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减负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扩展阅读
怎么找到动漫第一手消息 2024-11-14 11:33:52
五一游玩防护知识大全 2024-11-14 11:28:51

教育减负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4-11-12 10:35:29

‘壹’ 教育减负政策的利与弊

教育减负政策的利与弊如下:

一、利益

1、使得教育培训机构不再那么猖狂,开始规范化,各种奇葩现象开始减少。艺术类、活动类培训机构开始增多,如篮球、足球、钢琴等等。这有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做一个健康和谐的人,而不是“书呆子”或“巨婴”。

2、在社会工作过的人都会知道,教育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条件好的家庭会努力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精英更精英,糟粕更糟粕”。而条件不好的家庭只能拼命追赶,寄希望于分数,不断增加教育负担。一旦不控制这种情况,那么社会阶层化趋势更加严重,社会矛盾会更加突出。

2、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等。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学生、学员、受众等。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包括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指作用于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等。

‘贰’ 教育减负政策的利与弊

前几年教育部推行了教育减负政策,当时社会上争议非常大,我们普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某人要搞阶层固化,让穷人家的孩子放学之后到出玩耍,富人家的孩子可以花高价请私人教师,这样就可以在学习成绩上远远的拉开穷人家的孩子,从而在大学教育上实现某种程度的固化。
这样想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而且在中国也确实出现了富裕家庭比贫困家庭有更大的机会被名校录取的现象,前几年还有一篇比较火的帖子就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大体内容就是一个做了15年的中学老师经过观察发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中考结束后,学校5个排名前列的孩子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位老师由此得出结论直言不讳地说,“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这个结论当时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按照这种说法,中国名校的大部分录取名额已经被富毫家庭提前预定了,这时候教育部还火上浇油,搞出一个教育减负政策,难道教育部已经被富豪们控制了,变成了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答案当然是:不是。像天朝这种组织结构,对商人干政是严防死守,教育部怎么可能会被富毫控制,变成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教育部这样做当然有自己充足的理由。

那教育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教育部的作用,明白这个机构到底是干嘛的。
教育部的作用是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再具体点就是教育部是负责教育公平的,减负的作用也是为了教育公平,在国家的宏观层面,无论什么资源都是有限的,例如财力,军力,教育资源也是这样,教育的顶层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培养各行业的顶级精英,另一个是培养合格的劳动工作者,第一个培养各行业的顶层精英,这个培养非常困难,也没有什么太明显的规律可循,一般都是培养足够多的人,然后这群人中一般都会出现一小部分的精英。另一个就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这个是可以大量培养的 ,一般接受过传统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些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而我们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明显偏难,举个例子,例如你去做一个小商贩,只需要小学数学就足够了,我们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却把你培养到了微积分水平,这个其实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你学的这些东西,你自己可能并不感兴趣,而且生活中也用不到(假设)。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阶层更加固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而且地域面积也很大,有很多人并没有出生在教育资源充足的北上广,大多数人都是出生在农村或者小县城,小时候孩子都比较贪玩,大部分农村的家长也因为自身的原因,对教育并没有那么重视,而且小地方教育资源也确实不如大城市,如果我们国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把课程难度提到很高,城市的一般家庭都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加强孩子们的学习,而农村因为经济问题,教育环境问题大部分人并不会给孩子报辅导班,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试卷出各种难题,农村的孩子会远远不如城市家庭的孩子,导致能考上高中的农村孩子寥寥无几,这将堵塞农村孩子的上升之路。这就是国家减负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减小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难度,降低区分度,给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条上升之路。
高中阶段,孩子的心智一般都比较稳定成熟了,这时候再加大教育难度,选拔出社会上真正有天赋的孩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虽然在这种情况下,中产家庭还会有一些优势,例如给孩子报辅导班或者请私人家教之类的,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学来弥补差距,在孩子心智成熟之后一较高下总比在孩子还处于懵懂期一棍子打死要强得多。
既然减负是一件好事为什么遭到了如此多的反对呢?抵制教育减负的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蠢,一种是坏,前一种人人云亦云,看到别人抵制,我也要去抵制,这种人占绝大多数,另一种人明明知道教育减负的目的,却仍旧要煽动情绪,号召别人抵制教育减负政策,这种人很坏,他们内心深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要教育增负,然后自己凭借着自己的优势资源,达到在教育上阶层固化的目的。
虽然道理如此简单,但仍旧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尤其是那些中产们,早年他们通过教育实现了阶层上的跨越,如今还想要通过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再上一层,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们已经达到了中产阶层。往上走的通道已经非常窄了,从中产阶级到资产阶级能够跨越的人比例估计在千分之一,如此狭小的上升通道绝对不是仅仅通过教育就能实现的,这还涉及到了历史发展大势和运气等等非常玄学类的问题。退一步讲,中产阶层的孩子或者说985大学毕业的父母们,你们的孩子真的有这个天赋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再上985吗?今天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几乎不可能,聪明这个玩意现在也没有找到规律,这东西不像是遗传得来的,更像是随机出现的,985的父母生出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再说一下有钱人这个问题,有钱人在社会上属于极少数,说实话教育减负政策对他们的影响几乎等于零,他们本身有太多的资源,想让孩子上学可以请私人家教,顶级老师,在经济上对他们而言毫无负担,即使他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天赋,它们的阶层依旧很难滑落,因为他们掌握了太多的资源,只要自己不主动作死,他们可以长时间保持自身的阶层。
那中产阶级的难题怎么解决呢?To be honest,这个问题无解,在全世界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中产阶级大部分认为自己是普通人,然而国家认为你不是普通人,相反国家认为你们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国家层面是不可能帮助你们跨越阶层成为大富豪的,就算想帮也帮不了,国家目前只关心那些月入不到一千的真普通人。
因此中产们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明确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的定位,大概把自己想象成家庭里的中年人,孩子老人都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只能悲催的靠自己。还要接受一个现实就是你的孩子一出生可能就决定了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各方面都没有出彩的地方,和普通孩子一样喜欢吃喝玩乐,对学习,高科技神马的并不感兴趣。
而且你要明白什么一代更比一代强,教育改变命运都是对社会最底层而言的,对你们而言根本不成立,如果真希望自己的孩子一代更比一代强,我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生几个孩子,投资一个孩子的成功率确实超级低,多生几个找到那个相对出色的重点培养,或许能够实现传说中的阶级跨越,如果生的几个孩子都是那种普通人,没有那种出色的,那就认命吧,毕竟普通人才是这个社会的常态。

‘叁’ 如何给学生“减负”

减负这个事不光是教育战线的事,是整个社会的事。减负、负担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努力。减负,从哪些方面减?要从以下几方面减:

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提高教育素养,不要听信那些似是而非的理念,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办事,让他们健康成长。

‘肆’ 你对学生减负增效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应该说,给中小学生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效解决好减负难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积极寻求对策。
1、端正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背后,是教育观、人才观等问题,它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所以端正思想的对象是全社会,而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这个对象如果把握不准,一切可能都成纸上谈兵。真正能够让学生减负的是社会,特别是社会的用人机制,所以如何看待人才,是能否将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显然是不同的,如果人才标准整齐划一,导致的结果不是人才的巨大浪费,就是人才的极度稀缺。为什么我们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却制造不出最先进的产品?是因为我们缺少熟练使用机器的工人,缺少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思想,缺少对这类人才培养的机制,更缺少尊重和正确使用这类人才的社会环境。另外,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成才观念今天仍有巨大影响,许多家长的价值体系中只把成功理解成就是做官或者有份好工作。很少有家长清楚地考虑一下根据孩子特点帮助选择成才之路;很少有家长在考虑孩子的未来时认真地想过他是否会有快乐的人生,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强烈的成功焦虑症,使得孩子在背负社会压力的同时还得承载家长的压力。因此只有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端正思想,务真求实,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才能真正屏弃封建的人才等级观念,才能遏止社会上盲目追求高学历、只重文凭不重能力的虚荣攀比的用人之风,才有可能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从源头上切除学生过重负担的制造点,减负工作也才有可能真正产生实效。
2、强化政策导向,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少不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减负问题也如此。政府要从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从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加强对教育及相关问题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在教育机制、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社会用人机制等方面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营造有利于减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从而真正解放学生,使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生机和活力,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证。
3、完善考试制度,建立多种形式并举的升学机制。一考定终身,单一的升学考试制度伴随了我们多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制度为选拔人才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尊重人、关心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看,单一的选拔性的考试制度既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体现全体学生公平发展的权利,它是导致学生过重负担的直接原因,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明确讲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切实际的政策导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有力抓手和根本措施之一。
4、实施新课程标准,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过重负担最显性的表现是作业多,导致作业量偏多的关键原因是教材的繁、难、偏、旧以及考试的偏题、怪题、难题。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想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的学习,更多地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中的体验、领悟,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获得,注重学生的个性弘扬与创新能力,在生动活泼中发展学生,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变负担为乐趣。
5、改革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估体系。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仅仅改革考试制度而不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显然是不够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够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教师、学校滋生功利主义的温床。正是我们对教师、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上过分地强化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才导致教师和学校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如何让学生取得一个好分数上而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人、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应具备的其他素质的培养,进而又把这种偏激的追求化作了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所以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就必须对现行评价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科学评估体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文所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更多的偏重于以人为本的角度,更多的着眼于跳出教育看教育,试图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给减负问诊把脉。其实进一步深化教育内部改革,重视基础教育的投入,扩大高中段招生规模,改变家庭教育观念等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之一,这里不再赘述。
6、学生在情感方面,两性方面认知不到位,忘家长老师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7、减负意味着对自己孩子和学生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