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听方张松老师讲学
【写在前面】这是前些年写的一篇文章,一直觉得不甚满意。修修改改后今在这里发文。
听方张松老师的专题讲座,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美的享受。置身其中,会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非常认同、接纳方老师独具匠心的观点,并且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实用知识。事实上,这更像是一种愉悦心灵的洗礼。
初识方张松老师,差不多是在十四、五年前。那一次,我作为杭州市初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在杭州保俶路实验学校学习进修。其间,方张松老师曾给我们作过一次专题讨论。那个时候,他是浙江省教育厅研训部主任。第一次给我的感觉是,“他就是一个高中老师”,和我们身边的同事没有任何的不同,更找不出“正常情况下”特有的那种“官架子”。其貌不扬,放在人群中,肯定一下子就找不到他了。但他敏锐的反应、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言语,还有他与众不同的“一家之言”,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或许是缘。在时隔多年之后,我有幸再一次聆听方张松老师的专题报告。
这一次,方老师是应辅导学校之邀,专程来我们这里,对全体教师进行“理想课堂”的专题讲座。听到这个消息,欣喜之情情不自禁溢于言表。
他的观点,总是那样的别具一格。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同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而方老师开门见山地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简洁明了的“概念”——“所谓‘理想的课堂’应该有几个要素,而我认为最关键的要素,‘理想的课堂应该而且必须是 简单的课堂 。’是一个‘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的过程的课堂”。方老师认为,一个老师,如果能用最简单的办法,让学生领会并掌握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教师,绝对属于教师队伍中“绝顶高手”。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老师,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上课过程中,生怕自己的学生听不懂、不理解,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唠叨。殊不知,在这种重复的唠叨中,“精彩”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所谓的“简单”,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简单”。“简单”源于“不简单”。而这个“不简单”,是指教师必须认真把握教材,认真研究学生,并具有较强的教学智慧等等。这里所说的“把握教材”、“研究学生”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或文字中的几个字,没有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功力,一般是难以做到的。
当然,“简单”并不仅仅只是把教学内容给“简单”掉了。事实上,作为教师,如何落实“双基”还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双基”没有落实,那其他的一切也就不需要多说。
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比方说,“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有厚度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关于落实核心知识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会提问的课堂”。等等。每一个观点,方老师都能他的博学、用他的睿智,给予了充分而又翔实的诠释。很多老师禁不住赞叹:什么是“专家”?像方老师这样的,就是专家。
仔细想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失。尽管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的注意、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想,可往往觉得,这种问题并不是我辈可以解决或能够解决的,所以,所谓的“反思”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思”这一层面上,而没有更进一步的去想想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听了方老师的报告以后,豁然感觉到,其实这所有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以“做好一件小事”的态度去对待,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以前的很多困惑、很多迷茫,在听了方老师的报告以后,茅塞顿开。这不能不说是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思路,一唯的埋头苦干,就算干一辈子或许都不可能有什么成绩。“ 人,其实不需要空怀大志,很多时候,只要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面前的一件小事,那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教学工作也一样。 ”是啊,很多时候,能用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如果还有这种向方张松老师学习的机会,我想我是不会放弃的。
B. 做专题讲座还是作专题报告
在正式的场合中,“做专题讲座”和“作专题报告”都是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们的意思比较接近,但略有不同。
1、做专题讲座通常指的是在学术或专业领域内,就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探讨,旨在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或推动研究进展。讲座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授课、在线直播或录播等,其目的是让听众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该主题,并有机会与主讲人进行互动和交流。
2、作专题报告则更强调对某一主题进行汇报和展示,可能是以演讲、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呈现。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研究进展、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政策建议等,旨在向听众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或研究成果。
3、图表和数据:在专题报告中,需要使用图表和数据进行说明和展示,以便更直观地呈现研究结果和结论。参考文献:在专题报告的末尾,需要列出参考文献,以便听众或读者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
4、口头表达:如果是口头报告,需要准备简洁明了的开场白、主体内容和结论,以便听众能够快速了解该主题的重要性和价值。互动环节:在专题报告过程中,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如提问环节或讨论环节,以便听众或读者能够与报告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C. 2012年党委中心学习组专题报告主讲内容:1-3期
在2012年的党委中心学习组专题报告中,共分为三期,每期的主题内容丰富,为参与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和探讨的宝贵机会。
第一期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要",由中央党校的侯少文教务部副主任、教授担任主讲。他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原理,帮助大家从理论层面把握其精髓。
第二期的报告转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同样由侯少文教授主讲。他以专业的视角,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沿革、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为听众提供了对中国道路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期,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林崇德教授主讲"加强品德塑造与社会公德建设"。他强调了品德塑造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倡导通过提升个人品德来推动社会公德的进步,引发了参与者对于道德教育的深入思考。
这些专题报告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知识,也对参与者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提升理论素养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 急求一篇法制教育讲座的听后感!500字以上。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如何抉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让自己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因此,为了增强我们青少年的学法、普法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为我们作报告的是我校法制教育副校长纪荣利老师。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很多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是法律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纪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案例:某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利用网络传播犯罪方法,从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某仅仅是一个在校学生,一个未成年人,却犯了罪。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犯罪的呢?纪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不听家长、老师的教诲,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弱,以至于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偷盗、吸毒、贩毒等,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知道了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我想,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酿成大错时后悔已经晚了。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甚者把自己的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这最美好的时间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过,会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青少年犯罪,不仅毁了自己,而且会“连累”到自己的家人。家人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就算是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荒唐事”来。所以,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
预防违法犯罪,首先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守法。我们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次,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增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己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第三,在交友方面,更要增强判断力,谨慎交友,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心灵教诲,为我们青少年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应牢记其中的道理,努力学习,好好做人,让自己的生命之船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指导教师:陈克峰)
(新闻录入:lwrbhxl 编辑:lwrbh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