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 » 小学数学知识认知冲突
扩展阅读
经典面条加什么酱料才好 2025-01-18 11:54:09

小学数学知识认知冲突

发布时间: 2022-07-19 02:34:23

❶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是什么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与 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 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❷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注重数学问题人文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所提出的问题有意识的、巧妙的融入到符合实际的基础知识中,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学习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生活化的练习,才能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形成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思想,真正体会到学习“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究运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算旗杆的高度、河的宽度等一些列与实际密切的联系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精心设计问题,使设计的问题更有价值。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该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既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可发展空间,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障碍和可接受性,即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是一看就知道结果的问题,也要有可探究的价值,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使学生能够接受这样的问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借助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要素。
数学教学活动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教学中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练,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的产生、发展与解决方法。例如: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尝试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些小木棒量出长度,看看那些可以搭出三角形;在探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用线条和刻度尺来测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通过列表画图的方法去理解函数的性质等等。
四、问题诱导、用数学活动去引导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与技巧。
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解题的思路和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弄不清知识的运用是不是准确,方法是不是合理有效,问题的解决是不是准确的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这里做启发诱导,培养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学生在做几何证明题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仔细审题,首先明白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一个已知条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再把所有的结论结合起来,再弄清这道题要求什么?要知道这样的结果就必须知道什么,然后学生把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结合在一起,这道题基本就可以解决了。在教学中,也可以多提一些问题,(一题多问)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得以解决问题,这其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自主解决,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长远利益。
要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能力的思维方法,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多次的反复进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作为长期的目标和任务,在课堂中不断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意识,并非是教会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教会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推理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再尝试解决;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应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合作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总之,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就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❸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知冲突案例

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刻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因此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的数学探究和合作活动却存在着一些盲目与困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暴露了对新理念解读有偏差,甚至走进了误区,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在探究学习中没有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探究学习成了强加给学生的行为过程。
2、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应当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而不进行监控,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时不敢指导,怕戴上“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帽子;有的教师即使指导了,但也把握不好介入的时机和程度
3、注重探究学习的行为过程,忽视思维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有结构的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描述探究的步骤,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探究。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确动手做了,结论也顺利得出了。但是这样的动手操作是不是就是数学探究呢?有些学生从头到尾都很开心,参与热情很高,可学生所获得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数学课不是让学生开开心心就算了。

通过思考,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探究学习氛围。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记得在2005年3月,我接到原教研室主任唐瑞祥老师给我布置的一个任务,在全区上一节公开课。活动主题是:“老教材,体现新理念”,课题是《圆锥的体积》。接到任务时,我非常高兴,同时也感到有压力。高兴的是,又有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有压力、是怎样才能上好这节公开课呢?既要有新意,又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这之前我听了好几节《圆锥的体积》的公开课。教学设计都很常规化,那就是先认识圆锥,再通过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得出是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最后通过做实验,从圆锥里装沙向圆柱里倒,三次刚好倒满,从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思路的教学设计都大同小异。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般在教学这节课时,都能顺利地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什么突然要去比较圆柱、圆锥体积的大小?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不得而知,做这个实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一个数学活动,根本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这篇文章作者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就解决了我思考的这个问题,这是我先前无意中在《中小学数学教师》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非常惊奇,惊奇的是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教师,虽然我不记得他的姓名,但我真的佩服那位教师的独特创意。想到这里,我心里又一沉,如果我按照那位教师设计的环节去上这节公开课,感觉好象有抄袭之嫌。但又想,把优秀教师的成果运用到我的教学中,也正是向那位教师学习的表现。所以最后借用了那位教师所设计的环节,在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圆锥的体积》教学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知。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由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形成的立体图形。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相等, 长方形的短边和直角三角形的底相等。教师问: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说: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接着分别以长方形的长边和直角三角形的高为轴旋转得到了一个圆柱和圆锥,请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观察后说出两者是等底等高,教师接着设疑:请你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呢? 图如下:
由于前面的比较面积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是1/2的关系,也有的学生通过空间的想象猜想是1/3的关系,还有的学生猜想是1/4的关系,到底是1/2的关系,1/3的关系,还是1/4的关系呢?再让学生利用手中给的材料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做实验来验证的必要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趣味性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就会生疑,就会产生求知欲。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理的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刚才我说的《圆锥体的体积》这节课的设计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这一过程。通过这个案例让我思考了很多,特别是探究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探究学习中,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去探究,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心甘情愿的跟教师的思路走。这让我想起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教师是卖拐人,学生充当了买拐人的角色。
2、教师的合理的“导”、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
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生探究的前提条件,学生的探究都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的拓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成知识网络。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领会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思维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经验,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合理的“导”是学生探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前不久,校区研讨课中,我校黄辉老师上了一节《三角形内角和》,这节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我觉得很成功,很好的体现了教师“导”的关键性作用。首先教师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创设三者争论谁的内角和大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再让学生猜测三角形谁的内角和大?到底谁的猜测对呢?先用实际测量来验证一下。由于测量工具有误差或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得到的结果是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度。老师再问:除了测量,你还有别的办法来验证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学生想到了撕拼、折叠的方法。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接着教师追问一句:同学们,你们看到了180度,联想到了什么呢?同学回答说:看到180度,我们想到了180度组成的是一条直线。就是教师的这一追问,让学生把新知和旧知产生了联系,从而在撕拼和折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想到如何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拼或者折叠成为一条直线,从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没有教师的这一追问,我想学生根本就没有探究的方向,而是在那儿冥思苦想,即使想到了通过撕拼或折叠,但是学生仍然无法有意识的去撕拼或折叠成一条直线,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
还记得我曾经在武汉市优质课比赛中听过的三节数学课,课题都是《圆的周长》,三节课都是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通过直观,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那么,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有两节课是让学生通过测量实物的周长和直径,再让学生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从而得出,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但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我要问:为什么就一定要去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呢?为什么一定要去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呢?作为教师,我有这样的疑惑。那么我们的学生肯定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没有胆量提出质疑而已。而在另外一节课中,教师合理的“导”,正解决了这样一个疑问。教师也是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什么有关系?学生通过直观,猜想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教师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实物的周长和直径,把数据填入表格。教师问: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怎么的关系呢?教师说明,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一般是研究它们的“和的关系、差的关系、乘积的关系和相除的倍数关系”这四种。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相加、相减、相乘,不存在一定的规律。而在计算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时,得出了一定的规律: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从而,研究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存在着倍数关系。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探究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导”,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探究学习的成效。
3、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时间。
探究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有时,我们看到有很多探究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虽然给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但是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草草收场,这样就必然会降低探究学习的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探究学习的成效,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教学中如果要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应该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理智选择。只有正确地理解探究性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
以上我简单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我们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探索,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和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怎样的问题适宜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言堂”怎样处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如何起到调控作用?下面我就谈谈这几个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合作过程的随意性。组内成员的合作实质是貌合神离,学生各抒己见,却听不到同伴的声音。因此,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最后,组内代表发言,也只能代表部分同学的想法。这样的合作,从形式上看热闹非凡,但是,从实际效果考虑,却很难让人赞同。由此看来合作学习,应该有合作的计划和步骤、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合作学习也应该有一定的合作规则。
2、选择问题的随意性,忽视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问题。
什么问题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当个体遇到没有办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存在分歧时,才会有强烈的与人合作的愿望,才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见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却少之又少。大多数讨论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迎合合作的需要而设置的。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可以说、可以聊的话题而已。如,有些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班级中举手的学生有很多,但是,老师完全无视一双双高举的小手,坚持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像这样的合作交流,除了浪费时间,还能收到什么成效呢?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是用“新”与“旧”的方法来评价,即一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否贯穿于整节课中。由于受到这种思想的误导,结果有的教师就把不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也非要学生合作不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度”一定要把握好,既不能什么问题都合作学习,也不能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让教师简单传授了。
3、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 “ 小组讨论 ” 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此相对照,更为恰当的作法是首先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而只是在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时才依据观点的不同进行分组,并以此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和辩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没有处理小组合作与学生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个别学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只是当听众。另一种情况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课堂秩序极为混乱。合作学习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呢?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大家的智慧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 “ 一言堂 ” 高得多。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二是学会分享。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这正如肖伯纳说:“如果两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仍然是一人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一人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则变成了一人两种思想。”同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四人小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则每个人都学习到四种方法,还可以选择最好的方法。三是加强激励机制。对于后进生,我们要打开他的话盒子,给他们更多的机会,用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再用积极、肯定、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大胆发言。
5、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没有进行及时调控
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但是当前合作学习教师调控不当的几种表现:
1 、低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自己的理解作为标准,代替学生的理解。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几分钟后提问学生,见没人回答,老师就认为没有学生理解了,结果就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
2 、过早提示问题的重点、难点和矛盾,使学生对矛盾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的低层面上。如“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节教学中,老师经过拿出长 5 厘米 宽 3 厘米 的纸板推导出它的面积是 5 ×3=15 平方厘米,接着老师提出问题: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何关系?老师不是采用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采取自问自答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低层面上。
当然,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其他的误区,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对策,对这些误区亮起红灯。使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使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

❺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概念理解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概念理解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要求学生描述概念的定义时,他们往往能够给予流利而圆满的回答,但却经常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时候能准确说出解析式的几种形式,但在具体的题目中却不能灵活使用哪一种解析式解题,不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草图分析。学生正确而流利的回答恰恰掩盖了他们并不理解的本质,这种现象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比比皆是,我们称之为肤浅理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对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的本质内涵根本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一味地死记硬背、套题型做习题。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注重“举一反一”“高密度训练”,忽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针对上述所列问题,进行深人分析,谈谈促进初中生数学认知理解的几条措施。
一、运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初中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数学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记住教师所讲述的那些关于概念的现成解释,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全面的、清晰的、牢固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动手操作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时,就可以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 =60,ab=5cm,bc=3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剪三角形,并进行再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再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定理。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
2、图文并茂
例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图1图4的复合幻灯片,教师结合图片,逐一进行分析、概括,这样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例如,在讲“图形的相似”一节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两幅比例尺寸不同中国地图,从中找出长沙,武汉,上海这三个地方,连接这三个点构造三角形,再通过比例尺计算对应边的长度来发现相似图形的性质。学生感到很容易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中“死”的图形“动”起来,把“死”的书本知识“活”起来,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从而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结构。
二、巧设问题情境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到什么
它是使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最好“诱惑”。例如,对于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第一节课—平方差公式,教师可以这样来创设问题情境 师:在一次智力竞赛中,主持人提供了1道题“2009 -2008 =”主持人话音刚落,就立刻有一个学生刷地站起来抢答说:“等于4017,”该学生回答的速度之快,给人以不假思索之感。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如何计一算的吗?
这时,学生们开始沉默,思考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师:今天,学了平方差公式,我们就可以揭开这个谜底,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就使学生产生了“我也要成为他那样的快速抢答者”的渴望,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构造认知冲突
当新的学习与学生 原有的知识水平之间产生认知冲突时,这种冲突就会成为诱发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使他们产生弥补“心理缺口”的愿望。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如图5所示,有a,b, c3个村庄。现在要为它们开凿一口井p ,使得p 到a,b, c的距离都相等。那么p应该设在哪里呢?
然后教师用3条橡皮筋一端系在一起作为p 点,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 c3点。教师一边移动点p,一边向:“pa,pb,pc的长度相等吗?”几次尝试之后,学生们会认为,单靠观察是不准确的,用测量的方法也不可行。这时,教师再指出:“只要我们掌握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知识,这个问题易如反掌。”这时,学生已产生了心理缺口-----—如何准确地确定点p的位置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投人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3、问题情境是学生熟悉的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生产实际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相关的观念来理解问题,也才有可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例如,数学教师在讲合并同类项时,可以这样引人新课:某个体饲养员要卖一批鸡、鸭、鹅,其中a是鸡的价格,b是肉的价格,c是鱼的价格,他在账本上记下了一只鸡3.5千克、一块肉4千克、一条鱼5.5千克,又记下一只鸡3千克、一块肉1. 8干克、一条鱼2.8千克……卖得的总钱数是3. 5a+4b+5.5c+3a +1.8b+2.8c,请问怎样算最简便?通过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很自然地就导出了合并同类项的原理。这样讲课不仅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而且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很贴近现实生活,从而提高了知识的价值感。
三、注重变式的应用
1、通过非标准变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概念的对象集合中,尽管从逻辑的角度看,每个对象都是等价的,但实际上,它们在学生的概念系统中的地位并不相同。这是因为,其中一些对象由于其拥有“标准的”形式、或者受到学生感性经验的影响等而成为所谓的标准形。标准形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但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从而人为地缩小概念的外延,使得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概念。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利用非标准形:通过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突出其本质属性。
在几何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用最常见、学生最熟悉的图形进行教学,有的学生理解了,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但有的学生却受到这种“标准图形”的制约而产生理解困难,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注重图形的多样化,即:图形的形状、放置方式有多种变化,可以让学生较快的形成正确的表象,拓宽学生的视野,不会局限于一种“标准形”。例如,在讲解垂直、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时,可以采用标准形与非标准形的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
2、通过概念变式与非概念变式的比较,明确概念的外延
数学概念通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一个由多种概念组成的概念体系之中,因此,要明确概念的外延就必须分清概念与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是理解概念的前提。我们可以利用所谓的“非概念变式”,如,平面几何中的非概念图形,通过非概念变式与概念变式的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非概念变式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有“反例变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概念的反例,由于反例具有鲜明的直观特征,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反例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学习菱形时,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其重要性质,但很多学生会错误地认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就是菱形,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6的反例图形来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观念,透彻地理解菱形的性质。
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学习数学不能将知识孤立起来、割裂开来,应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纵向总结
在学完每单元、每章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主从地位及解题技能、技巧方面的结构;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所学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试写这方面的学习体会或写出一章的小节。当然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不是罗列所学过的定义、定理、法则等,而是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通过绘制知识结构框图,知识之间的关系从图中一目了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横向总结
横向总结就是要把分散在各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但又是解决同一类问题的各种知识与方法系统地贯通、串联起来,这样可以为解决同一类问题提供多种方法。例如,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可利用以下方法:垂直定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正方形、矩形、菱形的有关性质(正方形、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三角形的垂心性质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时机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他们的认知结构逐步完善。
五、注重数学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加强图形,符号和文字之间互译的训练
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往往是只用某一种数学语言表述的,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它们,则必须能灵活运用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例如,几何中的定理均是用文字语言表述的,但证题时的论证需借助于符号语言表达,而其间图形语言作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补充,为数学思维提供了直观模型。所以,应在几何教学中做好三种语言的沟通和互译。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独立空间。小组内交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彼此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经过这一过程使原来模糊的认识得到澄清。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求解问题时,要动手、动脑,要全身心的投人,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否则无法完成;其次,教师要积极巡视和掌握学生讨论的动向,对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作进一步的比较与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各种解答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第三,教师还要启发鼓励那些不善于讲话、成绩落后的学生大胆开口讲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与消化与否,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渗透,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使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

❻ 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现实生活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数学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来源。对于儿童来说,现实生活更是他们形成数学概念的源泉。现实生活对于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现实生活为儿童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儿童在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所依赖的具体经验越丰富,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能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意义。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数学有关。例如,儿童都想玩拼图玩具,他们在选择玩具时就会考虑,一共有几个拼图玩具,有多少小朋友想玩,是玩具比人多,还是人比玩具多,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这是幼儿就会自发的进行多少比较。再如两个儿童在分食品时,他们会自觉地考虑如何平分。

这些实际上正是一种隐含的数学学习活动。类似的事情,在儿童的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儿童常常在不自觉之中,就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二)现实生活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论

数学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儿童就很难理解。现实生活为儿童提供了通向抽象概念的桥梁。举例来说,有些儿童不能理解加减运算的抽象意义,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只不过没有把这种“生活中的数学”和“学校里的数学‘联系起来。如果教师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地教育儿童,而是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借助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完全能够使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如让儿童在游戏角中做商店买卖的游戏,甚至请家长带儿童到商店去购物,给儿童自己计算钱物的机会,可以使儿童认识到抽象的加减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帮助儿童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这种知识不是通过简单的“教”传递给儿童的,而是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起来的。正如儿童的逻辑思维要通过儿童对自己的动作加以协调、反省和内化而获得一样,数学知识也是来源于儿童自己的活动: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协调自己的动作,同时也努力在头脑中协调它们的关系。这些关系最终建构成儿童头脑中的数学概念。

儿童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儿童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儿童在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的同时,也锻炼了抽象的能力。如果教师过于注重让儿童获得某种结果,而“教”给儿童很多知识,或者希望儿童能“记住”什么数学知识,实际上就剥夺了他们自己主动获得发展的机会。事实上,无论是数学知识,还是思维能力,都不可能通过单方面的“教”得到发展,而必须依赖儿童自己的活动,也就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

儿童的活动过程就是和环境之间的主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既包括和物(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和人(教师、同伴等)的相互作用;既包括外在的摆弄、操作学习资料的过程,也包括内在的思考和反思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儿童不断吸收、同化新的经验,同时不断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

教师“教”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在于给儿童一个结果,而在于为他们提供学习的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的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环境。当然,教师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儿童交往,但必须是在儿童的水平上和他们进行平等的相互作用。也只有在这样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儿童才能获得主动的发展。

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强调让儿童自己建构数学概念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教学的作用。学前教学对于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❼ 如何让“数学好玩”--聚焦“认知冲突”教学策略

我感觉数学可以并且可能变得好玩的,尤其是找到门路之后,提升的非常快,这种成就感或许就是推动数学兴趣的根源所在,经过不断的, 反复的总结,会提升很快的。。。。数学就是要总结,没做一套题,把那些错的仔细总结,找出为什么错,以后注意这些地方,努力做到会做的一分不失,分数就提上来了,这种成功的感觉是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数学的兴趣的。。。我以前数学很差的,经过不断的总结,上心的学习,高考时数学考了129,排前几名,没至于让数学拖我的后腿。。。

❽ 如何处理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

一直以来,我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解是力求严谨。但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低和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同等原因。使收效甚微。

对概念教学“认知冲突”如何处理哪?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在研修学习中,专家引领的一句话“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使我茅塞顿开。是呀,与其让学生陷入严格定义的“不理解”的困境,不如从不严格的理解入手。概念教学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数学概念时,应先从通俗易懂的“不严格”的语言描述入手,便于学生理解,而后再对概念用数学术语进行描述。这只是我的一点理解,希望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❾ 如何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认知冲突

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