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什么是教育环境
扩展阅读
qq音乐蓝牙怎么没有歌词 2024-09-20 00:16:20
写作业的歌词有哪些 2024-09-20 00:03:33

什么是教育环境

发布时间: 2022-03-03 11:35:00

‘壹’ 什么是智慧教育环境

一、教育信息化与智慧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旨在教育领域中全面深
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黄荣怀等,2006)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从初步应用融合阶段迈向全面融合创新的过渡阶段,无论
从国家地区的宏观层面、学校组织的中观层面,还是学习者个体层面来看,教育信息化都是一个平衡多方关系、创新应用发展、追求卓越智慧的过程。(祝智庭
等,2012)因此,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
呼声越来越响,影响也越来越大。近10年来,全球很多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智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2006年6月,新加坡公布了为期10年的宏伟计划——“智
慧国家2015”(Intelligent Nation
2015,IN2015),其目标是:利用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全球化的城市,总投资约40亿新元。2011年10月,
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发布了《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将智慧教育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朴钟鹤,2012)2012年,由计算机科学、
教育学、环境学、教育技术学等领域的国际专家发起的“国际智慧学习环境协会”成立,《智慧学习环境国际期刊》(Journal of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同年创刊,首次国际智慧学习环境大会于2014年7月在香港教育学院召开。而我国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
会”,致力于研究智慧科学,培育智慧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智慧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14)
一般认为,智慧教育这一词语来自于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展立新等,2013)钱学森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构想中提及“集大成、得智慧”,并提
出四种构想,即:(1)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培养和教育学生;(2)让大学生懂得系统科学;(3)让科学和艺术“联姻”;(4)改革数学课程。(杨桂青
等,2009)钱学森对智慧教育的系统理解可以归纳为“大成智慧学”。他认为,纵观近当代的教育发展史,“我们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伟人;走到19世
纪中叶的理、工、文、艺分家的专家教育;再走到20世纪40年代的理工结合加文、艺的教育体制;再走到今天的理工文(理、工加社科)结合的萌芽。21世纪
我们又回到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了;但有一点不同的是,21世纪的全才并不否定专家,只是这位全才大约只需一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从一个专业转入
另一个不同的专业。”(钱学敏,2004)钱老的这种观点可能与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要完成的使命具有密切的关系。当时,钱老从国外归来受命负责主持我
国的原子弹研制项目,他需要协调当时国内各个领域参与该项目的专家,这就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通力合作,把理、工、文、艺结合起来走向大成智慧。因此,
钱老谈的“大成智慧学”其实是指当人面对变幻莫测而又错综复杂的事物时,能够迅速做出科学、准确而又灵活、明智的判断与决策,并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
新。
在计算机领域,智慧一词从语境和理解两个维度,经历了从数据(Data)到信息(Information)、再到知识
(Knowledge)和智慧(Wisdom)的过程。过去人们更多关注“数据”和“信息”,强调对经验的理解;未来人们将更多关注“知识”和“智慧”,
重视对新奇事物的探究。从“理解”的维度来看,研究、吸收、操作、互动和反思是人类认识知识的五个阶段和过程,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数据挖掘的过程。从“语
境”的维度来看,“数据”强调对某些“部分”的收集,“信息”强调若干“部分”的联结,“知识”强调一个“整体”的形成,“智慧”则强调多个“整体”之间
的联结(见图1)。

‘贰’ 环境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归纳起来,环境教育的内涵主要有“学科说”、“过程说”和“手段说”。“学科说”从学科属性的视角论述环境教育的含义,将环境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过程说”认为,环境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手段说”认为,“环境教育是达到环境保护目的的一种途径”。这三种观点都蕴含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即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关怀,使人们理解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协助人们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人们以合理的态度、知识及技术处理现存的环境问题及预防环境新问题的发生,确立合理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

综合而言,环境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们处理其与环境相互依存关系能力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讲,环境教育从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实施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环境心理,培养其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伦理观,为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各种帮助。

‘叁’ 现在的教育环境与以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起点不同,无所谓好与坏的比较,只有如今父与子的对调,换位思考把握当下,唯有适应,努力,方可达到理想目标!现在的教育更侧重于实践和形式化,在发达的大城市实践和形式更为突出,学校会定期举办一些比赛项目,注重学习传统的文化。

对比硬件设施,我更喜欢80后时代的小学教育,苦点是人生经历的历练,现在回忆起来都是美好。而现代的小学教育却让人身心疲惫,也没比以前多几人才。如果现代的小学教育能与80后时代的进行取长补短会更好。

‘肆’ 什么是教学环境

教学场地,空间,温度,光线,气氛,综合来说就是教学环境.

‘伍’ 课堂教学环境指的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情境”表现为多种刺激模式、事件和对象等,情境不仅能激发问题的提出,而且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情境”是人从事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情”与“境”是教学情境的两个维度。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融合,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设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它有自己独特的范围限制:“境”即指教学环境,它既是一个用实物或多媒体创设的具体的环境,也是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即是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互动。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和谐统一,从而达成了某种境界或氛围,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看得见的应尽量地放在眼前,听得见的应尽量地放到耳旁……假如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尽管这种论述未免有些绝对,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儿童认知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儿童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纲要》中还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知识的合理建构,有利于幼儿建立“表象”。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幼儿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渗透”与“融合”,使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本文想从实际的教学出发,探讨教师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情境创设的积极效应。
一、创设物质环境,丰富幼儿认知内容。
所谓物质环境,是指提供与教学有关的环境布置,向幼儿传递与学习活动有关的教育信息。如在科学活动《恐龙》中,布置一个恐龙图片展。幼儿在恐龙的世界里,已有的认知经验被调动。此时,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这些图像,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幼儿面前,使他们在直观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外形各异的恐龙,不仅解决了语言描述的难点,还渗透了观察、发现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根据主题创设特定场景,从而构成语言情境,如在大班诗歌《春天在哪里》中,把幼儿绘制的春天图画张贴在活动室,构成“春天”的情境,使幼儿从直观感知到的景色生发出丰富的情感,不断积累感知的经验和语言表达的素材,让幼儿有感可发,有话可说。
再以小班音乐活动《蝴蝶找花》为例:活动室里摆满了很多“花”,创设了一个大花园。
师:(组织幼儿进入场景)小蝴蝶们,我们要到大花园里区采花粉了,你们看看这里的花多美呀。“
幼儿扮演小蝴蝶开心地飞进“花园”里。
师:你们每人找一朵花,看看、闻闻,向小花问好,最后摆一个最美的动作。
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花,又是问好,又是欣赏,每人都摆出了与众不同的姿势……
该活动片段创设了“花园”这一特定物质情境,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内容所描述的优美画面。物质环境的创设,不仅使幼儿身临其境,多感官、多方位地感知场景,引发幼儿自主联想和创造性表现,为他们理解音乐、大胆表演积累了丰富的直觉经验,幼儿乐在其中,学有所获。
二、以“言”入境,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诱导对于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同样起到了支持性效应。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按照预定发展目标,引领幼儿联想和参与,增强了他们倾听的效果。值得关注的是:要想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来发挥支持性效应,教师的言语必须逻辑严密,简要易懂,更有富有生动感染性,加上优美、有趣的肢体语言的配合,更能锦上添花,唤起幼儿情绪的共鸣。

‘陆’ 教学环境指的是什么

教学环境是指对教学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

教学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手段,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对教学环境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我们认为,教学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围绕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世界,包括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物质环境。

它对教学活动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狭义的教学环境是指环绕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依赖的具体的室内环境,它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师生关系环境,具体由双方的心理、综合素质和交流方式等因素决定;二是教学物质因素,包括室内陈设因素、装饰因素(含色彩因素)、多媒体和图像、音响等因素。

这两方面内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和谐统一于一体。其中,师生关系环境在二者之中占主导地位。广义的教学环境还应包括具体的室外教学环境,这里不做深究。

‘柒’ 什么是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三方面:物质环境教育、精神环境教育和社区资源教育。

1、保护幼儿的天性,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为幼儿创设处处皆精品、充满童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2、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所幼儿园能否成为幼儿真正的乐园,精神环境是关键。

3、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请进来,走出去是幼儿圆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

(7)什么是教育环境扩展阅读


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具备以下特征:

1、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2、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3、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4、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5、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捌’ 什么是教育环境差异

教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功全部外在世界;其中心是“人”,主要的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环境差异就是指教育对象“人”在不同条件下的外在环境中所产生的有差距的、失衡的、不同的教育硬件设施(如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等)和软件设施(如师资力量、学校氛围、教师的教学能力等)。——自己想的,大概是这个意思

‘玖’ 教育环境的含义

环境教育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教育理论、方法、手段与内容的总称。包括社会环境教育、在职环境教育和学校环境教育三个方面。其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新的、正确的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迫切感;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