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包括哪些
帮你在网络文库找的。
班集体是教师对其成员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体力,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个性的主要场所,又是满足班集体成
员交往、友谊、娱乐、学习成就、自尊和荣誉等精神需要的
主要场所,还是感染、熏陶学生的主要环境。它积极、主动
地配合教师教育班集体成员,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教育功
能是班集体的主要功能,它包括以下内容:
1.
班集体自身是教育的强大力量
班集体是由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具有一定的共同活动
的准则,并且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的班级成员构成的,它具有
班主任,教师无法代替的作用。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教育
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
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班集体一旦形成,它的主要方面就
成为教育的主体,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是因为,班集体
是由学生自己组成的组织,他们是集体的主人,并在集体中
学会管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班集体成员在评价他人
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从而提高
自我教育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
了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犹如一个巨大的熔炉,它不仅能焕
发出学生各种才能,使他们的精神面貌更加高尚纯洁,而且
能溶化后进学生身上的许多缺点错误,唤起他们做人的尊
严。
2.
促进班集体成员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共同的学生,生
活、锻炼、活动,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意识到他
人的个性。班集体为其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一定
的机会和条件。多样化的学习科目早就了各学科的爱好者;
课堂智力竞赛,创置了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的条件,使学生
可以一显才智。体育活动与竞赛使体育尖子一展雄姿,大显
身手;丰富的文娱活动,使有文艺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显
然,充分而自由地发展离不开班集体中相互激励、制约的这
种动力作用。另外,班集体还能有助于形成班级成员的积极
个性品质。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迥然不同,有的正直勇敢,
有的懦怯脆弱,有的极富公益心,有的自私自利等等,通过
班集体活动和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良品
质,养成积极的品质,可以说,班集体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
性格的熔炉。
3
培养集体主义的思想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处理社
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基
本行为准则。只有在集体中,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劳
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爱集团进而爱
国家,逐步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二
者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逐步懂得既要尊重
自己的人格和权利,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又尊重他人的
人格和权利,爱惜他人的身体和名誉,同情和关心他人,并
乐于助人。
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
珠江养成了个人服从集体,
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的习惯,
懂得民主集中制,
学会处理民主与集中、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从而受到良好的集体主义教育。
Ⅱ 班集体有哪些功能
班集体的功能有:
1、促进班集体成员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共同的学生,生活、锻炼、活动,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意识到他人的个性,班集体为其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机会和条件。
2、培养集体主义的思想。
只有在集体中,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爱集团进而爱国家,逐步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处理与他人关系中,逐步懂得既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权利,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又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爱惜他人的身体和名誉,同情和关心他人,并乐于助人。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哪些扩展阅读:
班集体不同于班级。班级是校内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编班原则把几十个年龄和学龄相当、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正式群体。
班集体的特征:
1、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传导和积淀着班级制度的社会文化基因(教育目标、规范和组织模式)。
2、班集体又是一个以教学为中介的共同活动体系,它以课堂教学为中介,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化的共同学习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整合因素。
3、班集体还是一个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正是交往和人际关系,动态地反映了集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集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标志着集体形成的过程。
4、班集体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的水平。
Ⅲ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1.
班集体自身是教育的强大力量
班集体是由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具有一定的共同活动
的准则,并且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的班级成员构成的,它具有
班主任,教师无法代替的作用。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教育
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
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班集体一旦形成,它的主要方面就
成为教育的主体,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是因为,班集体
是由学生自己组成的组织,他们是集体的主人,并在集体中
学会管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班集体成员在评价他人
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从而提高
自我教育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
了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犹如一个巨大的熔炉,它不仅能焕
发出学生各种才能,使他们的精神面貌更加高尚纯洁,而且
能溶化后进学生身上的许多缺点错误,唤起他们做人的尊
严。
2.
促进班集体成员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共同的学生,生
活、锻炼、活动,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意识到他
人的个性。班集体为其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一定
的机会和条件。多样化的学习科目早就了各学科的爱好者;
课堂智力竞赛,创置了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的条件,使学生
可以一显才智。体育活动与竞赛使体育尖子一展雄姿,大显
身手;丰富的文娱活动,使有文艺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显
然,充分而自由地发展离不开班集体中相互激励、制约的这
种动力作用。另外,班集体还能有助于形成班级成员的积极
个性品质。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迥然不同,有的正直勇敢,
有的懦怯脆弱,有的极富公益心,有的自私自利等等,通过
班集体活动和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良品
质,养成积极的品质,可以说,班集体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
性格的熔炉。
3
培养集体主义的思想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处理社
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基
本行为准则。只有在集体中,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劳
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爱集团进而爱
国家,逐步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二
者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逐步懂得既要尊重
自己的人格和权利,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又尊重他人的
人格和权利,爱惜他人的身体和名誉,同情和关心他人,并
乐于助人。
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
珠江养成了个人服从集体,
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的习惯,
懂得民主集中制,
学会处理民主与集中、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从而受到良好的集体主义教育。
Ⅳ 创建班集体的策略是什么还有班集体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一、确立班风内容
二、班风培养
三。是注意发挥班干部和学生积极分子的作用。
四 是注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五 注意在活动中养成、巩固、充实和完善
总之,班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优秀班集体创建中的一项重要策略。作为班主任必须沥青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起来,才能创建优良班风。而优良班风一经形成,就能够使集体和它的成员形成自我教育机制,真正达到“无声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境界。所以,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我们没有理由忽视班风建设,而且必须加强班风建设。
一、 常规管理为班级创造有序生活环境
班级是一种集体学习、生活的组织。既然是集体,就需要建设一套有序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学生在班级集体中从事学习、锻炼、交往活动,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依据一定的程序。有了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集体活动才能有条不紊,个人在集体中活动才既“”,又有所遵循、不触规。而班级里要按课程计划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要以做好常规管理为前提。可以说,常规管理是班级的“开路”工作或奠基工程。
某一常规管理为班级开展的某一方面的教育创设环境和条件。纪律常规是班级一切活动必需的行为秩序条件。有了一定的纪律规范,才能保证班级的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学习常规保证学生按一定的学习规程进行上课、自习、作业、考试等,有一定的学习常规才有一定的学习质量保证。活动交往常规是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间及与其他人之间交往的一般规则,它既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生活道德的内容与能力,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条件。环境卫生常规则是为了学生身体健康和顺利学习而产生的要求,等等。可以想象,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行为守纪,教室窗明几净,师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秩序井然,学习气氛浓厚,那么,这个班级一定朝气蓬勃,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有坚实的保障。所以,每个班级都需要有效的常规管理。
二、 抓常规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入手处”
班主任面对班级里几十个学生开展工作,其职责是要对全体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负责,工作的任务重,内容多,千头万绪,工作量十分繁重。面临千头万绪,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从何入手进行工作呢?答案是:常规管理就是其“入手处”。常规管理是对班级学生一般因素、通常状态的管理,常规是班级教学、纪律、日常生活的最基本要求,与每一个学生相关联。因此,班主任抓好常规管理,就在班级建立了基本的秩序,为全班学生创造一个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班级常规管理内容为日常行为,具体细小,看得见,摸得着,一旦认真抓,容易出成效。班级工作走上了正轨,老师、学生既有成就感,又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有经验的班主任接到一个新班后首先抓的就是常规管理。
三、 实施常规管理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都是些具体的日常“小事”,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准时完成作业、保持教室环境卫生、课间不要追打疯闹等。这些小事很平常,以至于每个班级里每天、每人都会发生,对老师、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用学校教育无小事的观念看问题,这些小事恰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透过他们细小外部行为,可以推测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和情绪高低。如,准时到校,不缺课是热爱学习的表现;对人有礼貌,是文明素养的表现之一等。正是这些具体行为,构成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和过程,日积月累,逐渐积淀形成人的一项项品质。如果学生大部分日常行为都能按要求去做,规范有序,那么,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在校生活就有质量,否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得出结论说:“教育无非就是练习正确的行为,练习从广义来说就是组织青年合理的、有明确目的多方面的活动,使他们习惯于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和准则。”因此,班主任进行常规管理就是对学生实施基本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儿童的幼年和少年时期,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情对他们的言语、行为、态度等进行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做人品质的活动。养成教育从日常的言行举止入手对儿童进行训练,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是一种细致的积累式的教育,欲积日常行为的涓涓细流,而后汇成良好品德的大海。养成教育强调从小进行训练,养成习惯,打好做人的基础。养成教育要求进行经常性练习,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方能形成稳固的好品格。我国自古有“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教育格言,意指严格的养成教育对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班级常规管理也是着眼于班级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言、行、心态进行指导、规范、训练,因此,与养成教育具有同样的目标与功效;从教育手段的角度看,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的第二高峰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身、心表现的突出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但其思想行为都还在形成过程中,还很不稳定,也未成型,因此仍是培养优良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当然,初中阶段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与此阶段的培养目标相符合,如,通过训练他们按时到校、坚持出勤,培养学生守时惜时、努力学习的品质;通过训练他们遵守课堂、自习、课间操等纪律的行为,养成他们自律、文明守纪的习惯;通过训练他们做好清洁值日、保持教室清洁卫生的习惯,培养他们认真负责、讲文明讲卫生的素质等。而这些好习惯、好品质一旦形成,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四、 在常规管理教育中继承民族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乃文明礼仪之邦。在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对于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形成了优良的民族传统,并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构建起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界。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一生致力于“礼”的传播和建设,他建议国君对老百姓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而对青少年的成长及教育而言,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礼仪、礼貌作为做人的基点。因而,他要求其首先学习掌握对待各种人的态度及行为准则:“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对父母讲孝道,对兄弟讲友爱,对朋友要讲信用,对大众要有爱心和仁义。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概括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字道德规范,成为民族后世两千余年做人行事的标准。
宋朝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明确划分了大学与小学的教育任务与方法。将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为德育,使用养成教育的形式,通过“以事教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即“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达到掌握“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小学集解》)。朱熹拟定大学的主要目标是“明明德”,而且教育的方法主要“以理教”,但也仍然没有放松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修养要求。在其主持的白鹿洞书院中,以“学规”的形式对其学生提出明确学习、待人接物的常规要求,分别有“为学之序 、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中国教育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个人的道德修养途径与要求。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认为世界已进入“后现代社会” 时代。中国传统的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受到了世界、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将重现其光辉。步入新世纪的大门,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青少年进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训练。这就既要继承我国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但又要剔除那些诸如“愚忠”、“愚孝”等糟粕,学习借鉴世界文明礼仪,在学生身上培养起具有时代内涵的中华民族文明规范。
Ⅳ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哪些
一、有利于孩子更迅速地融入班集体、让班级有凝聚力。
二、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团队意识。
三、有利于教育孩子遵守纪律的意识
Ⅵ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有哪些
1、班集体是学生形成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
2、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3、班集体不公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
Ⅶ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Ⅷ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生活在班集体中,学习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在这里,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形成,特长得以发挥。也就是说,班集体就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促进作用。我认为,在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
一、班貌——班级文化
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使其潜能得到挖掘,主人翁意识得到强化,各种情感得到升华。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卫生、纪律各方面取得进步,我在班级的墙面上制作了“百花争艳”专栏,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评比,评比项目包括学习、劳动、文明、卫生、体育、纪律等方面的表现。表现优秀的学生,每天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五朵小红花就可以在班级的板报上换一朵大红花。每天要在各个小组评出一个好孩子作为“每日之星”,佩戴上“好孩子”袖标;每月评出“当月之星”;期末评出“学期之星”。现在,专栏里已经是“百花盛开”了,这既美化了班级,又使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班风——习惯培养
良好的班风是最有力的集体舆论,对全体同学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优化育人环境、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它往往比规章制度更具约束力,它能不断指导和调节学生的行为方向,激励其荣誉感和自豪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的模仿力强,在许多事情上,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
例如,我所带的班级由于学生人数多,开始很难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的地面上经常脏乱不堪,我说了好几次都不见效。于是,我每次在教室的时候,只要看到地面上有垃圾就弯腰把它拾起来,然后放进教室的垃圾箱里,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也纷纷动手捡拾自己桌子下面的垃圾。时间一长,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养成了,他们不再往地面乱扔废纸,教室里的卫生也好起来了,而且他们还把这种习惯带到了校园里,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三、班规——自主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对新班级来说,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
现在的学生较为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教师要注意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既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一旦学生真正参与到管理,班级管理效率将成倍提高,班级的发展将获得巨大的原动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我几乎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工作可干。我设立了许多小干部,如让“护花使者”管理花,让“节能小管家”管灯,让“节约天使”负责班级的废品处理等。无论是检查监督还是总结评比都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各地个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具有主人翁意识,才会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采取这种方式,我为每个学生都安排了工作,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是被管理者,这样,在双重身份之下,学生既能体会到管理者的辛苦,又能欣然接受被管理者的身份,积极配合班级工作。
四、班级活动——主题队会
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它对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其接受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基础,实现我国总的教育目的和小学教育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组织、形成班集体总是以协调一致的集体工作和有益的班级活动开始的。只有在班级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们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因此,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
班级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思想品德活动、科技活动、体育娱乐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等。班级活动的开展需要班主任结合实际,抓住班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渗透活动的目的。
每个月,我们班都会根据节日或实事等组织一次较大的主题队会,如在三八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做一件事”活动;在端午节开展“忆屈原”诗朗诵;国庆节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针对学生乱花零钱的现象,开展“零花钱该怎么花”的主题队会等。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队会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开展班级活动,使班级活动主题更突出,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就会更有利于创建积极、健康、团结、和谐的班集体!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从而使工作更上一层楼!
Ⅸ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会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体会到能从集体生活中获得知识、友谊和实现他们的某种心愿,这时,学生往往也会努力使自己成为对集体有所奉献的一员。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强化。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Ⅹ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较大的发展。(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