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数学必修四相关知识点
扩展阅读
台球怎么练基础功 2025-01-15 21:34:01

数学必修四相关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07-27 08:28:55

1. 高一必修一必修四数学的知识点。

必修4三角函数(约16课时)(1)任意角、弧度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 的正弦、余弦、正切),能画出 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 ,正切函数在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交点等)。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⑤结合具体实例,了解 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 的图象,观察参数A,ω, 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⑥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平面向量(约12课时)(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通过物理中“功”等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角恒等变换(约8课时)(1)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2)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3)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引导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2.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三角函数,角度制弧度制的转化,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图像性质,正弦余弦正切。图像平移变换
平面向量,概念运算,性质。
三角函数的运算两角和差公式,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主要是运用

3.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知识点总结

......(2)①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与角终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角的集合: ;与角终边关于轴对称的角的集合: ...三角函数,三角......(2)①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与角终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角的集合: ;与角终边关于轴对称的角的集合: ...

详见:http://hi..com/118e/blog/item/356d52dfecdd5efb38012fe3.html

4. 怎么学好高中数学必修四

高中数学必修四,主要介绍了三角函数及其相关内容,而三角函数在高考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例如在三角函数图像性质方面,每年必考题占5分,在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方面,占大题12分,高考一分落下千人,三角函数方面更是不容忽视!

5. 数学必修一四知识点

高一吗?应该是集合,三种基本函数,就是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冥函数。只是必修一的。必修4就是三角函数,这个很重要,如果这个你不熟悉的话,后面的平面几何向量你也会很晕的,三角函数会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希望你能满意,欢迎追问!

6.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的知识点归纳!!!!

必修四主要介绍三角函数问题,主要要求掌握广义角,角度制,弧度制,三角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和角、差角公式,倍角公式以及相公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等公式;y=Asin(wx+a)的图象问题,正余弦定理等。主要是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都很容易理解。后面好象是向量问题。

7. 高一数学必修4的知识点的总结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六角形记忆法:(参看图片或参考资料链接)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
(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倍角公式

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半角公式

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1-cosα
sin^2(α/2)=—————
2

1+cosα
cos^2(α/2)=—————
2

1-cosα
tan^2(α/2)=—————
1+cosα

万能公式

⒌万能公式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万能公式推导

附推导: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因为cos^2(α)+sin^2(α)=1)
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tan2α/(1+tan^2(α))
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导余弦的万能公式。正切的万能公式可通过正弦比余弦得到。

三倍角公式

⒍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3tanα-tan^3(α)
tan3α=——————
1-3tan^2(α)

三倍角公式推导

附推导:
tan3α=sin3α/cos3α
=(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sinαcos^2(α)+cos^2(α)sinα-sin^3(α))/(cos^3(α)-cosαsin^2(α)-2sin^2(α)cosα)
上下同除以cos^3(α),得: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sin3α=sin(2α+α)=sin2αcosα+cos2αsinα
=2sinαcos^2(α)+(1-2sin^2(α))sinα
=2sinα-2sin^3(α)+sinα-2sin^2(α)
=3sinα-4sin^3(α)

cos3α=cos(2α+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cos^2(α)-1)cosα-2cosαsin^2(α)
=2cos^3(α)-cosα+(2cosα-2cos^3(α))
=4cos^3(α)-3cos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

记忆方法:谐音、联想
正弦三倍角:3元 减 4元3角(欠债了(被减成负数),所以要“挣钱”(音似“正弦”))
余弦三倍角:4元3角 减 3元(减完之后还有“余”)
☆☆注意函数名,即正弦的三倍角都用正弦表示,余弦的三倍角都用余弦表示。

和差化积公式

⒎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积化和差公式

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 0.5[cos(α+β)-cos(α-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