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教育孩子有求必应
扩展阅读
英语拥有知识 2025-01-13 03:19:52
孩子东西金贵如何教育 2025-01-13 03:18:17

如何教育孩子有求必应

发布时间: 2024-10-07 20:07:11

‘壹’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

导语: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已被广泛接受。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技巧方法,欢迎大家前来借鉴!

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

小事不管大事必管:孩子必须有自己的自由的时间,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这是他的自由,没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主见,独立性差。在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得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必须学会服从。比如上学这件事,这是没有商量的事情,不管孩子怎样哀求,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如果他逃学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奖惩结合:只奖励不惩罚孩子,孩子就不知道什么叫规矩,长大以后就没有法律意识,容易酿成犯罪。如果只惩罚孩子而不奖励孩子,孩子就会缺乏动力,长大以后容易迷失自己,也容易丧失人生的意义,他们会经常的反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奖惩结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在奖惩结合的基础上要更加的强调奖励。因为惩罚并不能让不良的行为消失,只是暂时的压抑不良行为。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该是及时的,如果不及时,奖励和惩罚都是没有效果的。

体罚与批评要把握分寸:目前体罚孩子是否正确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我个人的观点是,是否体罚孩子要看孩子的年龄大小,对于四五岁以下的孩子,体罚是必要的,因为批评教育是无效的,他们甚至都无法完全理解父母的话。而在孩子长大以后,体罚变得无效了,这就要父母讲道理了。体罚只能增加他们的暴力意识。

把握游戏期与学习期的界限:在孩子上小学以前都可以叫做学前期,学前期的孩子都是以玩为主的。即便这时候你给孩子报了很多班,在上课的时候,主要的形式也是玩。所以,在这个事情你要求孩子学很多知识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用的。在上了小学以后,孩子的兴趣会逐渐的转变,学前期的那些游戏已经不能吸引他们,学习就逐渐具有了兴趣。这时候你的孩子就会勤奋起来。所以,你要分清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智商与情商的并重:智商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是0相关,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没有关系。智商很高的孩子不一定获得很高的成就。我提到这个研究结果的 目的就是期望父母们不要过多的看重自己孩子的智商,智商不是那么的重要。而情商是不是比智商更重要呢?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对于一个情商很高但是智商很低的人,如果提高他的智商,他就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对于一个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的人,提高情商就能帮助他获得成功。所以,获得情商与智商的平衡似乎比只强调一种要更重要。

父母不得不知的教子十招

一:幽默——有效的家教手段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幽默感应在父母的语言修养中列居特殊的地位。

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的家教手段。幽默感可以感染孩子。在一个充满幽默欢笑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变得活泼、热情、开明。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相当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作为启蒙教育的父母,与子女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孩子说些健康的俏皮话,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绝非逗乐,而是在培养孩子健康欢乐的个性。父母多一份幽默,子女就更多一份笑声,多一分欢乐,多一分力量,幽默不仅能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人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让子女在笑声中健康身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轻松教养,动口不动手

如果说,现在要你用几句话来描述你的燕子,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孩子的贴心、可爱,还是顽皮、不听话?相信每位爸妈对于孩子的成长,必然都有一番甘苦参半的深刻体会。

现代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已渐从权威式命令,转而注意到沟通的重要。然而,或许是成长背帚的影响,许多爸妈仍不擅于常常赞美孩子,或许是很少注意到孩子的小优点,也可能是知道却觉得没必要说出来。但是另一方面,爸妈却又相信爱主深责之切,故常用责骂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其实,无论是赞美还是责备,都会有其效果,只是怎么用、何时用最恰当的问题,而这个分寸如何拿捏,对爸妈的确是个很大的考验。

三:你也可以是赞美高手

东方父母大多比较含蓄,即使孩子有好的表现,也只是轻描谈写带过,顶多说甸“好乖”而已。孩子年纪小,对许多行为的好坏、可行不可行还无法自行判断,必须靠外在力量来作为衡量标准,爸妈的.反应就是他们最主要的依据。

孩子十分在意自己在爸妈心目中的地位,如果爸妈能够常常给孩子一些赞美,不但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会让孩子乐意保持那样的行为。只要爸妈时时提醒自己多看孩子的优点,相信一定会觉得孩子愈看愈可爱。而在看到优点时,别吝于表达出来,大优点大称赞,小优点小称赞,试几次以后,就会愈说愈自然了。常常赞美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困难的。

提醒爸妈.赞美时别只是说“好棒”、“好乖”,要加上具体事例,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真心.而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四:让责备有效却无害

孩子毕竟是孩子,无论我们怎么说,他还是有孩子气的时候。如果你因为孩子生了气,发了火,那很自然,但气可不要出在孩子身上哟。往往,在气头上说的话,情绪的发泄会占了大部分;而往往这些话也会是充满不满与杀伤力的。或许是“你每次都这样,说都不听……”的翻旧账式;也或许是“你是苯还是怎么样,听不懂呀!”的人身攻击式;甚至更除了语言暴力外,再加上肢体的暴力,企图将所有的气愤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可是,最后呢?自己的气,消些了;孩子的伤,却重了……;一阵吵闹下来,受伤的,是身体上的,也是心里上的。

1.深呼吸,然后从1数到20,不要急着说话。

2.冷静下来,确定自己可以保持理性的态度说话了,冉开始说。

3.先看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他已经有心虚的样子,就再重复一次我们的要求。

4、如果孩子依然故我,就可以跟他说:我现在很生气了,请你听话好吗?并且向孩子说明为何希望他照着做的原因。

5-若孩子还是不依,就请先暂停他正在进行的动作;并严肃地告诉他:“裁想我需要你好好听我说话”:或是“你有什么事想抗议的,可以说出来让我知道。”

6.我们可以先说我们的,或是先听听孩子的;原则是:静静地听,而且是“真的听”,不要被先人为主的观念绑住了。

7,与孩子达成协议,原则上,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但也要与我们的期望做平衡;且让孩子知道事情的规则,这样才不会像是一味地纵容孩子。

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每位孩子的状况都很不一样。因此,必须多想想几种方式去处理面对的问题。用心,丰目信大部分的爸妈真的用心;但更深一层的是希望爸妈的用心,孩子可以欢喜、放心地感受到。

五:学会向孩子道歉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威信的树立,并非由于他们的一贯正确,而是由于他们实事求是,严于律己,进而取信于孩子。一个人做错了事,伤害了别人,必须向人家道歉。父母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或寻找适当机会与孩子谈论自已的过错,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只有孩子感到父母真正是言行端正,才能产生由衷的敬意,父母的威信也才会真正树立起来。

同时,道歉还是要注意在心平气和时,道歉的主旨要明确,态度要诚恳,所说的道理要中肯。如此,必会有深刻的教育效果。

六:让父亲参与家教

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家教,是现代家庭日益小型化的需要。五十年代,那种人头济济的“传统大家庭”目前只占美国家庭的4%。-项名为盖洛普的民意测验表明,在过去10年里,父母参与家教的时间,已从1984年的每星期5小时增加到今天的32小时,并且增加的势头仍有增无减。

专家指出,在充满女性化的,哇啦哇啦作响的家教中,能够注人更多一点父亲教育的润滑油,该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当然,专家也指出,父亲在跟孩子打交道时,也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父亲应克服任何简单、粗暴的行为,应时常表现出耐心、细致的态度。

2.父亲在跟孩子游戏时,不必太投入,如打电子游戏机,否则家庭会成为无人监管的“极乐世界”。

3.父亲不应在孩子面前吸烟、喝酒或主动尝试各类广告商推荐的产品。

4,父亲在孩子面前要严格检点自己的宫行。

5.父亲在孩子做作业时,应尽量不翻阅报刊杂志、看电视、打电话以及动用音响设备。

6,最后,在妻子面前,父亲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在和孩子发生摩擦产生纠纷的时候,应尽量在妻于回家前自行解决。

七:对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

新加坡对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加坡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的缘故她们还会向营业员询问,这是男装还是女装?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尽管还裹着尿布,却穿着正式的男装三角裤。他们的母亲说,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boy”。当孩子学说话时,妈妈们就会把性别告诉孩子。常见新加坡的年轻妈妈告诉怀抱的婴儿:“你是男孩不是女孩”,“你是女孩不是男孩”,而且经常重复。在孩子学说话时,又教他们学说“I am a boy”或“l am a girl”,如果你故意对一个小男孩说:“You are a girl.”尽管他还不满两岁,他还是会很生气地大喊:“No!I am a boy!”(不!我是男孩!)在新加坡的幼儿园,幼儿的厕所也是分男女的,幼儿们分门进出。里面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所设,只是比例缩小而已。幼儿入园第一天,认识厕所便是第一课。男女厕所的门上,分别贴着男女标志。这个标志与公共场所的比较接近。男孩要有男子气,教女孩要细心,是一般新加坡家长心中约定俗成的育儿观。一次,一位母亲送两岁多的儿子上幼儿园,那孩子哭着粘着妈妈不肯走,这位妈妈用坚定的语气对孩子说:“不能哭,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果然,那男孩强忍着泪。还有一次,一位女士与两三个男孩等电梯,电梯门一开,那位女士让孩子们先进,他们却不进,其中一个示意说,“Ladies first”。

八:教育孩子要采用正面思考的方式

美国的小学,常常教育家长怎样对孩子说话。

比如,学校告诉家长:孩子的美术作品不够好,你不能说“你画坏了”,而要说:“你想想,是不是还能改进些?”而当孩子的功课做错了时,你最好别说:“你错了”,要很委婉地讲:“你检查一下,有没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做?”

永远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学校的老师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都能用正面思考的方法对待孩子,他将来也会以正面思考的方式对待别人。相反地,如果他从小接触的就是恶意的、否定的言词,他将来也会以‘负面思考’看这个世界。”

孩子放学很晚才回家,正面思考的家长就会问:“这么晚回来,是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负面思考的家长则会挖苦说:“外面那么好,你还回来干啥!”

我们有些家长总喜欢采取负面思考的方式冷嘲热讽,声色俱厉,无形中处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害。

九:几种不正确的“威信”

许多父母都知道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是教育好孩子至关重要的一点,可是对于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以及树立怎样的威信则不一定清楚了。很多父母对“威信”一词存在不正确的理解,以至于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反面教材可以成为有心人的一面镜子,下面我们列出父母不正确的?种“威信”,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1.高压的威信。父母经常发脾气,施暴力,吓倒孩子。

2.疏远的威信。父母不接近子女,不与子女交流思想,不让子女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

3.宠爱的威信。父母对子女姑息迁就,有求必应。

4、摆架子的威信。父母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5.说教的威信。父母总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摆出一副说教者的姿态。

6.诱惑的威信。父母总是用各种奖赏来抬高自己的地位,用小恩小惠收买孩子的心。

7.炫耀的威信。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津津乐道荣耀家史和自己以往的成就,不向孩子提出奋斗目标。

十:教子十不要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基诺特,把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为10大类:

1.不要恶语,如“你这个大笨蛋!”

2.不要责备,如“你总是做错事,真是太糟糕了!”

3.不要侮辱,如“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

4.不要压抑,如“闭嘴,不许再说话!”

5.不要强迫,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不要威胁,如“我再也不想带你了,你给我滚开吧!”

7.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

8.不要抱怨.如“你这不争气的孩子,真叫人伤心透了!”

9.不要许愿,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

10.不要讽刺,如“你可真了不起,还能干出这种事儿!”

21世纪是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21世纪是强者的世纪。只有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让孩子成为强者,才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自信是强者最鲜明的特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取得成功的首要一环。孩子取得了小小的进步,父母应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孩子坚信自己的能力。在孩子取得进步的同时,要满打满算孩子夺取新成绩的欲望,让他有种“永不满足”的宝贵品质。要时刻提醒孩子“我有信心取得成功”。着名作家海明威就是强者典型。他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负过几十处枪伤,乘坐飞机也出过亭,但是他依旧有着不可征服的精神。这归功于他从小的野外生存训练。他10岁那年,父亲奖给他一支枪,他便去孤岛打猎。他说,“我永远都不会失败的。”海明威从小的自信,便奠定了他有番作为的基础。

要作为强者,还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并且不断地挑战极限。只有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和自我评价,帮助孩子朝他们的兴趣和天赋的道路上走,才能使孩子早日成长。试想,让莫扎特、贝多芬去从事发明、从事商业活动,把爱迪生、瓦特关在屋子里画画、弹琴、写文章,那样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永无止境地探索,这是强者又一个显着特征。训练孩子的专注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故事,等等。有了专注精神后,再科学地制订发展计划,是成为强者很重要的一条。

【相关内容】: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如何尊老

首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因此,父母在与老人(自己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还可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练习是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长久保持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第三,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第四,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最后,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增进相互感情。

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随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说“再见”等。

【案例分析一】:

插座事件

女儿快两岁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录音机,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录音机需要的,插插头的时候需要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这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在两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XX来帮我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录音机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

【案例分析二】:

躺在地上哭

女儿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上了小小班后看到了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在某天为了和我们一起吃白粥还是要单独给她下面条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当她空气。这里要感谢我的老妈,她更是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女儿躺的地方时,对她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玩了你再躺回来。于是女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两岁半的女儿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狂笑。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女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在她身上成功不了,爬起来讨好的说,我觉得其实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说完自己P颠P颠跑去把白粥吃了个干净。

直到现在,我也再没看到过她躺在地上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其实小孩子很多行为只不过是试探,第一次就阻止,基本不会有第二次同样行为发生。

‘贰’ 优秀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俗话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什么样?你是属于哪一种?想当一个优秀父母的话需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那么优秀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跟着我一探究竟吧!

优秀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最好的教育是“育儿即育己”

言传身教,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深刻。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越来越叛逆,殊不知这很可能是平时对孩子言而无信,没有实现对孩子的承诺的后果。

我认识一位家长,他的孩子作文写得很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年都参加市里的作文大赛。

但他特别痴迷于游戏,经常偷偷跑到同学家或网咖,玩起来总到天黑才回家。

于是孩子的父母承诺他,如果得到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就奖励他一台膝上型电脑。

奖品很诱人,孩子也如愿夺取了第一名。

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终于要到手了,孩子非常兴奋,然而这时父母却反悔了:

孩子这么痴迷游戏,买了膝上型电脑危害不小,而且这才上小学,电脑也没什么用。

最后,父母决定带他出去吃顿大餐,想就此敷衍过去。

承诺的奖励没有兑现,孩子自然闷闷不乐,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与父母好好说话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为了鼓励孩子而作出承诺的时候,如果像这位家长一样,当孩子完成了目标,作为家长却没有实现在孩子面前信誓旦旦说过的话,孩子可能会因此失去对我们的信任。

我一个朋友很聪明,他的孩子总毫无节制地看电视,他怎么办呢?

就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尽量少开电视,他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

慢慢地,他的孩子看电视做到了适可而止,每晚睡觉前看了一小会,便乖乖上床睡觉了。

我这位朋友用行动产生了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自己能够做到一件事,成为孩子的榜样,自然可以在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说父母做到言行合一,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这是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建立起对彼此的信任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与孩子平等交流,增加亲密感

在商场里,一个大约五六岁戴着假面超人面具的小男孩在自动扶梯上跳来跳去。

不一会儿他爸过来了,把他拉到一边呵斥道:“跟你说过不能在这附近玩的!你不要命了吗!”

小男孩不服气,摘下面具大喊:“英雄是不怕死的!”

他爸听完一愣,然后蹲下身按住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英雄是不会将性命断送在玩乐上的,真正的英雄只有在保护重要的人时才会豁出性命。”

小男孩想了想,用力点点头,然后他们手牵着手走远了。

这是一种与孩子沟通的正确做法。

认真说话,给孩子传递爱的资讯。

很多父母可能遇到过这样一个难题,比如最常见的:

“你应该把玩具/吃的分给小朋友啊,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好不好?”

这是一种采取说教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的事例。

还有的父母用恐吓的语气:“快点把东西收拾好,不然妈妈不要你了。”

这些话并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反而容易使孩子困惑,缺乏安全感。

恰当的方式是,谦虚地与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到你们是平等的,不要摆出作为父母的架子。

没有人愿意和他感觉有距离的人交流。

英国着名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对“平等”这两个字有很深的感触。

一次,他漫步在莫斯科街头,遇到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便与她玩了很长时间。

告别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着名的萧伯纳。”

小女孩看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莫斯科小女孩安妮娜。”

萧伯纳一时语塞。

后来,他常回忆起这件事,并感慨万分地说:

“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对待,要永远谦虚,这就是莫斯科小女孩给我上的一课,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育的逐渐成熟,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生活上的优越,他们更需要父母能够正视自己的成长。

以平等的态度与自己沟通,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正因为许多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当孩子无法与父母进行平等交谈、沟通时,孩子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落感和缺乏交流的压抑感,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父母就是大王”,当孩子对父母如此定义,他们的心里话自然不愿意对父母吐露,彼此仿佛隔了几千公里的距离。

哲学家斯宾塞说, “聪明的父母总是善于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所以,父母学着与孩子交流,平等地对待孩子,才能有效防止疏远,增加与孩子间的亲密感。

三、温和而坚定,给孩子永远的港湾

人类心理学告诉我们:

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大部分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很少因为智力。

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只有孩子内心平静,才有可能吸收,沉淀,理性思考,才能远见,卓识,发现,创造,真正的优秀!

家长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幼师朋友说过一件事:

曾经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非常严厉,说一不二,基本不商量,母亲很柔和,习惯迁就孩子。他们的孩子问题很多。

在父亲面前极其乖顺,父亲任何要求立即执行,即使有些过于严苛的要求。

在母亲面前,这个孩子极其固执,母亲说什么基本不听,为所欲为。

所以,他是否听话,完全取决于父亲是不是在场。如果父亲在场,他就是乖宝宝,父亲不在场,他就各种闹腾。

他在父亲那里过度乖顺,所造成的压力,很多时候都释放到了母亲身上。母亲毫无办法。

造成这个孩子两种完全相反表现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这对父母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教育,也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温和而坚定”。

“温和而坚定”是蒙台梭利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成人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温柔并且坚定的,正如字面意思。

其实该做的第一步即刚刚提到的,与孩子平等沟通,使孩子敞开心扉与你交流。

培养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无需做非常特别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平时多与孩子互动:

与孩子一起玩耍,按时接他回家,在他心情不好时能够理解他。一起购物,一起乘车,一起郊游。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昨天在邻居家玩,她的孩子刚刚睡醒,准备起床,却因为不愿穿厚衣服一直在床上打滚,怎样都不起来。

这位邻居一直温柔地安抚他,最终他没有挣扎,乖乖穿上了衣服。

邻居说,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挣扎就由他们去,要有原则,要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我听后醍醐灌顶。

孩子可能因为不愿穿厚衣服而不断打滚,也可能因为没吃到冰淇淋哭两三个小时,只要你下了决定,就不管他怎么做,把你的决定坚持下去。

并且,孩子一直哭闹时,你需要爱抚他“宝贝,你还小,妈妈不让你吃冰淇淋是因为爱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的大人。

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

你一年一年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慢慢长大,你始终陪在孩子左右,孩子也知道遇到任何困难,父母始终是港湾。

所以,请温和而坚定地对待你的孩子吧。

唯有自己做到合格,做到优秀,孩子才能安稳地茁壮成长,终身受益。

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在《养育儿子》中提到: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静下心去思考,去提炼,去进修。

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
优秀父母教育孩子的技巧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a href='' target='_blank'>种植幻髦堑淖龇ǎ?换崾购⒆釉嚼丛讲话??啊?/p>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象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优秀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则
一、“爱而不溺,严而不厉”原则

教育孩子要“爱而不溺,严而不厉”,被溺爱的孩子很多都不成材,有的还出现了家长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是一个个溺爱的行为长期积累起来的必然结果。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第二,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并不是说要对孩子要特别严苛,过分严厉也是不对的。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的。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四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

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最后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二、宽严相济的管理原则

教育孩子应当“宽严相济”。要记住:批评是踩刹车,赏识是踩油门。批评孩子是为了防止再次犯同样错误,而不是为了让孩子的心情变得更糟。我们的家长常常喜欢在批评时强迫孩子,说你下一次要给我考多少名,多少分,不然就怎么怎么样等等.家长应该知道:强迫最多能达到您的目标,不可能超越目标,有时还会走向目标的反面。一味地批评孩子只会让学习的效率更低下,而适当的表扬会使孩子充满学习的信心,因此批评要与赏识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很多家长认为批评是教育,赏识不是教育,这是认识误区。

三、赏识努力而不是聪明原则

要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应该予以肯定。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所以,家长若想激励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好的办法不是赞扬他们聪明,而是鼓励他们刻苦学习。聪明而不努力也会一事无成,努力+正常的智力也能成功,在平常家长就应该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赏识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努力态度,赏识孩子为改善学习方法而作的努力。我们中国的家长都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聪明呀,漂亮呀什么的,这是一个误区。

四、不要进行破坏式批评原则

批评孩子时不要进行破坏式的批评,有些家长常常不注意这些,批评孩子时言语过激,甚至打骂孩子。如:骂孩子“笨得像个猪”,“你看看人家谁谁谁”,结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在中国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没有建设性的意见,一味地指责;对错误进行反复的、连续性的批评;态度粗暴、言语苛刻、讽刺嘲笑,伤害伤害孩子的自尊、对其改正错误起着阻碍和破坏性作用的批评。这样的破坏性批评对孩子成长极为有害,孩子的心理是简单和开放的,没有足够的经验来使他对于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家长的破坏式批评往往会彻底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心灵是单纯而稚嫩的,当家长采用破坏性批评以讽刺挖苦嘲笑等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时,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性批评针对的是人,就会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冲突和矛盾,会彻底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实际发展水平,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顺序进行,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量力而行。所谓“跳一跳够得着”就是这个道理。要激励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当这种知识与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相差不大时,他不仅愿学,有能力学,而且也容易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过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他就不愿学,也学不懂,当然就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或牴触情绪。

第二、给孩子设定目标时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制定短期目标要量力而行,要使孩子“伸手够不到,跳一跳摸得到”。孩子这次考了30名,下次的目标就是28名,再下次25名……这样逐渐达成目标就能持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倘若目标设定的过高,孩子认为达不到,则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的短期目标实现了,离长期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有些家长经常把长短期目标相混淆,结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

六、身教与言教统一的原则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也就是既重视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统一起来,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仅听父母的说理教育,而更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父母的品德行为高尚,待人接物文明礼貌,关心爱护孩子,孩子就会对父母新生和崇敬,并以父母为榜样模仿效法。如果父母给孩子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自然孩子就不会信服,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可自己在生活中却对别人说谎,那么孩子对父母的教导就难以信服。孩子往往喜欢模仿成人。而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模仿最多的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的行为准则和楷模,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1.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感恩

2.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3.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的经验心得

4.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成长

5.家长怎么教育孩子感言有哪些

‘叁’ 妈妈怎么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在一个家庭里,对孩子而言,妈妈的角色非常重要,所以妈妈教育孩子需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不要过于强势

太过强势的妈妈,一般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呢?我翻看了一下相关的现实故事,一般能教育出两类孩子:一类是更加叛逆型的孩子,另一类则是没主见懦弱敏感的孩子,而第二类孩子居多。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妈妈是女强人,在外打拼多年,女儿大学毕业后直接被妈妈弄回自己身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的妈妈和同母异父的妹妹当保姆。大学毕业那么多年,一事无成,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性格太过与懦弱无能。我想说的是,做妈妈的你再能干再厉害,你能陪你的孩子到老吗?哪天你离开了,这个孩子该如何活下去?

别把坏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嘟嘟到现在仍对曾经某时刻自己耿耿于怀。那时候心情特别不好,下班回到家后几岁大的儿子跟在我身边,妈妈妈妈的喊着,很渴望我抱抱他,结果被我一脚踢开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来心里都是满满的愧疚,而那件事情对孩子影响很大,不管做什么先要看看我的脸色,让我心里特别难过。我们现代的这些妈妈,压力真的特别大,在外要工作,在家要照顾家庭,如果遇不到心疼你的老公,那么压力会更加重。可不管怎么样,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而不是成为妈妈的出气筒。

不要忽略孩子的进步

有时候孩子自认为很大的一点进步,对我们做妈妈的来说,实在是不值得一看,但对孩子来说意义绝对非凡。打个比喻,当孩子把一个一直酒品不好的积木拼好后,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告诉自己亲爱的妈妈,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表扬一下孩子,并做出像孩子请教的姿态,那么孩子一定会更加的想要做得更好,而妈妈要是一脸不耐烦的训斥孩子:笨死了,这么简单的东西这么久才学会。那么你想想,孩子会有什么表现?不管孩子的进步有多么的小,作为孩子的妈妈,你都要及时的发现并表扬,然后鼓励孩子去做得更好。

和孩子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责骂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是一个错误接一个错误,因为只有出现错误,孩子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不要说孩子了,就连我们自己,不都是一个错误加一个错误的这么过来了吗?做妈妈的,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最该做的,不是一味的责骂,或者直接训斥孩子笨死了之类,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更是给孩子一个懂得正确的最好方式。当孩子犯错时,孩子的内心肯定是忐忑的,你拉着孩子安静下来,给孩子分析一下他们出错的原因,让孩子重新试着做一次。

千万不要对孩子“冷暴力”

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不是惹祸后被娘亲拧耳朵,而是一家人不搭理我。我记得有一次我那么大了,却故意犯错误惹祸,对我管教有些严的娘亲竟然没揍我一顿(嘿嘿),却和老爹还有姐姐一起不理我了,就让“先哭为主”的我在那儿吱哇的哭。哭了好一会儿从指缝里发现竟然屋子里就我自己,心里那份恐惧别提多重了。孩子们都是一样的,自己最最亲近的妈妈忽然对自己不理不睬,那份恐惧无以言表。有些妈妈喜欢让犯错误的孩子关在门外罚站,甚至晚上黑乎乎的也把孩子扔出去罚站,这一点妈妈们切勿模仿。

不要总是一副孩子欠你的姿态

我认识一孩子,爸妈离婚后由奶奶抚养长大,后来妈妈从外地回来,又把那个女孩接到了身边。而这个女孩子的奶奶,还有妈妈,和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一手把你抚养大,你要如何如何报答我,要么就是我给你钱花给你饭吃还给你买衣服,你要是不听我的你就是白眼狼就是欠我的,等等。我很想问问那位奶奶和妈妈:你们是在抚养孩子,还是在拿孩子做生意?抚养孩子是一件只投资不问回报的事情,却拿抚养孩子当成做生意的投资与回收,真的非常愚蠢。我相信,那个孩子要么一副混日子的姿态,要么就会是离她们远远地。

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真实

我从来不反对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不会和书里讲的那样,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多么美丽,没有任何黑暗,那完全是胡说八道。孩子在外边无缘无故被欺负的时候,孩子会问你了:那些美丽哪去了?但也不能把这个世界故意描黑。我家宝贝的有位同学告诉他,大街上的人只要是看你,那就是想把你卖掉,你看见这样的人就要大声骂他们。后来我问那孩子,才知道是那孩子的妈妈告诉他的。我觉得非常不理解那位妈妈的做法。可以教会孩子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如何保护自己,但不能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

成为孩子最信任的朋友

嘟嘟和自己家宝贝一切逛街,总会有太多人说我们俩像是一对好朋友,嘟嘟觉得很自豪。而我的孩子也会把他的小秘密悄悄告诉我,因为从他小的时候我们就有个约定,彼此之间不藏有秘密。我会把我的秘密告诉他,他也会把自己的告诉我,甚至我们会互换日记本看。和孩子成为朋友,你会发现你和孩子之间完全没有所谓的代沟,那个代沟,不过是妈妈没有做好罢了。和孩子成为朋友不算,你还要和孩子的朋友成为朋友,那样你的孩子才会真正的把你当成朋友那样信赖。
妈妈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单身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1、不在孩子心中培植唯我独尊的观念。花点时间让孩子接受母亲的男朋友是应该的,但绝不该因为生怕触动孩子心中的往事而放弃寻求幸福机会。孩子即便有抵触情绪,也要慢慢地化干戈为玉帛,让孩子慢慢适应,慢慢接受,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就是十分顽固的孩子,到自己成年,自立了,有了自己的朋友和感情寄托,回想往事,也会为当初的耿耿于怀而内疚:母亲的幸福岂是自己完全能够给予的。

2、不在孩子心中培植负疚感。离婚妈妈对孩子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怎么说也不是一种罪过。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母亲,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太无微不至的爱怜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

3、不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有些离婚女性不乐意孩子与父亲相会,让孩子疏远父亲。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首先,孩子与父亲的血缘、亲情是无法抹杀的,阻止孩子与父亲相见,其实是对孩子的天性、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其次,自小缺乏父亲阳刚之气的熏陶,男孩子容易孤僻、胆怯、吝啬,往往游离于男孩圈之外活动,形成某种性情扭曲;而女孩则缺乏与异性亲切交流的训练,长大后往往冷漠、拘谨、阴郁、沉默寡言、缺少幽默感和跟异性相处的能力。单身母亲应该明白,拔去仇恨的荆棘,心里才能开满友善的鲜花,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有益处。

猜你喜欢:

1. 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2.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3. 家长教育孩子9种实用的方法推荐

4. 父母怎么分工教育孩子

5. 老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肆’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该对孩子”有求必应“

每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严格、宽容和民主。严厉的父母坚决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宽容的父母回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而民主的父母知道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他们应该坚决拒绝孩子。

父母必须及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说不,耐心及时地第一次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能容忍和纵容孩子一次又一次的侥幸。重要的是要知道父母如何处理他们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他们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孩子将来是否会继续依赖这种行为模式取决于外界第一次的反应。正是因为父母及时说“不”,孩子才获得了正确的行为取向、持久的忍耐力和乐观的态度。家长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伍’ 父母在家里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成了很多家长的困惑,现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别强,而且非常的叛逆。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了。所以,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正确教育孩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物件。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薰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薰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滚吵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卜备亩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 ,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型森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七、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八、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则
原则1:不可以做伤害别人的行为

孩子常见的伤害行为包括:使用暴力、恶作剧、模仿动画片里危险动作。比如在幼儿园里抢别人玩具,不给就手脚并用,或者用语言威胁:“你不给我,我就打死你。”如果不注意及时制止与教育,长此以往,伤害行为会频频发生。

给老师与家长的建议:

及时制止孩子的伤害行为,用严肃的语气明确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并让孩子自我反省,引导孩子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或绘本故事,让孩子扮演弱势群体体会人物的心情。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爱打人”、“捣蛋鬼”的标签。另外家长选择动画片时要尽量避免带有暴力元素的动画片。

原则2: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同意

6岁以下的孩子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思考的,很难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如果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只要遇到他想要的东西,就会伸手去拿。

给老师与家长的建议: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强调物权观念,这是“我的”,这是“爸爸的”,这是“老师的”。在学习用品上贴上孩子的名字,拿孩子的玩具的时候先征询孩子的同意。

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想要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别人同意,不能乱翻乱拿。如果“偷拿”了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东西,要告诉她这样是不对的,明天一起把东西“送回家”。

原则3: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

所有幼儿园都会教孩子做错了事要道歉,但仍然有孩子学不会,为什么?因为在幼儿园外,他们做错了事之后,家长往往会说“孩子还小嘛,跟他计较什么。”这无形中让孩子没有了约束感,等孩子长大了之后,你已经无法再改变他的道德观了。

给老师与家长的建议:

首先孩子犯错了,要坚定的让他去道歉,这里推荐一个美国幼师常用的四段式道歉法:

1. 对不起,我.....

说明自己的哪个行为做的不对。道歉的内容应具体,比如:对不起,我打坏了你的水瓶。

2. 我这样子做很不好,因为...

这是道歉的核心。在情商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自己做的事有没有给别人带来麻烦,有没有让朋友伤心。道歉时可以说:我打坏你的水瓶很不好,因为你今天就没有水喝,你会很口渴。

3. 以后我会...

要用积极的语言,告诉对方要怎么做。比如:我以后走路时会看旁边,小心一点。

4. 请问你可以原谅我吗?

请求对方的原谅。无论对方能不能原谅我们,我们都应诚心地询问一下。

如果是老师与父母犯错了,也要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同时,孩子承认错误后,要及时给予肯定与支援,而且以后不在孩子面前再提这个错误。

原则4:凡事都有先后,要学会等待

经常会在地铁上遇到孩子急着要下车,家长说等会儿就到了,但孩子不肯,便一 *** 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整个车厢都是哭声。孩子知道自己一耍性子,父母就会有求必应,所以用哭闹的方式回应。长此以往,学不会等待的孩子,做事情会变得焦躁,缺乏耐心。

给老师与家长的建议:

首先要抱着接纳的态度与孩子共情,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知道并很重视你的要求,但目前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必须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会陪在你身边一起等待。

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或者承诺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到。

原则5:做任何事不能打扰到别人

前段时间有则新闻:几个孩子在高铁车厢里闹,有位男士实在受不了,就提醒小孩的家长,让他们管一管。结果孩子的父母说:“小孩子嘛,吵点是正常的,理解一下。”最后还动手打伤了这位男士!

可想而知,孩子学到的将是“我可以随便在公共场所吵闹,反正我爸妈不会说我。”这样的孩子,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外面的世界会给孩子更“严厉”的教育。

小小的建议:

当发现或有人提醒孩子的行为打扰到其他人时,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并告诉孩子:“你影响到了其他人,这是很不礼貌的。”并让孩子尝试换位思考,“如果你睡觉时,有人来打扰你,你会开心吗?”

所有熊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熊家长!

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曾经这样写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普遍认为,零零后,壹零后更难管教。

时代变了,孩子的生活环境,面对的社会环境都不像以前单纯和局限,孩子的性格从小便具足叛逆性和倔强性,很难像几十年前或者十几年前孩子们都“傻乎乎”,唯父母命是从的了!他们更有主见。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家庭权威的概念!不会委屈自己!

二,孩子获取资讯的渠道和速度比我们更快,讲道理不如他们。

当前是网际网路时代,资讯的获取异常方便,可谓信手拈来,而孩子们是生在网际网路的“怀抱”里,对于网路就像他们的双手一样熟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速度远在家长之上,遇到跟父母有矛盾的地方,他们更能找到自己的论据,让父母无言以对!

三,家长本身价值观,做事方式方法有问题。

在子女教育中,导致教育失败的很大一个因素,是父母身上的确有在心态上,价值观,做事方式方法等问题存在,而自己浑然不知。便只能以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强硬式教育,想让孩子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下,但是其实这只会适得其反。

1.父母平时怎么教育孩子的

2.父母要怎样教育孩子

3.父母要如何教育孩子

4.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方式

5.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