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传播媒体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传递信息、储存信息、控制学习。
1.传递信息:呈现刺激、提供信息是教育多媒体最基本的功能。任何教育多媒体都有这种功能,只是不同的媒体所传递信息的性质有所不同。印刷媒体传递的是抽象的经验,模型、标本等传递的是设计的经验,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传递的是观察的经验。不同的媒体,在呈现刺激的持续时间方面,也可能有所不同。
2.储存信息:各种教育多媒体都有此功能,其中计算机、视盘存储信息的能力较大。不同媒体存储信息的形式可以有所不同,有的是语言的形式,有的则是图像或声音的形式。
3.控制学习:各种教育多媒体都有要求学生做出反应的功能,有的要求外显的频繁的反应,例如程序教学机、计算机等;有的要求内隐的反应,例如印刷媒体、幻灯、电影、电视等。各种教学媒体都有控制学习环境的功能,但在控制的程度方面也有所不同。
② 名词解释:1符号互动2教育传播媒体
1、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2、
1.传播理论简介
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它译成交流、沟通、传通、传意等,它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cure,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现在一般将传播看作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传播按其涉及人员的范围大小以及对象又可依次分为四种类型:即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自我传播。
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传播理论和模式,最主要的两种模式是工程学模式(engineering models)和心理学模式(psychological modals)。其中工程学模式以香农-韦弗模式为代表。
本世纪四十年代,数学家香农(Claude E. Shannon)出于对电报通信问题的兴趣,提出了一个关于通信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最初是单向直线式的,不久,他与韦弗(Warren Weaver)合作改进了模型,添加了反馈系统(图2-1)。此模型后来被成为香农-韦弗模式,在技术中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图2-1 香农-韦弗模式
心理学模式关注的是信息源、接受者以及传播产生的效果,尤其是传播对接收者来说发生了什麽效果。
罗密佐斯基(A.J. Romiszowski)综合了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一个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图2-2)。
图2-2 双向传播模式
2.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研究者利用传播理论的概念及有关模型中的要素来解释教学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为教育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美国政治学家H. 拉斯韦尔提出了表述一般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5W”的直线性的传播模式,有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7W”模式(表2-1)。其中每个“W”都类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所关心和分析、考虑的重要因素。这7w所指的分别是:
表2-1:7W模式
Who 谁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即学生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二)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它认为受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者的意图。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模式强调了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积极的传播主体。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作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籍着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但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南国农、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图2-3)
图2-3: 教育传播过程的六阶段
· 确定教学信息:教学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传递什么信息,要依据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般说来,课程的文字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由专家精心编写的,通常都体现了要传递的教学信息。因此,在这一传播阶段,教师要认真钻研文字教材,对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仔细分析,将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
· 选择传播媒体:选择传递信息的媒体,实际上就是信息编码的活动。某种信息该用何类符号和信号的媒体去呈现和传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用一套原理作指导。如选择媒体要能准确地呈现信息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容易得到,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大,而又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 媒体传递信息:这时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号要传至多远,多大范围。要根据信号的传递要求,应用好媒体,保证信号的传递质量。二是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递顺序问题。在应用媒体之前,必须做好信息传递的结构设计,在媒体运作时,有步骤地按照设计方案传递信息。媒体传递信号时应尽量减少各种干扰,确保传递质量。
· 接收和解释信息:在这一阶段,学生接收信号并将它解释为信息意义,实际上就是信息译码的活动。学生首先通过各种感官接收经由各种媒体传来的信号,然后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并随之储存在大脑中。
· 评价和反馈:学生接收信号解释信息之后,增加了知识,发展了智力,但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需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书面作业,以及阶段性的反馈信息。
· 调整和再传递:通过将获得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的作比较,可以发现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以便调整教学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顺序,进行再次传递。如在课堂提问时发现问题,可即时进行调整;在课后作业中发现问题,可进行集体补习和个别辅导;在远距离教学中发现问题,可以增发辅导资料,或在一定范围内组织面授辅导。
(四)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现代教学中随着传播学逐渐和教育学不断的结合,常把教学看成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形成了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 共识律:所谓共识,一方面指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建立传通关系;另一方面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知识技能,传授知识,以便使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产生有意义的联结,从而达到传播的要求。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教学信息的选择、组合和传递必须首先顾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潜能。由于教学传播过程的动态平衡特性和学生心智水平的不断发展,“共识”的状态总是相对的,总是按“不共识ð 共识ð 不共识ð ”的循环反复地螺旋式上升的。例如,在创设共识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即学生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层面上。
· 谐振律:所谓谐振,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通方面产生共鸣。它是教学传播活动得以维持和发展,获得较优传播效果的必备条件。传播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容量过大或过小都会破坏师生双方谐振的条件,从而造成传播过程中的滞阻现象。教师或信息源的传递速率和传递容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速率和可接受水平。但仅凭这点还不足以产生信息传播的谐振现象。教师还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情感交融的传通氛围,即师生双方应该建立起合作关系;还需要时时注意收集和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控教学传播活动的进程。为了产生和维持谐振现象,各种信息符号系统、方式和方法还应当有节奏地交换使用。
· 选择律: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并旨在以最佳的“代价与效果比”成功地实现目标,即最小代价原则。教育技术领域最为关注的是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师和学生对媒体的选择,一般来说,总与可能获得的报偿或成效成正比关系,与所需付出的努力成反比关系。据此,选择媒体时就要应考虑尽可能降低需要付出的代价,提高媒体产生的功效。如果产生的功效相同,我们应该选择代价低的媒体;如果需付出的代价相同,我们应该选择功效大的媒体。
· 匹配律:所谓匹配,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活动环境中,通过剖析学生、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循环运转状态之中。实现匹配的目的在于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使相关的各种要素特性组合起来,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特性,因为每一要素都具有多重的功能特性和意义。目标的特点规定着各相关要素必须发挥与目标相关的功能,以便优化地达成既定的目标。否则,这些相关要素会产生游离松散、功能相抵的现象。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必然要使用到多种传播媒体,而各种媒体有各自不同的多重的功能特性,只有对它们了解熟悉,扬长避短、合理组合、科学使用,才能使它们相得益彰,决然不是随便凑合在一起便可产生匹配的效果的。
3.教学传播中媒体的作用
当媒体应用于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之为教育传播媒体,它成为连接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中介物。人们把它当成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
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材料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在教学环境中,带着一定的目标,经过适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为后面讨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教学系统的三元模型。在现代教育传播活动中,媒体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媒体作为教学传播系统的要素之一,于是我们得到如图2-4所示的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四元模型实际上是由三元模型细化而来的,因为我们把学习材料看作为媒体化的教学信息,把学习材料这一要素分成了“教学信息”(即内容)与作为内容载体的“媒体”两部分。这四个组元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图2-4的教育传播系统构成图
4.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
教学系统各要素的组合和联系,构成了系统的结构。这种结构可能是静态的,而静态的结构是无多少功能可言的。只有当系统内各要素在信息传播和控制下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动态过程时,才能形成系统的特有功能。在教学系统中产生的动态过程就是教学传播过程,它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须有一定的功能条件,受制于一定的基本规律。
教学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实现的,而欲使上述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教学系统本身必须具备下述几个条件。
其一,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要求是高标准的,性能应该是优良的。在教学系统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而必须深刻地了解学生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要素和媒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教师实现其功能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所传授的学科领域是与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的差距,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掌握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二是要有一定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和能力,如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方法,能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设施;三是要有一定的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对自身、对学生和师生关系的调节和控制。总之,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应该精通专业、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具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传播技能。
其二,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系统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也是整个教学系统功能实现的首要标志。学生实现其功能的条件主要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使个人的学习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统一;二是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各种接受信息的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并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三是学生要有自控能力,能够调节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行动,并与教师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修正学习措施,完成学习任务。
其三,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教学内容应为在科学上已经经过检验,证明为正确的东西,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加以更新。对具有潜在发展意义的前沿知识,也应适当进入教学内容,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学内容的组织编排除了要符合学科本身的逻辑或知识结构,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注意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从已知到之知,使内容结构序列化;融汇贯通,使教材内容纵横联系;具体形式符合学生心理成熟水平,体现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
其四,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注意到三个“符合”和三个“考虑”,即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适应性、考虑教师的可行性、考虑环境的可能性。教学系统中可用的方法非常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另外,各种教学方法总是相互渗透的,因此,必须把这些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其五,从教学媒体的角度看。教学媒体的选用要考虑到学习任务的因素、学生特点的因素、教学管理的因素和经济成本的因素。与教学方法一样,教学系统中可用的媒体也非常多,每一种媒体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因此,同样必须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和综合使用。所不同的是,教学媒体能否在教学系统中发挥功能,还将受到媒体自身特点及其使用等一些实践性因素的制约,如媒体资源的硬件、软件的现有贮备或添置的可能性;媒体操作的复杂程序和学会操作的培训时间;媒体使用时功能的稳定性;多种媒体配合使用时的灵活性和增效性;媒体使用时对时间、空间等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
教学系统五个构成要素的上述功能条件保证了作为系统运行基本特征的教学信息的正常传播。但是,其传播效果的好坏除了取决于系统中每一要素之间的功能强弱,还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状况。也就是说,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需要使教学系统符合信息传播过程的规律或法则。
返回页首
二.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住处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和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教育技术则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传播学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它与教育技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目的
教育传播学与教育技术学总的体目标都在于为教育服务,即为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而服务。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按照具体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与物力资源的结合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它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或选择与使用的学习资源,如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等。教育传播的目的则在于借助于各种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技巧来实现传播知识、传播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吸收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对象
教育传播研究教学中涉及的传播系统、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符号、传播通道、传者与受者、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问题;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与教育传播相对应,其中的学习过程各要素(教学者、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者)对应于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信息、媒介、受者);而教学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设备、学习环境等)也与传播各子系统相应。
3.实践领域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教育技术经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的发展轨迹,即借助于借助视听媒体辅助和传播教学的模式以及其它资源以促进学习。我国的教育技术早期以电化教育的概念引进,当时主要研究视听媒体传播的应用,发展视听传播的功效正是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
4.方法
教育传播着重于对信息传递的方法处理。通过视听媒体传播的编码解码、媒体环境的选择、媒体传播技巧的实施来达到传播知识的效果。在教育传播活动前,传者作为先行组织者,要为受者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难度;在传播中,要通过媒体传播信息的延伸功能将教学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受众;在传播活动后期,及时对受众的反馈信息及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补救措施和解决办法。与此相似,教育技术运用系统方法为指导,统筹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个要素,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建立相关的策略方案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试行解决的方案并对试行结果进行修改,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手段
教育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媒体来传播知识,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性交流。在知识传播中,媒体的应用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人作用。加拿大着名传播学者麦克鲁汉(M.Mcluhan)更提出了媒体即信息 (The medium is message)的观点。媒体作为人体器官的延伸,将蕴含在其中的信息赋予人类感官。近年来,通过现代媒体的研究与运用,媒体的传播效果更加显着与广泛。而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运用先进的媒介进行教学活动。如通过幻灯、投影媒体的运用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Internet网上漫游,受教育者可以获取更多、更全的知识。在现代教育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借助于种类众多,功能强大的现代教育媒体,不只老师能方便顺利的进行教学,甚至学生也可以成为自我传播知识的主体。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前进的强大动力。
以上为教育技术与教育传播的几点共同之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③ 教学媒体的发展阶段
1、语言媒体阶段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在交流方面,特别是在记忆和传递知识以及表达较复杂的概念的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时随着部落的发展,出现了专职教师的教育方式,这是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文字媒体阶段
文字和纸的发明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文字媒体可以将信息长久保存并广泛流传,从而引发了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印刷媒体阶段
公元1041-1048年间,我国宋代的毕升(sheng)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媒体得以出现,印刷媒体引进教育领域,教科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体,引起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规模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4、电子传播媒体阶段
19世纪以来,以电子技术新成果为主发展起来的新传播媒体,人们称之为电子传播媒体。电子传播媒体的产生大大增进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和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选择原则
1、目标控制原则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控制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
2、内容符合原则
学科内容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不同;即使同一学科,各章节的内容不一样,对教学媒体的要求也不一样。
3、对象适应原则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结构有很大差别,教学媒体的设计必须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4、最小代价原则
最小代价原则就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时,要根据能得到的效能和需要付出的代价来作决定,力求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收获。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教学媒体、网络-传统教学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