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咨询,弄清精神异常的性质和程度,并征求医生对处理的建议。
第二,抢时间尽早让病人就医,不要拖延或回避。切不可求神拜佛、请巫医神汉打卦,否则不仅会使病人遭受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耽误了治疗,拖延了病情,增加了疾病治愈的难度。
第三,做好家庭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家庭护理不仅包括对患者生活上的关照,督促其按医嘱服药,更重要的是给患者以心理上的鼓励与支持。家庭成员是精神病人最密切的接触者,是最重要的心理保护资源,家庭的态度与治疗是否及时、系统及治疗的成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成员应在充分谅解精神病人各种病态言行的基础上,关心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予以感情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让病人感到家庭温暖,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这对于促进疾病的恢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捌’ 怎么治愈精神分裂症
概述
一种在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的重性精神疾病
主要表现为妄想、幻觉、思维和行为的紊乱或异常
无法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恢复自知力者可使用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病因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与本病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本病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患本病风险越大。
神经发育因素
母亲孕期感染、精神应激,母亲在妊娠期吸烟饮酒或接触有害毒素,以及妊娠并发症等因素,会导致胎儿在胚胎期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神经病理改变,继而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边缘系统和颞叶结构的缩小,半球不对称。这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有脑结构发育异常。
神经生化因素
多巴胺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枢多巴胺功能活动亢进所致。
5-羟色胺假说认为,5-羟色胺功能过度是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
谷氨酸假说认为,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是精神分裂症的可能病因之一。
精神分裂症可能还与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如神经肽、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氧化应激、第二信使(细胞内信号分子)等的改变和/或这些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心理因素
目前尚未发现能决定是否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因素。研究认为,心理因素可以促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但常难以左右其最终的病程和结局。
常见的相关心理因素有个体易感性及某些人格障碍(偏执型、边缘型、分裂型等),这些因素对疾病有促发作用。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不是精神分裂症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但对其发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有遗传与神经发育等生物易感因素的个体更易发病。
常见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
应激等负性生活事件
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半年时间里,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
职业和社会阶层
研究表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精神分裂症发生率较高,患病率与阶层或收入高低呈负相关。
移民因素
有研究报道,部分移民群体精神分裂症患病率高,这可能是环境变化与个体易感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
高危因素
尽管尚不清楚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但某些因素似乎会增加发生或引发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其中包括:
有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
一些妊娠和分娩并发症,例如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接触可能影响胎儿大脑发育的毒素或病毒。
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服用影响心理过程(如认知或情感功能)的药物(精神活性物质)。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缺乏自知力,因此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家人或朋友的帮助。若发现亲人或朋友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古怪等情况,请及时帮助其前往医院就诊。
急诊科
若出现伤害他人或自伤行为等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或当地的紧急求助电话,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的个人生活史是作为判断患者主诉中是否存在妄想、幻觉症状的重要依据,若患者的家人或朋友能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可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由于本病患者通常缺乏自知力,且主诉中多包含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妄想或幻觉描述,因此医生问诊时会结合家属所提供的患者个人生活史进行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是否看到过任何异乎寻常的景象?
是否怀疑有人会伤害自己,或有人控制了自己?
是否认为自己得了病,或认为自己表现异常,与以往不同?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血常规检查结果、脑CT检查结果、心理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眼动检查结果、激素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硫利达嗪、舒必利、洛沙平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舍曲林、米氮平、多塞平、安非他酮、艾司西酞普兰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实际上是依靠排除法做出的,精神分裂症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继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颞叶和中脑受到损伤会引起大脑功能异常,从而使患者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既往的精神症状可能是未被诊断出来的脑肿瘤所致。需要首先排除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这些疾病通常有以下共同特点,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病情消长常与原发疾病相平行。
精神病性症状多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幻觉常以幻视为主。
体格检查可有某些阳性发现。
实验室检查常可找到相关证据。
某些精神活性物质及治疗药物的使用可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对于患者服药史的严格采集可找到相关证据。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分裂样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及妄想性障碍,可以表现出与精神分裂症类似的症状,需要鉴别诊断。
分裂样精神障碍主要特点是病程不足1个月。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在没有前驱期症状的情况下突然起病,在2周内达到疾病的顶峰状态,通常在数天内完全缓解,部分患者病前有明显的应激因素。
分裂情感性障碍的特点,是在一次疾病发作过程中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障碍(躁狂或抑郁)均很明显,且差不多同时出现或消退。
妄想性障碍的特点是妄想结构严密系统,妄想内容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一般不伴有幻觉。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内容常离奇、荒谬,常人不能理解,且常伴有幻觉及精神或人格衰退。
心境障碍
严重的抑郁或躁狂发作患者,也会表现出与心境相协调的妄想或幻觉,但这些精神病性症状在情绪症状有所改善时就会较快消失,不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焦虑与强迫障碍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在疾病早期,常出现焦虑、抑郁和强迫等症状。
焦虑与强迫障碍患者多数有较好的自知力,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和处境,求治心切,情感反应强烈。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虽可有自知力,但通常不迫切求治,情感反应亦不强烈。
儿童、青少年患者需要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才可确诊精神分裂症。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也可为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人格障碍
某些人格障碍,如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及强迫型人格障碍,可表现出某些精神分裂症的特点。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者,也可能表现出性格特征的改变。
鉴别两者需从童年时期开始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人格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个固定的情绪、行为模式,一般无明显、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无确切的发病点。
精神分裂症的病前病后有明显转折,情感和行为有明显异常,且具有某些特征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等。
心理量表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不适用自评量表。医生会使用一些他评量表来帮助诊断及评定疗效。最常用的两种量表为:
简明精神病性量表(BPRS)
BPRS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变化敏感,可以用于合作或不合作的患者,适用于疗效评定。许多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观察和国际协作研究都应用BPRS作为评定工具。
BPRS原有16个症状项目,后增补为18项(增加了工作能力和自知力两项)。BPRS主要用于近一周的精神症状评定,医生根据患者的口述对其进行评分。
评分等级分为7级:0为未测;1为无症状或可疑;2为很轻或为轻度;3为中度;4为偏重;5为重度;6为极重度。
阳性和阴性症状群量表(PANSS)
PANSS可以提供阴性和阳性症状的信息,具有独特的临床评估价值。其包括3个分量表:7项阳性症状群量表,7项阴性症状群量表,16项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
PANSS的独特之处是其有临床检查和评估的严格操作标准和评分指导,对每一项目均给出定义,并按7级评分,从1分(无症状)到7分(极严重)。
此量表对治疗中的症状变化反应敏感,且其详细的项目设置能够对不同症状群进行评估和区分,所以该量表也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和临床研究。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控制病情,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
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治疗原则
提倡全病程治疗、分疗程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全病程治疗
不论是首次发作还是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心理辅导、社会干预等措施应该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分疗程治疗
急性治疗期(一般4~12周):主要目的是尽快控制症状,防止疾病所致的继发性伤害。
巩固治疗期(至少6个月):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复发,协助患者恢复病前社会功能。
维持治疗期(时间不定):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复发,进一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
药物疗效取决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态度。
让患者和/或其家庭成员充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需防止患者过早停药。
安全监测患者用药期间的反应,对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很难推荐适用于全部患者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不同个体对相同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反应(疗效和不良反应)都会存在差异。
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各种亚型和其他相关精神障碍。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药物及疗效
指主要作用于中枢多巴胺D₂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常用药物包括:
吩噻嗪类:包括氯丙嗪、甲硫哒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及其长效剂、三氟拉嗪等。
硫杂蒽类:包括氟噻吨及其长效剂、氟哌噻吨及其长效剂、氯普噻吨等。
丁酰苯类:包括氟哌啶醇及其长效剂、五氟利多。
苯甲酰胺类:包括舒必利等。
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包括肌张力升高、震颤、烦躁不安、不能闭口、吞咽困难等一系列异常)、泌乳素升高、抗胆碱作用(如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力模糊等)、直立性低血压、嗜睡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药物及疗效
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2A受体的阻断作用,在精神病学领域比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阳性症状疗效较好,对阴性症状、认知症状和情感症状有效。
常用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奎硫平等。
不良反应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减少。
可有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均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工作,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病性症状引起的不良后果,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地预防复发和提高社会功能。主要方法有: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已有近20年的历史,对于那些经药物治疗后仍残留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尤其适用。
治疗主要目标是针对药物不能消除的症状,减轻幻觉与妄想症状及这些症状产生的困扰。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大致步骤如下:
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治疗关系,形成治疗联盟;对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针对导致症状持续存在的因素,发展应对策略。
应用“应激易感模式”(指精神障碍的发生主要受到个体易感性因素与应激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帮助患者理解疾病及其症状。
帮助患者应对幻听和妄想等症状,减轻其带来的应激与困扰。
识别患者的自动思维,处理患者的情感症状与对自我的负性评价。
发展应对症状恶化的策略,降低复发危险性,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的认知行为治疗有时间限定,通常患者需要接受每次15~45分钟,每周1次或每两周1次,共15~20小时的治疗,对于难治性患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家庭治疗
在我国,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关系与家庭支持的好坏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和转归的重要因素。
家庭治疗的重点在改变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上,治疗的过程是去发现与个体心理障碍发生、发展有关的家庭内部因素。
有效的家庭治疗至少需要6个月,长期的家庭治疗(大于9个月)可显示出持久(2年或更长)的疗效。
社会技能训练
社会技能训练主要应用学习理论来纠正患者在日常生活、就业、休闲、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或重获社会技能。特别适用于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
研究发现,社会技能训练对于预防疾病复发具有一定的疗效。接受训练1年后,社会技能训练组中54%的患者未复发,显着高于对照组,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
其他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原理:基于电磁感应与电磁转换的原理,通过刺激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作用于颅脑,使颅脑内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脑血流、脑代谢、脑电、脑功能等发生变化。
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已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rTMS能影响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和情绪等,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
MECT是目前所使用的电抽搐疗法的主要治疗形式。在具体操作中,医生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给予电刺激。患者会短暂丧失意识。
MECT可改善患者的情绪,并明显降低患者自杀死亡率,其疗效可达86.7%~94%。MECT的适应证包括:
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者。
明显的自责自罪心理倾向。
极度兴奋躁动,有冲动、伤人行为。
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
特别提醒:脑器质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不适用。
预后
治愈情况
精神分裂症无法自愈,其长期结局难以预测。
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及社会环境的改善,使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研究显示,初次发作后如能得到有效治疗,约40%的患者可获得临床痊愈、症状彻底缓解或仅残留轻微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特征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将近半数患者在平均6年的随访期内会有明显的改善。病程的变化在疾病的前5年最大,之后则进入一个相对的平台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预后差于分裂情感性障碍和心境障碍,病程和结局的差异与所选用的诊断标准有关。
预后因素
共病情况对预后的影响
共病明显的强迫症状时,预后较差。
共病边缘型人格障碍或合并该病的某些症状时,预后较好。
共病物质滥用时,预后差。
提示预后良好的因素
具有以下因素的患者,预示着其预后可能较好。
女性。
已婚。
初发年龄较大。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病前性格开朗。
人际关系好。
职业功能水平高。
以阳性症状为主症。
症状表现中情感症状成分较多。
家庭、社会支持多。
家庭内部氛围良好,情感表达适度。
治疗及时、系统化。
服药依从性水平维持较好。
危害性
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一般迁延,可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出现精神残疾。
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因为缺乏自主行为判断及控制能力,可能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精神分裂症通常起病于成年早期,其明显的功能损害和慢性化的病程,会造成患者本人及家属在劳动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损失。
日常
个人护理
病情监测
按照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或停药。
观察、监测自己的病情及感觉变化,有不适随时和医生沟通,全力配合医生治疗。
生活护理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学习压力调节的方式,培养有益的、温和的兴趣爱好。
训练自己日常料理生活的能力,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睡眠及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注重营养均衡。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避免摄入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忌烟酒,减少茶、咖啡等精神刺激性饮品的摄入。
多食用一些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瘦肉、坚果、绿色蔬菜等,可以有效稳定血压、舒缓心情。
若出现进食障碍或睡眠障碍,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者家属
帮助缺乏自知力的患者监测病情,观察、记录典型症状的发作时间和具体表现。
由于缺乏自知力会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因此家属需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给予患者关爱,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支持。
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一些社交。
预防
预防疾病发生
目前没有确定的方法可以预防精神分裂症,但遗传筛查可帮助发现高风险个体,并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家属应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状况,及时察觉异常表现,及时制止或纠正有害的行为习惯(如酒精或药物滥用)。
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能够尽可能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概率。
预防疾病复发
坚持系统、长期治疗,可以有效帮助预防疾病复发或症状恶化。
注意日常饮食的科学合理,加强饮食护理,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忌油腻。
‘玖’ 16.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
精神病患者只在症状活跃时住院治疗。大部分康复生活是在院外、家庭中度过,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呢?由于精神病的表现各异,家庭护理也要分别对待。 (1)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督促和协助他们料理生活,如定时为他们洗澡、理发、剪指甲,做好个人卫生,气候变化时督促他们增减衣服等,防止因行动不便而致摔伤。这类病人往往是那些已有明显精神衰退的精神分裂症与脑器质性痴呆患者。 (2)对兴奋躁动的病人:这种病人吵吵闹闹,行为紊乱,易造成对周围的影响,要尽量做到隔离在家,不让外出,以免遭到别人围观与挑逗,引起自伤或他伤等意外事故。病人居室内的器具要简单,以免患者随手捡起乱掷乱摔,造成经济损失或伤害现象,必要时可用宽布条将病人四肢约束起来,或束缚于床上,松紧要适当,经常查看束缚部位,以免肢体受伤。有时把病人带到宽广的地方走一走,温和而耐心地与病人交谈,都能使病人安静下来。有时可鼓励病人做些简单的劳动和文体活动,也能使他们情绪趋向稳定。不要同病人争辩、对骂,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可使患者在用药后尽快入睡或镇静下来。 (3)对有自杀企图的病人: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自罪、自认不配活在世上,常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寻短见。也有的患者是在幻听的支配下,听到有人叫他死或病态的被害妄想支配下,认为与其被害死,不如自己死了干脆。常见的消级方式有上吊、离家投河跳井、跳楼、用锐器割血管、服药、服毒以及放煤气等。这类病人的住房以平房和一楼为宜,家中绳子、刀剪、药品等一切可以作为自杀的工具要收藏妥当,电源尽可能使病人接触不到。有的病人在出现自杀行为前,往往会流露出消极言语。也有的病人为了达到自杀目的,伪装病情好转,或以种种借口,差使家人外出,而自己却趁机自尽,凡此种种,必须经常观察其动态,严加防范,尤其是夜间更要小心。 (4)对有些受妄想、幻觉支配而拒食的病人:先要了解拒食的原因,然后,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劝精神病人进食。不论何种疾病与症状表现如何,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按时提醒病人服药。 (2)吃药期间,以不饮酒、少抽烟或不抽烟为好。 (3)不肯吃药的患者,尽量做说服工作或采用肌肉注射途径给药。 (4)服药剂量较大的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5)关心并保证患者的进食,保持大小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