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如何评价中国的教育界

如何评价中国的教育界

发布时间: 2024-09-08 08:26:04

A. 如何看待现如今的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现状是一个非常宏阔的概念,没有切身的体验、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很难拥有发言权。笔者求学阶段经历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的尤为纯粹的中国特色学校教育,毕业后长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我见证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义务教育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辛历程。以下就形式主义泛滥成灾这一普遍现象谈一点我个人的浅见,很真实: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僵化古板的套路,为了应付上级各主管部门的检查,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行政管理到家校联谊,从绩效奖励到职称评审,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均衡发展的刚性评估验收,从校本培训到国培计划,从文明校园到平安创建,当然,还有信息化的今天,推送的名目繁多的网络平台,以及雁过留声鸦过拔毛的痕迹管理等等,过程或许轰轰烈烈,然而结果却缺乏温情:资料室里到处都是森林的残骸,办公室里充斥弥漫苦涩而又无奈的脱离苦海般的如释重负。

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铺天盖地的校外辅导机构、在过分宠溺中迷失的家庭教育、尊师重教传统与师德师风建设正面临的时代挑战、农村教育生态危机等等,由于篇幅限制,不一一赘述。

B. 如何用五个词汇概括描述我国当前的教育现象

知识堆积、压抑人性的本质(想象力)、缺乏素质教育、缺乏儿童品格塑造、幼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的空洞性。

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合理;基础教育评价体制有问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浪费现象严重;教学形式僵硬固化,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

对于以上问题本人也是赞同的。同时,做为一名基层一线教师,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是教育的功利化现象日益严重。一直以来基础教育都围绕着中高考,重点考察知识的掌握和应对中高考方面的训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一考定终身。

尽管目前来说,这是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拔,但也因考试内容造成的“重知识,轻实践”,“重记忆,轻思维”,“重继承,轻创新”的不足,对考试分数的高度重视和过度的竞争心理,使整个教育思想和环境变得急功近利。

教育把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置于首位,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获得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的功能,放弃或者说遗忘了人文教育以谋求个体心灵的“畅适自足”的内在目的。

二是地方(或学校)教育领导者目光短视,缺乏大教育观,只重智育而忽视德育。许多学校由于升学压力的客观存在,中高考仍是当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所有工作都围绕其开展。因而德育工作倾向淡化。

许多学校的德育往往缺乏系列、深入、有效开展。学生有限的时间还是被压缩在课堂上。虽然外面一直提倡品学兼优,但其实还是成绩压倒一切,这样的教育培养了许多思想不健全的学生,并在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学科发展依然不平衡,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许多学校不按国家课时标准排课,非统考学科课程往往会被任意挤压。很多学校是两套课表,一套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排的课表,所有课程都有,是迎接上级检查时临时使用的;一套是学校日常实际运行的课表,只编排考试科目。

一些学校为了标榜自己是素质教育,开展所谓的社团活动。其实学校只要把该开的音体美等课程开足开全就好,比一周才一节的社团活动强多了,学生也不必纠结于该参加哪个社团活动才好!

四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

基础教育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机器,把教师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与独特性。基础教育以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要求、统一的组织形式、统一的教学程度来制造出统一的教育成品,人的独特性被局限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个体性从根本上受到忽视。

强调知识,却没有引导知识以应有的人文关怀;强调师生民主平等,事实却是束缚师生的自由;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却大量地占住了人的思想与活动空间,使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扬。

这样的教育造成了一方面是教师心理健康差,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周期越发缩短;一方面是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

五是忽略我们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纵观中小学,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很怪的现象:我们的中小学生花费在外语上的精力比语文的要多得多;对外国很多神话故事、外国很多人都很了解,而提到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被冷冻被遗弃甚至被毁灭,现在的孩子们已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越来越远。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情感渐行渐远,日益淡泊,乃至消失殆尽。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是一段历史一种文明的不幸!看看当今举国“崇洋媚外”的现象,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我国近几十年来一直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荣。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前苏联及我国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而英美国家的教育学家一般是从个体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教育最本质性的理解,就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教育的对象是人;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从而使人民去改造社会。

(2)狭义的,指个体精神上的升华。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3)更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个主要指的中国校园的应试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如果围绕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来定义,可以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指人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他人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

处于前者角色的称为教育者,处于后者角色的称为教育对象。这样定义符合所有的人类教育活动,可以作为教育的基本定义。

当代诗人、文化学者张修林在《谈教育》一文中有如下解释:

所谓教育,应当是作为对社会文化的传授、传播。而社会文化,包括文理学科,它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是指高层次文化,即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会心理、美学和价值。

第二层次指从第一层次具体下来的,尽管看不到具体存在,但能切实感觉到它的结构与活动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权及其机构。

第三层次指表面文化,即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质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质文化。

教育的目的,说是教化育人,其实就是让人接受各种有用的知识,以期将这些知识吸收、溶化,能够将其直接作用于社会,或者把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升华出新的知识,即发现和发明。

前者像物理变化,接受的人如同一个盛东西的容器,接受的几种东西还是那样的几种东西,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有了些混杂,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实用型人才——技术或技艺的人才。

后者则类似于化学反应,已经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东西,这类人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第一层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创造型人才。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主要就是第一层次的文化、创造型人才的影响。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