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汝阳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扩展阅读
欧美经典壁画哪里有 2025-02-21 17:58:25
调查同学喜欢去哪里春游 2025-02-21 17:46:55
新蒙迪欧如何实现儿童锁 2025-02-21 17:46:45

汝阳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发布时间: 2025-02-16 07:23:14

① (三)鲁山西部及临汝、汝阳地区

在宜洛煤田及宝丰县—鲁山县的韩梁煤田之间,山麓逆冲断层在一些地方被新生界覆盖,无法沿走向连续追索,而在另一些地方由于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难以准确判断断层的位置。但这一区域是山麓逆冲断层通过的区域,我们分别从宜洛煤田区往东及韩梁煤田区往西追索,仍能弄清其踪迹。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山麓逆冲断层在此区域可分为南北两支(图3-16)。

Ⅰ.鲁山西部地区至汝阳中部地区的南支逆冲断层带

在韩梁煤田以西,山麓逆冲断层带南支的下盘已经不是石炭—二叠系的煤系地层。前面已介绍过的几个地区,下石炭统—下二叠统的粘土页岩及铝土矿层作为最软弱的岩层,成为构造滑脱面产出的部位。但在这一地区,逆冲断层带的前方是下古生界及元古界,由此产生这一区域南支山麓逆冲断层带的两个特征。

图3-16鲁山县西部及临汝县、汝阳县一带区域地质略图

1—太华群;2—熊耳群;3—新元古界;4—寒武系;5—中石炭统—二叠系(部分地区包括三叠系);6—下白垩统火山岩;7—新生界;8—断层(多为正断层);9—逆冲断层;10—隐伏逆冲断层;11—推断的隐伏断层。STH—南支逆冲断层带(王马砦逆冲断层);NTH—北支逆冲断层带(温泉街逆冲断层)

A.构成逆冲断层带的逆冲断层数量减少,往往是一条到两条(图3-16),这和前述的几个地区主要逆冲断层一般为三条以上,加上次一级的逆冲断层共有多条的情况明显不同。

B.在这一地区除紧靠逆冲断层处地层产状为陡倾斜外,离逆冲断层稍远的地层产状极为平缓,未出现地层直立及倒转的现象。

此区域逆冲断面常出现于新元古界崔庄组的页岩层及寒武系砂页岩层中。同东侧的韩梁煤田区相比,不难看出岩性的差异对逆冲断层带的影响是显着的。在韩梁煤田区,由于煤系地层中粘土岩石等软弱层的存在,推覆体在软弱层中更容易往前方运移,因而整个南支逆冲断层带往北东突出呈弧形分布(图1-3),同时逆冲断层数量也多,各个逆冲岩席中的地层产状多直立及倒转,多已发生强烈构造变动。反之,在非煤系地层中,除前述逆冲断层数量较少外,其中的逆冲岩席的构造变动也较微弱。

逆冲岩席往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逆冲岩席各个部分之间运动的速率不同,以至于形成一种特殊的走滑断层——捩断层(tear faults)。此类断层同一般的平推断层不同,断层两侧逆冲岩席的结构不一致,例如(图3-16),在背孜街有一北东向的横向断层,从图面看似乎是一般的平推断层。但从断层两侧所作的横剖面来看(图3-17H-H´剖面及Ⅰ-I,剖面),东南侧的H-H´剖面中逆冲断层带包含两个逆冲断层,二者之间为一逆冲岩席;而西北侧的I-I´剖面中仅有南面的一个逆冲断层,东南侧夹于两个逆冲断层之间的逆冲岩席在此侧已不存在。在东南侧,南部的逆冲断层上盘太古宇推覆在元古宇地层之上;而西北侧沿逆冲断层太古宇逆冲于寒武系之上。由此可见,此北东向的捩断面是由于断层两侧逆冲岩席运动速率的差异引起的。因此,捩断层是发生在一个移动的平面(构造滑脱面或逆冲断面)之上的走滑断层(参考Dahlstrom,1970),仅出现在推覆体内部某一个逆冲岩席及某几个逆冲岩席之中。

图3-17鲁山县西部至汝阳中部南支山麓逆冲断层带联合剖面图

Ar—太古宇;Pt2X—熊耳群;Pt2R—汝阳群(Pt2bd:北大尖组);Pt3c、Pt3s—洛峪群崔庄组、三教堂组;

—下寒武统辛集组、馒头组;

—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Zl—罗圈组

在山麓逆冲断裂带捩断层数量可能比较多,从图1-3不难看出,山麓逆冲断裂带在平面分布上沿走向有错断现象,造成错断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后期走滑断层的破坏;其二则是捩断层的错动。在研究工作前期,未对此类断层引起重视,在宜洛煤田的兰家

逆冲断层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兰家

沟口东侧及西侧,构造剖面结构差异较大(图3-4、图3-10),对此曾感到茫然,后来进行追索,发现沿兰家

沟口南侧有一走向北东东的捩断层,捩断层以北兰家

逆冲断层带由两个次一级的逆冲断层构成(兰家

东支逆冲岩层及兰家

西支逆冲断层),其间有一小的构造夹块,但捩断层以南,仅有一条逆冲断层。显然这绝非一般的平移断层错断引起的。

从鲁山县往西,山麓逆冲断层延入汝阳县境内。在汝阳县城以南的玉马寨水库区相继出现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带,出现太古宇、熊耳群及汝阳群相继由南往北逆冲(图3-17),此断层以北被汝阳盆地的新生代地层覆盖。上述叠瓦状逆冲断层带,均为脆性断层,其中最南侧的断层上盘为花岗岩墙,该岩墙已发生破碎,玉马寨逆冲断层带北部的逆冲断层产状较陡,其下盘汝阳群的石英岩已发生宽缓褶皱。从空间上来看,南支逆冲断层带应是宜阳地区兰家

逆冲断层及陈宅沟逆冲断层的东延部分。

玉马寨断层往西沿北西向汝阳盆地边缘一直延至嵩县田湖(图3-16),这里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该断层带南侧为一套厚的含火山碎屑沉积岩(砾岩、含岩屑、晶屑层凝灰岩),该火山岩系厚达千米以上,被称为九店组。九店组被古近系不整合覆盖,K-Ar年龄测定为早白垩世。事实上,在韩梁煤田区逆冲断层带的前方亦堆积一套安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质砂岩等,它们夹在紫红色砂岩、页岩、泥岩及砾岩层之中,被称之为大营组,其全岩K-Ar年龄值为122.5Ma,与九店组为同一时代产物。由韩梁煤田区至汝阳的玉马寨逆冲断层北侧火山沉积岩带,是山麓逆冲断层带早期推覆过程中的产物,即早期南支山麓逆冲断层带形成过程中前陆盆地的沉积物。九店组主要沉积于玉马寨逆冲断层北侧,但在断层南侧亦有零星分布,说明九店组形成于玉马寨逆冲断层带主要逆冲阶段之后,曾一度覆盖玉马寨逆冲断层带。在山麓逆冲断层带继续再次向前扩展(形成北支逆冲断层带)的过程中,原来沉积九店组的推覆体前缘的前陆盆地逐渐转化为位于活动逆冲岩席之上的背驮式盆地(piggy back basin),在九店组之上又沉积了古近纪的以砾岩层为主的红色磨拉石沉积物,而九店组与古近纪红层之间,出现了角度不整合,反映伴随着山麓逆冲断层带演变的过程沉积盆地性质发生转变。

Ⅱ.临汝县境内的北支逆冲断层带

汝阳以北,在临汝县南部的温泉街,地表零星见到直立及倒转的熊耳群、汝阳群及下古生界地层,经钻探证实这里构成另一个叠瓦状逆冲断裂带——温泉街逆冲断裂带,其前陆地层为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图3-16、图3-18)。根据地表其它零星分布露头及物探资料,温泉街逆冲断层往西北一直延续到北东向的伊川盆地东南缘,而与宜洛煤田的石门沟逆冲断层遥相对应。因此,温泉街逆冲断层应为石门沟逆冲断层的东延部分。温泉街逆冲断层再往东南延展,被深埋在新生代地层之下,有可能在临汝县城以南沿临汝煤田朝川矿区北侧通过。在更东部的平顶山煤田,北西向的褶皱及局部陡立的地层,显示山麓逆冲断层带的北支(石门沟-温泉街逆冲断层)从煤田附近通过。由此可见,温泉街以西,石门沟-温泉街逆冲断层的存在是确切无疑的;温泉街以东,此断层确切位置有待深部的工程及物探工作控制。

图3-18温泉街逆冲断层地质剖面图

Pt2Xl—熊耳群;Pt2R—汝阳群;

—中上寒武统;

—上二叠统石盒子组;

—上二叠统石千峰绀

根据宜洛煤田的研究,石门沟逆冲断层作为山麓逆冲断层带最北缘的逆冲断层,代表往北东推覆的北秦岭山麓推覆体前锋。引人注目的是在石门沟逆冲断层与南侧的玉马寨逆冲断层带之间宽约20余km的地带,即北部逆冲岩席分布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各种方向的正断层构成大小不等的断块(图3-16)。长期以来,这类复杂断块的成因一直未能解决,现在看来它们是在逆冲断层带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即在浅层的条件下通过构造推覆及推覆期以后的应力松弛,形成形态各异的大大小小断块,与此有关的是这一地区盛产炼焦用煤的临汝煤田各个煤矿(汝阳城关矿、梨园矿、朝川矿、焦谷山矿等)均毫无例外地位于大小不等的断块内。前已提到,本区以古近纪红色磨拉石沉积为主的汝阳盆地,是位于此逆冲岩席之上的背驮式盆地,同样,分布于此逆冲岩席之上的北西向的小店至杨楼及蟒川等古近纪沉积盆地也属于此类背驮式盆地。

② 汝阳一日游必去的地方

1、明月峡,狭长的河谷,清澈见底的溪流,奇峰怪石,还有古老而神秘的桥梁,让人流连忘返。
2、半坡,半坡景区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景区内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半坡文化遗址。
3、蒲公英谷,春天是蒲公英盛开的季节,整个山谷里是晕染着淡淡的黄色。
4、汝阳古城,汝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文化底蕴深厚的良渚文化、鸟丘文化和汉代关中古道等多个历史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