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
扩展阅读
p3怎么带歌词同步 2024-09-20 08:41:09
如何教育小孩子这三点 2024-09-20 08:40:58
初一英语学哪些知识点 2024-09-20 08:23:38

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3-02 21:46:41

‘壹’ 古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人数:少数化——不能普及,私塾为主,天文星算、医学、百艺等更是限于家族秘传。

阶层:贵族化——学习是特殊阶层的特权或义务,是贵族的标志,甚至是一种活法,甚至不是为了做官,只是表明人家是贵族。穷人基本上要么偷学,要么砸锅卖铁,要么只能学各种手工枝术。

内容:礼仪为主,汉朝以后以儒家学说,即所谓的四书五经为主。

分科:——贵族学礼仪,工匠学技术。

取向:贵族是要做官,工匠是要服役。

方式:贵族可以小班开学,工匠是师徒相传。

祭祀对象:贵族是孔子,工匠是鲁班。

‘贰’ 古代社会教育主要特点

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在封建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在欧洲封建时代,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士”,而僧侣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教权的“教士”或“牧师”。欧洲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教会来控制。
第二,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教育的等级性就是指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官职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教育的宗教性主要是欧洲封建教育而言的,教育的宗教性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
第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在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根据这些经典所编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等。在西方,其主要内容就是宗教教义及与之相产的内容,如《圣经》,教父着作,经院哲学家的着作,各种祈祷书、赞美诗、圣诗等。不过,也存在着一些少量的科技教育的内容。例如中国增加一些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到了唐代,各地建立起一些专科性学校,同时在一些中央部门,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等,也设科招生,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早的。
第四,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机械记忆、背诵、体罚是常用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措施,与此同时,教育者们也非常强调个人的体会和自觉践行。
第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还有私学系统,私学不仅有启蒙教育,而且还有高等教育。在官学和私学之外,还有书院和社学。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也创办了大量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的学校,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以及教会大学。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和专着有:我国的《学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韩愈的《师说》和《进学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和黄宗羲的《学校》等等。西方的杰罗姆的《致莱塔的信》、本笃的《本笃规程》、伊西多的《辞源》等。

‘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三大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三大特征如下:

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例如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

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墨子则从“兼爱”的立场出发,提出了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三大施政纲领,把教育当作使社会走向安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例如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但他对教育的必要性的强调却是和孟子相同的。

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周朝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春秋战国以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的重要,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教育的重视,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

(3)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 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之”三种途径。

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3、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肆’ 简答题。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4、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伍’ 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阶级性:接受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通知阶级内部的等级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
道统性:古代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灌输与被动接受、管制与被管制的过程。

‘陆’ 古代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1、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4、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古代只有私塾,没有名义上的学校。真正的学校是国家办的。数量很少。一般是贵族才能进去。比如说:国子监、国子寺、国子学等。所以一般的平民百姓是无法获得教育的。这些学校的特点都是一样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刻板性。
1、教育的阶级性十分显着。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特权,统治阶级内部也层次不同,被统治阶级没有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2、道统性突出。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3、专制性明显。教育的过程是管制和灌输的过程,通过教师传递专制的威严,通过考试传递政权的威力。
4、教育的象征性功能突出。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典、教义的教育高于知识教育。
5、学习方法刻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柒’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②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④教育内容的日渐丰富,提高了教育职能。
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⑥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

‘捌’ 古代中国的教育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概述

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 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 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 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着名。

6. 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二、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几点认识

1. 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制度的崩溃以及新萌芽教育制度的发展。

2. 从汉武帝到隋唐、宋元、明清,中央到地方的官办教育体系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隋唐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3. 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所以事实上对科技的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但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至宋元专业教育的贡献是较突出的,则应予以肯定。
参考资料:http://www.vse.com/eca/unvisity/zxxzt/2006zt/g/zt/ls/59.htm

‘玖’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1、终身性。社会教育对任何人来讲都具有终身性,活到老学到老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

2、广阔性。社会教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凡是有人的地方,社会教育就到什么地方,这就是任何教育所不具备的也不可能实行;

3、层次性。从人的年龄段来分,有婴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从人的地位和级别来分,有中央级;省部级;市级;县级;

4、多变性。社会教育的多变性是影响社会教育质量的罪魁祸首。

(9)古代教育有哪些特点扩展阅读

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力量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社会教育的好坏依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程度和整个社会教育大气候的形成,需要全社会较长时间的努力。

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得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得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拾’ 古代教育的特点

人数:少数化—不能普及,私塾为主,天文星算、医学、百艺等更是限于家族秘传。
阶层:贵族化—学习是特殊阶层的特权或义务,是贵族的标志,甚至是一种活法,甚至不是为了做官,只是表明人家是贵族。穷人基本上要么偷学,要么砸锅卖铁,要么只能学各种手工枝术。
内容:礼仪为主,汉朝以后以儒家学说,即所谓的四书五经为主。
分科:—贵族学礼仪,工匠学技术。
取向:贵族是要做官,工匠是要服役。
方式:贵族可以小班开学,工匠是师徒相传。
祭祀对象:贵族是孔子,工匠是鲁班。