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扩展阅读
写作业的歌词有哪些 2024-09-20 00:03:33
老同学起外号怎么办 2024-09-19 23:30:44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3-04 07:44:47

Ⅰ 如何对中小学生开展理想教育

当今社会,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危机”还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但导致学生理想危机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急功近利、惟利是图、惟我所求的思想在作崇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理想教育的简单化、形式化,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在内的品德与德育工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而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灵魂。为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品德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分析学生对理想追求的现状,分析出现理想危机的原因。除了学校教育出现偏差外,现阶段不少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对子女的理想目标疏于引导,简单地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图个好收入,生活得舒服自在,甚至有不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根本就谈不上对子女的教育,有限的沟通也只是简单地告诫子女不好好读书将来也和我们一样外出打工的思想。有的还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不正确理解灌输给孩子,客观上形成了现在的学生缺乏远见、胸无大志。其次,要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学校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实现理想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的,不是只想不做就能达到的。理想的确立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实是求事地定位,其总的前提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向,有利于自身能力的发挥。而在此基础上,再把理想具体化,并且制定出分步实施的子目标,其间还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挫折,并不断予以矫正。第三,学校要将理想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学校校风、学风的形成,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等都是理想教育极好的载体。二、理想教育应该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对理想教育的渗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思品课、德育课教师的事,学校应该对所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该渗透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各科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自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以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学习的热情,从而消除为教学而教学的片面倾向。三、理想教育应该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去。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在理想追求上,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四、理想教育应该成为学生内在的驱动器。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宣示理想,并且使之成为其内在发展的动力。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专题演讲会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想;可以组织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理想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而予以疏导解决;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理想话题辩论,让学生明辨是非曲直,从而拨正航向,走上正途;还可以通过建立理想档案的方式,记录下每一位学生实现理想的过程。总之,确立理想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但确立的理想必须是学生内心对未来奋斗目标的设定,并且甘愿为之而努力。由此可知,不防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学校的理想教育也是一样,务必要在不知不觉中去“渗透”,而不能简单地予以“灌输”。所以,我们务必要把理想教育化成学校的文化行为,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Ⅱ 怎样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主义理想教育显得更加迫切需要。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学生们对资本主义世界发达的一面和我国社会落后的一面看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清楚。因而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疑虑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怀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有成效的方向道路和理想的教育。

Ⅲ 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课件

新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小学生也不例外。向往一件精致的玩具,向往脖子上挂着一条红领巾,这都是理想。年代渐长理想也更远大。理想越远大,越坚定,影响支配作用就越大。在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个春秋中,我认识到支配学生行为的理想是多种多样的,有水平高低的不同,也有性质优劣的差别。在全面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如何使学生确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这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的中心问题,也是《品德与生活》课中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这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不但要有恒心,而且还要着眼现实,展望未来,对学生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诱导。


一、 了解分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理想的现状和成因。学生的理想总是通过一些具体事情的向往或态度表示出来的,如对某方面兴趣很浓,对某方面漠不关心,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如家访,个别谈话,组织讨论等)了解各种态度和倾向,加以梳理,从而掌握各个学生对理想前途的认识水平,分析哪些方面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好的苗头,哪些是坏的倾向。一般来说,小学生对理想前途的看法是不稳定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考虑,如家庭成员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变化,周围一时流行的风气,教师的感人言行,扣人心弦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等等,都会掀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激情,形成某种愿望,教师要敏感地把握这些客观因素,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动态中掌握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二、 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促使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


由于学生年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因而对理想的认识也有差别,初入学的学生只以他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一般是教师或家长)的教导作自己的理想,随着年龄和文化知识的增长,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也相应提高,但所想的内容多限于生活方面,与吃喝玩乐等相连,如个别学生只希望爸爸每天都给他一元零用钱,个别学生只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一部儿童电视剧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生活理想。随着年龄渐长,兴趣爱好越多,学生逐渐考虑到自己长大后要当一名飞行员,一名医师,一名工程师……此时又出现了新的理想。每个年级的学生对理想前途认识达到哪个阶段,很难作统一的,截然的划分,因为他受年龄、文化与智力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理想发展阶段是为了促进他。比如,当学生还不能独立思考理想时,就帮助他们增加有关知识,积累一些积极素材,在学生进入生活理想阶段,就帮助他们认识美好生活理想的建设要靠集体的力量,当学生考虑长大后要干什么时,就引导他们认识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个人的才智方能完全发挥出来。总之,要以高处着眼,从现实基础入手,积极地促使学生朝着远大的理想而奋进。


三、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板起脸孔谈理想。


小学生喜欢活动而厌说教,但因阅历浅,知识面窄,急需提高认识,否则理想无从远大起来,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我们寓哲理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比如,针对学生脑子里理想前途的观念淡薄的情况,开展“我的理想是什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述说自己的理想,如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篮球运动员,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曲家,有的说当一名公安战士,有的说最理想是当一位农民等,针对学生为自己最实惠的想法,开展“假如人人为自己”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人人都如此,将会造成集体和社会的损失,结果对己也不利。又如组织学生到潮州、海门、汕头特区参观,通过参观,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灿烂文化,似锦前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并通过访问解放军叔叔,使学生认识今天的安定局面还得感谢他们的保卫。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才能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树立健康的理想。


四、 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学生。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理想是和学习情况分不开的。学习好时对理想前途有信心,否则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走上邪路,所以教师决不能脱离学习导理想,而要把理想前途教育同学习及各种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开展“着眼未来,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用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用达芬奇、童第周等名人的故事去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学生都是各有其优长的,知道自己的优长,了解这优长的社会意义也是远大理想建立的条件,教师必须在这方面花心血,对学困生尤要注意这一点。比如对只喜爱体育活动的学困生,教师应多与他们接触、交谈、因势利导,使他们认识到有体育专长而没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优长,使之看到学校给自己开辟的广阔道路,对前途充满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理想前途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能希冀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的敏感,耐心和远见卓识,教师要善于抓住社会上和学校中有关积极和消极现象,借积极因素为动力,化消极因素为养料,逐步帮助学生夯实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为中国的振兴,民族的腾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时代学生。




理想前途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理想前途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纵观古今中外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具有远大理想而刻苦努力才取得辉煌成就的。


理想是确立于思想之中的奋斗目标,产生于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每个人一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在各种客观因素的作用下逐步确立起来的,而教育就是其中一种有重要意义的因素。青少年学生最富于理想,一旦崇高的理想在他们心中扎下根,就会目光远大,信心百倍,坚忍不拔,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发奋学习。如果一个人不求上进,终日无所事事,终将不会有所作为。当代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理想前途教育,对他们自身的成长,乃至对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使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培养什么样人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做好四方面工作: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


学生以学习为主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清楚的,因此要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想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用名人、英雄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仰慕名人、英雄,喜欢听杰出人物的故事,容易受榜样形象感染,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而名人,英雄人物的一生,本身就是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一生,因此用名人、英雄的榜样来教育学生,如用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平,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容易使学生从英雄人物身上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什么是理想,对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崇拜、模仿歌星影星的追星思想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3.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民族的振兴,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迫切期望青少年一代立志、成材。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从而对社会,对人类作出贡献。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学生自觉地确定人生目标并支配其行动,克服困难,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不低头,不迷失方向。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执行纪律的自觉性,热爱集体维护集体荣誉的自觉性。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善于明辨是非,适时地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中学生由于受知识和经济的限制,往往做出轻率的决定。应该教育学生遇事要冷静,勇敢和深思熟虑相结合,防止一时冲动或逞一时之勇。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增强学生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在各种干扰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防止误入岐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控制自己和抗拢的能力。


我们知道人的成长与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因素有关,遗传起一定作用,环境起重要作用,教育起决定作用。在重视教育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环境的重要作用。


二.克服家庭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物质生活的富裕,容易使学生无忧无虑,养成贪图享乐,讲究吃穿,不求上进,特别是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乐。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对子女不要过于溺爱,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成长、创业过程教育子女,使他们懂得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是靠奋斗得来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帮助子女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三.克服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开了国门,我们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糟粕,一些腐朽没落的东西也开始死灰复燃,必然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影视录像,不健康的娱乐活动,由此而可能引导学生走向犯罪道路,这类事例是很多的。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克服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为青少年学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真正起到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作用。

Ⅳ 请问如何进行理想教育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学生也不例外。向往一件精致的玩具,向往脖子上挂着一条红领巾,这都是理想。年代渐长理想也更远大。理想越远大,越坚定,影响支配作用就越大。 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这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不但要有恒心,而且还要着眼现实,展望未来,对学生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诱导。 一、了解分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理想的现状和成因。学生的理想总是通过一些 具体事情的向往或态度表示出来的,如对某方面兴趣很浓,对某方面漠不关心,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如家访,个别谈话,组织讨论等)了解各种态度和倾向,加以梳理,从而掌握各个学生对理想前途的认识水平,分析哪些方面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好的苗头,哪些是坏的倾向。 初中学生对理想前途的看法还是不够稳定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考虑,如家庭成员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变化,周围一时流行的风气,教师的感人言行,扣人心弦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等等,都会掀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激情,形成某种愿望,教师要敏感地把握这些客观因素,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动态中掌握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二、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促使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 由于学生年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因而对理想的认识也有差别, 初入学的学生只以他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一般是教师或家长)的教导作自己的理想,随着年龄和文化知识的增长,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也相应提高,但所想的内容多限于生活方面,与吃喝玩乐等相连,如个别学生只希望爸爸每天都给他一元零用钱,个别学生只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一部儿童电视剧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生活理想。随着年龄渐长,兴趣爱好越多,学生逐渐考虑到自己长大后要当一名飞行员,一名医师,一名工程师……此时又出现了新的理想。每个年级的学生对理想前途认识达到哪个阶段,很难作统一的,截然的划分,因为他受年龄、文化与智力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理想发展阶段是为了促进他。比如,当学生还不能独立思考理想时,就帮助他们增加有关知识,积累一些积极素材,在学生进入生活理想阶段,就帮助他们认识美好生活理想的建设要靠集体的力量,当学生考虑长大后要干什么时,就引导他们认识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个人的才智方能完全发挥出来。总之,要以高处着眼,从现实基础入手,积极地促使学生朝着远大的理想而奋进。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板起脸孔谈理想。 初中生喜欢活动而厌说教,但因阅历浅,知识面窄,急需提高认识, 否则理想无从远大起来,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我们寓哲理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比如,针对学生脑子里理想前途的观念淡薄的情况,开展“我的理想是什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述说自己的理想,如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篮球运动员,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曲家,有的说当一名公安战士,有的说最理想是当一位农民等,针对学生为自己最实惠的想法,开展“假如人人为自己”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人人都如此,将会造成集体和社会的损失,结果对己也不利。又如组织学生观看祖国山河的专题片等,通过画面参观,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灿烂文化,似锦前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并通过访问解放军叔叔,使学生认识今天的安定局面还得感谢他们的保卫。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才能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树立健康的理想。 四、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学生。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理想是和学习情况分不开的。学习好 时对理想前途有信心,否则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走上邪路,所以教师决不能脱离学习导理想,而要把理想前途教育同学习及各种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开展“着眼未来,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用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用达芬奇、童第周等名人的故事去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 学生都是各有其优长的,知道自己的优长,了解这优长的社会意义也是远大理想建立的条件,教师必须在这方面花心血,对学困生尤要注意这一点。比如对只喜爱体育活动的学困生,教师应多与他们接触、交谈、因势利导,使他们认识到有体育专长而没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优长,使之看到学校给自己开辟的广阔道路,对前途充满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 理想前途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能希冀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的敏感,耐心和远见卓识,教师要善于抓住社会上和学校中有关积极和消极现象,借积极因素为动力,化消极因素为养料,逐步帮助学生夯实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为中国的振兴,民族的腾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时代学生。

Ⅳ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让孩子一辈子都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家长的理想不能代替孩子,孩子幸福不幸福不是攀比的和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感受的。 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这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不但要有恒心,而且还要着眼现实,展望未来,对学生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诱导。
一、了解分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理想的现状和成因。学生的理想总是通过一些具体事情的向往或态度表示出来的,如对某方面兴趣很浓,对某方面漠不关心,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如家访,个别谈话,组织讨论等)了解各种态度和倾向,加以梳理,从而掌握各个学生对理想前途的认识水平,分析哪些方面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好的苗头,哪些是坏的倾向。
二、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促使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
由于学生年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因而对理想的认识也有差别,
初入学的学生只以他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一般是教师或家长)的教导作自己的理想,随着年龄和文化知识的增长,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也相应提高,但所想的内容多限于生活方面,与吃喝玩乐等相连,如个别学生只希望爸爸每天都给他一元零用钱,个别学生只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一部儿童电视剧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生活理想。总之,要以高处着眼,从现实基础入手,积极地促使学生朝着远大的理想而奋进。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板起脸孔谈理想。
比如,针对学生脑子里理想前途的观念淡薄的情况,开展“我的理想是什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述说自己的理想,如有的学生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篮球运动员,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曲家,有的说当一名公安战士,有的说最理想是当一位农民等,针对学生为自己最实惠的想法,开展“假如人人为自己”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人人都如此,将会造成集体和社会的损失,结果对己也不利。又如组织学生观看祖国山河的专题片等,通过画面参观,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灿烂文化,似锦前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并通过访问解放军叔叔,使学生认识今天的安定局面还得感谢他们的保卫。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才能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树立健康的理想。
四、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学生。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理想是和学习情况分不开的。学习好时对理想前途有信心,否则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走上邪路,所以教师决不能脱离学习导理想,而要把理想前途教育同学习及各种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开展“着眼未来,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用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用达芬奇、童第周等名人的故事去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

Ⅵ 如何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需要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引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让孩子有远大的理想,长远的眼光。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学会感恩。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5,有一颗善良的心。

Ⅶ 如何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越远大,越坚定,影响支配作用就越大。而支配学生行为的理想是多种多样的,有水平高低的不同,也有性质优劣的差别。在全面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如何使学生确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这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的中心问题,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这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不但要有恒心,而且还要着眼现实,展望未来,对学生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诱导。 一、 了解分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理想的现状和成因。学生的理想总是通过一些具体事情的向往或态度表示出来的,如对某方面兴趣很浓,对某方面漠不关心,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如个别谈话,组织讨论等)了解各种态度和倾向,加以梳理,从而掌握各个学生对理想前途的认识水平,分析哪些方面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好的苗头,哪些是坏的倾向。 一般来说,很多学生对理想前途的看法是不稳定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考虑,如家庭成员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变化,周围一时流行的风气,教师的感人言行,扣人心弦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等等,都会掀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激情,形成某种愿望,教师要敏感地把握这些客观因素,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动态中掌握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二、 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板起脸孔谈理想。促使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 由于学生年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因而对理想的认识也有差别,每个年级的学生对理想前途认识达到哪个阶段,很难作统一的,截然的划分,因为他受年龄、文化与智力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理想发展阶段是为了促进他。比如,当学生还不能独立思考理想时,就帮助他们增加有关知识,积累一些积极素材,在学生进入生活理想阶段,就帮助他们认识美好生活理想的建设要靠集体的力量,当学生考虑长大后要干什么时,就引导他们认识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个人的才智方能完全发挥出来。总之,要以高处着眼,从现实基础入手,积极地促使学生朝着远大的理想而奋进。 四、 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理想是和学习情况分不开的。学习好时对理想前途有信心,否则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走上邪路,所以教师决不能脱离学习导理想,而要把理想前途教育同学习及各种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开展“着眼未来,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用一些名人的感人故事去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 学生都是各有其优长的,知道自己的优长,了解这优长的社会意义也是远大理想建立的条件,教师必须在这方面花心血,对学困生尤要注意这一点。比如对只喜爱体育活动的学困生,教师应多与他们接触、交谈、因势利导,使他们认识到有体育专长而没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优长,使之看到学校给自己开辟的广阔道路,对前途充满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 理想前途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能希冀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的敏感,耐心和远见卓识,教师要善于抓住社会上和学校中有关积极和消极现象,借积极因素为动力,化消极因素为养料,逐步帮助学生夯实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为中国的振兴,民族的腾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时代学生。

Ⅷ 如何进行初三学生理想教育

一是理想指导
二是现实引导
三是管理推动
理论加典型

Ⅸ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理想教育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其次,要根据特点制定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最后,一定从小事做起,谨防空洞。

Ⅹ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理想教育

1,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引导帮助他们确立学生时代的奋斗目标。如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是正当的,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并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理想的火花。当兴趣、爱好、特长与志向趋于一致时,就会形成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理想。
2,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
3,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孩子兴趣,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