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高血压防护知识讲座
扩展阅读
什么事决策的基础 2024-11-07 04:37:07
少儿美术教育用什么教材 2024-11-07 04:35:30

高血压防护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7-21 10:20:12

⑴ 问题: 1、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积极宣传高血压的危害及防治知识

这是很专业的问题。
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宣传高血压的危害和防治知识:第一,举行高血压宣传讲座;第二,录制高血压危害及防治小视频;第三,创办专门的高血压知识网站;第四,开展义诊;第五,定期发放宣传册等。
2、高血压的治疗:第一,及时监测血压;第二,药物治疗;第三,食疗,第四,科学运动……
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提不出太合理的建议。

⑵ 如何治疗高血压预防高血压知识讲座

这个高血压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来治疗,主要是根据所监测的血压变化,来选择合理的药物控制血压;

⑶ 血压的压差大是什么原因例如70---170,若服药是什么药好一些

参看一下吧: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第四讲)
发表日期:2007-4-18 9:58:02 来源: 阅读次数:45 【字体:大 中 小】

第四讲 老年高血压病

老年高血压病就是老年人(男60 女55)血压符合世界卫生组(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而且要非同日3次以上血压超过140/90mmHg(2006年WHO高血压联盟标准老年人收缩压可以放宽到150mmHg,最好做24-48小时动态血压确诊为妥。) 在90年代以前老年高血压在我国不作病理性高血压病。血压升高是老年人生理衰退的表现,但事实证明老年人血管硬化后同样会发生脑卒中和心梗塞病情,所以WHO规定命名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诊断好以后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所以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普遍的受到科学家和临床医师的研究和重视其防治方法才逐步正规有效。

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病大多数属于轻型,病变随年会增高,特别是收缩压更为明显。临床症状更为隐性,很多人没有临床表现,绝大多数为体检和就诊时发现。为此我们国家规定凡35岁以上的门诊病人,测血压为必检项目以便及早发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真正做好防患于未然。

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1、血压波动度大,时而正常,时而升高,特别表现在收缩压的波动度,这些老年人心脏和血管退化性病变(衰退、衰老)有关。特别神经调节敏感性衰退,情绪变化血压波动就大,对小时内波动度比年轻人明显,多的可20-40mmHg。

2、体位性低血压表现明显,特别差别大而明显,这是心脏和血管的神经压力器功能减退的原因。

3、血压测量时多有听到静音“间隙”(第一声响后有无声期发生)测量血压发生困难,年纪>80岁的病人舒张压有自然下降的表现,这主要是心脏和血管收缩后的弹性恢复能力减退,也是血管硬化程度加速的表示,并不是真正的血压降低,所以诊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40/90或140/<90mmHg为标准,血压常期>140/85mmHg为临界高血压,及早防治为好。

4、容易发生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病变和死亡,这些都是高血压病的死亡原因。

临床上老年高血压出现双高和舒张偏低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肌梗死的机会更高,医学上称为J曲线,应引起医者和病人的注意和认真对待,及早防止忌外事故发生。

二、关于更年期高血压与鉴别诊断:这里特别要讲的是更年期高血压等老年高血压的鉴别非常要求前者是老年人的生理衰退男女都可以发生,但女性更多,更明显。男性也有更年期,但临床表现少,隐性的多。后者是心、血管的病理衰退,有根本的区别。原因它们都好发于老年人,又临床症状一很难从症状上鉴别,但还是可以有办法鉴别的:

首先更年期综合症血压增高是女性雌性激素下降的表现,可以检测雌性激素方法下降者为主要的依据,要在血压增高的同时有无原因心烦,潮热、潮红、出汗和失眠,头痛头晕没有固定部位和时间,并和原来月经周期相并行,就是有这些症状和周期时,血压偏高症状偏重,否则正常有规律可查。

其次高血压病人除临界期外,若有症状的话头痛头晕有固定部位和痛的性质可鉴别。血压增高每天有规律和时间,同时没有忽高忽低,时高时低杂乱无章的现象,更主要可以用动态血压来鉴别。

再次是更年期高血压随更年期结束高血压自然消失,而高血压病好血压恒定的时间中始终表现为高血压,更年期者情绪、心态相关有根本区别不治疗不会自行好。

三、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老年性高血压的血压升高是逐步形成的,大多数人已适应上压偏高的状态,如突然过快的降压过低,相反血液灌流不足,以至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梗、脑血栓和加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同时老年高血压表现为血压波动大每日可以20-40mmHg上下,要特别防止低血压引起脑卒中和冠心病。降低必须留有余地,特别.>70岁的老人舒张压<70mmHg时血压越低,病死率越高,冬春季寒冷时更甚。对已有心、脑、肾和下肢病患者上压不宜低于110mmHg,保持130-150mmHg为妥当,冬季也不低于140-160mmHg忌之降压一定遵循个体原则,对于年高多病者应医诊治为好。

⑷ 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积极宣传高血压的危害及防治知识

1.通过一些健康宣传日比如全国高血压日等开展活动,
2.通过一些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宣教
3.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宣教
4.责任医生、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时进行宣教。

⑸ 高血压的干预原则有哪些

1、高血压分类
1)继发性:
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药物诱发性高血压;占5%~10%。
2)原发性:
没有明确特定的原因、由于遗传或/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综合原因所致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0%左右。

2、高血压的干预原则
1)个体化:根据高血压病情、考虑个人需求、心理及家庭等因素。
2)综合性: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及支持等。
3)连续性:社区常规随访、综合医院阶段性诊疗,结合日常自我管理。
4)参与性:患者主动参与的意愿和能力。
5)及时性: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⑹ 如何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How to process Health Ecation about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Key words:Hypertension; Disease; Community; Health ecation; Nursing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中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压患者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论如何加强的防治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高血压病在我国,尤其是城市流行的特点仍是“三高” 、“三低”,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检出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社区防治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社区健康教育首先要从构建防范体系入手,打好健康教育的基础。
1.1 落实机构, 培训人员,明确责任
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社区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具体人员,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社区要与医院建立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人员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志愿者,人员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骨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要通过举办高血压防治业务知识学习班和研讨会,使专业人员能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1.2 加强检测,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制定和落实社区35岁以上人员血压首诊检测制度,通过初步的血压检测,区分出不同的宣教对象,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的要在标准条件下统一规范再次进入测量,发现异常的建卡追踪,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1.3 健全防治档案,建立科学化管理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居民健康查体的基础上,建好健康档案,并进行计算机存档、分析、处理,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按楼牌号分块管理,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包括患高血压病后并发相关疾病的)人群、高危人群和社区全人群的健康档案,全部资料统一进微机,不断筛检高血压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多根据项目要求而定。凡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并应作为筛检重点对象: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血压病史者;体重指数≥25 kg/m2或超重肥胖者[体重≥1.1×身高(cm)-105者];摄盐量≥10 g/d者;善饮高度白酒者(每次60°以上白酒≥100 ml,且饮酒>4次/周);血压值偏高:SBP 17.33 kPa~18.53 kPa和/或DBP 11.33 kPa~11.87 kPa者;吸烟量>20支/d,超过1 a者;经常接触噪声、紧张度高、情绪不稳定者;连续口服避孕药物1 a以上者;少运动者。对前6项的高危人群应作重点健康教育对象。
2 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否则是事倍功半,难以持久坚持,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选择都必须有的放矢,不能强求一律。
2.1 高血压患者的宣教重点

对高血压患者是的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除讲解高血压相关病理知识、危害性外,主要是进行治疗、护理与保健指导,包括以下内容。
2.1.1 饮食指导
减少食盐的摄人量,每日食盐摄入量<5 g为宜;保证合理的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豆制品,增加钾、钙的摄入,多吃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西红柿、苹果、西瓜等;保持脂肪酸良好的比例,少吃动物脂肪,以植物油烹调为主;饮食易消化且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少食多餐为宜,禁食辛辣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二便通畅,以防止因用力排便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效控制食量,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方法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人的总热量;戒烟,因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限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
2.1.2 用药指导
总体原则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注意观察降压的各种不良作用,当血压降低后不可马上停药,应减到维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坚持长期服用。同时用药因人而宜,根据病情适时适量调整,具体而言,指导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先使用镇静药提高睡眠质量,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多可使血压降低。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单一的小剂量开始,一般常用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等。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再根据血压水平适当以减剂量,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压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受损,应指导其选择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适当联合应用利尿剂,并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增减剂量。若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时,可选用长效制剂,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并教育患者坚持长期服药。对血压较高者,血压应逐步降低,避免药物使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发生不良反应。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当增减药物。
2.1.3 运动指导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2],要积极向患者宣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游泳等,要循序渐进,开始1次/d,0.5 h/次,以后逐步增加,按运动前后脉搏变化及自我感觉来调整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一般控制在102次/min~126次/min或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运动前的50%为宜。
2.1.4 生活习性指导
心理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压力常使患者采取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后者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关。因此,帮助人们正确对待环境压力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要让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稳定情绪,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轻易发火,宽以待人,保持良好心态,切忌生气暴怒、焦虑忧郁和悲观恐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要有规律,科学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2 高危人群的宣教重点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除遗传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来源于对人们健康有害的生活空间环境(如污染)和社会环境(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暴饮暴食、脂肪和盐摄入过多、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等)。因此,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在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教育,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开展行为干预,如:控烟、限盐、平衡膳食、适度运动等。改变不良生活环境,减少和避免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同时要求他们进一步做好血脂、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等方面的筛查和监测。
2.3 大众化健康教育
对全社区人员的健康教育重在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可宣讲一些高血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及治疗等内容,同时指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的目的。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如前所述,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上同样要区分对象、讲求实效,要坚持面对面的个体化指导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相结合,知识普及与防护技能、指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化、方式创新化与持久性和连续性相结合。
3.1 群体教育
将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采用讲课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教育,1次/周,1 h/次。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诱发因素、疗效和预后。
3.2 个体教育
每例高血压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个别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坚持规律服药,不要随意减量和停药,血压要经常检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随机性教育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健康问题及时指导,应针对患者情况讲解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对老年患者,要指导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3]。
3.4 社区宣传画,书面教育
形式要多样化,如在社区内制作宣传栏、黑板报,编写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小册子发放给居民,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集中讲课接受咨询,相互交流。
3.5 影像宣传及电话咨询
可在小区广播、影视频道或局域网播放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影像节目,向重点对象赠送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VCD,以增强宣传的形象化,此外,可开设高血压防治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疑虑,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和正确指导。

⑺ 高血压知识系列讲座(5)――高血压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不是血太多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高血压患者献血,除非患者血压稳定,并要有医护人员在现场监控才能献血。但你的言下之意是高血压者血多,放掉一点血压就正常,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省中大麻醉科主任招伟贤介绍,高血压病非指血多,而是血管发生了病变。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某些人血液不能很容易地通过全身,病变使血管变狭窄了,血流的压力就会升高以保证血流通过。这样一来,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就形成了高血压。不建议高血压献血,主要是怕献血过程出现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献血时,心脏的冠状动脉易发生痉挛,可能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此外,高血压病人多合并有血脂异常,常有血流或血管异常。献血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可引起血栓形成,易发生心肌梗死的意外。有时患者认为自己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了,但血管本身的调节异常状态没有改变,献血引起的血压波动也会引发危险。招伟贤建议,如果高血压患者实在有需要献血,必须要在医护人员监控下进行,以便发生异常状况及时处理。招伟贤说,健康人献血确值得提倡。适量献血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预防多种疾病。现代人营养过剩、堆积和肥胖。特别是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中年人,平时很少运动又不注意调整饮食,特别容易使血液粘滞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疾病。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流速加快,这是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的。

⑻ 高血压预防知识讲座

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不过,再狡猾的敌人也会露出马脚,头痛、耳鸣这些小细节很可能就是身体在报警。掌握这些危险信号,及时监测血压有助于病情控制。
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可能的原因:1.血压降得太低或长期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血压波动会造成血管抑制性头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2.高血压可以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引起头晕。
失眠。持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出现功能失调,从而间接引起入睡困难、易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失眠症状。血压升高,自主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也会导致入睡困难。
耳鸣。高血压可以导致内耳动脉硬化和痉挛,因供血不足使听觉神经功能发生退化。高血压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耳朵里会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就像水车来回转那样低沉的声音。它的特点是双耳耳鸣多为间断性的,持续时间较长。
头疼。高血压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血压过高时,内脏及四肢小动脉显着收缩,因脑部血管收缩力差,于是流入脑部的血液就相应增多,引起动脉充血、扩张,产生头疼,甚至有时引发恶心、呕吐,多因血压突然升高使头部血管反射性强烈收缩所致,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肢体麻木。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出现四肢发麻,特别是长期患高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时,症状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