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基督教如何家庭教育孩子
扩展阅读
哪些动漫关于龙的 2024-12-17 02:29:13

基督教如何家庭教育孩子

发布时间: 2024-12-16 23:33:44

1. 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

据 说,犹太父亲教育孩子,有一种很特殊的方法:父亲把三岁的孩子放在窗台上叫他往下跳,父亲在下面接。孩子跳到父亲的怀中,感到非常安全,因而玩得十分高 兴。可到了第三次,孩子往下跳时,父亲却突然抽回了手,孩子跌落到地上,痛得哇哇大哭。父亲则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当孩子问父亲为什么欺骗他时,父亲说: “你为什么以为我接了你一次二次,第三次就一定会再接你?你为什么以为我是你父亲,就一定会帮你?”连父亲都欺骗自己,孩子以后自然就很难信任别人了。

可爱的孩子,坚硬的父亲,是一种鲜明的对照。
如此教育,未免残酷。为什么在孩子那么小的时候,就在他天真的心灵上刻下如此深沉的怀疑呢?也许,这与犹太民族的历史有关系。因为,这是一个世世辈辈逃离家园、遭受迫害、深味世态炎凉的民族,而怀疑——怀疑任何人,便是这个民族在长期流亡中形成的民族性格。

上面的例子略显极端,但如果把它当成是众多犹太教育方法中的一个,也未尝不可。因为在犹太教育中,方法的多样性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特点。

犹太教育有一般教育的功能,但犹太教育本身具有的六个特色,却是一般教育很难拥有的。这六个特色是:独立意识教育,尊敬师长教育,社会教育,学以致用(或知行合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强调独立获取知识(或自学)教育。下面,我们一一阐述之。

一、独立意识教育

这发生在家庭教育里。
犹 太孩子从小在家庭里便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父母相处,他们对父母直呼其名。他们要想得到零用钱,就必须帮家里干活,除草十元,买牛奶一元,洗衣服五元,孩子 们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同工同酬。正是这种平等和独立思想,使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要想生活得舒适,必须靠自己的劳动去奋斗、去争取。所以,他们成年之后,就 开始独立生活、自食其力。正因为这种从小就开始的稍显不近情理的教育方法,使犹太青少年很早就能适应社会,找到解决生计的好方法,在自己的事业领域里纵横 捭阖。

一般的父母,总希望孩子拥有更多自己年轻时未曾拥有的物质条件(比如他们给孩子很多零花钱),但是,犹太民族却并不这样——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延续。

“我希望将父亲以前所遗留给我的东西,同样留给我的孩子。”
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是亲情、勤勉、尊严、谦虚和节约的精神。在犹太人心目中,这是比金钱宝贵得多的财富,是世时代代享之不尽、薪火相传的财富。所以,合格的父母,不见得就是最肯花钱的父母,而是那些教给孩子做人尊严的父母。

二、尊敬师长教育

这不仅是要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还含有更深层的意思,那就是不断督促作为师长的人自我努力,给学生和子女做出表率。犹太人有许多种勉励个人提高修养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让成人在晚辈面前保持自己的尊严。

可见,这种尊敬师长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教育。孩子们以师长为榜样,从中吸取人格的营养;师长则为小孩子提供一种人格的榜样,而“榜样”这个词无疑是对师长的一种督促、完善。

三、社会教育

犹太人不但重视家庭教育,还很重视社会教育。
在古代,社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首先,在犹太会堂等场所,反复宣扬某些圣贤之士的言行、反复讲授律法知识及上帝的教诫。这一活动要求并要求男女老幼都参加,为的是给人们树立一种道德楷模,并在人们心目中唤起一种道德感染力、凝聚力。

其次,通过宗教节日进行社会教育。
犹太民族的宗教节日繁多,每个节日几乎都与民族历史息息相关。每当宗教节日来临之际,犹太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很注意启发性地引导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通过长者的解答与阐释,使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

在犹太教育中,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方面紧密结合,使犹太青年从不同的层面感受民族传统,从而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生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在很多犹太名人的回忆里,表现了出来。

海涅在谈及斯宾诺萨的成长历程时说过:“这位哲学家教育成材的功劳不能仅仅归于学校,而要归于社会,归于犹太人特有的生活,这一点也许正是他与其他哲学家的区别之所在。”

爱因斯坦的成就,也与他童年时代受到良好教育有关。他自己说,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母亲的音乐熏陶,得益于叔父的数学启蒙,得益于父亲在他做出了蹩脚的小板凳后仍加以孤立的情感教育。

四、学以致用教育

我们不禁要问:对犹太人而言,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犹太智慧书《阿伯特》说的很清楚:“学以致教,学以致用”、“亦学亦行,是虔诚者;既不学又不行,是恶棍”。可见,在犹太人看来,“知”“行”必须“合一”,学习也不是空学,学习必须联系到用。

五、职业技能教育

正 因为有了学以致用的精神,所以,在犹太人看来,不管掌握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都必须掌握一套生存技能。正如《塔木德》上说:“凡不教育子女学习职业的人, 便是教育子女从事盗窃”。这是一句真理。一个人,连生存的技能都不具备,除了去做一些“盗窃”等不劳而获的勾当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在“技能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从古代起,犹太人就强调,儿童无论贫富贵贱,到成年时都必须掌握一门技艺。这也为儿童在成人之后的自力更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犹太人的技能教育,以及犹太人的成就里,我们可以做出这种结论:没有职业技能的教育,是高高在上、无可企及的教育,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教育,是走火入魔的教育。

六、强调独立获取知识的教育(即自学)

犹太人认为,学校教育并非万能,许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在学校中学不到。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每个人无论其年龄大小都应该有自学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

诺 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我的祖父常告诉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 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情,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 的地方。”布郎的这句话,可谓一针见雪的描述出了“犹太教育”的优越性。

当代德国犹太问题专家沃尔特·拉克,在他的《犹太复国主义史》一书中,对“犹太人”做了一段概括:

“比 当代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意义更为重大的是他们在文化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量犹太人进入中学和大学学习,几年之后犹太人在这些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远远超 过了他们在总人口所占的比例。在一百个信基督教德国男孩中只有三人读大学预科;中等学校是上大学的晋身之阶,在一百个犹太教子中却有二十六人在这些学校求 学。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大批犹太青年毕业后从事自由职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鲁士每四个律师、六个内科医生中就有一个犹太人;在大的中心区像柏林和维也纳 百分比更高。1850年以前几乎没有犹太人在科学上获得什么名望和地位。这时从那些叫卖小贩和街头零售商的子孙中出现了众多光彩夺目的人物。他们是化学家 和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医生。他们的名字用金色的字母印在科学编年史上。有些人,例如细菌学家保罗·埃尔利希,几乎很快就取得了成功。其他人,像弗洛伊德和 爱因斯坦,他们的成就意味着在科学思想上的一大革命,它的意义需要在许多年以后方能为人所认识。即使是反犹主义者在不心甘情愿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承认,犹太 人在居民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所作的贡献是极大的。从19世纪开始,他们以表现出对新闻事业和戏剧艺术的特殊喜爱,后来他们又出现在以前被认为是绝对 的“非犹太人所有”的职业领域内。埃米尔·拉特瑙成了德国电器工业的先驱之一;埃尔贝特·巴林是德国最伟大的画家;而德国音乐如果没有犹太人的作用简直是 难以想象”。

拉克的这段话,是迄今为止对犹太人的最好的概括。

犹太,一个伟大的民族;犹太教育,一种伟大的教育!

2.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教育,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教育。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中世纪的教育主要包括基督教教育和世俗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修道院学校,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教育目的,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教育内容,简单读写算,七艺。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学校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主要培养王公贵族的后代的教育机构,是欧洲主要的世俗教育形式。学习内容有七艺、拉丁语、希腊语。教学方法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教俗封建者往往两者合一,具有宗教色彩。

2、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也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培养当时封建制度中骑士阶层的人员为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3、城市学校

城市学校在领导权方面,领导权大多属于行会和商会。后来被市政当局接管。在内容方面,以读写算及商业、手工业为主要内容,且与地方语教学,与拉丁语学校有很大不同。在培养目标方面,主要培养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大多为初等学校,具有一定职业训练性质。

4、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一般有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行会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



中世纪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世纪教育留下大量遗产;形成一个广泛的学校系统,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教区学校、中世纪大学等,形成严格的教育制度;从教育思想来看,强调德育,对对德育有大量的见解。。其次关于教育问题的见解包含一些合理因素,最后,经院有训练思维,为理性打开道路。

3. 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教育孩子的哪几个成功秘诀

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教育孩子的哪几个成功秘诀?

1.激励孩子提出问题和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是营造一切优秀品格的前提。犹太人觉得独立思想才算是家庭教育方面占有第一位的物品。犹太人的孩子,在4岁那年就可以开始彻底的探索个人行为,父母会告知孩子,世界上没有所说肯定正确答案,不要总局限于一个念头。

4. “在家上学”,可以不去学校上学吗王财贵教授答

“在家上学”,可以不去学校上学吗? 答遂昌王财贵经典学校老师问(三) 年轻女老师问: 有好多家长,我也会跟他们讲这个读经教育,让他们孩子读经,但是好多家长,即使是有一定的家庭教育意识的,他还是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读经读到最后,他还是希望有最终的一个结局。那现在,好像我们自己都明白,在这里读经至少孩子的人性得到一种长养,但是很多家长确实需要一种外在的什么东西,他好像没有一个看得到的目标? 王财贵教授答: 这是可以解决的,至少是可以说明的。我在台湾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从十一年前,我就在台湾开始推广在家自学,就是不上学,义务教育不去上。在家自学的观念只适合面对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就是国家规定这是你的受教育的义务,不是权利而已,其实受教育是人的权利,现在把受教育变成是一种义务,这是一种政治的操作,这不是最正常的,好了呐,那现在全世界都这样,有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的话意思是,家长一定要送孩子在某个时间之内,上国家的学,本来是六年现在变成九年,九年义务,西方国家十二年,但到了第九年的时候大概就没有那么严格,最严格的是前六年,六岁到十二岁,这一段最严格。 那后来,台湾就从2008年,有一个法规,就是可以申请“在家自学”,那就可以不去上义务的学校,但要申请,那不去上义务学校,叫在家自学,就是在家教育。这是从美国学来的,美国叫“Home Schooling”,家庭学校,在家教育的意思,这个Schooling不是翻译成“学习”的意思,翻译成教育啦,就是家庭教育,在家教育,台湾称为“在家自学”。那在家自学就会有两种情况产生,一种是家庭自己教,一个是有另外的学校,不同于体制的学校的教学。政府两种都有规范,你怎么家庭做,怎么开一个实验的学校,实验就是不同于体制的学校,都有。那我从2000年,在台湾就鼓吹在家自学,那在家自学,顺便就鼓吹私塾,这样子,所以我提倡私塾是第十一年。那这个,我们这个学校,他的底子是来自于莱州,这个莱州,赵老师办学是从九年前,等于是2002年,2003年,到现在九年嘛,所以等于是我在台湾推动的很快的不久,赵老师就开始在这里办,开始办在家自学,学校型的在家自学。那么还没有申请学校的资质叫私塾,已经申请学校的资质叫做读经学校,所以变成是家庭自我教育,私塾教育,读经学校教育,就这三类。那既然是在家自学,学籍,在台湾是有学籍的,我申请之日,我的学籍挂在学校,我只在家教,教几年,我再回学校,这叫接轨。 那如果是私塾呢?就是根本不理这个,不必申请,不申请了,反正我就自己处理,在台湾,在台湾是这样,有人说,我的孩子想要读经全天读经怎么办?我说,你就申请在家自学,那有些地方不好申请,因为各县市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不好申请,说如果申请不通过怎么办?我说,通过就在家自学,不通过那你就请假,怎么请假?每个礼拜请五天假就可以了,就请假啊,那请假不准怎么办?请假不准我就不去上学啊,那不上学怎么办?不上学他也没有什么办法,除非他派警察来抓,抓人,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警察来抓人的现象,但是学校,学校老师主任校长来骚扰倒是有的,常打电话来,你孩子赶快来上学!要不然给你报什么,报辍学,报辍学学生,辍学学生是要抓去一个什么学校,一个专门管那个逃学的学生的学校,那家长就很紧张,要么就罚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过,因为有些家长受到这种压迫,骚扰,就顶不住了,于是就上学去了。 在大陆是没有这个在家自学法规,有一阵子,上海孟母堂周应之老师,他说,他要来争取这个法规,要像台湾一样,有一个可以申请在家自学的办法,我说你千万不要去,你如果要去申请这个法规的话,就跟台湾一样,你要去申请的话,家长就要写很多的案子,然后交上去,交上去了以后,然后一大堆人,一大堆人所谓学者,教育官员教育领导来审查,那么审查有时候是不客气的,台北最客气,其他县市有些不客气,他来指导你,他什么东西都不懂,他要指导你。那它替人家的孩子烦恼很多,那人家家长,家长已经知道怎么管孩子,他还要来指导他教他,等等。不管它啦。那如果这样的话,将来你如果要成私塾,像台湾,你如果成学校,也要申请,他来检查,你怎么安排,那就麻烦,所以我说,你千万不要申请,为什么不要申请呢?因为,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不是坏事,而且教育的领导他都知道这是好事,那这样子,你也不必要去告诉他说,我要开一个私塾了,你去找他麻烦!他要答应你又不行,他不答应你又良心不安,所以你不是找他麻烦吗?所以就这样照做。那台湾也是,不去,不去就不去吧,那这个也是不合法规,但是你要知道,他不是不合法律,更不是不合宪法。 宪法是,不是赋予,而是保障家长的教育权,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权的保有者,不是政府啊,不是学校啊,你要知道,所以家长有教育权,有自由选择教育的权利,这是宪法保障的。但是国家下来订定法律,不谈这一套,因为法律是对道德不道德做规范的;然后是法规,法规和法律不一样啊,这一些规则规条,为了行政,比如说教育,为了教育的行政,为了推行教育,他有一些规则,而有关这个义务,你的孩子必须受基础教育,这一种的规定,他不管道德不道德,你不可以说一个家长不把孩子送去学校就不道德嘛,懂吗?你不可以这样讲嘛,但是一个人杀人放火就不道德嘛,你可以这样讲,对不对?所以没有让孩子去上学不是杀人放火这样子的事情,所以他是法规,是国家推行某一种政策,他必须有的一种手续,懂吗?所以有人说,我们怎么可以不申请,我们不是犯法了吗?我说你这个叫犯法吗?犯法的意思就是你不道德啊,你只是不合法规,那不合法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法律所规定的是永恒的,比如说,损人利己它是不道德的,这是从古代损人利己就不道德,要处罚,懂吗?到了现在,到了将来,损人利己都要受处罚,懂吗?这叫法律,法律规定。至于法规,有没有人说孔子小时候怎么,跟着他妈妈织布时在那里读书,这个没有上学,处罚!没有这样子啊,孔子没有上学啊,懂吗?子贡上学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当当当上课了,赶快上课,当当当下课了赶快下课,没有这样子啊。孔子周游列国,带着学生到处走,那还了得?那鲁国政府不是要干涉吗?没有的,懂吗?(大家鼓掌) 李宁老师你以前当这个体制学校的老师还是当主任还是校长?你想想,你若带着学生出走十二年,这个,政府不管?笑话!(李宁老师:我们那个学校,只要出校只要超过五小时,要被教育局立案)。所以现在就不能出现孔子!呵呵呵(大家笑),所以这叫法规,懂吗?这不是永恒的,知道吗?这只是近代的,近几十年来国家的规定,为了推行教育的规定,以前不是这样,将来可能也不是这样,懂吗?所以这个要分清楚啊。这个家长的头脑很大,所以我跟他说你不要烦恼,你并没有违背道德,你只是为了孩子好,就是你所选择的教育的方法不一样,不是吗?没错!所以,就这样的问题。那,好,你脱离学校了,没有申请,不管台湾还是大陆,台湾是有这个办法,我们不要,大陆是没有这个办法,没有这个法,法规,没有法规,那就没有法规可循,所以这个体制的学籍就没有,那学籍没有就没有毕业证书,那大家就烦恼,那怎么办呢?因为每个人都还是,那家长还是在这个社会的运转的习性当中,他已经有这个固定的认定,认为一个孩子一定要小学,中学,大学,这样子走上来,这才叫受教育。这些都是一种思想的框框,框限,思想的限制,他的心灵并不广大,乃至于他的眼光也没有开放,他也不知道世界走到什么地步,本来教育是什么意思,他都不懂,苏格拉底他没有开学校啊,懂吗? 那,我们又懂得教育的本质,我们现在所做的合符教育的本质,那我们就应该安心。但是家长又不能,又不能脱离这个社会的锁链,这个机器的运转,他不能脱离。所以他烦恼,那这个烦恼,我们也应该通人情,替他解决,其实可以不解决的,但是呢如果不解决它呢,不解决家长的烦恼,我们所能教的学生就比较有限,都一些有高智慧的家长,懂吗?我可以不要啊,我可以不要学籍,懂吗?但是一般群众,群众都是盲目的,盲目,盲从。所以对一般群众,他就不能来,不能来不是一般群众受限制受伤害,是他的孩子受伤害,懂吗?我们是顾虑到这个孩子,所以,要给家长安心。所以我们也就要想一些办法给家长安心,这叫接轨。 那刚才说在台湾我要推动这个“在家自学”,我就有一本小小的册子,叫《在家自学手册》,是《读经在家自学手册》,其实就从台湾开始推动“在家自学”,去催促台湾政府设立“在家自学”法规的,是两种团体,一种是基督教徒,就洋教,基督教,他们资讯比较发达,既然欧美,尤其美国,很多人在家自学,那美国在家自学又有两种,第一种,是宗教虔诚的家庭,他认为在学校里面孩子败坏,不能够遵守基督的教导,懂吗?所以他们要自己教,这一种;第二种呢,是一些知识比较开放的人,他要让孩子学得更多,所以他认为学校教得太少,这种,所以,两种。那么在台湾,是教徒基督教徒,他么也是希望孩子受到基督的教育,所以他们也警觉到,我的孩子不要上学,第二种也跟美国差不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科学人士,学理工的,他们认为要赶快把孩子培养成博学多闻,这样子,有两种。 那么这两种去争取政府公布这个法令,我认为这个法规很适合读经界,所以我就写了,编了一本《在家自学手册》,《读经在家自学手册》,专门发给读经界,我也开这个“在家自学”的说明会,于是在家自学的人数就往上升,现在全台湾,申请在家自学,通过的,一年大概一千人,这个读经占了八百,这大部分都是读经界,所以他们在家自学的审核的这些人,一些县市就比较不开放,他们都共同流传着一个观念,凡是在家自学的,都不给通过,就这样,所以有些县市连一个都不通过,申请几个都不通过,后来大家都不想申请,有人就是迁户籍。在台湾迁徙是自由的,你要迁到哪里去马上就办,三分钟办好,你要从深证迁到北京,三分钟给你办好,深圳人都不用去,我北京有个亲戚朋友,寄在他家,人还在这里,那户籍在那边,这是可以的,自由嘛。所以迁户籍,我孩子在这个县市,我的户籍在那个县市,我就在那个县市办我的申请,我就去那一个地方申请,申请好了,我回家自己教。那台湾是比较自由。那我的《在家自学手册》里面,最近又要新版,重新出版,台湾的基金会就叫我写一个,写一个回答,写一个对家长问题的回答,其中就有这个回答,“在家自学如何与体制接轨”,这个解答,我现在写了一半,其实这个也很简单啦,假如是你们有这个问题,我现在把这篇文章写好了,其实很简单,两分钟就看完了,问题就解决了。接轨的路实在太多了,有各种方式,小学接轨,初中接轨,高中接轨,大学接轨,研究所接轨,研究生接轨,那,不接轨,我推的最高一层就是不接轨。所以没有关系,以后我们老师啊,将来都要养成一个能力,跟家长沟通的能力,有问题可以回答的能力。那这个能力啊,最好是,要自己进修,自己要读读书,我有时在教室看到在读我的文章,那多读就会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学校有印《文集》是不是?王财贵什么文集?那个《文集》大部分还是讲哲学比较多,至于讲读经,尤其是解决这个实际的问题,还是要看《网络回答集》,有没有啊?你们也有啊,你们有没有《网络回答集》?两册很大的,那里面都有,你就去寻找,虽然我不是把它写成整套,但是偶尔会,多多少少都有回答。 年轻女老师问:对,他是这样,这个家长他也明白读经教育的好处,然后呢,他就是说是,或许他有这种打算,让这个孩子从小读到二十岁,但是读到二十岁,他终究有一个最后的,他读完之后,有的是去书院,没有去书院的这些,他后边的路是? 王财贵教授答:对啊,我就讲啊,去读研究生!去读博士啊,自考,自考大学,他如果想走体制的路,你就读研究生,读到博士啊,博士是最高的嘛,读到博士,你如果以博士的身份出现,没有人会问你,你小学读哪里?你居然没有读过小学,不可以,(大家笑)。读到博士就好了,读到博士就不必读小学。 社会的,所有的问题我们都要接受,都要替他想办法,因为有些人是没有时间,或是没有力气想办法的,所以我们要替他想办法,其实讲了讲了他也就,其实他也不是不了解,他故意装作不了解,一直瞎烦恼,这样子,其实他也知道,所以我们还是要再安慰他,说没关系的。那其实他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能够真正从三五岁读到二十岁,他还烦恼没地方去吗?!有些人就是说我就不愿意读硕士博士,你就是博士给我也不需要,有些人就有这个志气,所以那个孩子可能就这样,懂吗?那所以,家长到那也就可以放心了,所以家长这样子瞎操心,孩子还只,孩子还小,有的说,我的孩子将来接轨怎么办?我说你孩子几岁啊?我家孩子刚出生两个月(大家笑),我说才两个月,你烦恼这个问题做什么?真是的!呵呵呵。 所以教育最重要的职责,最重要的这个功效,就是我常讲,就是提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兴趣,就这样。那这个学习,如果你要扩大来讲当然更多啦,进德修业都要学习嘛,德业都要学习,现在我们讲学习,一般家长一听起来,功课好,当然这个也算,也可以啦,安慰家长嘛,你功课好也不错了嘛,你功课好的能力很强,功课就好;就是你学习的能力强,而且有兴趣,往往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他就有兴趣,懂吗?所以总收归为学习兴趣,所以所有的功课要好,应试成绩要好,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与兴趣,而能力与兴趣又收归为能力,所以提升一个人的能力是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责,而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能力,我们就明明看得很清楚嘛,也就是读经嘛。你不读经你用别的方式也可以,但是总不如读经来得快速,还有这个影响的深远,还有他的效能的广大,因为你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好像只有提升他的学习能力,很不容易提升他的品德智慧,而读经不只是提升他的学习能力,就是聪明,一般说的学习能力,他的学习是广泛的,他的学习效能是广泛的,就包括所谓的进德跟修业。所以德性如何提升是很难的,知识提升是可以检查的,也可以用方法的,德性是检查不出来的,也没有固定方法的,你只有熏陶熏陶熏陶,用什么熏陶啊,是用有德性智慧内涵的文章熏陶他,就是如此,而且要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中,让它日渐地去发酵,只有这个办法啦,所以我们读经的办法已经是全天下最合乎教育的原理,最合乎人性的办法,你再也找不出别的办法了嘛。 那一般的家长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的孩子功课要好,赶快做功课,我说多少的学子,一百年来多少的学生已经很努力埋头做功课了,功课还是不好,你的孩子会很特别吗?我问你,每一个家长的孩子,孩子一出生,天天看到孩子就无穷的希望,这个希望呢,顺着孩子越长大,这个希望越破灭,就这样,人生就这样过一辈子。他为什么不老早想,我如何尽这个孩子的本性,各尽,尽其性嘛,尽其性而后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而能尽天地之性,尽天地之性而能赞天地之化育嘛。我们应该想如何能尽孩子的本性,而不是只有一个空乏的,这个空乏的期待,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将来一定怎么样,一定怎么样,这个已经失败一百年的,哎这个,哎这种,这种实验,你就不必再参与了。 所以说我们教他读经是合乎教育的本质,这个我们把道理说清楚,我们一直在说这个道理,让家长清楚了,一个人的人性开发了,那他要走什么路都很容易,你要走应试,应试也很容易,应试就接轨了嘛;那不走应试不接轨,他自己成才。所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成才,所以只要成才,不管有没有文凭,不管接轨不接轨,我们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这样认识的人不多,所以还是要理想现实兼备,让他有,让他有毕业证书;要有毕业证书很简单,功课要好,功课要好很简单,聪明用功就好了,你不聪明你永远没有好的文凭嘛,懂吗?你不用功你也没有文凭嘛,那要让一个人聪明用功,不是让他赶快做很多功课,所以,要功课好不是努力做功课,这是我的名言,要它功课好就让他聪明又用功,用聪明用功来代替努力做功课,那要聪明用功你有办法的,什么办法,就是读经!

5. 洛克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什么

洛克认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权力来自于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他们有义务要在儿童没有长成的期间管教他们”。进而,洛克认为,父母权力也是一种工具性权力:“儿女所需要的和父母应该做的,是培养儿女的心智并管理他们还在无知的未成年期间的行动,直到理性取而代之并解除他们的辛苦为止。”

洛克在教育子女时,又重新强调了父母的权威,是因为洛克潜在的承认,孩子也是一个充满了各种欲望且缺乏理性的个体,如果没有父母的权威当做节制和教育的工具,孩子无法成长为一个有理性且能遵守自然法则的自由社会的合格公民。

洛克并不认为父母的权威是无限的

他认为父母的权力也是一种工具性权力,而非目的性权力,旨在培养孩子的理性与德行,除此之外无其他目的。洛克在《政府论下》中认为:“但是能有什么理由把父母对子女的这种管教责任引申成为父亲的一种绝对的、专横的统辖权呢。

他的权力至多只能采用他认为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应该尊崇、敬礼、感恩和帮助是一回事;要求绝对的服从和屈从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家人之间的情是情,理是理;父母有教育子女的权力,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