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初二到初三物理基础知识大全
扩展阅读
怎么弄伴奏和歌词 2025-01-15 20:52:03
14岁绑架同学怎么判刑 2025-01-15 20:40:00

初二到初三物理基础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27 09:29:53

‘壹’ 初二上物理总结……急急急~~~~(>_<)~~~~

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
2: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刮风时空气在振动)
震动可以发声。
3: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4:真快不可以传声。
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6: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m是长度单位,读作米,s是时间单位,读作秒;m/s也可写作m?s的负一次幂,是速度单位,读作米每秒)
7:振动产生声音→空气传播→鼓膜振动→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8: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
9:骨传声: 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声的效果比空气传声的效果更好。
10: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的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可以感觉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11音调和频率(每秒内运动的次数)有关。
12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一秒内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1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他们分别高于和低于人类听觉的上限和下限。
14: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15: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16: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17:音色和发生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18:噪声的发生体是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0:人们以分贝(符号为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的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 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21为了保护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22控制噪声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控制噪声的三种方式: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3声的利用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B超,清洗钟表的精细的机械)。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人造光源;天然光源、(月亮不能发光,而是反射阳光)
2:光沿直线传播)(激光束,且在同一种介质中。)
3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济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
4光速为c=3×10的八次幂m/s。
5: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局发现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 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9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他叫做虚像,。
10凹面镜使平行光速会聚,凸面镜使平行光速发散。
11光从一种介质中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像发现偏折。
12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3品红、蓝、青是颜料的三原色。
14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
15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把他们按照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17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
18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发光。
19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凸透镜。
2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凸透镜。
3 凸透镜或凹透镜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的一部分。
4 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5 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6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7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道理的。
8 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的图案的光,通过凸透镜呈现在天花板上,形成图案的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像是放大的,倒立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9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正立的。
10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使来自远处无力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1 老花镜是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2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1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他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他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这样才能正确地测量所测得温度,并不会损坏温度计。
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得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均不允许甩)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6熔点和凝固点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反之,是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9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热。反过来,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和放热,但是温度在变化。
10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
加快蒸发的方法:
1:提高液体的温度。
2提高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3增大液体蒸发面积。
增大压强,使汽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体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物质叫凝华。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2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的多,原子核的半径大约只有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直径为100m的大球,原子核只相当于一颗绿豆大小。
6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荷运动。
7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电荷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8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9把正电荷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0 电池,发电机都是电源,灯泡.电动机.门铃都是用电器。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就组成了电路。
11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12 画图时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所以我们常用的符号代表他们,这样画出来的就是电路图。
13 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
14 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他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15 这些设备中,电流很小,这是我们常用一个比较小的电流单位——毫安,它等于千分之一安培。
16 还有一个更小的电流单位——微安,他等于千分之一毫安,或者说等于百万分之一安培。
17 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1) 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即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也就是说,表针指到最右端线时电流是0.6A还是3A,
(2) 确定电流表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例如,如果电流表的量程时3A,表盘上从0到最右端共有30个小格,那么每个小格就代表0.1A。
(3) 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这样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了

‘贰’ 初二初三物理全部知识点

、 运动的自行车刹车后会停止运动,自行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运动的自行车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刹车后,车轮不易转动,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变为滑动,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的多,所以自行车会停下。
2、知识点: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植的下一位。
3、知识点:水银柱的高度是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上表面到水银槽里水银面的竖直距离,因此,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长度变大但高度不变。
4、物体在长度相等但粗糙程度不同的两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光滑段上做的功为W1,粗糙段上做的功为W2,求W1与W2的大小关系。
答案:W1=W2
5、一小球放在光滑的车厢底版上,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时,车厢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对地的运动情况是?
答案:静止。
6、甲乙两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底面、高度都比乙小),求甲乙密度谁大,重力谁大?
答案:甲大。甲小。
7、刻度尺测得一物体长3。50CM,求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答案:0.1CM
8、知识点: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表面及内部同时进行,蒸发较平和,沸腾较剧烈,蒸发可在任何温度进行,而沸腾在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发生,蒸发自身及周围温度降低,沸腾温度不变。
9、知识点:温度——内能(一定) 内能——温度(不一定) 内能——热量(不一定) 热量——内能(一定) 温度与热量正反都是不一定
10、知识点:做功冲程特征: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转轴向左运动,不进气,不排气。
11、知识点:凸透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也减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物距为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15.某地看见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原因是什么?
答案: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象,鸟是光反射形成的实像。
16、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可以做的运动?
答案:例:用弹簧测力器健身。跑步机上跑步、引体向上均不可。
17、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汽车,汽车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还是平衡力?
答案:平衡力。

18、知识点:连通器是只上断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原理: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相平。
1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强植比真实值小,原因是?
答案: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20、一下粗上细的容器中装有水,水对容器地面压力为15N,再把一重2N的蜡块放入容器中,蜡块漂浮,水不溢出容器,放入蜡块后,水对容器地面压力与17N大小关系?
答案:大于17N。
21、一冰块放入等温的水中,露出液面且重力大于浮力,当冰完全融化后,水位如何变化?
答案:上升。
22、知识点:做功必须满足: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3、某人想把5N的物体提高1M,做功最少的是?1、徒手2、动滑轮3、斜面4、定滑轮?
答案:徒手。
24、自然伸展的弹簧具有什么机械能?
答案:无。
25、场景:云南过桥米线。找出物理现象并作解释。
答案:1不冒热气:油减缓了水的蒸发2形成油膜:油的密度比空气小。3、肉被烫熟:汤与肉发生了热传递。
26、知识点:做功与热传递在增加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7、小刚用照相机拍一水底美景,水排掉后,小刚不动,他应将镜头前伸还是后缩?
答案:后缩。
28.一苍蝇停在照相机镜头前,拍出照片会怎样?
答案:没苍蝇但会暗一些。
29、小刚想验证自己的橡胶球弹性好,还是小明的好,他可以?
33、公路上有一辆汽车(汽油)和一辆拖拉机发生故障,经检验都是蓄电池坏了不能启动,这时有人建议把它们推动后,什么车可以开行?
答案:拖拉机。
34、知识点: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
35、一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在它上面放一铁块B,木块部分及铁块都露出水面,木块浸入的体积为V1,将铁块从A上取下,放入水中,木块和铁块共排水体积为V2,已知V1-V2=4立方分米,A的体积为8立方分米,则铁块放入水中后,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为?
答案:40N
36.用竖直向上的力,拉一个放在水平面的100N物体,其底面积为200平方厘米,物体受到合力为?地面受到压强为?
答案:0。3000Pa。

37、做托里拆力实验时,一同学将水银管向上提了3mm,管口未离开液面,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若实验时管内有残留的空气,竖直放置时测得大气压P,那么管倾斜测得的大气压植与P的大小关系?
答案:没有。小于。
38、知识点: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39、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后,若立即张开伞在空中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变化情况是?
答案: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加后不变,机械能减小。
40、情景:拔火罐。找出物理现象并作出解释。
答案:火罐扣住皮肤:大气压。 把火罐时先松动罐口使少许气体进入:内外气压平衡。
罐口扁平: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44、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读数为4N则物体重力?
答案:一定小于4N。
45、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时,撤去酒精灯,沸腾会立即停止吗?
答案:不会。因为石棉瓦温度很高,可以维持水一段时间的沸腾。
46、在太空中做实验,天平,水银温度计,密度计,水银压强计,什么可以使用?
答案:水银温度计。
47、为了保证宇航员在不穿宇航服的情况下生活和实验,舱内充有人造空气,你认为这种气体的压强大约是?两名宇航员能否在舱内交谈?理由是?
答案:大气压。能。人造空气可以传声。
48、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桌面照射,则从侧面看上去?
答案: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50、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中,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有一滴水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哪里?
答案:该乘客的头上。
51、知识点: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52、知识点:热机每4个冲程做一次功,转2R。
56、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7.81dm,7.84dm,7.83dm,此物体长多少米?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答案:0。783米。1cm。

58、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物体A,A上又放一物体B,如图,A、B间有摩擦,现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使B相对桌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相对与桌面怎样运动?
答案:向右运动。
59、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入装水的烧杯中(不与烧杯壁接触),用酒精灯加热烧杯,试管和烧杯中水的沸腾情况为?
答案:烧杯中水沸腾后,试管中水不会沸腾。
60、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这是用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的/
答案:音调。
61、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粘着白粉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
答案:凝华。
62、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 物体离的越远像越小。
答案: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
63、知识点: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组成的角反射器,射入光线与射出光线平行,当角反射器转动时,射出光线不偏转,仍与射入光线平行。
64、皮鞋擦过油后,还要用软布擦,越擦越亮,原因是?
答案: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发射效果。
65、桌面上竖一玻璃板,板前放了一根蜡烛,但无论怎样调节另一只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是?
答案: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66、知识点:测量某液体密度时不必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67、知识点:当太阳月亮地球三点一线地球在中间时,可能发生月食。
68、知识点: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
69、知识点:物质有固液气三态,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70、常识: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面的压强接近10000Pa。
71、 知识点:一架飞机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S从飞机上自由释放一小球,当三只小球落下均未落至地面时,不记空气阻力,则小球如图排列。

73、将重力均为G的两磁环AB套在光滑的塑料架上,设A、B两环受到的支持力分别为FA,FB,则?
答案:FA=G,FB=2G。
80、知识点:物体由于地球吸引力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81、知识点: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靠近飞机机翼上部的气流速度大于机翼下部的气流速度。
82、知识点: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调整在同一高度。
83、常识:力臂画成虚线。
84、知识点:灯泡顶部连火线或经过开关连火线,金属圈连零线。
85、考察队员在野外活动时,裤腿常常会沾上湿泥巴,通常人们简单清理它们的办法是等泥土干后,用力将它搓一搓,然后用力拍打此处,泥灰就会掉落下来,裤子就干净了,解释其中的物理道理。
答案:搓可使泥变成泥灰,拍打,使裤腿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停止运动后,泥灰因惯性继续运动,从裤腿上掉落下来。
86、知识点:光纤通信的优点:容量大,不受干扰。
87、知识点: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为:地球是宇宙中心 太阳是宇宙中心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88、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原理:测某物体重力时二力平衡,重力等于拉力,弹簧受拉力而伸长。

‘叁’ 初二物理知识点整理

【声】重点知识
①声的传播(以波的形式)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
④超声波、次声波
⑤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光】重点知识
一①光线是假想的线并不实际存在
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③小孔成像是实像
④真空中的光速300000000m/s
二⑤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⑦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⑧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
三①折射:光射入某些介质(如:水、玻璃)时,在反射的同时也会射向介质内部,即折射(初中阶段只记:光从空气射向其它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反射角)
②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① 光的色散
②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光决定的
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④紫外线、红外线

【透镜】重点知识
一凸透镜
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测焦距小实验
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
❀⑤◤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v<2f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
f<u<2f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u>2f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v>u
二凹透镜
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成虚像
④应用:近视镜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物态变化】重点知识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

【电】重点知识
一①摩擦起电,吸引轻巧物体
②同重点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二①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②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③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④电路图
⑥电流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能超过所接量程、串联
⑦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⑧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电压 电阻】重点知识
一①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通路
②干电池1.5V;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③电压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超过量程、并联
二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
②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U1=U2
三①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温度有关
②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欧姆定律】重点知识
一①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①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
③电阻的串联R=R1+R2
电阻的并联R=1/R1+1/R2
④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⑤安全用电

【电功率】重点知识
①电能表、能量转换
②电功率定义式P=W/t
③ W=UIt
④ 电功率计算式 P=UI;P=I²R;P=U²/R
⑤ 焦耳定律Q=I²Rt
⑥生活用电常识

【电与磁】重点知识
一①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
②磁极:南极、北极。磁性最强
③磁化:在磁铁和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
坏处:手表磁化后不准、电视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
二①磁场真实存在
②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想的线
③地磁场——动物罗盘
三①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
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③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N极。
④电磁铁。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材料、大小
⑤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四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②电动机的构造:转子和定子
五①磁生电(电磁感应)——法拉第
②闭合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③发电机(直流、交流)
④磁记录(录音-电磁感应;放音-电流磁效应)

‘肆’ 物理初二初三所有知识点

物理归类总结

一、热现象解释

1、熔化:例:(1)吃冰棒解热:冰熔化吸热
(2)冷藏食物时,用0℃的冰比用同质量的0℃的水的效果更好,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
(3)下雪不冷熔雪冷是因为下雪时放热,熔雪时吸热。
2、凝固:(1)北方冬天菜窑里要放几桶水,是因为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的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凝固现象。
3、汽化(蒸发、沸腾)(1)在皮肤上擦酒精(变干),在地上洒水(变干),夏天扇扇子,都会感到凉快,都是因为蒸发吸热。(2)湿衣服凉干是蒸发现象。(3)人们在盛署天气大汉淋漓是靠汉的蒸发吸热。(4)喷灌技术,用管道代替沟渠是为了减少渗漏和蒸发。(5)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的水会沸腾,而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是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升高。
4、液化(1)烧开水冒的“白气”,夏天,冰棒冒的“白气”,寒冷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等等,这些“白气”并不是气态,而是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水珠(液态)。(2)寒冷的时候,车内玻璃上、教室内的玻璃上,眼镜片上都有小水珠,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3)水蒸气烫伤比水烫伤更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而不是水蒸气温度更高。
名称 物态 原来物态 物态变化 吸、放热
雨、雾、露 液(小水珠) 气
(水蒸气) 液化 放热
雪、霜 固(小冰晶) 凝华
云 液(小水滴) 液化
固(小冰晶) 凝华
5、升华(1)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是升华现象。(2)冰冻的湿衣服干了是升华现象。(3)卫生球消失(或变小)是固态的荼升华成气态的荼。(4)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腐烂变质要放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因为干冰升华要吸热。(5)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或凝华形成的。
6、凝华现象:用久了的灯泡变黑,是因为钨的气体在灯泡壁上凝华。
7、自然现象(水的循环看上表)

二、是非
1、任何测量都有误差。2、一般物体都能发生反射。且多数是漫反射。3、任何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任何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任何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4、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5、任何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作用。6、任何机械的实际机械效率都小于1。7、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8、任何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9、光在其它任何介质中的速度都要小于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0、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11、任何反射都要遵守反射定律。12、任何压力的方向都垂直支持面(受力面)13、灯泡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额定电压相同的两只灯泡,并联时额定功率大(电阻小)的实际功率也大(亮),串联时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反而小(暗)。14、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U1/U2=R1/R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I1/I2=R2/R1。15、不论是串联、并联,W总=W1+W2;Q总=Q1+Q2;P总=P1+P2。16、透明物体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三、××的两个
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增加内能的两种方法:对物体做功、给物体加热。
减少内能的两种方法:使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放热。
4、电流过大的两种原因:发生短路、总功率过大。
5、要获得电流的两个条件:有电源、电路闭合。
6、机械能包括两种能:动能、势能。
7、物体内能包括两种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8、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两个条件:电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9、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10、磁体的两个性质:吸铁,指南北。
11、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年高望重由通过的距离。12、总功包括两种功:有用功;额外功。
四、能的转化
1、滚摆(单摆),抛出去的物体。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热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电池对外供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7、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8、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9、电热器(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电能转化为内能。
10、电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11、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2、地球同步卫星:远地点到近地点(相当于下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近地点到远地点(相当于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五、特性: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3、电阻是物体(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4、密度、比热、燃烧值等都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性。
六、推论
1、1m/s=3.6km/h2. 1g/cm3=1000kg/m33. 1kw.h=3.6×106J
3、由p=ρgh得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多少、装液体的容器的形状无关。4、1L水的质量是1kg(m=ρv=1×103kg/m3×1×10-3m3=1kg)。5、根据转数,求电能、电功率的方法。如电能表上标有1000r/kwh,则在1min内转过了100转,消耗的电能是W/(100r)=1kwh/1000r p=w/t。6、p=Fv的推导和应用(为什么上坡的车要用低速?)。 7、p实=(u实/u额)2p额8、W=UIt=pt=(U2/R)t=I2Rt=Q9、p=w/t=UI=U2/R=I2R
七、效率问题:效率=(有效、有用部分)/(总的那部分)=W有/W总=Q有/Q总=E有/W总
名称 有用功部分 总功部分 额外功部分 效率
滑轮组、斜面、轮轴 滑轮对物体做的功Gh 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提动滑轮的功和克服摩擦做的功 η=w有/w总
炉子 被水吸收的热量Q吸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散失热量 η=Q吸/Q放
热机 用来推动机械前进做的那部分能E有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Q放 废气带走的内能、散热损失、 η=E有/Q放
饮水机、电饭锅 被水吸收的热量Q吸 消耗的电能W 散热损失 η=Q吸/W
太阳能热水器 水吸收的热量Q吸 照在热水器上的太阳能 η=Q吸/W
抽水机 电动机对水做的功W=Gh 电流对电动机做的功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η=W有/W总
电瓶车 用来推动机械前进做的那部分能E有 电流对电动机做的功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和电动机发热做的功 η=E有/W电

滑轮组问题:(一)物理量(1)绳子段数n,用水平线把定滑轮、动滑轮分开,n为与动滑轮接触的段数,另一方面可用“奇动偶定”来判断(绳子头拴在动滑轮上时段数为奇,绳子头拴在定滑轮上时段数为偶);(2)物体重力G,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F,绳子移动距离S,摩擦力f。(二)关系(1)S=nh;(2)W有=Gh;(3)W总=FS;(4)W额=W总-W有;(5)η=W有/W总=Gh/FS=G/nF;(6)非理想:考虑动滑轮重及摩擦:F=(G物+G动+f)/n(理想条件:不计摩擦、动滑轮重;F=G物/n;半理想:不计摩擦:F=(G物+G动)/n;)(三)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摩擦:摩擦越大,效率越低,(2)动滑轮重:动滑轮越重,W额=G动h越多,效率越低;(3)物体重力G动,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物体时,(W额相同),G物越大,W有越大,效率越高。
八、伏安法问题
1、只有一个电流表、已知定值电阻R0、的测量Rx的方法。
(1)方法1: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R0的电流,可计算电压U
在B点测出Rx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代入Rx=U/I
(2)方法2:将开关断开,测出R0的电流I0,求出电压U,闭合开关测出总电流I,Ix=I-I0, Rx=U/Ix。
2.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只定值电阻R0,测量Rx的方法:(1)方法1:闭合图3中的开关,测出U,此时的Rx被短路,断开开关测出R0两端的电压,用已知的R0和电压U0可算出电流I,串联电路,电流相等,Rx=(U-U0)/I。(2)方法2:先在1处测出R0两端的电压U0,根据I=U0/ R0,串联电流相等,然后将电压表放入2的位置测Rx两端的电压Ux。Rx=Ux/I。
3.只有0-3V量程的电压表,而要测量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用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4.故障问题
序号 现象 原因 电路图
1 灯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灯短路

2 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灯断路、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接反时,也会出现

3 灯特别亮,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零。还可能是接了两个上端的接线柱

4 灯较暗,两表的示数较小,移动滑片无作用。 滑动变阻器接了下端的两个接线柱。

5 移动滑片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

九、浮力的计算方法
浮力的计算主要有四种
1、阿基米德原理法,用于知道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时求浮力的大小;当知道浮力的大小时,也用于求液体的密度。
2、平衡法:指的是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如果物体是漂浮或悬浮,知道露出液面的部分(一般用露出几分之几表示),可用于求物体的密度或物体的重。
3、称重法:用弹簧秤称出物体的重力减去浸入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浮力。此法主要用于求解下沉物体的浮力,一般在实验中用。
4、压力差法:是下底面上受到的压力减去上底面上受到的水的压力。可用于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伍’ 初二物理学什么知识点

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物体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3.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几个名词: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①镜面反射: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只是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由于反射光线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因此从这一方向看很刺眼,而从别的方向上却看不到反射光线。
②漫反射:在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平行光线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就不再平行了,而是按照反射定律射向各个方向,由于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因此从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而且光线不刺眼。
(5)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由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
4.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实像和虚像:
区别 概念 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与正立 举例
实像 真实光线会聚成的像 能 一般为倒立 小孔成像
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 否 一般为正立 平面镜成像
6.光的折射:
(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3)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7.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第三章 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3.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2f >u>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温度:
(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的单位:℃。
(3)液体温度计:
①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②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是常见的晶体;蜡、沥青、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
3.熔化: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2)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叫熔点。
(3)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
晶体 吸热 保持不变 有
非晶体 吸热 升高 无
(4)冰的熔点:0℃。
4.凝固:
(1)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2)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熔液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是否降低 有无凝固点
晶体 放热 保持不变 有
非晶体 放热 降低 无
(3)水的凝固点:0℃。
5.对同一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汽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2)沸腾:
①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特点: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④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100℃。
(3)蒸发:
①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要加快蒸发,就要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要减慢蒸发,应采取相反的措施。
③蒸发致冷: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4)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只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发生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汽化现象、吸热过程
6.液化: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增大压强)。
7.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8.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9.雾、露、霜的成因:
(1)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2)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
1.电荷:
(1)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负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验电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通过验电器两片金属箔是否张开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6)电荷量:用字母Q表示。
①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②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2.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等。
3.自由电子: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4.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5.电路:
(1)电路就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电路各部分作用:
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它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接通和断开电路。控制用电器是否工作。
④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它是用来传输电能的。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这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且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7.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电路:
电路 连接方法 电流
路径 有无节点 各用电器间是否互相影响 开关个数 改变开关位置是否影响电路
串联电路 用电器首尾相连 一条 无 互相影响 一个 不影响
并联电路 用电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 两条或多条 有 互不影响 可以多个 可能影响
8.电流(强度):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
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9.电流表:
(1)清楚实验室使用的电流表的符号、外观、表盘、量程、接线柱。
(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②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10.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公式表示:I = I1= I2。
(2)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公式表示:I = I1+ I2。

第六章 电压与电阻
1. 电压:用字母U表示。
(1)电压的作用: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电源的作用: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3)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单位换算关系:1kV=1000V,1 mV=10-3V,1μV=10-6V。
(4)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1.5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2.电压表:
(1)清楚实验室使用的电压表的符号、外观、表盘、量程、接线柱。
(2)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公式表示:U=U1+U2。
(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公式表示:U=U1=U2。
4.电阻:
(1)概念: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叫做电阻。用符号R表示。
(2)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kΩ=103Ω,1MΩ=106Ω。
(3)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具体的定性关系)
5.滑动变阻器:
(1)清楚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符号、连接方法。
(2)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流、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灯泡的实际功率(亮度),但不能改变电路总电压。

第七章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 UR 。
2.串并联电路电阻规律:
(1)串联电路电阻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公式:R = R1+R2。
(2)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倒数之和,公式:1R = 1R1 = 1R2 。(对于两个电阻的并联公式,常用R = R1R2R1+R2 。)

第八章 电功率
1. 电能:
(1)电能的单位:焦耳,简称焦(J)。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106J。
(2)电能表的作用: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2. 电功:用符号W表示。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2)单位:J。
(3)电功公式:W=UIt。
(4)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3.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
(1)物理意义: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3)公式:P = Wt 。
(4)单位:瓦特,简称瓦(W)。另有单位千瓦(kW),1 kW=1000W。
(5)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P =UI。
4.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功率;
(3)用电器的电阻与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R = U2额P额 。
5.电流的热效应: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产生热量的现象。这一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
(2)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Q=I2Rt。
(3)利用电流热效应,制成电热器。
6.家庭电路:
(1)组成:——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
(2)家庭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①输电线:传输电能。
②电能表:测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③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④保险装置:有较大电流通过时,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⑤插座:将用电器连入电路。
⑥电灯:照明。
(3)火线、零线之间的电压:220V。
(4)保险丝:保险丝是用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5)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短路。
(6)家庭电路中总功率与各用电器功率的关系:P = P1+ P2 +……+ Pn。

第九章 电和磁
1. 磁现象:
(1)磁性:磁体能够吸引钢铁类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北极(N)、南极(S)。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的现象。
(6)磁体的性质:吸铁性、指向性。
2.磁场: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能使磁针偏转的物质。
(2)磁场的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体周围磁感线的方向: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
3.电流的磁场:
(1)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现象。
(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4)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4.电磁铁:
(1)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就构成了一个电磁铁。
(2)铁芯的作用:由于铁芯被磁化,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①与电流大小有关。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②与线圈匝数有关。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5.电磁继电器:
(1)构造: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静触点。
(2)作用:间接控制、远距离控制、自动控制。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3)电动机:
①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②能量转化: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7.电磁感应: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发电机:
①原理:电磁感应。
②能量转化: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陆’ 关于初二到初三的物理知识、公式、定义

那个声音的就不给你了。。

*熔化的条件:

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凝固的条件:

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沸腾的条件:

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汽化的方式:

①沸腾②蒸发

液化的方式:

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像距v物像与镜的位置关系能否用光屏接收到应用

正倒大小实虚

u>2f倒立缩小实像2f>v>f异侧能照相机

u=2f倒立等大实像v=2f异侧能

2f>u>f倒立放大实像v>2f异侧能投影仪

u=f不成像

u<f正立放大虚像像距大于物距同侧不能放大镜

小结:

1.虚像和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2.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

3.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4.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5.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逐渐变大,像也逐渐变大。

即:“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6.不管成实像还是虚像,成放大像时必定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像时必定像距小于物距。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照相机原理和构造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被拍照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远远大于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光路图如下:

由图可知:

物体AB垂直于主轴放置,且位于二倍焦距之外,做出A点的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A点的像点A’,因为像A’B’也垂直于主轴,可以得到物体的像A'B',可以看出物体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且物距大于像距。

思考:照相时人应该靠近还是离开照相机一些?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为了使照片上人像大一些,人应靠近照相机,但与此同时,为了使底片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还应使像距变大,即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2、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

投影仪的构造主要有:镜头、投影片、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等部分。光源是用来照亮投影片的;聚光镜为一组凸透镜,其作用是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反光镜是平面镜,其作用是把射向投影片的光反射到屏幕上。投影片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物体),天花板相当于光屏,镜头起凸透镜的作用。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并且距焦点较近,所以在幕上能成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像距要大于二倍的焦距。光路图如下:

由图可知:

物体AB垂直于主轴放置,且位于一、二倍焦距之间,做出A点的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A点的像点A’,因为像A’B’也垂直于主轴,可以得到物体的像A'B',可以看出物体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且物距小于像距。

3、放大镜原理

当物体位于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虚像,即为放大镜。光路图如下:

由图可知:

物体AB垂直于主轴放置,且位于一倍焦距之内,做出A点的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A点的像点A’,因为像A’B’也垂直于主轴,可以得到物体的像A'B',可以看出物体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物距小于像距。

补充回答:1、机械运动及其描述

(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通常把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为了方便,我们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速度及有关计算

(1)速度: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

(2)速度、路程及时间的计算

由速度的公式可知,只要知道运动的物体所经过的路程及经过这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就可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由于速度公式可变形为s=vt或,所以只要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就可计算出运动的路程,或只要知道物体运动的路程及速度,也可以计算出运动的时间。

4、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可近似地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常见的物体的运动速度通常在改变,我们把它叫做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但在实际中出现的机会较多,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用来计算其运动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补充回答:补充回答:一、力Force

本节目标: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1.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叫做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有些力发生作用需要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例如马拉车前进,用力推、拉课桌;有些力发生作用并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地面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等。

理解: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所以我们说力具有物质性。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托起一个苹果或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一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对地面的压力约为600N。

3.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A、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使正在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例如:用手推、拉课桌,课桌可以由静止变为运动,刹车可以使汽车停下来;力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例如:用力蹬车可以使自行车的速度变大,火车进站速度越来越小,直至停止;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用头顶运动中的足球,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方向;磁铁吸引运动的小球,其轨迹变为曲线。

B、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例如:用手挤压皮球,球变瘪;蹦床受到杂技运动员的压力而下陷;跳板由于运动员的压力而弯曲;橡皮泥在人手的作用下,变成各种形状;拉弓时弦弯曲。在力的作用下有些物体所发生的形变非常微小,难以用肉眼观察到。例如,吊着物体的细线、放着物体的桌面等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微小的形变。

在许多实际情况下,力既可使物体发生形变,又可同时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踢球时,球受到脚的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同时,运动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4.力的三要素:

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皮球,皮球的形变量不同,即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用不同方向的力踢球,球的运动方向不同,即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开门时,在门把手处推比在中间处推省力,说明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示意图。

例如:用100N的力拉小车:

6.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力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例如,手提书包时手对书包施加向上的拉力,同时书包对手也有一个向下的拉力;穿着旱冰鞋推墙,墙对人施加一个推力,同时墙也受到人所施加的压力作用;地球吸引物体时,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重力Gravity

本节目标: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1.重力的产生:

抛出的小球,跳起的人,树上的苹果、空投的物资……都会落到地面,月亮围绕地球转动,而地球又围绕太阳公转……,牛顿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称为万有引力。地球对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所以:物理学中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用字母G表示。

2.重力的大小

物体的质量不同,所受重力的大小也就不同。那么,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探究: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测力计测出它所受的重力(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对竖直悬绳的拉力)。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比例系数记为g,则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表示为:

G/m=g,即G=mg。

在SI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牛/千克,用符号表示为N/kg。在地球表面通过实验测得比例系数g的值约为9.8牛/千克,读作9.8牛每千克。它表明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为9.8牛。

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受其它的力也没有关系,只要物体的位置不变,同一物体的重力就不变。但由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它所在星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同星球对同一物体的吸引强弱不同,因此同一物体在不同天体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也是不同的。由于在不同星球上同一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根据G=mg,在不同星球上g值的大小不同。g的大小反映了物体所在的星球对物体吸引作用的强弱。例如,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大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上的比例系数g大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g’=1.6N/kg)。由于体重轻了,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时像在跳跃前进。

3.重力的方向

在重力作用下,任何物体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悬挂重物的线总是竖直下垂的,这表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总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常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我们把它称为重垂线)来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4.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圆环的重心就不在其上。)

引入重心的概念之后,我们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在重心的一个力表示。

补充回答:(一)弹力

1.形变、弹性和塑性

A、形变: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形状的改变指的是当物体受力时外观发生了变化,例如:橡皮筋受拉力后长度变长。体积的改变指的是当物体受力时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例如:挤压气球,气球变瘪,体积减小。

B、弹性:

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C、塑性:

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以弹簧为例,对弹簧施加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弹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说明:我们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不能过大,当弹簧被拉长到一定程度时,它将不能自动回复原状,所以每只弹簧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即弹性限度。

二)摩擦力(frictionforce)

本节目标: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的利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例如擦亮火柴、人走路、推动物体时、传送带运输货物,运行的机器等,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作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我们把这种力称为摩擦力。

由上可以看出,摩擦力产生是有条件的,要求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互接触”,运动情况是“做相对运动”,力产生的位置是“接触面”,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是“阻碍”。

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情况下的摩擦力是有益的,例如:走路时人通过脚与地面的摩擦来前进,轮胎的花纹、鞋底的花纹防止打滑……;许多情况下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例如:机器的转动轴在运转时会由于摩擦生热浪费能量且会由于磨损而损毁转动轴,推笨重物体时由于有了摩擦力,使我们很难推动……所以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A、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

B、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

补充回答:1、压强

(1)压强的概念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2)压强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其中1Pa=1N/m2。

(3)压强公式在计算中的应用

压强公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压强的大小,其变形公式F=pS及还可用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的大小。

2、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或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p=ρgh

4、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可以由两个容器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容器组成。

(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连通器的应用:水壶的壶身与壶嘴、锅炉的炉身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的都是连通器,这类设备正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设计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我国的三峡船闸。

‘柒’ 初中物理162个知识点 . 详细!!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捌’ 物理八年级到九年级所有物理公式

《八年级、九年级初中物理》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r9AgjTYtELkfzL4jxwzoLg

?pwd=uqhe 提取码: uqhe【初中物理】|初三物理|初二物理|暑假|秋季|寒假|春季|初二.常规班(人教版)|学生版|教师版|初二尖端班 第9讲 杠杆(20140318).教师版.doc|初二尖端班 第8讲 浮力-船球模型(20140318).教师版.doc|初二尖端班 第7讲 浮力-变化量.教师版(20131231).doc|初二尖端班 第6讲 浮力提高.教师版(20131231).doc|初二尖端班 第5讲 大气压强.教师版(2013123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