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5篇
怎么能当好一个教育者,怎么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呢?我想这是任何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1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等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阅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着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深思。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了这本书,作为人,你是幸福的,作为教师,你是快乐的,作为你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也会非常精彩。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2
终于抱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讲台,满以为课前仔细备课,上课把嗓门放大,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换来的却未必是满意的结果,有时甚至是学生不耐烦的表情,不得不思考什么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抱着这样的疑问看完了《爱的教育》,颇有感触。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不已。这本书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流淌着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师爱,究竟是什么?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教育》翻译者夏丐尊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师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朋友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3
趁着寒假的空闲,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着,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1.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当前我校实施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己掌握知识,并通过生教生,让学生去独立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4
这些天放假在家,看到了不少,听到的也不少,其中最多的也莫过于老师管不住学生的事了。对此心中很不是滋味。
其实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人一样的情感。如果可真你上课,孩子就不把你放在眼里,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教者的深思了。
本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威信,首先你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全体起立时,有经验的老师他不会立即与学生问好的,而是神情严肃地先将目光扫视全班每一个同学的脸,特别是课堂表现不好的同学,停留的时间会略长一些。这也就是要告诉他,老师很在乎你。也正是在你扫视的过程中,班级会立即安静下来,而且全班站姿标准,目光都要向着你老师。在课堂上,我们老师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人们常说,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是的,老师的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上课过程中要随时扫过每个孩子的脸,要随时与孩子形成无声的交流。这样孩子在内心就会有所顾虑:我要坐好,我不能与别人讲话,我更不能做小动作……不然老师会很快注意到我的。如果真有人做动作了,或分神了,我们也不必点破他或批评他。可以立刻让他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让他复制一下你刚刚说的话。即使回答不了,也没关系,我可以为他再说一遍,一定要让他回答出来,并就势表扬他或委婉地说:“你看,只要听得认真,你的记忆力还是超牛的!”你眼中时刻都有孩子的存在,孩子又怎么会忽略你的存在呢?
其次,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其实我们不少老师,见到好成绩的学生是满心欢喜,见到问题学生就整天板着个脸。殊不知,你越是这样,学生越是瞧不起你!而课堂上与你捣乱的正是这些同学。一般情况下,当这些问题学生犯错时,我是不会轻易地在课堂上批评他,而是在下课,或者是发现他有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点时。我总是会找个没人的地方,耐心地说服他。(切忌不可公开化,因为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大多会从情感上攻破他。比如:老师认为你真的很聪明,你看今天课堂上那个问题,你回答的角度比班里的任何人都好,这说明你不笨,你完全能学好!(先让他对你排除敌意)再看,为了你的学习,你的爸妈起早贪黑出去打工,他们容易吗?不为了你,他们也没必要这么辛苦!你看每天我们吃得饱饱的,穿的好好的,每天还不忘给你零用钱,你说你不认真学能对得起谁呢?(当然你必须对学生情况很熟悉)这样让他自己感到很愧疚。如果孩子感动流泪了,那你也便大功告成了。像这样处理,孩子会在内心尊重你的,上课自然也就积极配合你了!
接着,我们老师应该准备好每一节课。现在,我们有些老师对自己上课的内容一点都不熟,上课就看教案,试想他哪有功夫去关注他的学生呢?孩子毕竟是孩子,你关注不到他,课堂时间又那么长,你讲的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自然吸引不了他。他当然只有讲话、做动作了。如果每节课的内容我们都能熟记于心,运用自如,这样你就能时刻关注你的学生。当他做动作,或讲话时,你的目光紧紧地直视他,直到他低下头或脸红为止,这要比“不要讲话了,不要做小动作了……” 要强一百倍,甚至一千倍。
最后,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答题的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随时真诚地表扬与激励他们。课堂上,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尽量让那些基础不好的孩子来回答。答对了,我们老师应该带领全体同学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并借机予以表扬与激励。如:你的反应真快!你的叙述真流畅!你的声音真洪亮!等等。对那些难度较大 或中档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尖子生或中等生回答。每人的回答,我们教者都要相机予以表扬与激励,甚至是夸大的。每节课,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是多个问题。你想想:我回答问题了,老师同学们都会送我掌声,甚至还有许多表扬鼓励的话,心里自然是甜滋滋的。心里一甜,情绪自然就会高涨,大脑皮层就会得到激活,人自然也就聪明起来了。其实孩子本身没有聪明与笨之分,关键是看我们老师们如何去激活了。孩子们都参与到你的课堂上来了,你说你还会为纪律操心吗?孩子在你的课堂上,等到了重视,你说你还会没威信吗?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5
我刚开始做老师时,愿望并不高,仅仅是,一定要努力工作,千万不能误人子弟。为实现这个愿望,我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努力了解学生,尽量结合实际情况探寻既适合学生学习又符合自身工作条件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年的实践可以说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三十多年过去了,学生们都成长起来了,他们各有发展,有不少人成功成才,有所成就,都很不错的。我从学生们的成长中观照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效,感觉自己的愿望可以说基本达成,时时有所回忆,颇感欣慰。
我以为,作为一个教师,其工作成效往往是和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们学业成绩的高下,他们的志趣、爱好、素养和才情的育成,及其健康成长,各有发展,成功成才,与教师的指导、培养和激励有相当大的关系。学生们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满意度与教师对教育工作、职业、事业的愉悦度是呈正相关的。
我正是从学生们的质朴的话语中逐步地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教书育人的意义之所在的。
我教过的一个自高中毕业后已分隔十多年不见、留在北京工作、在我后来赴北京开会期间自驾车3个多小时赶来与我相见的学生,见面后,她满怀深情地对我说,她自小学、中学到大学,接触过这么多老师,而给予她最大影响的,就是我。她的话使我深深感动。她又说,“老师,你还记得吗?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对我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十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我实在不记得我说了什么话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但也不好意思问她到底是哪一句话,免得她会认为,对我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你居然不记得;我只是笑着看着她。过后,我仔细地反复地多次回想过,仍然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一句话;不过,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可以肯定是那时我在一所地区重点高中作教师到她县里招生面试她的时候,或许是,面试结束时,她问我,老师,我能录取吗?我也许对她说了,相信自己,你会成功的!这一句话,凡是这样问我的同学,我一般都是这样回答的。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我不会也不可能作别的什么回答,不可能说别的什么话。而这么一句话,竟然这么多年一直激励着她,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
另一个是我刚参加教育工作不久在一所乡下中学任教时教过他一年语文课、而后近二十年未晤、现在自治区一所高校任教的学生。最近,我来南宁办事,他开车到车站接我而聚晤。在相谈中,他说,原来他的语文基础很差,因为我给他们任教语文,使他爱上了语文,喜欢练写作文,后来,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我办完事后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感谢他对我的接洽。他发回一条短信给我,开言就说,“能做你的学生,这是我今生的荣幸。”这学生的话语同样使我深深感动。我又给他回了短信,衷心感谢他和同学们当年给予我的支持和配合,我说,是你们的努力和配合才使我的工作有了成效,你们刻苦钻研,茁壮成长,既成就了自己,同时也成功了老师。我深深地感谢你和同学们!
我确实时时感念学生们当年对我教学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说,自1981年至1993年,我在乡下初中、高中,到县重点高中,再到地区重点高中,先后在几所学校担任一线语文教学十多年,无论是任教初中生、高中生,非毕业班、毕业班,还是补习班,我一直遵循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着重在作文教学上实行“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每周一次(而不是两周一次)作文后,我用一节语文自习课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本人自评、同学互评、语文兴趣小组评审、教师巡查简评”,从而完成作文评改的做法。此项做法得到学生们的积极支持,坚持了十多年,效果一贯很好。很多学生就是通过此项做法由原来害怕作文变成了喜欢作文,进而喜欢学习语文,进而促使各学科学习都明显取得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们学业进步,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健康地成长起来。而我通过作文教学改革逐步地参与和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活动,如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倡导学生自觉实行每天十分钟百字短文等,有力地促进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成长。在所有这些教育教学改革尝试上,学生们无不给予我莫大的支持和配合,这些活动都取得了显着成效,促使学生们有效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全面发展。很多学生在多年之后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生活时,纷纷肯定这些做法和活动对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我正是在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下,努力实行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工作密切结合,数十年如一日,长期践行实践、学习、研究、成功的成才之路,厚积而后发,促使我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了新的飞跃。自2002年至2009年,经过长达八年的两轮自治区教育科研A类课题实验和研究,我和同事们、教师们一同创建了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创建了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促使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新教法、小高地、高质量,成为当地教育科研和课改工作的知名品牌和鲜明特色,被国内教育专家称誉为“玉林形象”,从而促使我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这些成绩和成功,当初确实是叫人连做梦也不可能想得到的。谁曾想到,这末一个极其平常的一介书生,这末一个来自乡下的普通教师,在年届六旬之时,居然能达到如此超乎想象的“梦想成真”!
后来,在大家热情洋溢地叙说“中国梦”、述谈梦想、理想、愿望、希冀的时候,也有一些年轻教师问过我,老师,你的梦真好,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么美好的教育梦呢?
我后来也反复地想过这个不怎么好概括的问题,是啊,该怎么做呢?我曾经做了什么呢?是怎么做的呢?后来,我终于慢慢地想得有一点儿明白了。
我想,身为教师,要实现美好的教育梦,有几点可能是必须的。
一是要有工作责任心。这个责任心就是对于学生的爱心的体现,要具有爱心、责任心,认真工作,自觉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二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激励学生。师生互尊互信,就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发展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取得点石化金、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努力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想方设法,探寻既适合学生学习又符合自身工作条件的教育教学方法,锐意改革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探寻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就必定可以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不断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四是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把自身的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研究的过程,不断学习和应用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反思、改进、总结、提高。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学得更好一些,发展得更好一些;同时,这些教学成效也就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科研的成果。
做到这样,学生们看到老师关爱他们,尊重他们,辛勤工作,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教学得法,他们就会更加奋发刻苦,密切配合教师的教学,做到教与学互相协调,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教学成效就会更加显着,从而达成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这不就是美好的教育梦吗?
当然,还应该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身教重于言教。我的一些学生后来常常说到一件事,说我当年在乡下中学任教时,每天早上,在学生早读之前,我总是独自一人先回到科室里用普通话大声练习朗读课文。学生们说,他们看到老师比他们还勤奋,深受感染。他们在早读时就更加大声地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也读出感情来了,普通话的语感更加强了,也更加喜爱学习语文了。其实,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作用。因为当时在乡下中学,大多老师是在用本地方言上课;而我认为,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应该学习用普通话上课。因此我必须自己先练习,先读,多读,大声读。有读不准的,就多查字典,多正音,也多向读得准确的同学请教指正。没想到,这么做对同学们也是一个感染。而我坚持下来,至少我也能说普通话了。自己的普通话有进步,同时,促使学生们学得更好。老师勤奋,学生们就更加发奋,这就是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吧。
回想起来,我的教育之梦,就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其实,老师们只要有心,谁都可以做。我相信,只要做到持之以恒,谁都可以做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