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师应该怎么教育学生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了。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才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教育专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况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情心,让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意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不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的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的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很难过,或是会你担心的、恐惧。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
⑵ 老师该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呢、。这是很多父母都会碰到的难题。孩子与父母之间有代沟,这也是很常见的。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老师该怎么教育孩子,希望大家喜欢。
友善对待孩子
如果你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正常的音调与和蔼的态度的话,孩子会更有可能认真地听你说。不要以不耐烦、甚至是命令的口气,这一点年轻的妈妈们有时控制不好,孩子也许会听你于一时,但很快就会转化为内心的抵触,在心中垒起一堵墙。不到万不得已,不是原则性问题,对孩子一定要和颜悦色。我很反感那种冷嘲热讽孩子的做法,尤其是某些幼教工作者板着面孔对孩子,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很大的压力。
别伤害孩子自尊心
不要这样来对孩子说,“我要说多少次你才会去刷你的牙齿呢?”而应该说,“去刷你的牙齿,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干净。”不要将你的坏情绪传染给孩子,有的家长很容易发脾气,说话不注意分寸,顺口说出的话是很伤孩子的自尊心的。你所作的努力,夸奖孩子的十句也抵补不上对他的一次否定。
生活中发现细节
生活很简单,也是一本厚厚的书籍。我们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心理,行为的变化。挖掘孩子的兴趣潜能,引导,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这样孩子注意力没那么集中,可以锻炼他们的人生经历,还能扩展思维,早日踏上正轨。最后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跟不选择的'权利,哪怕是小孩子也有。我们尊重他们,他们才懂得日后尊重的含义。
多和孩子沟通
有时并不是孩子的负面行为本身有问题,而是他累积了一些平日未疏解的情绪。例如,父母规定不能看晚间六点半的卡通节目,孩子就每天利用父母不注意时偷看五分钟,但没有一天可以看得完整,情绪没能得到安抚。日子久了,心情大受影响,就反映在其他事件上,如不好好吃饭、洗澡、睡觉等。由于孩子自己不知道这些负面行为与看卡通的关联性,故父母须格外用心处理。专家建议,父母应每天有固定和孩子聊天的时间,即使只有五分钟,也要专心地和孩子交流,这样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心思及问题真正症结所在。
父母该怎么做
1.树立一个榜样
制定家法和规矩本身很容易,但难的是自己也去坚决地遵守。你可以跟你的孩子说:“不要在长辈面前那样说话。”不过你要确保自己没有被小孩逮到在别人面前也用同样的语气说话。是的,规范自己的用语非常的重要,这会为你的小孩树立一个榜样,这样他绝不会站在你面前说:“你说过不能讲脏话的,可你刚才明明就说了。”
2.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和家人都很重要。它会塑造你孩子的生活方式,不是为了现在,不是为了接下来的五年,是为了你孩子整个的人生。在他们的童年就被这种生活方式管制着,他们将来就有很大的可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你可以通过限制垃圾食品的摄入,吃的健康,有规律的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等等来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每天的计划,并坚持下来,这些会向你孩子强调好习惯的重要性。
3.不行就是不行
每次当想要对小孩要糖吃说“不”的时候,看着他们的眼神自己就又会缴械投降了。或许你会疑惑这怎么可能会对小孩产生消极的影响,当然会!你会使小孩在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每当被拒绝时,乞求就可以了。确保以后你要坚持自己的底线,这样不仅可以灌输良好的价值观,也可以培养他们自身优秀的行为,比如他们会意识到任何事不能跨过底线。
⑶ 幼儿园老师应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1、鼓励幼儿创新精神,提高幼儿参与意识。
2、幼儿一日生活应丰富多彩。
3、夏季室温过高,最好每班配备降温设备,保证孩子身体健康。
4、要重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5、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6、幼儿园要强化普通话训练。
7、对孩子要加强品德教育,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8、幼儿园应要求教师化淡妆,每天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待孩子。
9、教师要爱孩子,应该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到教师像“妈妈”一样。
10、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1、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12、各种兴趣班应是幼儿园日常教育的内容,不应该向家长额外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