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该如何应对
在农村进行家庭教育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有很多农村的家长,平时都会外出打工,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而家长好不容易呆在家里面,也不希望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的尴尬,所以说就会选择去好好地对待孩子。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又感觉孩子的身上矛盾非常的多,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三、总结。
如果父母真的是跟孩子聚少离多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家里面的长辈去照顾到孩子身上的一些坏毛病。这些坏毛病一定要让爷爷奶奶和长辈让他们进行改正,这样的话,才能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我们也一定要及时的去跟孩子老师进行联系。
⑵ 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农村初中任教近30年,亲历了很多孩子叛逆期的种种表现,也对一些孩子的家庭做了一些了解,发现影响农村孩子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家庭教育被众多家长忽视,为此,我从一个老师和一个母亲的角度,谈谈我对农村孩子的家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走出家教误区
1.把教书育人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
我当班主任20多年,经常遇到家长说这样的话:老师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靠你们老师了,我们当家长什么也不懂,更辅导不了什么,现在的知识太难了......目光中流露出诚恳,言语中透着无奈。他们认为自己文化水平浅,就不能教育孩子了。的确,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但家长们往往忽略了“育人”的任务很大一部分是应该由家长完成的。这一点,北京大学教授于丹曾阐释过:家教,就是家风的传承,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家教。所以做父母的首先要懂得孩子品德的形成决不能只靠学校,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2.隔辈亲将溺爱当做爱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只有这一个宝贝疙瘩,自然都对其悉心照顾,宠爱有加。孩子养尊处优,俨然一个“小皇帝”。特别是现今农村家庭很多家长外出打工,这几年农村的留守孩子越来越多,单亲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他们多数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老人们不但在生活上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务,更无视孩子身上渐渐滋长的缺点,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隔辈亲的那种疼爱与娇惯变得毫无原则,一味的护短。作为教师即使与其家人沟通,也多数得不到家长的充分重视,从而造成孩子心理方面不健康的表现越来越明显,致使很多留守孩子到中学后,叛逆和偏执的表现格外突出。
3.用金钱代替爱
现在孩子的成长要接受太多的考验,有很多农村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推给了学校,自己认为不缺吃、不缺喝给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爱,许多中学生穿名牌衣服,带名牌手机,从家到校本来不远,有事老师会及时通知家长,不管老师怎样强调到校带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的,家长们还是不以为然。这一点单亲家庭表现尤为突出,为了弥补缺失的父爱或母爱,他们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的物欲越来越膨胀,对学习也越来越没兴趣,原本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应早当家的孩子,却变得蛮横、霸道。这种用金钱代替爱的方式不知不觉中侵蚀了孩子健康的心灵。
二、应给孩子什么样的家教
1.懂善恶
我儿子在四、五岁时,一次去姥姥家,见一群小鹅崽儿毛绒绒的特别好玩,趁大人不注意,将它们驱赶到一个石头堆中,搬开石头砌一个小窝,把五只小鹅全部放进去,然后离开去玩别的了,等大人们发现时,小鹅已经憋死了三只,这时孩子的姥姥没有因为鹅崽的死而生气,却一个劲的因为外孙的淘气而开心的大笑。孩子本来有点害怕,因姥姥这一笑,也肆无忌惮的用棍子抽打死了的鹅崽。当时我就抓住这个契机,把活蹦乱跳的小鹅崽与死去的放到一起,让他观察小鹅活泼可爱的憨态,感受生命存在的美好,对比两只僵硬的身体,让他懂得是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了两个小生命不能长大,不能和同伴一起玩耍,就像他和小朋友一样......说着说着,孩子不再笑,眼里开始出现了泪花,我知道他听懂了,这样的事情将不再发生。其实我们每个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只要家长们抓住契机,适当引导,那么,那些残害生命并将视频发到网上,面对自己的同伴即将溺水身亡却笑着用手机拍摄的事情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2.讲诚信
我们这一代是听着“说谎的放羊孩子”的故事长大的,我的父母都没有文化,但他们知道最朴素最浅显的道理:一定要教育孩子诚实。而现在的孩子从小不缺故事,家长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故事。其实孩子撒谎当家长的是不难发现的,但由于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给孩子撒谎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宽容。小孩不懂撒谎的危害,他会为自己欺骗大人成功而沾沾自喜,为自己战胜大人而又成就感,久而久之撒谎成性,人无信而如何立世?要做到这一点,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树立诚实做人的榜样,孩子好模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为培养孩子诚实做人,做爸爸妈妈的要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3.敢担当
担当就是责任感的具体体现,造成孩子缺乏责任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自身的溺爱和包办教育造成的。很多家长都片面地认为,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要无怨无悔地付出。只知道为爱牺牲却不懂得要求回报的“伟大”家长们,结果换来的却是孙子舍不得让奶奶咬一口冰棒。家长要想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就应该让孩子在家庭中担任起一定的角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农村家庭有土地,活儿也比较多,试着让孩子尝试一些劳动,要让孩子明白,做好自己的事情还不够,还应该帮助家里分担一些事情,因为他还是家庭的一员,他有责任为家庭尽一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敢担当、不逃避责任的人。
总之, 孩子的成长是一项工程,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完成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是首位,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的孩子不管取得怎样的文化课成绩,我们更希望他们知礼仪,明是非,懂孝廉,敢担当的人。家庭生活中处处有教育,希望农村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足够的认识,学校能够通过家长会对家长们进行家教艺术指导,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⑶ 如何改变农村学前教育教学条件简陋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问题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重点支持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尤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对进一步发展、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设施不完备,达不到标准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较城市而言较少,很多学前教育机构场地简陋,硬件设施不完善。据统计,2006年在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比城市学前机构在读儿童数量多一倍,但是农村幼儿园的建筑总面积却比城市少了将近一半,严重影响了农村儿童身心的发展;部分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校舍简陋,建筑质量不达标,由于幼儿园数量不多,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这种幼儿园中就读,对农村儿童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幼儿园数量较少,许多家长需要把适龄儿童送野销掘到临近村庄或者镇上就读,对校车需求量大。很多幼儿园校车达不到国家标准,加之有的司机责任心不强,校车事故频频发生,令人堪忧。另外,由于收费不高,经费不足,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内部教学设施和儿童玩具严重不足,有的幼儿园教室内仅仅只有几套桌椅,没有适合教师讲授的辅助用具,这种硬件设施的缺位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许多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规章制度设置不完备,或虽然制定了但却形同虚设。一些民办幼儿园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虽然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张贴了各项规章,由于校方人员风险意识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并没有将该规则付诸实践,导致在学前教育管理中存在各种潜在危险。一些学前教育机构没有设立医务室,每日的健康检查也流于形式,在午餐制作上偷工减料,达不到标准,这些都有损于农村儿童的身体健康。此外,在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随意性大,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语文和数学课程是必修课,但是音乐、美术、手工等综合性课程许多农村幼儿园没有开设,或者偶尔开设。农村儿童往往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只学到了小学预备课的知识,其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培养,阻碍了农村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教师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不高和教师待遇差三方面。2007年,城市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师幼比例为1:9.2,而同时期农村地区的师幼比例还远不足城市的三分之一,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多为中专或高中毕颂核业,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前教育培训,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教学方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在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中,取得幼师教育资格的教师所占总人数的比例甚微,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斗升发展相对落后,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待遇与城市差距大,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不高,发展空间小,这种情形导致了农村地区教师流动性大,学前教育不稳定的现象。没有良好的老师做引导,农村学前儿童受到良好教育的目标便失去了根基。
(四)政府管理不到位
经过几次改革,我国把学前教育的管理权下放到了地方。农村学前教育实行乡办乡管、村办村管的模式,附属在小学的实行乡、村办校,而业务则统一有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管理。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不明、责任不清的情况,一些部门推诿责任,导致管理体系的紊乱。地方政府事务繁多,学前教育又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行列,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对学前教育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如今,农村地区的民办、乡办幼儿园为学前教育机构的主体,都以盈利为目的,由于政府的管理缺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恶性竞争得不到有效管理,阻碍了其有序发展。
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优先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国家鼓励借用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但是这一政策在农村地区很难走通。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低,在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家庭对儿童学前教育的学费都比较拮据,更何况出资办学,在农村单纯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是行不通的。鉴于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当成为该地区办学主体,通过财政投入的方式支持学前教育的开展。一方面确保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比例,改善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学环境,更新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积极开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此予以财政补助,通过多渠道来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保证农村儿童“有学上”,努力达到“上好学”的标准。
(二)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实现办园规范化
民办、乡办学前教育机构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主体,大多以盈利为目的,作坊式模式倾向明显,管理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定期对学校的安全制度、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饮食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教育机构的开办人员进行普法教育,确保农村学前教育能够安全有序运行。进一步落实校车质量的统一标准,对校车司机进行统一培训,保障儿童上下学的安全。校方应当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依据有关政策制定相应的规章标准,积极配合政府的宏观规划,使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完善教师的准入制度,要求教师取得幼师职业资格。其次,建立起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制度,定期对学前教育机构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再次,为了保证教师工作的稳定性,政府应当提供补贴,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吸引更多幼师投身到农村学前教育中来。
(四)政府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工作
现有的乡办乡管或村办村管的模式并不适合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应当实行“省级统筹、县级为主、县乡共同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省级政府统筹制定宏观的学前教育规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县级政府科学分析该县具体情况,依据省级规划制定适合本县的发展方案,保证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加强办校审批与监督,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开设、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训进行指导;乡镇政府与县政府相互配合,加强对辖区内办校的监督与引导。三级政府相互配合,有利于学前教育的统一发展。
三、结束语
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与教育密切相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改善发展状况十分必要。希望笔者的建议能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