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当好农村基层干部
近年来,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同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共同致富的理念较差,缺乏利用市场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和青年党员普遍偏少;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外出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把经济工作作为“硬任务”,把党建工作看成“软指标”,存在“谈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基层政权运转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出现了农村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也出现了一定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不仅难以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第一,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一切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加快农村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其领导发展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和排头兵。安顺市委市政府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四有”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基层党组织“有型化”建设,使党支部活动有阵地,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抓队伍稳定,使村干部工作有报酬,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三是抓工作保障,使组织运转有经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四是抓教学平台,用远程教育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在抓村党支部“有型化”建设过程中,做到了经费投入多元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督促检查经常化、活动开展正常化、发挥作用最大化。在抓队伍稳定方面,全市统一解决提高了村干部报酬、村公用经费等问题,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使村干部报酬从不定到固定,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感;从报酬相同到不同,增强了村干部的紧迫感;使村干部从怕当到争当,增强了村干部的荣誉感。在着力解决村干部报酬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将解决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作为转移支付资金重点来安排,切实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了办公经费由无到有,集体经济由弱到强,村级班子由“软”到“硬”的转变。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安顺市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掌握致富技术和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成为安顺市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安顺市在此基础上还落实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旨在帮助提高村级组织的整体素质。
实践证明,大力实施“四有”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的责权利进一步明确,促使农村基层干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选好配强支部一班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要使广大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就需要有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奉公、开拓创新的村级领导班子来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农村基层干部是最基础的落实群体。因此,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建设一个好班子,特别是选好一个好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因此,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会管理、能经营、受拥护的人选为党支部书记。按照“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工作要求,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使我们的每一个农村基层党员都能够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手,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如何当好一个基层干部?这个题目,恐怕是每位农村干部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也是最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实践、不断创新着的一个话题。笔者的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要紧,不断增强信心感。宋平同志曾说过:“学习上的懒惰与无序,将造成政治上的淡漠与进取精神的丧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大潮中,要当好一名农村基层干部,首要的就是不断抓自身学习,要用“无时不学、无处不学、无事不学”的学习精神和学习习惯,读国事、读理论、读现实、读社会、读政治,当然不能只读名词、读术语、读有字的书,更要读趋势、读规律、读无字的书。要通过不断扩大知识的流量与增量,更新、过滤、整合、放大知识对基层工作的贡献率,增强自己对基层工作的信心感。
二是心态要好,不断增强归宿感。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让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保持好的心态尤其重要。这个好的心态,就是要能静得下心来、守得住孤单、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增强对基层工作的归宿感。
三是定位要准,不断增强真诚感。要当好一个基层干部,摆正位置是个关键。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人成长轨迹,农村基层工作只是一个人生驿站,但既然当了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就要始终把为群众服好务当作自己的最高目标。要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始终站在解决好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事情的角度去谋事想事。在实践锻炼与复杂局面的磨练中,不断增强对农村工作的真诚感。
四是作风要实,不断增强责任感。现在有一种观点,说的是“上等人谋势,中等人谋人,下等人谋事”。笔者以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要特别注意克服这种短期行为与短视眼光,要把农村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来做,要始终保持踏实诚实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对基层工作的责任感。
五是工作要新,不断增强创造力。在这个充满创造的世界,在这个呼唤创新的时代,当一名基层干部,除了扎实、务实地开展工作,还必须不断创新,适时求新。只有不断地拓展思维、拓宽视野,创造性开展好工作,才能真正当好一名基层干部。
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加快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党员队伍老化,许多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够,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普遍感到老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同时,后备队伍比较缺乏,个别地方只注重发展经济,放松了党员队伍建设,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不够,在党员发展工作上积极性不高。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思想状况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了党员思想建设,有的党员观念退化,在群众中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有的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茅盾,把社会上一些现象扩大化,把表面现象的东西看成本质的东西,在群众中没有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与农民思发展、想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由于镇雄县经济贫困落后,多数行政村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党总支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改水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四是农村党组织设置与经济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基层党小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最小单元,长期以来,其设置多数是以地域来划分,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党员流动量增大,传统党小组设置的弊端日显突出。首先是活动难组织,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在活动时间上很难求得一致。其次是任务难完成,许多年轻党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不少支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总是选拔那些相对闲一点的党员担任小组长,这些党员往往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开拓意识,导致党小组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另外是作用难发挥,党小组内党员之间由于行业不同,不利于党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劳动方式、观念形式和农村管理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增加了农民组织管理的难度,有些农村长期不开村民大会,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思想教育工作大为弱化,致使部分农民政策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利已主义抬头,对已有利的事抢着干,对已无利的事不愿干。甚至在个别地区,旧的思潮死灰复燃,宗族观念、家族势力抬头,赌博和封建迷信、非法宗教势力、各种黑恶势力横行乡里,影响群众安居乐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
为此,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 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设一个好班子,关键是有一个好带头人,要在选准用好村党总支书记上下功夫,拓宽选拔范围,采取适当形式,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党总支书记。要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对那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观念淡漠、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甚至是有损党的形象的党员,应放开出口,实行劝退。同时应把那些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当前农村除了注意把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农村党组织中来,还应重点将能够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私营企业主、农民经济人、种养大户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农村党组织中来,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第二, 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先进性是我们党获得执政地位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第一要素。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为此,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使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 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实践验证,每一次思想上的飞跃都会带来工作上的飞跃。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从思想建设入手,把“云岭先锋”、党的先进性教育与村支部建设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抓好思想解放工作,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敢于否定陈旧的东西,从传统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开拓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开展工作;二要敢于否定自我,从自我满足中解放出来,确立更新的目标,寻求更快的发展,实现越位奋进;三要敢于否定成功的经验,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传统工作方式中走出来,走高效快速、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四要敢于否定常规方法,从传统的常态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尊重客观规律与打破常规的统一上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第四,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党群关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员“三评”活动,及时全面了解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不断提高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要从增强村级工作的透明度入手,抓好村“两委”跟踪管理,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民主议事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村级干部的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程序和办法。通过这些措施,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自觉性,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第五,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农村党员实际和农村工作特点,明确党员岗位,制定工作职责,党员适合做什么,就相应安排做什么,如民间纠纷义务调解员,计划生育义务宣传员,农业科技义务指导员等。通过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使广大党员成为团结群众的模范,生产管理的典型,发家致富的能手,政治学习的榜样,遵纪守法的标兵。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党员养老保险制度,采取财政拨一点,机关党员捐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县管党费提一点等办法,建立完善农村党员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党员,每月发给适当的养老金,从而增强党员永远跟党走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六,改革农村基层党小组设置。一是以行业进行分类设置。对于那些经济较好,专业分工相对明显的行政村,可按行业划分成党支部或党小组,这样设置可以使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的党员既能够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又能为共同切磋技艺、交流体会创造条件。二是以各类经济组织进行分类设置。现在已有不少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各类经济组织,如“经济合作社”、“经济联合体”、“农民协会”等,大多数党员都参加了这些组织,有不少党员是这些组织的骨干。根据实际分类设置党小组,这样既便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也便于村党总支加强对各类组织的领导和监督。
第七, 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教育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履行各项义务,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切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国家意识。二是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新风走近千家万户。三是强化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农民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守法和用法意识,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民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使农村走上法制化管理道路。四是坚决打击农村村地痞、村霸、黑恶势力等犯罪活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农民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五是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守则、文明公约、卫生管理规定、邻里关系处理等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第八, 正确处理 “两委”关系。解决好村民自治条件下党总支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党总支的作用。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村民自治工作的实施细则,细化村党总支、村委会各自的职责范围,使村“两委”的日常工作及各项活动走入正规化轨道,避免工作中撞车现象的发生。二是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由管琐事向管大事转变,由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向依靠法律手段转变,使村党总支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谋划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重大问题的把握和决策,用于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和指导。三是健全决策程序。在农村,目前是行政命令与村民自治的交替、转轨时期,村民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面对这种实际状况,必须加强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健全决策程序,以保证村党总支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和村民自治的健康运作。
第九,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好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 一是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闯、敢干的观念,选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突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发展典型,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做到乡有村为典型,村有能人特别是党员能人为典型,这些典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任何说教。三是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在农村党组织中,培养更多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能人。
2. 党的执政基础是什么
党的执政基础,就是包括阶级基础在内的党的群众基础。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面对社会环境和执政条件的深刻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兴衰成败。
(2)农村执政基础知识大全扩展阅读
新时期党的执政基础的变化如下:
1、工人阶级发生了新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加,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单位、职业身份的差异性大大增加,工作地点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工人阶级的这些新变化,不断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2、农民阶级发生了新变化
一部分农民由种植业转向林牧渔等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部门;一部分农民由农业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转移到乡镇企业;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变为城镇居民。当然,农民阶级仍然是党执政的最主要的群众基础。
3、新社会阶层的出现
新社会阶层是指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因此,必须团结新社会阶层,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史网络—党的执政基础
3. 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公共基础知识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4. 2010年中央有关“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政等相关知识谢谢!
2010年一号文件20大看点
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连续第七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文件共五大类27条,五大类中有两条涉及城乡问题。五大类为:一、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二、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7条的主要内容是:1.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4.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5.大力开拓农村市场;6.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7.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8.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9.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0.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11.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12.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14.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15.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16.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17.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18.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20.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21.积极推进林业改革;22.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3.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24.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25.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26.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27.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今年的一号文件看点新点很多,特总结出以下二十条:
1.惠农资金要继续增加,要达到8000多亿?
文件规定: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一号文件的第一条就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也是整个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实实在在地投入,才能给农民真正的实惠,工作才不致于在在喊口号中进行。2010年中央还应该会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的投入,中央财政支农预算有可能达到7000亿元,高于去年的6000亿的预算水平。从量上看,近年来对农投入一直在不断增加。2006年中央政府对“三农”已投入3397亿元,在这个基础上,2007年增加了800亿元,2008年,增加额度又超过1000亿元,2009年投入7161亿元,比2008年增加1206亿元,增长20.2%,而其中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4项达1230.8亿元,增长19.4%。按照过去年增千亿的规律,今年的惠农资金应该达到8000亿以上。
惠农投入增加了是好处,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提高惠农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需要对目前的惠农项目选建、实施、验收等环节进行根本地改造。目前惠农项目存在许多乱象,包括只管“跑部钱进”,但项目绩效考核存在走过场现象,自建、自查、自检等很不规范。什么时候达到许多地方不敢轻易伸手要钱,怕用不好被查处了,什么时候惠农项目制度才算真正完美了。
2.更多的农产品品种也能享受补贴大餐了。
文件规定: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棵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规定不准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好棉花、食糖、猪肉调控预案等。
过去只有小麦、大米、玉米等少数口粮作物能够得到补贴,这块大餐要吃的人太多了,谁都想来分一怀羹。这不,今年还真增加了不少,包括增加花生良种补贴、马铃薯补贴、青棵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虽然诟病很大,但今年还是增加了数量,而且还扩大了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也纳入补贴范围。看来县农机局长们的日子更好过了,农机具生产商的嘴要合不上了。只是农民们,一家一户买一台农机具,是不是合算?还真得好好算一笔帐。日本农民的机械化水平很高,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套完整的农机设备,最后的结束只能是“高价农业”。我国的不少农民们也一直处在困惑之中,不买吧,使用别人的农机老是得交费。买吧,一年中除了农忙季节这些设备大部分时间在闲置中。目前农机补贴规定只有买了才能拿到补贴,还有不少人在忽攸,让那些买到超大型农机具的人也要拿到巨额补贴。果如此,有限的补贴可真是“补富不补穷”了。能够买得起大型机具的都不应该是穷农民,为什么还补他们呢?究竟是为什么呢?财政的钱,按基本的道理,应该是补穷不补富的。
3.城镇化改革要启航了,“双轮车”要起动了,农民工在城市永远呆下去的梦想马上要实现了?
文件规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 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管理权限 。
如何放宽户籍制度限制,推进城镇化改革,是今年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之一。其实早在去年底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农村工作会议中,都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只不过今年的一号文件进行了更具体的说明。在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号文件主要指出三个方面的思路,其一是发展大方向问题,一个是重点,一个是积极稳妥,即: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其二是从软的角度,重点强调解决农民工的户籍、社保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其三是从制度角度,要求通过财税、用工、体制等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小城镇的承载力与产业支撑问题。
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使农村经济变成“双轮驱动”,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我国三农政策的重要战略转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小城镇要发展,要加快,但又要避免急躁冒进现象,所以文件讲发展城镇化要采取积极稳妥地来推进。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3左右,农民2009年达到年均5000元,而城市居民是16500元,二者差距11500元。我国13亿人口,如果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也就是1300万人口进入城市,将能拉动1500亿左右的内需;如果提高两个百分点,将拉动内需3000亿,这还不包括新移民对住房等产业的拉动。按农民工一家四口人,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325万家庭需要房子,假定按90平方米的最低面积,每平方米按2000元的价格(东部发达地区的房价较贵),仅住房将有5850亿的消费;如果按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将有11700亿的住房拉动。消费与住房两项加起来数量惊人,将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巨大,潜力巨大。
其实,城镇化战略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发达地区是否愿意接纳新移民成为核心问题,跨省区的农民工户籍制度解决应该是最难啃的骨头。小城镇的土地产权问题该如何解决?是否可以允许小城镇土地不变成国有制?如何避免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房价如何不被炒成泡沫?长远来看,目前这个政策如果继续执行下去的话,会不会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差距?等等。
4.农民建房也可以贷款了?
文件规定: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提供消费信贷,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
让农民享受到金融服务,尤其是大件的建房、建汽车与家电,是一项极大的利民工程。对农民建房贷款是一项大的政策突破,怎么形容它重要都不过分。这个政策尤如阿基米德支点,以此可以撬起过去屡撬不起来的农村消费市场。因为农民一生中90%的投资都用在住房建设上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农民建房基本上都得靠积攒。如果农民可以通过贷款来解决建房问题,就可以有闲钱来消费其他了。城市居民早就享受到抵押贷款的好处了,每年还贷一部分,这样就不用倾全力几乎类似不吃不喝来建房了。农民由于受制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房屋不能进行抵押,所以建房靠贷款一直没有支撑。不过各地已进行了不少的试点,突破了政策规定。毕竟对许多地方来讲,这是一个双赢的问题,农民解决了建房难的问题,金融机构也可以有业务了。但一旦出现法律问题,由于物业法、土地管理法都没有相关的规定,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5.新农保步伐要加快了。
文件规定: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
新农保政策自去年启动以来,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农民一直靠家庭养老的古老传统,国家也拿出真金白银,让农民享受到普惠式的养老服务。据MIT的教授研究,农村老人享受普惠式养老金,对孙辈的健康与学习有很大的益处。也就是说,这个养老金不但惠及农村老人,还会惠及祖国的下一代,尤其是目前我国目前有5600万的留守儿童。这样的意义就更重大了。所以我也一直在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快农村老养保险的覆盖步伐,首先要让农村年满60岁的老人,在近年首先能够享受到这个普惠式养老金。至于其他的农村青壮年,实在没有必要进行捆绑政策,什么时候他们想通了,想加入,再让他们加入。所以新农保试点政策中的捆绑政策真的不必强制。
6.建材要下乡了,客运也要下乡。
文件规定: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
建材下乡可是一个大好消息,建材商们心里要乐开了花。主要是农村住房的淘汰速度太快了,几乎是每十年都要淘汰一轮,而一般城市住房虽然驻不到70年,怎么也得住上40-50年。日本人更牛,现在在京都居然还有许多宋代时期的建筑房屋,更何况他们还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呢?欧美国家的房子居住时间也奇长。我国农村之所以房屋更新那么快,到了不正常的地步,带来巨大的浪费,劳民伤财。原因多样,诸如规划短视,建筑材料跟不上等等。建材下乡,让农民用上好的有较长生命的建筑材料,应该是好事。但千万不要又搞成家电下乡工程一样的规则,让农民只有买了建筑材料才能补,补材料商,这样很不好。当然可以学习一下韩国,政府只采取材料,交给农民自己建房用,也是好事。如果真要补,最好直接补农民。惠农资金再也不应该撤胡椒面了。农民买建材,本身给建材商就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补贴?
客运下乡也是城乡一体化的表现。过去不少地方,客运只到乡镇,农民出行难是一大问题。如果客运真要是下乡了,解决了农民的出行难问题,农民就不用非得搬到镇上去住了。
7.合作社有了大喜讯了,可以办农村资金互助社了?
文件规定: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今年的一号文件对合作社有诸多的利好消息,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许多项目都提出要向合作社倾斜,比如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加快落实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扩大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新型组织的覆盖面,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等等。
我认为有关合作社的所有规定中,最大的进步,应该是上述政策中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这是目前为止,合作社发展史上最大的突破之一。合作社通过资金互助,通过融资,为未来更快速地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靠集中居民乱动农民宅基地来避免政策红线的做法要收敛了。
文件规定: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
过去不少地方,通过集中居住,宅基地换房,把农民的宅基地置换出来,然后用这些土地发展工业,农民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收获满满的,带来了很大的民怨。这次的一号文件专门说明,以后这些土地还是属农民集体所有,不能轻意用来发展工业。只是应该更进一步的规定,如果真要是发展工业了,应该让农民参股分红才可以。
9.涉农贷款要给补贴了,农业银行也要在县域有大发展了?
一号文件规定: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农村保险也给补贴。
近年来农村金融一直没有破题,原因很简单,农民居民分散,又穷。跟分散的小农户打交道,那些大银行那受得了?人手大大地不够。最主要是没给优惠。这次是出真金白银了,对惠农贷款给予优惠贴息。上述几项补贴大餐下来,不知能不能吸引着金融大锷们向农民们多贷些款?当然,要彻底地解决农民金融服务难的问题,还有慢长的路要走。
10.如果向农村公益基金捐赠,企业要有大优惠了?
文件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设立专项的农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过去让企业给农村捐钱,一个字:难!不是不想捐,而是政策不到位。美国的企业家为什么乐善施好?我国香港的华人大亨们为什么愿捐?都是制度激励做得好。所以今年的一号文件也开始给制度激励了,这可是真金白银似的优惠哟,是不是要掀起一股我国向农村捐赠的浪潮?还真得走着看。
11.乱合并农村小学该收敛了,校舍倒塌砸死学生的悲剧不会再重演了?
文件规定:农村学校布局要符合实际,方便学生上学,保证学生安全。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已进行了八年,暴露了太多的问题,是到了该打住的时候了。撤点并校名义上是讲让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则是在实行了义务教育免收学费之后,通过学校大合并可以减轻财政压力。这样做实则是毁了农村的教育。因为学生小小年纪却要走很远的路上学,给学生、家庭带来太多的不便,有些学生甚至每次带来一周的慢头,吃到最后都坏掉了,还得吃。因为不少农民现象短缺,据斯坦福一位教授的长期观察,这些合并小学的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问题。所以还是应该本着方便学生,保证学生安全为主,不能乱合并。
12.以后农村干部不好好干要撤换了,另外农民当公务员不再是做梦了。
文件规定:加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推进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
多年的农村调研,我发现一个村庄的发展跟村庄的书记关系甚大,书记强了,村庄就发展起来了;书记很弱,这个村庄一般都难以发展。我国农村一方面有一大批类似华西村吴仁宝、永联村吴栋材似的好书记,另外的确也有一批不作为、乱作为的村书记。今年的文件规定,对于那些软弱涣散的村干部进行撤换真的很及时。
另外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可以进乡镇当公务员了,这也是具体落实人事部提出的要让农民进公务员队伍的政策,是个大好消息。
13.农村宗教乱慢延要当心了。
文件规定:防范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等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
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一股“信教热”。在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各种信仰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仅以基督教为例,在国家正规宗教部门所统计的2000万宗教信仰人数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数以亿计的信仰人数,ECONOMIST(2008)引用PEW的SURVEY的估计为1.3亿各种基督教。宗教发展与公共品服务是密切相连的。甚至极端点的事,一些地方开村民大会需要教会人士出面才能动员百姓来开会。这种趋势已引起执政党的高度警觉。任何一个国家,突然兴起了一类庞大的信仰群体,是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今年的一号文件希望教会不要干预农村公共事务,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14.农村也要打黑了。
文件规定: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坚持群防群治、依靠群众,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推进农村警务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重庆打黑,引来全国一片叫好声,虽然近来因李庄案有点新变化。农村的黑恶势力操控选举,为非作歹早已屡见不鲜。只是究竟该如何打一直是个难题,尤其是不少地区的警黑勾结该如何查,一直难办。重庆打黑,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较忌讳的公、检、法内部腐败分子进行了彻底的清除,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打黑。部分农村地区黑恶势力猖狂,跟当地公安警察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也有很大的关系。
15.“两工”有可能恢复了?
文件规定: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过去对农民田间地头比较有效的“两工”制度被取消,使农田水利成了无水之源。“两工”就是农民在农闲时出“义务工”与“积累工”,农村与防旱防涝密切相关的村边沟、塘、渠、堰等,过去都是由“两工”在发挥作用。农闲时由本村农民投工投劳进行维护,雨季来临时就可以让沟塘贮水,渠道排水,干旱时则可人中抽水浇灌。这样一个维系村庄农田水利建设的制度一直稳定运行了很多年,功勋卓着,对缺乏国家与政府投入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与完善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却在2002年取消农业税时一并给取消了。农村在取消“两工”之后,虽然减了农民的负担,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原本就很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的不足,从这看又“增负”了。所以到现在许多农民村庄周边的浇灌设施就成了没娘的孩子无人管,国家只管大江大河。农民没有办法,要么有的地方偷偷地还坚持两工,要么有点钱的或者是有点路子能够从上边要到钱的,可以打点井浇灌。
此次文件提通过一事一议,提倡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设想很好。只是一事一议,在许多农村地区变成了什么都不议,什么也都议不成的现象,值得深思。
16.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民就业创业也被关注了?
文件规定: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一留守儿童。
一号文件27号专门列出一条农民就业创业的问题,可见该问题的重要性。过去的农民就业创业是自己的事,这次列出作为政府工作议事日程,说明中央已明示,不能轻意把那些解决农民工就业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给妖魔化了,不能轻意以高新产业发展为借口把农民的饭碗给砸了。农民就业也可得到相应的培训了?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另外一个就是农民工子女入学大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祖国花朵的成长。虽然这些孩子是农民工的孩子,但孩子成长不好,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现在少建一所农民工学校,未来可能就得多建数所监狱。一些地方出于本位主义考虑,一直把农民工子女入学当成一个大负担,采取种种隐型的手段来阻碍农民工子女的顺利入学,实则是恶行。这次一号文件又重申要以输入地为主来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对拒不执行或者假执行的校长或者教育局长是不是该就是免职?我希望应该有这样的规定,也到了该这样规定的时候了。连总理已就此问题说了多少遍了,还是存在那么大的问题没解决,这些人太没王法了。
17.国有林场不用干睁眼了!
文件规定: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支持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和国有森林资源统一管理改革试点。
过去眼见集体林改革干得欢,国家林场着急死了,这次就不用了,文件规定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只是国有林场积重难返,如果真要改,现在有一个黑龙江珲春经验。能不能在全国推,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弄清楚。
18.村级债务要开始启动化解了?
文件规定:按相关规划和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的清理化解,推进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
村级债务过去是个定时炸蛋,一直都不敢碰。这次看来要动一动了,文件规定: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的清理化解,推进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试点。看来公益性的债务化解有点戏,但问题是聪明的乡镇干部要把此当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就完了?
19.建立健全农产品和农用物资进出口监测预警机制。
文件规定: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实行灵活高效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建立健全农产品和农用物资进出口监测预警机制,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强进出口农产品质量监督。
日韩进口一点美国的牛肉,在本国一般都会掀起巨大的政治斗争,包括游行示威,某种程度上也是做给美国政府看的,看,我不是不允许,而是国内的民意不让做。我国的台湾近年来由于小马哥乱开放进口美国的牛肉,也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包括各种各样的游行示范静坐。回头再看一看我国的国门,好象是没有什么人把守,我国的农产品进口乱象还真是不少,比如乱进口巨量的大豆,把我国的豆农可给害惨了,豆类加工企业也基本上改姓外了,整个产业基本上被乱进口给放倒了。再比如乱进口水果,把我国的果农也给害惨了,再不进行把守,这些产业也有可能给放倒了。还有其他的诸多产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真到了必须从国家产业安全角度,要对此类现象进行重点监测预警了。放倒太多的农业产业,国内农产品的定价权就被交出去了,那时不但被动,更多的是价格大起大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不稳定。
20.家电下乡工程要迈出小脚女人步了。
文件规定: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对现行限价内的产品继续实行13%的补贴标准,超出限价的实行定额补贴,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家电下乡,我还是只有两条建议,给农民发家电购买券,改招标为普惠制。一定要改变目前补富不补穷的怪现象,让农村贫苦的农民,而不仅仅是农村的富人,也能享用上家电产品。看来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5. 2014年村官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基础知识考的是什么呀
你好,2014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基础知识包括时事政治、党的基本知识、有关农村政策及公共基础知识等等。更多信息你可以关注江西中公教育网站进行了解!http://jx.offcn.com/?wt.mc_id=bd14392
6. 请发一份中央有关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涉农法律法规,以及农村工作常识和时事政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2年12月31日)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全面确立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四化同步”等战略思想,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全面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民生加速改善,办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加快破除。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形势好,为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大幅提升,为现代化建设在重重风险挑战中昂首迈进,为党和国家事业在各种困难考验中兴旺发达,注入了强劲动力,增添了应对底气,赢得了战略主动。实践证明,中央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完全正确,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卓有成效。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国民经济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显着增强,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一、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
1.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确保丰产丰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着力加强800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支持优势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规模,在重点产区实行整建制推进,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建设。加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力度,扩大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规模。以奖代补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推进种养业良种工程,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场建设。加强渔船升级改造、渔政执法船艇建造和避风港建设,支持发展远洋渔业。
2.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大财政对小型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支持力度。及时足额计提并管好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快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的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实施种业发展等重点科技专项,加快粮棉油糖等农机装备、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3.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适时增加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继续实施“北粮南运”、“南菜北运”、“西果东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型商贸集团、邮政系统开展农产品流通。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
4.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充分发挥价格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激励作用,按照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临时收储。优化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粮棉油糖进口转储制度。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认真执行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改善鲜活农产品调控办法。完善农产品进出口税收调控政策,加强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健全大宗品种进口报告制度,强化敏感品种进口监测。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规范进出口秩序,打击走私行为。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统计发布制度,建立市场调控效果评估制度。扩大农资产品储备品种。
5.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适应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要在稳定完善强化行之有效政策基础上,着力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确保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范围。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发展肉牛肉羊,落实远洋渔业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增加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研究制定粮食作物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粮食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切实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善农村支付服务条件,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开展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相关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3.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要主动向农村倾斜。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管护费用补助等政策。落实公益性捐赠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三、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1.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林地、草原)准入和监管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深化国有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
2.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制定专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3.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国家补助项目形成的资产移交合作社管护,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护机制。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贷款贴息,规范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做好合作社发票领用等工作。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和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培训,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合作社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引导农民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积极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抓紧研究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
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立补助经费与服务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继续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推广条件。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强乡镇或小流域水利、基层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和抗旱服务组织、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2.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灌排、地膜覆盖和回收等生产性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培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性服务业务免征营业税。
3.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发展专家大院、院县共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涉农企业加专家加农户等服务模式,积极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整合资源建设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启动金农工程二期,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发展农业信息服务,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技术。
五、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1.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予以补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按时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林权证发证率和到户率。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探索国有林区改革。加快推进牧区草原承包工作,启动牧区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2.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尽快出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严格征地程序,约束征地行为,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强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非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进入市场。
3.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健全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等制度,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支持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
7. 谁有关于农村政策和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的资料或题谢谢了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深化改革、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在新阶段,必须保持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稳定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应当看到,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只有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才有爱惜土地的积极性,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如果随意调整农民的承包地,农民没有经营土地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就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影响农村稳定。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现在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很多,但他们的就业并不稳定,土地还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教训。各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当前的关键是正确看待和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的一贯政策。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农村。适时引导农户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扩大留在农业上的农户的经营规模,使土地资源继续得到有效利用。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建立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不能刮风,不能下指标,不能强制推行。只有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才能放心地转出土地。2001年年底,中央为此专门下发了有关通知,对土地流转作出了明确规定。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党在农村改革后形成的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上升为法律,使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有了法律保障。广大农村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和有关法律,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目前,不少地方乱占滥征耕地,随意圈地,有的地方征地规模过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完善征地制度是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控制征地规模。要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禁止随意修改规划,滥征耕地。要抓紧研究政策,修订法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维护广大农民权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征用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武器。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
8. 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
善于学习、找准定位、打好群众基础等。
1、善于学习,很多村级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比较低,而且业务知识明显不够用,在遇到一些需要现场解决的实际性问题时,可能会觉得难度系数很大,难以胜任这样的工作。所以,作为一名村级干部首要先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努力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村民,服务于国家。
2、找准定位,俗话所得好,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作为一名村级干部要懂得自身的岗位职责所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找准自己的定位,担负自己的责任。比如说村级干部就应该做到落实政策、对上做好信息传达、对下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当然,还要注意搞好自身的队伍建设,不落后于人。
3、打好群众基础,村级干部要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就要先在群众中树立自己的正气形象,亲民印象,主动跟群众靠拢,了解群众的想法和愿望以及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当你愿意与群众交心,真心为他们办实事的时候,他们也很乐于接纳你的存在的。
政策修订
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会议认为,修订《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1月10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1999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该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要求和实践需要,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
9. 从事农村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
http://www.zhaokaoba.com/wenzhang/2009/200901/2009-01-04/wenzhang_20090104131522_1534.html
村级组织管理相关知识;掌握以下知识点即可。
一村级组织包括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群团组织等.
二.村党组织的性质和地位。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与村级其他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三村党组织的设置与产生:
(一)村党组织的设置。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3名的;可与临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村;或党员人数虽不足50名;但村办企业具备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村;因工作需要;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党员人数100名以上的村;因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村党委受乡镇党委领导。
(二)村党组织成员职数。村党委成员一般不超过7职;村党总支成员一般不超过5职;村党支部成员一般不超过3职。
(三)村党组织委员会的产生。村党组织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要求进行换届选举。届中调整村党组织班子;一般应实行“两推一选”的办法;特殊情况可由上级党组织直接任命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有条件的村可在群众推荐的基础上由党员直选党组织书记
村党组织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决议;领导群众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3.....................................
村党组织民主管理制度:
中国共产党----党建
此部分知识点主要掌握: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亲自组织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在缔造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进行了卓越的党建理论创造。他们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是:
(1)无产阶级的解放及其历史使命的实现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党。
(2)无产阶级政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先进组织。
(3)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4)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5)无产阶级政党要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出发坚持民主集中制。
(6)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
二、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列宁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和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卓有成效地探索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原理;创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其基本理论观点包括:
(l)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2)无产阶级先锋队是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
(3)党是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4)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5)党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
(6)执政党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领导者;
(7)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领导经济建设;
(8)执政党要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纯洁性;提高党员质量;增强党的战斗力;
(9)执政党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反对官僚主义和骄傲自大;
(10)执政党
()……
详细内容:http://www.zhaokaoba.com/wenzhang/2009/200901/2009-01-04/wenzhang_20090104131522_1534.html
10. 广东乡镇公务员农村常识
首先了解三农指什么,农业、农村、农民。其次,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掌握以下知识:中央农村工作的基本思想、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体制、农村金融与财政体制、扶贫开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医疗卫生制度、农村基层组织管理。
乡镇公务员考试农村农业知识备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通读政府重要文件、吃透政策法规要点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测查内容,重点是近年来与农业农村建设相关的中央及地方的重要决定和意见,如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对于这些文件的内容,考生不但要做到通读全文,领会精神,其中的重点难点更要了然于胸。只有对中央和地方的三农政策融汇贯通,才能把握大纲重点。
二、把握试题特点,博闻强记基础知识
客观题不管其题型如何变幻,其考查范围多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如农业农村基础知识、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三农政策的最新政策动向等,大都是需要强加识记的内容。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多是抓重点、勤强记基础知识。考生每天应留出适当的时间,尤其是清晨和临睡前,必须每天背诵重要的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三、深入研究,知识与能力并重
乡镇公务员考试所涉内容多与三农政策联系紧密,主观性强,综合性强。考生除了要清楚了解基本的政策法规之外,更要注重相关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实际应用。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多关注农村现象,多了解农村组织和农村事务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