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学生都集中在网上哪里呢
大学生主要还是集中在自己的社交群、贴吧等公众场所。
自己在这些地方发的消息,基本都可以很快得到同校校友的回复,可见大学生数量是比较聚集的~
社交群:
大学生基本人均一部手机,我的很多室友甚至拥有三部手机。
既然大家都有手机,社交群往往就是最主要的网络交流场所,班级群、学校群、老乡群、专业学习交流群,在我加入的所有校园群里,只有专业学习交流群不活跃,其他群只需要10分钟就能到达99+消息。
虽然大学网络论坛里大学生很多,但是消息回复速度往往不及社交群。
有急事的话尽量在社交群里提问,很快就可以得到解答~
❷ 国家教育部官网
国家教育部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要职责如下:
1、拟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并监督实施。
2、负责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负责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
3、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负责义务教育的宏观指导与协调,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制定基础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文件,组织审定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指导全国的教育督导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指导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监测工作。
5、指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制订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教学指导文件和教学评估标准,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职业指导工作。
6、指导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承担深化直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责任。制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和教学指导文件,会同有关部门审核高等学校设置、更名、撤销与调整,负责“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和协调工作,统筹指导各类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指导改进高等教育评估工作。
7、负责本部门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参与拟订教育经费筹措、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负责统计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8、统筹和指导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协调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援助。
9、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及国防教育工作,指导高等学校的党建和稳定工作。
10、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11、负责各类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和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参与拟订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导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12、规划、指导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协调、指导高等学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工作,指导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建设,指导教育信息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13、组织指导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划、协调、指导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开展与港澳台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14、拟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制订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制订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和普通话师资培训工作。
15、负责全国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国家的学位制度,负责国际间学位对等、学位互认等工作。
16、负责协调我国有关部门开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合作,负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及相关机构、组织的联络工作。
17、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2)国防教育网课怎么看总时间扩展阅读
教育部司局机构设置如下:办公厅、政策法规司、发展规划司、综合改革司、人事司、财务司、教材局、基础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教育司、教育督导局、民族教育司、教师工作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
科学技术司、高校学生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巡视工作办公室、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司局机构设置
❸ 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教育就有哪些形式
1937年7月7日,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随着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 在根据地内,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 为了使一切文化教育工作适应抗日救亡的要求,毛泽东在芦沟桥事变的前两月以及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曾多次指出必须实行国防教育政策。他认为这是全民族的紧急任务之一。因此,“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他指出的抗战教育政策就是:
“第一、 改订学制, 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
第二、创设并扩大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
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
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作了《实行国防教育政策,使教育为民族自卫战争服务》的决议。各抗日根据地都遵照这个决议实行国防教育政策。
实施国防教育政策,就是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培养具有民族意识、有胜利信心、有战争与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抗日国民和抗日干部。为此必须贯彻执行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须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发动人民自己教育自己、实行以民教民的新方法。同时,还必须建立文教统一战线,广泛吸收一切赞成抗日的知识分子,参加抗战救亡工作,参加抗日根据地的文教建设工作。
抗日战争和各抗日根据地建设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军政干部,故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党就着手开办了许多干部学校。如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大学、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以及华北联合大学、白求恩卫生学校等等。另外,还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办了许多训练班。这些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的培养目标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具有下列一些共同特点:①教育工作密切为抗日战争服务,所有学校都实施国防教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抗战实际;②强调理论与实际联系,学生除学习外,还参加实际工作,参加群众工作,参加生产劳动;③教学采取讲授、自学、讨论、辅导、个别帮助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④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打成一片,共同参加生产劳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是完全新型的学校。这些学校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质量好、数量多的干部。为满足抗战和建设的需要作出了巨大贡献。
干部教育
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改革发轫于干部教育。从1941年5月毛泽东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演讲, 同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1942年 2月毛泽东作 《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的演讲,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以及1941年 9月11日《解放日报》的《打碎旧的一套》社论和1942年 1月13日《解放日报》社论《教育上的革命》相继发表后,干部教育就开始作彻底改革的动员和准备;到了1942年 4月以后的整风学习时期,这个改革就形成为一个巨大的群众运动。这时群众教育也开始酝酿进行全面的革新。
为了突出干部教育的地位,中共中央提出了“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 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的方针。“干部教育第一”成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口号。在干部教育中,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对在职干部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求各级组织加强对在职干部学习的领导。为了加速培养军事和建设需要的大批干部,除了继续办好各种专门的干部学校以外,还规定中等学校和高级小学为干部学校性质的学校,同时还大量设立地方干部训练班,以培养中级与基层干部。群众教育贯彻执行“民办公助”政策。“民办公助"政策,就是根据群众的需要与自愿原则,发动群众自己办学,实行以民教民。政府在方针上加以指导,在物质上给以一定的补助。“民办公助”政策的施行,提高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推动了群众教育的迅速发展。
成人教育
在成人教育方面,各抗日根据地都广泛地开办民众学校和其他识字教学组织,大力消灭文盲,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使他们积极参加支援前线的工作。
各抗日根据地在积极恢复、发展小学教育的同时,还进行了小学教育的改革工作:改革旧课程,减少不必要的科目,增设了军事训练、政治常识等抗战需要的科目,编印了适合抗战和生产需要的教材。同时,还组织青年儿童参加站岗、放哨、送信、募捐等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外的各种生产劳动。
在抗日战争初期,党和根据地政府在恢复、改造和发展教育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1942年整风运动以前,由于受了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思想影响,教育工作曾经一度产生过旧型正规化的偏向。例如,小学教育因不考虑根据地农村分散和经济落后的特点,开始执行强迫义务教育,继而合并学校,实行“正规统一"的办法,反而限制了儿童入学。成人教育也因强调正规,强制青年成年人住校学习,因而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这些偏向后来在整风运动中得到了纠正。整风运动为改造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好了思想准备。
成人教育主要是农民教育。群众根据当时农村分散的特点,结合当地斗争和生产的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切身利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识字班、识字组、夜校、冬学、个别教学、炕头教学、“送字上门”、巡回教学等等。教学内容也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教材可以根据群众需要自行编写,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从贯彻“民办公助”政策后,民办小学有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些小学里,群众还创造了适合当时抗战形势和农村特点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克服了旧型正规化的毛病。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由群众自己来决定。它的形式很多,各有特色。以陕甘宁边区为例,大体有以下几种:①群众自己办,自己管,自己教的学校;②由群众中积极分子倡议,经政府积极支持和帮助而办起来的学校;③在识字班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学校; ④新式的巡回学校; ⑤旧式轮学和家庭学校等。其中有的是全村男女老幼分班学习的一揽子村庄学校。这种学校,不仅是教育儿童的场所,同时又是一个村宣传、推动、组织文教运动的中心。在文化教育运动中,教师和学生经常深入群众,帮助群众开展识字运动,出大众黑板报,成立读报组,既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教育运动的发展,同时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自己。陶端予、桑文义就是在这个文化教育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的代表。
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实行“民办公助”政策,克服物质上的种种困难,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因时因地制宜坚持办学。在游击区,由于对敌斗争剧烈,群众还创办了抗日两面小学(抗日伪装小学)和抗日隐蔽小学(地下小学),教师根据形势的发展,采取各种办法,坚持对儿童进行反奴化教育。(见彩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在教育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内这些经验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充实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